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8907203
本书从源头考察儿童幻想小说的文化资源,对中国和西方儿童幻想小说进行文学史梳理,总结归纳其发展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将儿童幻想小说从幻想小说的文学史探讨中独立出来,相对完整地呈现其独特的发展脉络与历史风貌。
儿童幻想小说是隶属于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承袭流传在民间传说故事里的原始思维与狂野想象,发展至今,业已成为儿童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托尔金、J. K. 罗琳、苏珊•柯林斯等作家引领的“幻想风暴”接连将西方儿童幻想文学推向*,英美两国成为万众瞩目的幻想文学生产大国,幻想文学的研究话语也因此烙刻上欧美意识形态的印记。中国儿童文学里的幻想声音与幻想影像在以英美为主导的国际幻想文学研究场域中缺席,这不免让当今世界儿童幻想文学的考察有些遗憾,也使幻想文学的研究成果显出几分尴尬。
因此,本书尝试将现当代中国儿童幻想小说与英美儿童幻想小说放置到同一语境中加以共同观照,从叙事的角度切入,分析探讨儿童幻想小说所表现出的超越国别、历史、文化等外部差异的内在共性特征。全书共分为八章,分别从概念内涵、历史演进、主题阐释、人物形象、叙事模式、叙事视角以及叙事时空等方面对中外儿童幻想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剖析,探寻其独特的美学品性,展示儿童幻想小说风靡全球的跨文化魅力背后的艺术奥秘。
目 录
引 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中西方视域下儿童幻想小说的理论探讨
章 儿童幻想小说的文体界定
节 作为一种文体的幻想小说
第二节 幻想小说的儿童体征
第二章 历史演进的“源”与“流”
节 神话传说中的幻想根系
第二节 儿童幻想小说发展的中西方图景
第三章 刚柔并济的成长叙事
节 “善——恶”之辨
第二节 自我的拷问 第三节 爱的救赎
第四章 千姿百态的人物世界
节 人类形象:儿童
第二节 人类形象:成人
第三节 动物形象
第四节 鬼魅形象
第五章 叙事结构的奇幻变奏
节 线性叙事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远征式”结构
第三节 “历险式”结构
第四节 “童话式”结构
第五节 “渗透式”结构
第六章 叙事视角的多元聚焦
节 叙事视角:叙事分析的基石
第二节 无聚焦叙事:融“幻”于“真”
第三节 固定式内聚焦叙事:求“真”于“幻”
第七章 叙事时间的虚实之维
节 热氏时间“三概念” 第二节 幻想叙事的时序
第三节 幻想与现实的“时间对话”
第八章 亦真亦幻的空间建构
节 空间:叙事的“魔界” 第二节 空间的色彩话语
第三节 现实与幻想的空间氛围 第四节 空间变易的叙事动力
结 语 参考文献
序
朱自强
2018 年9 月12 日,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唐兵和原创儿童文学出版中心主任朱艳琴专程来到青岛,代表出版社,邀请我主编一套中国原创的儿童文学理论丛书,我几乎未经思忖,就一口答应下来。这样做,其实事出有因。
上海一直是中国儿童文学的重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儿童文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步,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贡献不菲。
在1980 年代、1990 年代,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儿童文学研究》这份重要杂志,搭建了十分珍贵且无以替代的学术研究平台,为中国儿童文学的观念转型和学术积累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1990 年代,是我学术成长的发力期,《儿童文学研究》上发表了我的十几篇论文,其中就有《儿童文学:儿童本位的文学》、《新时期少年小说的误区》(全文)、《新时期儿童文学理论的误区》等建构我的“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的重要论文。1999 年,《儿童文学研究》停刊,其部分学术功能转至《中国儿童文学》杂志,我依然在上面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其中就有《解放儿童的文学——新世纪的儿童文学观》《中国儿童文学的困境和出路》《再论新世纪儿童文学的走势——对中国儿童文学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等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话题的文章。
1997 年,少年儿童出版社经过精心策划、深入研讨,出版了“跨世纪儿童文学论丛”,收入《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刘绪源)、《人之初文学解析》(黄云生)、《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彭懿)、《转型期少儿文学思潮史》(吴其南)、《智慧的觉醒》(竺洪波)、《儿童文学的本质》(朱自强)六部学术著作。《儿童文学的本质》是我的儿童文学理论的奠基之作。我以此书较为系统地建构起了当代的“儿童本位”这一理论形态,此后,我的儿童文学研究,基本是以此书所建构的儿童文学观为理论根底来展开的。“跨世纪儿童文学论丛”对我学术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不言而喻。
正是因为有上述因缘和情结,我才欣然答应承担这套理论丛书的主编工作。儿童文学学科需要加强理论建设。“跨世纪儿童文学论丛”出版以后,在儿童文学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儿童文学的本质》等著作,至今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影响力。我直觉地意识到,时隔22 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再次出版一套儿童文学理论丛书,也许是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
为了与“跨世纪儿童文学论丛”形成对照,我将这套理论丛书命名为“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这两个“新”字,意有所指。
在《“分化期”儿童文学研究》(2013 年)一书中,我指出并研究了进入21 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出现的四个“分化”现象:幻想小说从童话中分化出来;图画书(绘本)从幼儿文学中分化出来;通俗(大众)儿童文学与艺术儿童文学分流;分化出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可以说,新世纪的儿童文学有了新的气象。
学术研究如何应对儿童文学出现的这种新气象?我在《论“分化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及其学科发展》(《南方文坛》2009 年第4 期)一文中说:“分化期既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好时期,同时也是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分化期,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中出现了很多纷繁复杂、混沌多元的现象,提出了许多未曾遭逢的新的课题,如何清醒、理性地把握这些现象,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是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
收入“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丛书的八本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它们不是事先规划的命题作文,而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的自然组稿。本丛书作为一个规模较大的理论丛书,这种自然形成的状态,正反映了儿童文学学术研究在当下的一部分面貌。
本丛书在体例上尽量选用专门的学术著作,如果是文章合集,则必须具有明晰的专题研究性质。作这样的考虑,是为了提高理论性。儿童文学研究迫切地需要理论,儿童文学研究比其他学科更需要理论。只有理论才能帮助我们看清儿童文学所具有的真理性价值。
理论是什么?乔纳森•卡勒在《文学理论入门》一书中指出:“一般说来,要称得上是一种理论,它必须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这还不够,它还应该包含一定的错综性……一个理论必须不仅仅是一种推测;它不能一望即知;在诸多因素中,它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而且要证实或推翻它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卡勒针对福柯关于“性”的论述著作《性史》一书说:“正因为它给从事其他领域的人以启迪,并且已经被大家借鉴,它才能成为理论。”
按照乔纳森•卡勒所阐释的理论的特征,本丛书的八种著作,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即所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方式,“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
在注重理论性的同时,本丛书收入的著作或在一定程度上,或在某个角度上体现了“新论”的色彩和质地。
我指出的新世纪出现了幻想小说从童话中分化出来,图画书(绘本)从幼儿文学中分化出来这两个重要现象,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幻想小说、图画书这两种文体的研究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幻想小说研究方面,已有《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彭懿)和《中国幻想小说论》(朱自强、何卫青)这样的综论性著作,不过,儿童幻想小说如何讲述故事,使用何种叙事手法,采用何种叙事结构,这些叙述学上的问题尚未有学术著作专门来讨论。本丛书中,聂爱萍的《儿童幻想小说叙事研究》聚焦于幻想小说的叙事研究,对论题做了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的研究。程诺的《后现代儿童图画书研究》、中西文纪子的《图画书中文翻译问题研究》(这部著作为中西文纪子在中国攻读学位所撰写的博士论文)是近年来图画书研究中的较为用力之作。这两部著作,前者侧重于理论建构和深度阐释,后者侧重于英、日文图画书中译案例的详实分析,从不同的层面,为图画书研究做出了明显的贡献。
徐德荣的《儿童文学翻译的文体学研究》是一部应对现实需求,十分及时的著作。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可称得上儿童文学的翻译大国。翻译作品的阅读能否保有与原作阅读相近的艺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质量。徐德荣的这部著作,较为娴熟地运用翻译学理论,努力建构儿童文学翻译的文体学价值系统,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翻译实践的参考价值。
李红叶的《安徒生童话诗学问题》和黄贵珍的《张天翼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是标准的作家论。这两部专著一个研究世界经典童话作家,一个研究中国儿童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选题本身颇有价值,而对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作家论这一重要研究领域,也有一定的提振士气的作用。
本丛书的后两部著作是方卫平的《1978—2018 儿童文学发展史论》和我本人的《中外儿童文学比较论稿》。显而易见,这是两部文章合集的书稿。所以选入,一是因为具有专题研究性质,论题可以拓展丛书的学术研究的广度,二是因为想让读者在丛书里看到从1980 年代开始成长起来的学者的身影。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中国儿童文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对这一发展历程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总结,是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在《朱自强学术文集》(10 卷)的第二卷《1908—2012 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一书中,对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儿童文学历史,划分为向“文学性”回归(1980 年代)、向“儿童性”回归(1990年代)、进入史无前例的“分化期”(大约2000 年以来)这样三个时期,而方卫平的《1978—2018 儿童文学发展史论》对近四十年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艺术发展历程的描述、分析和思考,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学术眼光,呈现出文学史研究的另一种视野的独特价值。如果将我和方卫平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儿童文学史的研究,两相对照着来阅读,一定是发人思考、耐人寻味且饶有趣味的事情。作为同代学人,阅读方卫平的这部带有亲历者的那种鲜活和温度的史论著作,令我感到愉悦。
我本人的《中外儿童文学比较论稿》是基于我多次出国留学之经验的著述。日本留学,给我提供了朝向西方(包括日本)儿童文学的意识和视野。作为比较文学研究,这本小书值得一提的学术贡献,是从“语言”史料出发,实证出“童话”(儿童文学的代名词)、“儿童本位”、“儿童文学”这些中国儿童文学的顶层概念,均来自日语语汇,从而证明作为观念的“儿童文学”,不是如很多学者所主张的中国“古已有之”,而是在西方的现代性传播过程中,中国的先驱们在清末民初,对其自觉选择和接受的结果。
从“跨世纪儿童文学论丛”,到“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可以看到时代给儿童文学这个学科带来的变化。22 年前,虽然“跨世纪儿童文学论丛”的作者年龄参差不齐,但还是属于同一代学者,然而,“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的作者几乎可以说是“三代同堂”,尤其值得一记的是,丛书中的著作,有五部是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形成的,这似乎既标志着学术生产力的代际转移,也显示出儿童文学这个依然积弱的学科在一点一点地长大起来。
儿童文学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一个社会的现代化的水准,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教育的水准。作为具有多维度儿童教育功能的儿童文学,理应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就是说,作为学科的儿童文学的队伍规模,在中国向现代化国家发展的进程中,理应会进一步壮大。
我们期待着……
2019 年10 月9 日
于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