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69692
企业成长和创新的*瓶颈是组织的进化,而组织进化的*瓶颈是创始人自身的进化。
《组织的逻辑》希望用一套尽可能通俗的概念体系,把组织问题的内在逻辑一次性地阐释清楚,并给出相应的管理办法。
很大程度上,《组织的逻辑》的核心观点可以用下述六句话来概括:
①组织管理是一类永远都不会过时的问题;
②组织问题不等于组织结构问题;
③仅有结构是不够的,关键是建立组织机制;
④仅有机制是不够的,关键是形成组织能力;
⑤组织机能能否被发挥出来,取决于组织形态;
⑥组织形态能否被激活,取决于企业家领导力。
《组织的逻辑》在逻辑上层层递进,读者可以按照章节顺序阅读,也可以先读案例部分的第九章,对现实问题有一些质感,读理论的时候更有代入感。
前言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认识组织,组织起来 / 002
引言 组织学的邀请 / 002
一、组织的由来与组织三要素 / 004
组织的概念 / 004
组织的由来 / 006
组织三要素 / 013
- 警惕时髦的观点 / 013
- 回归朴素的道理 / 015
二、共同的目标与贡献的意愿 / 019
共同的目标 / 019
- 目标的共同化 / 020
- 总目标与分目标的一致性 / 022
- 对目标的动态调整 / 026
贡献的意愿 / 029
1.把人用好 / 029
- 把人留住 / 032
三、组织成长与领导力的发展 / 033
企业成长阶段论 / 033
组织的复杂化 / 036
领导力的发展 / 040
- 团队管理阶段的领导力 / 041
- 组织建设阶段的领导力 / 041
- 文化管理阶段的领导力 / 043
第二章 组织流程与运营效率 / 045
引言 不能离开效率谈组织 / 045
一、点效率—分工效率 / 047
科学管理的起点 / 048
胖东来的岗位管理 / 052
二、线效率—合工效率 / 057
福特制与华为IPD / 058
流程管理的四项原则 / 060
- 流程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原则 / 060
- 流程分解遵循自我管理原则 / 061
- 将例外事件转为例常管理 / 061
- 在空白地带补强管理功能 / 063
三、面效率—部门间效率 / 064
基于竞争需求明确组织重心 / 065
基于整体协同构建流程闭环 / 068
- 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协同 / 069
- 营销与销售之间的协同 / 071
- 营销与研发之间的协同 / 075
- 跨部门机制与整体协同 / 078
基于责任分担匹配利益分享 / 083
- 明确利益分享的原则 / 083
- 落实利益分享的方法 / 085
四、体效率—企业间效率 / 087
哪些环节可以合作 / 088
哪些环节应该保留 / 090
哪类企业更具前途 / 091
第三章 组织层级与结构效率 / 095
引言 结构效率大于运营效率 / 095
一、对组织设计基本类型的划分 / 097
二、以任务为中心的组织设计 / 099
与直线层级相关的问题 / 102
- 权力与权威 / 102
- 权威与组织 / 104
- 信息的不对称 / 106
- 管控与赋能 / 108
与职能部门相关的问题 / 110
- 部门任务 Vs. 公司目标 / 112
- 专业能力 Vs. 高管责任 / 114
- 职能工作对管理权威的消耗 / 115
三、以结果为中心的组织设计 / 116
斯隆的历史性贡献 / 119
区域事业部制 / 123
- 纵向结构设计 / 126
- 横向责任划分 / 129
产品事业部制 / 133
- 外在多样性与发展路径 / 134
- 内在统一性与管理协同 / 138
四、以关系为中心的组织设计 / 143
狭义的平台与生态 / 144
- 对平台与生态的概念辨析 / 144
- 平台企业的三种战略选择 / 147
- 从“中间组织”到“中间市场” / 150
泛化的平台与生态 / 152
- 已经发生的现实 / 153
- 超组织管理的选择 / 157
第四章 组织形态与整体效率 / 160
引言 非结构性控制见真章 / 160
一、经济形态、社会形态与政治形态 / 163
经济形态的特征 / 163
社会形态的特征 / 165
政治形态的特征 / 167
索尼的接班之误 / 169
- 从井深大到大贺典雄(1946~1995年) / 170
- 出井伸之的动荡十年(1995~2005年) / 172
- 斯金格继任与混乱七年(2005~2012年) / 174
形态背后的文化 / 176
二、组织模式的客观约束与主观认定 / 182
技术属性与客观约束 / 183
企业家心智与主观认定 / 189
三、组织运行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 / 195
没有企业是完美的 / 195
- 组织在空间上是不完美的 / 195
- 组织在时间上是不完美的 / 196
- 没有企业家是完美的 / 198
增长并不等于发展 / 199
- 组织机能的竞争力 / 199
- 在长处上做文章 / 200
- 在瓶颈处做改善 / 201
对组织成长进行管理 / 202
- 以差距为目标 / 202
- 在不平衡中求发展 / 203
- 管理的有限性 / 204
第五章 秩序之外的创新单元 / 206
引言 重大创新总来自边缘 / 206
一、为什么总有一些组织更擅长创新 / 209
培育创新的土壤 / 210
呵护创新的种子 / 211
对失败保持宽容 / 212
二、如何提高创新成功的概率 / 213
视源股份的故事 / 213
可供参考的经验 / 215
三、如何减少内部创新的阻碍 / 217
警惕没有主人的项目 / 217
不要死在0.9阶段 / 218
别让组织政治毁了创新 / 219
引言 穿梭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 222
下篇 实践篇
第六章 德胜洋楼的组织理性建设 / 226
一、科学理性建设—一切按程序办事 / 230
二、制度理性建设—一切按制度办事 / 235
制度理性建设之立法 / 235
制度理性建设之执法 / 237
制度理性建设之司法 / 240
三、道德理性建设—一切按文化办事 / 242
道德理性建设之敬业精神 / 243
道德理性建设之君子文化 / 245
第七章 韩都衣舍:小组制背后的组织能力 / 249
一、欢迎来到电商现场 / 253
二、从陆地世界到海洋世界,玩法变了 / 257
三、时尚孵化平台,做中平台式的企业 / 261
四、仅靠机制是不够的,关键是能力 / 265
第八章 小米生态链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 271
一、从90分旅行箱看小米生态链模式 / 272
90分品牌的重要事件及时点 / 272
小米对90分品牌的帮助 / 274
二、关于小米生态链的十问十答 / 277
三、生态战略的外在多样性与内在统一性 / 287
第九章 管理顾问工作带给我的启示 / 289
一、喜家德:产品主义与以人为本的胜利 / 292
创始人对组织的影响 / 292
1.关于时间感 / 293
2.常识感之于产品 / 294
3.常识感之于用人 / 295
组织机制问题 / 297
1.关于产品力 / 297
2.关于模式复制 / 298
3.关于文化建设 / 301
组织形态问题 / 302
1.员工的工作风格 / 302
2.干部的工作风格 / 303
3.关于员工群体 / 303
4.关于干部群体 / 304
5.关于决策问题 / 305
二、德邦快递:从管理制胜到战略驱动 / 306
创始人对组织的影响 / 307
1.长跑精神与大局观 / 307
2.对细节的关注与对管理的追求 / 308
3.向最优秀者学习 / 309
4.乐观主义与直面不足 / 310
组织机制问题 / 310
1.总部与一线的关系 / 311
2.一线与一线的关系 / 312
3.总部与总部的关系 / 314
组织形态问题 / 315
1.鲜明的子弟兵文化 / 315
2.自家长成的经理人 / 317
3.纪律严明的军队文化 / 317
4.家庭般的温暖感 / 318
5.德邦人的正气 / 319
6.我与德邦这些年 / 319
三、传音控股:中国品牌出海的非洲样本 / 320
创始人对组织的影响 / 322
1.谦逊的成功者 / 322
2.超级产品经理 / 322
3.忘我的勤奋 / 323
4.有人情味的老板 / 324
组织机制问题 / 325
1.市场驱动型的组织 / 325
2.产品部与地区部的联动 / 326
3.组织变阵与机制调整 / 326
组织形态问题 / 328
1.文化的整体性与适应性 / 328
2.持续成长与自我突破 / 329
3.二次创业与组织进化 / 329
跋 未完成的组织管理研究 / 333
参考文献 / 341
前言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写这本书,我用了完整的六个月时间,后来又仔细改了三个月,但为了准备这本书,却用了足足十二年。六年前,我就为本书拟好了书名和大致的提纲,但直到今天,我才更有把握,是时候把它呈现在各位读者的面前了。
本书研究的是组织管理,这是我长期以来的研究领域,我对它充满兴趣。这也是一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要在不同的组织里完成工作与生活,它们可能是企业组织、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等。
组织与组织间经常差别很大、气质迥异。在有的组织中,你总能感受到同事间的热心支持,工作也更容易取得进展,你每天都充满干劲儿;但在另一些组织中,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压抑与孤军奋战的艰难,甚至每天走进办公室之前,都要进行一番心理建设,下班之后更是垂头丧气。显然,组织不仅关乎你的事业成功,也影响你的生活、你的人生质量。
尽管我们每天都要与组织朝夕相处,每个人都对其有所感受,但是当谈到究竟什么是组织,组织中的问题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如何系统性地提升组织效率等话题时,又常常觉得不知道从何说起,从何处着手。
恐怕许多人都会感到,组织管理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似乎组织内部发生的一切,都与组织管理有关。高管意见不一,是组织的问题;部门间协作不力,是组织的问题;员工执行力不够,工作落不了地,还是组织的问题。但许多人常常还会有另一种感觉,即这一切的问题好像又不能推到组织管理上,因为组织中没有哪个特定的部门能对这些问题负责。组织管理既不是战略部的责任,又跟常规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是一码事儿。即使有的企业设有“组织部”,其从事的工作也主要是干部管理,而非组织管理。
但这恰恰是组织管理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以及发挥作用的地方。简单来说,组织管理涉及的是对工作的组织和对人的组织,而不是工作本身,但它却在更高层面、整体层面影响着人们的效率和工作的达成。可以说,正是组织管理在战略(或称经营)与人才(或称对人的管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许多时候,不是员工的执行力不够,而是他们没有得到妥当的安排,整个系统运转得不顺畅;而人力资源工作者,如果不触碰组织命题,实际上也很难真正理解业务。
组织管理是企业在成长中早晚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在早期不明显,但在后期却越来越重要。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增大,业务日渐庞杂,人员也越来越多,如何把如此多的业务和人有效地组织起来便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许多企业无法取得进一步的成长,创业者与企业家无法完成再一次的自我突破,往往就是卡在组织的问题上了。
经常有人误以为,创业者只擅长业务,不擅长管理。我认为这不大对。恰恰相反,许多创始人都是团队管理的一把好手,他们懂得如何找人搭伙,是兄弟们信任的好大哥,也能把事业做到一定规模。他们真正不擅长的,往往是从团队管理到组织管理的跨越。团队管理处理的是“直接管理”的问题,而组织管理的内涵则要复杂得多,它必须要面对“间接管理”所带来的挑战。就像在华为出台《华为基本法》之前,任正非曾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给不认识的人发工资?
任正非后来感悟道:“我后来明白,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组织起千百人一同奋斗,你站在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我放弃做专家,而是做组织者。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
组织管理的思考方式,与业务管理、团队管理不太一样。它要求管理者必须从一个个具体的业务、具体的人中跳出来,思考整个组织的运转是否高效,并在此过程中捋顺关系、确立原则、形成秩序,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打破规则、重塑组织。换言之,组织管理天然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而管理者也应具备相应的系统思考能力。
为此,我希望通过本书帮助读者,首先从整体上对组织管理的核心问题建立起一个框架性认识,即先有正确的认识,再谈适当的方法。等读完本书,当人们再聊起组织管理的话题时,如果你能够较为清晰地分辨出正在谈论的实际上是组织管理的哪类问题,它处于坐标系的哪一位置,我便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本书对组织问题的分析,主要以企业组织为蓝本,始终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一个企业真正成为一个组织,并形成组织起来的力量?
企业组织是我最熟悉的一种组织类型,但我也希望,本书对企业问题的剖析能对其他类型组织的管理者同样有所启发。
本书的整体定位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组织问题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还记得2012年6月,我最初在和君总裁班讲组织管理课程时,面对的普遍是年营收10亿~100亿元规模企业的一把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对组织的概念是陌生的。但现如今,平台型组织、生态型组织、无边界、阿米巴、合弄制、中台等说法,已经满天飞了。
但遗憾的是,这些林林总总的概念并没有让我们豁然开朗,反倒让我们更迷糊了。在我看来,许多所谓的新式管理专家离企业现场太远,幻觉严重,整天只顾着生搬硬套、制造概念,把自己也没整明白的问题给别人讲得更糊涂了。
这让我想起组织理论奠基人之一赫伯特·西蒙曾提出的警告:“管理理论的各种术语的数量远超过了术语指代的新概念的数量,而且空洞的居多,这对学生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可能把原本非常直接的东西弄得更加复杂混乱。”
目前,组织管理领域就面对这样的麻烦。以前讲课的时候,我还有可能把一些基本问题有条不紊地讲清楚,但现在许多课一上来,学员的呼声便是:“请老师讲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创新吧!”有时老师讲得越“出格”,学员就越觉得老师有见识。想想这也是件挺让人无奈的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企业还处于组织建设的初级阶段、发展中阶段,远远没到一味追求组织创新的时候。它们需要的是认清组织中的基本命题,并结合企业的现实需要,稳扎稳打地推进组织建设。盲目追求组织创新,反倒让不少企业走了弯路,有时甚至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对经典管理理论的“傲慢与偏见”,我当然能够理解,这就是追求进步所必然带来的副产物。但我想提醒的是,我们不能因为某一理论是过去提出的,就认定它是过时的;就像我们也不能因为某一理论是新近发明的,就认为它一定是对的,一定是好的。更有可能的情况是,经典理论在边界条件下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而新近理论的争议很大,有的甚至人们连其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没有搞清楚。
实际上,对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要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入手,才能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否则一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读研究生时,我的导师杨斌教授教育我,“管理学是一门解释学,要把道理讲清楚,把逻辑说明白”。因此,我将本书命名为“组织的逻辑”,希望能借用一套尽可能通俗的概念体系,把组织问题的内在逻辑阐释清楚,并给出相应的管理办法。
我希望呈现给各位读者的是一本“准教科书”,这是本书的整体定位。它像传统教科书的地方,集中体现在它对学科历史的尊重,对概念的审慎使用,以及对逻辑自洽性的追求。它不像传统教科书的地方,在于我也希望它足够鲜活、有趣、好读。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理论演绎与现实感受相互结合的作品,同时,我也希望能用大量案例将读者带回到管理现场,使他们对管理问题建立起质感。
组织管理是我的专业、职业,也是我的职志所在。时至今日,我依然希望能把我第一次学习组织管理课程时的兴奋感觉传递给各位读者。
在我的视野范围内,尽管这些年组织管理领域出过太多本书,但依然缺少这样一本“准教科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把一个真实世界中的组织到底要面临哪些管理问题一次性说清楚。这也是我在六年后,仍要动笔写作本书的原因。
本书的研究视角
目前,对组织问题的主流研究常常表现出的情况是:要么过于宏观,要么过于微观,中观视角的研究通常是缺席的。
在宏观视角下,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组织构型说”的研究,如工业时代的组织Vs.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官僚型组织Vs.创新型组织、封闭式组织Vs.开放式组织,等等。每一种都可以划分出许多维度和特征,并对彼此间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但坦诚地说,这更多只是对现象的一种解释,很有思维上的乐趣,对于解决问题却帮助不大。
管理者每天面对的组织困扰,不是它究竟是A类型还是B类型的问题,更无法从特征维度上对组织进行调整,该怎么调整呢?一个企业通常是为了应对经营挑战做出一系列管理变革,最终使组织从A类型演变为B类型的,这是有可能的。但“构型说”只是对组织样貌的一种描述,它是对结果的一种总结,而不是描述组织建设真正要面对的挑战。
在微观视角下,人们则热衷于对动机、领导成员关系、“场”等主题的研究。这些的确是组织中的重要问题,而且它们更适合被测量,换言之,其研究成果更适合作为学术论文被发表。但问题也在于,这类研究过于微观了,它们很难被用于体系化的组织建设。在我看来,组织管理首先要纲举目张,先搭起大架子,再收拾小摊子,而不能反过来。
况且,这类偏向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的研究中,充斥着大量莫衷一是、互为因果的研究结论。例如,到底是员工满意度带来绩效,还是绩效达成带来员工满意,始终也没有被搞清楚,双方总是各执一词,换一种情境就是另一番结论。这种心理上的微妙差异,当事人自己都未必说得清,恐怕永远也无法被研究明白。
创业者、企业家若是过于关注这类微观问题,就很容易走进管理的死胡同。而且,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一些中国企业家更容易夸大“心态”对做事成败的影响,甚至认为心态对了,事就成了。但员工心态与组织绩效间的因果链条,可太长了。如果一个组织在功能上是不健全的,硬要靠员工用心力和体力去扛,这注定是不长远的,终究是行不通的。
我们更不能误以为,搞懂了人心、人性,在管理上就能一通百通。这看似是一回事,实则是两码事,否则世界上就不需要这么多学科了。况且,许多心理学家都曾做过这类尝试,试图毕其一生了悟人性,但后来发现,人性远比想象的复杂。但人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又表现得较为简单。更直接的状况是,环境塑造人。我们需要创设一个好的组织环境,去激发人的潜力、善意和创造力。为此人们必须重视组织管理中的技术性问题,掌握相应的方法,而不是去试探或验证人性的可能,那显然不是企业的任务。
基于上述原因,本书希望在中观维度上,打开组织的黑箱。换言之,相对于宏观视角,本书所做的研究并不是站在组织之外,而是身处组织之中;关注的并不是组织最终长什么样子,有哪些特征,而是它究竟是如何长成这番模样的。相对于微观视角,本书并非不重视人们在组织情境下的感受,而是更看重如何创建一种合适的情境,让人们得以发挥。在这一问题上,本书将“对工作的组织”排在“对人的组织”之前,即尽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是重要的,但同事关系仍然排第一位,首要之事是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另外,近些年许多管理者一谈起组织问题,想到的就是组织能力,进而从员工意愿、员工能力、员工治理结构等方面着手做起。但恕我直言,这仍然是人力资源范畴的问题,而不是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首先应关注的是“组织的××”,而不是“员工的××”。组织管理要处理的是将散落在各部门、各单元的能力,有机地串联起来,乃至发挥出互补相乘的效果,这才称得上是组织的能力,而不是直接从员工处着力。为此,我们要先明确组织起来的目的,然后建立组织起来的机制,进而呈现为一种组织结构。
现在有许多研究把组织结构问题等同于组织问题,但这是不完整的,在逻辑顺序上也是颠倒的,即应当先有组织机制,再有组织结构,结构是对机制的一种呈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研究了许多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却依然搞不懂这一组织究竟是如何运转起来的。
本书的逻辑线索
尽管本书涉及的内容较多,但所使用的概念并不多。我也希望能用尽可能少的核心概念将整本书的逻辑线索串联起来,给读者一种层层递进的感觉。
本书的核心概念只有“组织” “组织机能” “组织形态”这三个,把握住这三者间的关系,就能理顺整本书的脉络。
理论篇部分,第一章首先抛出了“组织”的概念。简单来说,“组织”二字都是绞丝旁,原本的意思就是“编织”;在英文中,组织的词源是organ,指的是器官,而器官就要有其功能。其次,本章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组织机能”的含义,并展开全书的逻辑线索。
“组织机能”指的是一组被有机关联起来的功能,或称能力。如果把“机能”二字拆开来看,“机”指的是“机制”,即无论是机器,还是有机体、组织体,其内部的各部分之间都有相互关系及相应的运行原理;“能”指的是“功能” “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机能”可转换为两个词,即“组织机制”+“组织能力”。
“组织即编织”,对应的是组织机制,诸如组织中横向的流程、纵向的层级、纵横结合的部门,乃至最终形成的画面,或称形态。“组织即器官”,对应的是组织功能、组织能力。由此,本书使组织的概念与其管理内涵之间取得了一种统一。
之所以采用“组织机能”的说法,也是想着重强调:不能离开机制谈能力。在组织维度上,如果想发挥出一种能力,便应当有一组机制作为支撑,否则这种能力还是集中于单一部门、团队或个人身上,而没有被组织化。实际上它依然是一种单点能力,算不上系统能力,或称组织能力。这就像打拳一样,仅靠胳膊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腰、腿协同发力,才能把整个身体的力量都发挥出来。专业运动员显然不会只用胳膊打拳,他们挥出的重拳之所以如此有力,是因为他们调用的是全身之力。
本书对组织机能的阐释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组织机制建设,包括组织中横向的流程、纵向的层级、纵横结合形成的部门及结构等,此为本书的一条明线,并直接体现在目录体系中;另一条是机制背后的组织能力建设,此为一条暗线,体现为本书在各部分对知识、经验、功能、竞争力等问题的关注。两条线相结合,才完整构成了本书所提出的“组织机能论”。
之所以又提出“组织形态”的概念,是因为一个组织即使具备了相应的机能,但能否发挥出来,或发挥出怎样的水准,仍取决于组织的状态。这就像一个人具备了相应的运动机能,但能否跑得快、跳得高,仍取决于他的身体状态一样。
组织形态中的“形”指“形式” “形状”,“态”指“状态”。“形式”与“形态”常常被混用,但“形态”更多了一重含义,即表达了一种在形式之外的、可被感知的真实状态。
在本书中,组织“机制” “形式” “形态”之间的关系如下:组织内部的运转机制、各单元之间的组织方式对外呈现为“组织形式”,因此“组织形态”的存在依托于组织机制、形式的存在;组织形态是组织中内在逻辑的一种衍生态,它强调了组织可被感知的那一种真实状态;反过来,人们对组织形态的感知,会影响他们的内心感受和行为选择,进而对组织机制的运行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
例如,有的组织中风清气正,人们一门心思做事就好了,用不着顾虑太多,有了矛盾也很容易被化解,大家都不藏着掖着,所谓“你简单,世界就不复杂”。但在另一些组织中,就要考验你的“生存智慧”了:说话做事都要小心着点;开大会很少有公开的冲突,散了会就冒出许多小声的嘀咕。长此以往,组织中便也形成了一种文化,你要么选择离开,要么选择适应,非到一定时候,你很难打破这种文化。
本书提出,组织中有三种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政治形态。这是因为组织中同时存在着三种逻辑:效率逻辑、情感逻辑、博弈逻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企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多面体,它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但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组织、政治组织。虽然企业最初是为了完成工作而被组织起来的,但是有工作联系的地方就会衍生出情感联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进而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如此,第二、三、四章的递进关系统一由效率问题串联起来,涉及的主题及相对应的关系体现为:组织流程决定运营效率,组织层级决定决策效率,组织结构产生结构效率,组织形态影响整体效率。
第五章关注的是整体秩序之外的创新单元,它研究的不再是效率问题,而是效果问题。但能否在组织内部产生新的业务创新,仍然是对组织有效性的一种考验。这一章很像正餐之外的一道甜品,让本书理论部分的阐释在逻辑上更加完整。
实践篇部分,第六章的德胜洋楼案例,回应的是“以任务为中心的组织设计”;第七章的韩都衣舍案例,回应的是“以结果为中心的组织设计”;第八章的小米生态链案例,回应的是“以关系为中心的组织设计”。
第九章包括喜家德、德邦快递、传音控股三个案例,它们在写法上是颇为一致的,每一个案例都分成三个小节,分别是“创始人对组织的影响” “组织机制问题” “组织形态问题”,以此回应本书在学理部分探讨最多的三方面内容。
我有意对全书做出这样的结构安排,使实践篇和理论篇对应得较为工整,以使读者从中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对案例有更深刻的理解,或对理论有更鲜活的体会。
本书的创新之处
结合上述内容,本书的创新之处与研究视角、研究主题有较强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本书较为完整地提出了“组织机能论”,使以往对组织问题的探索有机地统合为一个整体。从认识层面上,这样更便于读者从整体维度上把握组织问题的实质;从方法层面上,这样更利于管理者从关联、系统的角度思考组织问题,并推动组织的整体进步。
由于本书的“准教科书”定位,我没有办法完全绕开经典理论,另立一派,而且从读者理解组织问题的角度来看,也没有必要那样做,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混乱。因此,我选取了一些管理思想史中颇具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呈现给读者,并加以我的解读。但是,对组织中何为重要命题的把握,以及将这些命题以“组织机能论”形成一种新的组合,是本书的首创。
第二,本书提出了“组织形态说”,以使对组织问题的阐释更接近于它在现实中的真实状态。借由“组织形态说”,更容易认清组织机制与组织能力发挥之间的差距,以及组织者与组织成员之间的作用关系。更进一步,我是想用“组织形态说”在组织的理想状态(或称组织设计)与现实状态(或称组织实际运行)之间搭起一座解释的桥梁。
同时,组织形态与组织文化间的关系体现为:形态具有短期性,文化更为长期;文化总体上是对企业成功经验的一种总结,是基于企业良性秩序的一种沉淀,但形态展现的只是企业当前的真实状态;形态中相对稳定的部分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文化。除此,企业家的个人特质、用人偏好、决策导向等也会对组织形态产生影响。
…….
好的编织可以化平凡为神奇。有了这幅图,我们既可以按图索骥,去探寻解决组织具体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胸中自成沟壑,去瞻望组织的愿景与使命。丛龙峰博士的《组织的逻辑》,为这些年在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喧嚣中被疏离冷落的组织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杨斌
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
把一群人组织起来,这件事情,从古至今,不知难倒多少英雄汉。组织学背后,是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法学、宗教学……光是理论,就已经浩如烟海、深不可测,更何况不同历史、制度、文化环境下的实践,它们千差万别,无奇不有。《组织的逻辑》努力把理论与实践打通,是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中国企业组织规律的力作。
肖知兴
领教工坊学术委员会主席
以理论的方式写组织的书,通常都枯燥无味、难以卒读,硬着头皮读下去也往往不知所云。丛龙峰博士的这本《组织的逻辑》,一举推翻了组织类图书的这种现状,让组织理论纲举目张,令组织的逻辑“眉清目秀”,煞是好看,意味隽永,令人跃跃欲试想实操实试。
王明夫
和君集团董事长、和君商学院院长
市面上涉及“组织”的图书不少,但能够把欧美的经典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组织的深层逻辑的著作,恐怕只有这一本。天天与组织问题打交道的管理工作者,书架上不妨都放上这本“准教科书”,时常翻阅,受益无穷!
张伟俊
知名领导力教练
龙峰为我们公司服务好多年了,他能够跟高管打成一片,高管都会跟他讲知心话!有时,他比我还了解德邦!他能够直面问题,给我提很多建议。此书极其接地气,对德邦的阐述精准!此书极其深刻,值得仔细研读!
崔维星
德邦快递董事长
这是一本作者在亲身经历多个企业组织管理的基础上,真正从实践中得出的理论指导书,每次看时,在不同的点都会有不同的启发。书中创新提出的组织机能论,能够让企业在组织能力建设过程中抓住核心,少走弯路,避免走进过度依赖通过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组织能力的误区,回归组织真正的核心—机制,用机制关联能力,将能力真正组织化。此书值得放在身边,常看常新。
高德福
喜家德创始人
龙峰很年轻,但对组织管理的理解很深,关键是他把组织的逻辑讲得很明白,讲得很通透,这点不容易,我佩服龙峰。
贾国龙
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
这是一本致敬经典又根植中国商业和组织实践的管理类图书。书中的企业案例剖析源于作者长期的跟踪研究或者作为顾问参与其中,这种致力于在中国企业的真实组织情境中去做“田园写生”式研究的努力,诚意十足,也让此书拥有了广泛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行云流水的散文式风格让此书的文字显得亲切且更具有阅读性,能够让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
廖创宾
潮宏基董事长
奈雪从深圳走向全国后,团队人数激增,管理难度也上了好几个台阶。让门店伙伴坚持标准给顾客超出期望的体验,整个公司在快速奔跑的同时既稳健又不断创新,这中间组织和文化建设是*重要的事情之一。从2018年认识丛龙峰博士开始,他就是我和团队的重要外脑和老师。丛博非常善于学习、总结知识,也非常善于洞察组织里每一个人的状况,既直言不讳又有温度,团队伙伴常常跟我说有困惑时喜欢和他聊聊。在这次疫情期间,丛博将自己的思考和经验整理成册,它们不单单是理论,更是经历过企业验证的实战总结,这是此书*的价值。
彭心
奈雪的茶创始人
龙峰博士是我在和君商学院的同学,我立志创业时写的“十年之约”毕业信一直放在他那里,他免费替我保管了3000多天。从十年前创业至今,没有一个人会比龙峰更“虔诚”地见证和守护我的“初心”。“组织”是我从创业原点便考虑的问题,我甚至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给公司起名字。至于后来的历程,更是掏心掏肺、如切如磋、眼含热泪,甚至百转千回。我对“组织”的理解,全部来自我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朴素认知,所以当我读到龙峰这本书的时候,就像看到了一个新世界。本书系统性地提出了“组织机能论”和“组织形态说”,让我创业以来使用这么多年的“土办法”竟然找到了共鸣。经营组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感受,就是本书所描述的组织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对立统一。本书不卖弄教条,内容源自熠熠生辉的商业实践。是的,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哪怕本书能够让你有一点点开悟,也不枉龙峰博士这十二年来的精妙洞察和赤子之心。
刘春河
赤子城集团董事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