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94591
本书以TOC四个基本的持续改善问题为框架,介绍了用于分析系统问题的可汗U形图,定义与TOC相关的知识和TOC特定的术语,描述了建立团队对于系统现况的共识、共同描绘改善的愿景及学习TOC为了改善制定的生产与运营的管理原理的实施机制。本书是一本工具书,可以按照书中的管理模型与实施步骤,显著地提升生产与运营管理的能力。本书也是一本非常好的员工培训书,使用本书有助于将丰富的经验,组织成一套具有清晰聚焦力的系统化管理模式。
本书以TOC四个基本的持续改善问题为框架,介绍了用于分析系统问题的可汗U形图,定义与TOC相关的知识和TOC特定的术语,描述了建立团队对于系统现况的共识、共同描绘改善的愿景及学习TOC为了改善制定的生产与运营的管理原理的实施机制。本书是一本工具书,可以按照书中的管理模型与实施步骤,显著地提升生产与运营管理的能力。本书也是一本非常好的员工培训书,使用本书有助于将丰富的经验,组织成一套具有清晰聚焦力的系统化管理模式。
译者序
持续改善,水到渠成,立竿见影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这首诗通过写景阐释哲理,耐人寻味。庐山非常雄伟,山岭绵延起伏、峻峰巍然耸立,可谓千姿百态,大有移步易景之妙。然而,因为置身此山中,视界受限,难免有无法看清庐山真面貌之憾。
? 意义 ?
借助此诗点出TOC在持续改善上关注的整体概念,用诗意比喻世间的人和事物。个人的立场、角色、地位、责任及职务等不同,往往导致观察、思考、解读、假设及表达出片面或有限的观点与行为,不足以完善或完整地呈现全貌,不免落入偏离、狭隘或局部的偏颇。因而,有时这些主观成见或固执己见的表达,还可能含有负面的判定。其实,这些片面的景象属于完整情景的一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甚至是相依相存的。
就持续改善的主题而言,身为组织中的“领导者及/或管理者”,首要的自我挑战是拥有“见树又见林”的本领,拥有“着眼于系统全局,但聚焦于提升关键少数”的思维与实践能力。简言之,为了应对变化多端的市场与经济形势,建立一套凝聚组织资源的文化,以及有效展现组织竞争优势的机制,正是本书所阐述的持续改善的目的。
? 提要 ?
无论具备多少生产管理的经验,在首次阅读本书时,如能暂时放下既有的思维框架,以一种赤子之心、开放的态度,客观地研读、品味书中深刻的含义与务实的手法,将体会到一种“啊哈”的感悟与惊奇。
本书包含五章,内容的组织逻辑以TOC四个基本的持续改善问题为框架。
第1章介绍用于分析系统问题的可汗U形图,借此图清楚界定当前面对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潜力,以及引领改变的可行方式。如此一来,可达到“见树又见林”的效果。管理团队识别其中的系统制约点——在能够产生20/80杠杆作用的关键少数因素之后,选择适时、适用的方法来释放系统能量。
第2章是生产与运营管理概述。本章定义了与TOC相关的知识和TOC的特定术语,通过学习其中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建立TOC应用于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共同语言,以利于发掘和沟通系统问题,进而设立系统改善目标,以及审慎选择TOC聚焦模式与改善方案。
以上两章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三章的具体实施机制建立团队对于系统现状的共识,共同描绘改善的愿景,以及学习TOC来改善制定的生产与运营的管理原理。
第3~5章的内容从制造行业常见的两种生产形态(订单式与库存式)开始,介绍TOC独特的可得性生产模式。整个内容的阐述过程依然按四个持续改善问题的逻辑进行,包含具体理解现实中的不良现象、设立系统表现的目标、明确现状与目标的差距、界定绩效衡量方式、设计具体的改善计划及风险管控方式,以及计划执行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行为模式。
总而言之,本书有别于其他与TOC相关的出版物,应该被视为一本“工具书”,也就是说,大家可以放心地按照书中的管理模型与实施步骤去提升生产与运营管理的能力。当然,这也是一本非常好的员工培训书籍,如在人员新进及转岗时,用来帮助员工构建通用知识,提升技能水平。对于具备多年生产与运营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本书有助于其将丰富的经验组织成一套具有清晰聚焦力的系统化管理模式。对于TOC专业人士和将TOC作为日常管理方式的经理人,本书必然令其再次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认识到TOC不是普通的解决方案,而是能让管理“水到渠成、立竿见影”的良方。
? 致谢 ?
“因缘际会,时机成熟,水到渠成,立竿见影。”这句话描写了本书形成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许多人的努力、支持、鼓励与祝福。
在此,以本人的名义,并代表本书作者欧德·可汗先生,特别向直接参与工作的人员,包括包绿菲、陈俊宏、赵智平、陈淑芬、廖玮、黄香龄等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的专业贡献与友情支持。如果没有大家共同的坚持与投入,欧德·可汗先生的TOC经典之作将无法适时出版。感谢你们的付出,期待通过本书的传播,让TOC持续改善之道成就组织的关键领导及管理能力,成为制造企业的坚实基础。
高德拉特学院大中华区校长和中华高德拉特协会会长 苏正芬
推荐序
? 感恩欧德·可汗老师 ?
2007年年初在上海,我次接触TOC实务经验非常丰富的欧德·可汗老师。他是我踏入TOC顾问生涯的关键恩师之一,至今我的职业生涯仍深深受到他的影响!
课堂中,欧德·可汗老师为一群新手TOC顾问讲解TOC应用于工厂改善的步骤,至今仍让我印象深刻!很神奇的是,半年之后我担任了一家中国大陆的家具生产、销售企业的改善顾问,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有任何家具企业的工作及顾问经验,但仅仅依照欧德·可汗老师传授的步骤及程序,该企业经过半年的改善竟然取得了惊人的改善绩效:准交率提升到95%以上,在制品减少80%以上,生产前置时间缩短了75%以上,销量增加了大约35%。连我自己都惊呼连连,这是怎么办到的?!其实,就是依照欧德·可汗老师教的改善程序及步骤,按部就班地在工厂中落实,便能水到渠成、轻而易举地取得惊人绩效。这是学习TOC多年的我次真正感受到TOC的威力!
中华高德拉特协会将欧德·可汗老师撰写的Ever Improve翻译成中文,非常令人振奋!这本书对有志于运用TOC的顾问、经理人来说,是的礼物。这本书将会协助更多企业、更多经理人找到更有效、更简单的改善方法,让绩效的显著提升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让更多对生产、运营改善有兴趣的人轻松地尝到显著改善的甜美果实。
快鱼连锁服饰供应链总监 黄运金
? 与TOC的不解之缘 ?
早在2006年,我有幸成为大中华区TOC学院的一名学生,从此与TOC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候TOC在中国的传播者还寥寥无几。因而,高德拉特博士及追随他的一批TOC专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授TOC知识。
我们这些从未涉及TOC的管理者竟然能获得大师们的真传,这是我们的莫大荣幸。我听的堂TOC课由TOC大师、全球高德拉特学院院长欧德·可汗先生亲自授课,课程的题目是“TOC U形改善方法论”。欧德·可汗先生的课程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逻辑世界,让我们攀上了思维高峰:U形的左边是现实的挑战或困境,中间是关键的决策与决心转折点,能攀登到U形的右边则意味着获得了突破性的改善成果。一周的课程很快过去了,当我们刚刚在几个词语中打转时,欧德·可汗先生又要启程,辗转去另一个国家的TOC学院了。所有的TOC人都盼望着有一天欧德·可汗先生能把他的讲义拓展为一本TOC著作,尤其期盼中文版的出版。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2013年6月,就在我启程回美国度长假之前,我接到高德拉特学院大中华区校长、我的TOC恩师苏正芬老师的邀请,参与欧德导师之著Ever Improve的中文翻译。我欣然答应,用了整整一个夏天的度假时间完成了全书中文版的次校译。2013年有个火热的夏天,杭州的炎热达到了历史水平,美国大部分地区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热浪袭击,而我居住的地区却是一片清凉,让我能聚精会神地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中:一会儿十个手指顺畅地游跃于键盘的字母之间,一会儿因为全身心思考整个人呆坐在电脑屏幕前,同时目光还得不停地游移在纸质的英文版和电脑的中文版之间,不断地咬文嚼字,希望能吃透字面意思,并品味到字里行间的精髓与神韵。每当我被卡住,我不得不叹息:还是没学好TOC啊,企业要改善、改进、进步,人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正是欧德导师这本著作的核心:持续改善。
2014年6月,在我启程回美国度长假之前,我又接到苏正芬老师的邀请——写一点译者感言。于是,我又回到了那个清凉世界。不同的是,我不再是一个校译者,而是重新成了欧德导师的学生,怀揣一份参与的自豪感,心存对导师的感恩之情,重温TOC蕴含在美妙的U形图里的突破性思维、系统观决策、流概念运用及一系列极具操作性的制造业解决方案。
TOC思想和方法论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管理思维和决策方法。对一个组织来说,唯有改善才能发展,而人生的境界何尝不是同一个道理。所以,要在这里再次感恩欧德导师,感谢苏正芬老师,更怀念高德拉特博士。
平衡计分卡和TOC管理专家 包绿菲
? 感谢有TOC ?
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个性就跟着改变;个性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换言之:“想法决定做法;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格局决定结局。”
感谢欧德导师用心安排的应用专家计划的培训,所有老师都竭尽所能,想在短时间内让我们一蹴而成。老师们各显灌顶之能,协助我们避开荆棘之路,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真是万分感谢!
我将本书中的教导应用于我执行的改善项目中,并取得了相应成果——几年前已在TOC国际认证组织年会上公开发布。我的深刻体会是,在实施TOC的改善过程中,企业的改善团队在经过了几番改变的起伏后,终于使TOC稳健地成为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一直依循TOC的管理思维持续改善与成长。
DataDevelop Consulting总监 苏超良
? 大海里的灯塔 ?
一开始接到翻译任务时,我确实惶恐,因为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及中文写作能力,只能勉强自用。但是,抱着能更完整地探究欧德思想的心情,我鼓起勇气接下了这个任务。
2006年参加应用专家计划的培训时,我认识了欧德,当时就觉得欧德在生产管理方面的实务经验深不可测。终于,2008年本书初版完成,2010年完整版推出。自从事生产管理辅导工作以来,这本书一直是我遵循的准则。书中不但列举了执行步骤,还注明了需要参考的信息,甚至提醒需要建构的档案,可谓巨细靡遗。在充斥着许多信息的生产环境下,书中提到的实施步骤及需要建构的档案提示等内容,如大海里的灯塔,让我不至于迷失方向。
我负责翻译本书的一部分。整本书由苏老师带领,分为数个部分,交由不同的人同时开始翻译的工作,以缩短翻译的时间。在翻译过程中尤其需要互相确认相关词语的译文,以维持表达的一致性,这让我确实领悟到“分工”与“合作”的关系。与组织中分工合作的道理相同,对于生产系统而言,必须用整体的思维来建构各个部门或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