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595822
可作为大学讲授“训诂学”的教材,也是初高中语文教师和国学爱好者、研究者的必备参考书。
该书由作者根据学界较新的训诂学研究成果撰写,适合中文系师生、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参考。训诂学是一门综合文字学、音韵学、语法学、校勘学、语源学的学科,为了让读者一窥训诂学的堂奥,本书除了介绍*的理论外,还搭配了重要的训诂例证和学生常犯的错误,力求理论与教学紧密结合。为让学生了解“二重证据法”的面貌,同时对甲骨、金文、楚简、秦简、汉简的内容有初步认识,书中例证包含很多出土文献,每条例证都附上解释与翻译。用语浅显平易,清晰易懂,引用典籍古文尽量附上翻译,避免掉书袋。
本书除了可作为各大学讲授训诂学时的教材,对于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师以及对国学感兴趣的读者,都是案头必备的专业参考书籍。
自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训、诂和训诂
第二节 训诂学的运用与效用
第三节 从事古籍训诂需要具备的知识
第二章 古籍注释概论
第一节 古书注释的名称
第二节 古书注疏常用的术语
第三节 古书训诂的内容
第三章 词义的引申
第一节 “字”和“词”是两个层次的符号
第二节 词义与训诂学的关系
第三节 词义引申与引申的规律
第四章 训诂的方法之一──以形求义
第一节 形训的定义与数据的来源
第二节 《说文解字》与形训
第三节 古文字材料与形训
第四节 形训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第五章 训诂的方法之二──因声求义
第一节 因声求义的类型
第二节 因声求义的例证及缺点
第三节 因声求义的原理及限制
第四节 因声求义的运用之一──右文说
第五节 因声求义的运用之二──同源词
第六节 因声求义的运用之三──联绵词
第六章 训诂的方法之三──破假借
第一节 通假字的相关问题
第二节 「破通假还本字」的范例
第三节 妄说通假的例证
第七章 其他训诂的方法
第一节 直陈语义
第二节 同义词辨析
第三节 根据对文的句式结构探求词义
第四节 根据异文探求词义
第五节 根据方言探求词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