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成功/励志人在职场创造有意义的工作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

如何让工作为生命赋能,让工作

作者:(日)榎本英刚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ISBN: 978751582881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5.99

类别: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人在职场 SKU:60127882f0f2241c6837edb5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828817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工作意味着什么?是谋生?是成就?是对人生意义的表达?

你是否对工作和选择感到迷茫?你是否有未来的工作规划,并为之兴奋不已?

这本书适合于哪些人?

那些面临求职选择或初入职场,很难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成长方向的人;

那些遇到职场瓶颈,对工作失去激情,每天度日如年,想转型但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

那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又害怕离开舒适区的人;

那些被动离职,想要重新出发的人;

那些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对人生感到迷茫的伙伴。

简单地说,这本书几乎适合于每一个人,你总能在书中找到一些让自己恍然大悟的语句,找到一些被自己的经历证实的心里话。

 

什么是有意义的工作?

有意义的工作的通俗定义就是,

付出再多也不会觉得累的感受,

面对失败也愿意重新再来的韧劲,

还有就是活出一种从里到外的真实和笃定。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就是真实而丰盈的活着。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就是活出内外一致的自己。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就是活出不后悔的人生。

 

这本书通过转换看待工作的“四副眼镜”,探寻我们的纯粹意愿和生命意义,以及创造有意义的工作的四个步骤,指引我们找到自己内在的热情,找到让自己充满动力的开关。通过这些方法和指引,我们将学会如何探索自己热爱什么、想干什么,如何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还可以谋生。

 

内容简介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不仅指导我们如何设计自己的工作,也展示了如何在工作中达到内心的满足。它让我们思考自己为什么工作,它给了我们清晰的人生指引。一旦掌握了人生的底层逻辑,我们就像在沙漠中旅行的人突然有了指南针一样,终于脱离了焦虑,拥有了踏实回家的感觉。在本书中,作者从时代变迁对人的工作与生命意义的影响入手,用浅显的比喻和论述,揭示了创造工作和人生意义的道理,以及现实可行的路径。

作者简介

榎本英刚(Enomoto Hidetake),日本教练与领导力培训领域的领军者,CMW“创造有意义的工作”工作坊创始人。1964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于一桥大学法学部毕业后,加入瑞可利公司。1994年从瑞可利公司离职,前往美国留学,获得加利福尼亚整合学院(CIIS)组织开发与变革领域硕士学位。留美期间,在教练培训学院(CTI)学习教练技术,获得CPCC资格。2000年,创立CTI日本公司(现名Wake Up公司),开始在日本提供教练课程。此外,他还成立了推广“转型城镇”和“改变梦想”的非盈利性组织,致力于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有韧性的未来。主要著作有《活出真正的自己》《发挥员工潜能的管理艺术之企业教练》,独立翻译图书《虚拟组织》,合作翻译图书《教练圣经》。

目  录

目录

序 章 追寻“真正的工作”

因为父亲而萌生的对“工作”的疑问  /  003

为了深度探究“工作”而留学  /  005

“正在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工作吗?  /  007

也在支配人生的“工作观”  /  008

戴着“四副眼镜”看待工作  /  010

改变我的“创造有意义的工作”的故事  /  012

 

第一章 生命的意义——为何要以“赚钱”为名义工作

物质时代和心灵时代  /  017

能否相信存在生命的意义?  /  021

因为“赋意”不同而人生截然不同的双胞胎  /  023

不论在地球上还是历史上,你都是独一无二的  /  026

第四波解放已经开始  /  028

第一副眼镜:工作=谋生  /  030

工作是探索和表达自己的生命意义  /  034

“首先走出家门吧”  /  037

认同感丧失才是失业带来的真正打击  /  039

不断进化的生命意义  /  041

“内在工作”和“外在工作”  /  044

第一章小结  /  046

“冥想引导师”井上先生  /  047

 

第二章 纯粹意愿——为什么不将“想做的事”变为工作?

想做事的意念从何而来?  /  055

改变我人生的思考  /  057

纯粹意愿不需要理由  /  060

损耗灵魂的意愿与滋养灵魂的意愿  /  062

【尝试一下】 任务①  /  065

探索心灵的涌泉  /  066

从纯粹意愿到生命的意义  /  069

第二副“眼镜”:工作=忍耐  /  072

“不去做想做之事”才是任性?  /  074

人们不去做“想做之事”的四个理由  /  076

让分母大于分子  /  078

痛苦和悲伤也是纯粹意愿的源泉  /  080

为什么我对“工作”如此执着?  /  083

【尝试一下】 任务②  /  084

通过疗愈自我也可以疗愈他人  /  085

“神”的拼图  /  087

从问题所在之处看见“有意义的工作”  /  089

每个人都有应该从事的事业  /  092

【尝试一下】 任务③  /  094

第二章小结  /  095

“食物设计师”高桥良子  /  097

 

第三章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如何凭借“想做之事”谋生?

将“想做之事”变成工作的人们  /  105

为何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  107

如何创造“只属于自己的工作”?  /  109

【尝试一下】 任务④  /  111

第三副眼镜:工作=适应现有的职位  /  112

经济复苏也无法增加就业  /  115

第四副眼镜:工作=只做一份工作  /  118

活用“出租车工作”  /  120

我创造有意义的工作的历程  /  122

关于“职业组合”的想法  /  124

做“想做之事”,钱会随之而至吗?  /  128

这是“神”的安排  /  131

维持生计到底需要多少钱?  /  133

相比“做什么”而言,“为什么做”更重要  /  135

有意义的工作是多个工作的有机组合  /  137

【尝试一下】 任务⑤  /  140

第三章小结  /  141

“静好生活的实践者”加藤大吾先生  /  143

 

第四章 共鸣行动——创造有意义的工作,从何做起?

所有的现实都存在于理想之中  /  153

佯装“成年人”的代价是什么?  /  155

小心“恶魔的窃窃私语”  /  156

心理上战胜恐惧的方法  /  158

【尝试一下】 任务⑥  /  160

人们往往想对“纯粹意愿”有所贡献  /  160

惊人的共鸣力量  /  162

【尝试一下】 任务⑦  /  164

“微不足道的信息”也能改变人生  /  165

发现充满世间的共鸣  /  167

以共鸣为指针,先行动起来  /  169

“是孤独扼杀了梦想”  /  171

【尝试一下】 任务⑧  /  174

许下承诺,“神”也会感动  /  174

“Give up”吧  /  176

有如神助  /  178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的四个步骤  /  181

有意义的工作在不断进化  /  184

第四章小结  /  187

“生命治疗师”志村季世惠女士  /  189

 

后 记  /  195 

前  言

前 言

写在中文版出版之际

本书中文版得以出版,我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是我坚持了很长时间的一个梦想,也是我的中国伙伴们的梦想。他们对本书所介绍的理念深表认同,一直与我共同致力于将其在中国推广。

本书所介绍的“创造有意义的工作”的概念,是我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于美国留学时初创的,距今已有20余年的时间。后来我在日本开办了“创造有意义的工作(简称CMW)”工作坊,将其介绍推广。在2017年年初,我得到了在中国开办工作坊的机会,自此之后我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以平均每两个月一次的频率举办培训,后来还接连举办了两批分别为期半年的认证讲师培训。

目前,工作坊在中国已有47名认证讲师,他们在中国各地举办“创造有意义的工作”工作坊活动。首批获得认证的讲师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已经举办了70场工作坊活动,参加人数超过800人。这个成绩出乎我的意料,让我颇为惊喜。

为什么中国读者对于“创造有意义的工作”这个理念如此关注呢?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想应该是“恰逢其时”。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我也介绍过,这十几年来,我们这个世界正在从“物质时代”向“心灵时代”转变。很多人无法感到快乐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还没有掌握在“心灵时代”应该具备的工作观。时代的转变往往就发生在经济已在某种程度上发展成熟,不能再以过往的模式和速度继续成长的阶段,而中国的一些大城市看起来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将“创造有意义的工作”这个理念介绍给中国也是正当其时,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对此表示关注。

如果你努力工作,也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是却并未因此而感到充实,总觉得好像缺了一些什么,或者你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产生相似的感受,那么原因不在于工作的内容、职场环境,或是薪资条件,原因在于工作观出了问题。而且,即便你换了公司,或者开始自主创业,其根本性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这就好比一个人生了病,心里却想着换一身衣服就可以变得健康,但实际上换衣服不可能改变身体状态,要想恢复健康,我们需要更为根本的解决对策。这个“更为根本的解决对策”就是我在本书中倡导的“改变工作观”。

工作观变化了,你和工作的关系就会发生改变,会从“被工作剥夺能量的关系”向“从工作中获取能量的关系”进行改变。对于很多人而言,工作占据了人生大部分时间,耗费了人生很多能量。我们是被工作耗能,还是被工作赋能,这对于我们的人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之所以希望向世界推广“创造有意义的工作”这个理念,就是期待解放人们那些一直以来被“物质时代”的工作观所剥夺的力量和可能性,让它们成为创造崭新未来的原动力,并且这样的推广活动还可以从中国和日本不断向外拓展,辐射整个亚洲。

出于这个想法,我最近也开始在韩国举办工作坊,并开始认证讲师的培训工作。中韩日三国,在历史、地理、民族和文化层面渊源颇深,而且目前在经济发展转型方面都存在很多挑战。如果能够将三个国家的力量集合在一起,那么肯定能够给世界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亚洲各国人民可以超越国家的界限,通过“创造有意义的工作”这个共同愿景而相互连接,现在这样的变化正在发生,而本书中文版的出版势必成为重要的推动力。我衷心期待拿到这本书的读者,能够对“创造有意义的工作”的理念产生共鸣,并和我们一起参与到将其从亚洲推广到世界的活动中。

榎本英刚

2020年2月

媒体评论

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工作是维持自己内在世界的秩序。有太多太多的人为了外界的报酬或威胁而工作,我们一旦以外部的赏罚为动机而工作,那么这份工作就已经没有了生命力。

济学家E.F.修马克在《好的工作》

 

宇宙中所有的生物皆有工作。银河、星星、树木、海豚、小草、山羊、森林、云朵、鸡群、大象,大家都各自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在这其中叫嚷着“没有工作”的,只有人类。

宗教学家马修?福克斯《重塑工作》

 

 

当你强烈地希望得到什么时,整个宇宙都会合力助你实现。

作家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免费在线读

序 章

追寻“真正的工作”

 

因为父亲而萌生的对“工作”的疑问

究竟什么是“工作”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久。

我生平第一次意识到工作这件事是因为父亲。记得小时候父亲在银行任职,每天一早就穿着西装匆匆出门,到傍晚时同样一身打扮归来却面带倦容。不,也许多数时候我已经睡了,连父亲何时回来都不知道。在每天出门上班的时间里,父亲究竟在做什么,我一直不得其解。

我曾直接问过父亲工作上的事,但通常都惹得父亲很不高兴。比如有一次我问道:“您今天的工作怎么样啊?”父亲突然生气地对我大吼:“少啰嗦,真烦人。”当然,他有时也会平心静气地回答,但是在我的印象中却只留下了父亲不甚开心的模样。

这样的事情经历得多了,渐渐地不知从何时起,我心里觉得询问父亲工作上的事是一大禁忌。而对我而言,工作这件事越来越像一个谜题,让人看不出究竟。

即便是这样,我的心头也一直萦绕着一些疑问:为什么一说到工作的话题,父亲就那么不开心呢?让父亲如此不开心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呢?既然不开心,为什么每天还要出门工作呢?年幼的我,因为涉世未深,只能任由这些质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自己。

“既然这么讨厌工作,不去上班不就行了吗?”当时,我常有这样的念头。

有一次,我问母亲:“为什么爸爸每天都要去工作?”母亲答道:“大人都需要出去工作的呀。”到现在我都十分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听了母亲这番话以后,汗毛都竖起来了。为何会有这种反应?因为父亲下班回来总是一副疲惫的面容,这让我觉得工作是“吸取人们能量”的恐怖地方,一想到有一天我也终将长大,每天也要不得不去这样一个恐怖的地方,我就抑郁不已。

为了深度探究“工作”而留学

从此之后,对我而言,工作已经不再是与己无关的事了。虽说距离步入社会还为时尚早,在快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思考工作的事了,而且越想越不开心。因为前文也说过,通过父亲我窥见到了“工作”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毫无魅力可言。说得更直白一些,对于工作,我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当然我也知道,工作并不会让所有人都感到不悦或是抑郁。事实上,后来我了解到,很多人步入社会后工作起来都充满活力,或许这些人不会像我一样把工作想得那么糟糕。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知道的确还有很多人的想法和我一样。因为当我和他们谈起这些经历时,他们往往深有同感,还说他们也是这样想的。

不论如何,恐怕在迄今为止的人生中,大家心中都曾想过“工作是什么”这个问题,至少拿起这本书的读者,你应该是一直心存疑问的。其中,也许有人在年少时就想过这个问题,步入社会工作了几年之后发现“事到如今多想无益”,便不去再想了。

而我即便在步入社会之后,这个疑问也一直没有消失。准确地说,随着自己在工作的世界中一番探索体验之后,心中的疑问反而加深了。终于,在我快30岁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无法带着疑问再走下去,我决定从瑞可丽公司辞职,暂时离开工作的世界。

我认为稍稍远离一下工作,可以帮助我对工作本身,进而对今后的人生多一些理性的思考,于是我在1994年夏天只身一人去了美国。

在美国,我就读于位于旧金山的“加利福尼亚整合研究学院”。这个学院虽然没有太大的名气,但它是由印度哲学家创建的研究生院,对于想深入研究思考性课题的人来说,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地方了。那时,我是自费留学,虽然生活上相当拮据,但是身处这样的学习环境中,精神上却非常充实,我用两年半的时间对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有关工作的课题进行了彻底的分析和研究。

自那之后,虽然已经过去了20多年的时间,这本书几乎还是以我留学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撰写的。并且,我也绝非纸上谈兵,归国至今我一直在自己的人生中实践着这些想法。我想将经过自己长年实践检验的想法写下来,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跟我一样对工作持有疑问的人有所帮助。

“正在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工作吗?

我在旧金山的留学生活开始不久,内心之中就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油然而生——虽然我已经从公司辞职,并未从事所谓的“工作”,却总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对于一直认为辞去工作就是脱离社会的我来说,这样的感觉真是出人意料。为什么明明没有在工作,却依然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呢?就在我不断反问自己的时候,我领悟到一件事,所谓工作就是“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也许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很多人都是这样看待工作的。也正因为如此,当人们失去工作的时候,往往觉得自己“所做的都不是重要的事”。

毋庸置疑,这只是一种观点。我们翻开词典查询有关工作的解释,也找不到类似的描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开始如此看待工作了,纯粹是个人的执念。只不过这是一种很强烈的执念,因为这个想法从小就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

于是,我想反过来利用一下这种执念。如果“正在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工作的话,那么只要我觉得此刻的留学就是一件“正在做的重要的事情”,那么是否可以把留学当作自己的工作呢?想到这里,一瞬间我感到身体里涌现出一股强大的力量。

究竟是谁在决定什么是工作,而什么又不是工作?不管其他人如何主张,只要自己内心认定,那么对于你而言,就可以绝对地说“正在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工作。

把别人觉得不是工作的事当作工作,这个做法本身既不会给别人造成困扰,也不会在法律上受到处罚。既然如此,我们选择能给自己带来能量的观点不是更好吗?

也在支配人生的“工作观”

在探寻“什么是工作”这个课题过程中,我有了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我在思考工作的时候,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工作观”的作用,即人们如何看待工作,这个视角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一般人们聊起工作的时候,往往会问对方有关于工作内容的问题,比如“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或者是关于工作方式的问题,比如“你是怎样开展工作的”。这些问题当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在此之前有必要思考一下,“我们是如何看待工作的”。是的,我就是这么思考的。

首先,探寻自己和身边的人是如何看待工作的,一定要先从盘点“工作观”开始。

作为测试,大家可以找身边的几个人,试着问问以下这个问题。

对你而言,工作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通常只会得到一些很抽象的回复,所以我一般会让对方做一个比喻,如此一来,就能收到很多有趣的答案。比如,有人把工作比作“牢狱”,让人想逃却无处可逃。还有人把工作比作“肥料”,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成长。

通过这些答案,我们能发现人们对于工作的看法,真的是因人而异。说起工作,很多人觉得大家的想法应该都是一致的,其实不然,现实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工作观。而且不只限于工作,大概对于世间所有的词汇,人们的看法也是各有不同的。

因为每个人接触词汇和运用词汇的场景都不尽相同,比如“工作”这个词让我常常回想起年幼时父亲的模样,还有和父亲的关系,这对于我的工作观的形成产生了莫大影响。在我的心中,这些个人经历和工作这个词汇本身的意义,已经建立起了难以割舍的联系。同样,拿到这本书的每个人一定也有自己的工作观。

所谓工作观,就是一个故事。一听是故事,或许大家就会觉得无足轻重,但它却是一个看不见的故事。正是因为看不见,它在无形中支配着我们的人生,拥有左右我们命运的强大力量。但是幸运的是,故事是杜撰出来的,只要能被创作出来,就有了改编的可能。

不过,为了改编这个故事,首先我们必须要弄明白,在我们的心中正上演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们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故事。这件事非常有挑战性,好比是让我们“不用镜子就看清自己的模样”一般。

戴着“四副眼镜”看待工作

在各位读者借助本书回顾自身的工作观之际,我想介绍一下当代日本人心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种工作观。

1.工作就是“谋生手段”。

2.工作就是“忍耐自己不喜欢的事”。

3.工作就是“适应既有的职位”。

4.工作就是“同时只能有一份工作”。

当然,可能有不少人的工作观与之不同,相反地,也许一些人还有另外的共通的工作观,但是我之所以特意在书中列出这四种工作观,是因为我感觉再也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工作观像以上四种一样,让我们远离了“真正的工作”,让工作变得无聊,让我们发生改变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

如果现在的你对于工作持否定态度,有一些负面印象,那就意味着你的工作观与我所说的这四种工作观中的至少一种是相同的。

这绝非不好的事,也不是让人难为情的事情。重要的是我们觉察到自己有这样的工作观,自我觉察是我们迈向变化的第一步,如果我们想要有所改变却不明白要改变什么,那将无法实现改变。

如果用眼镜来比喻,应该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就好比一副眼镜,因此,所谓工作观就是有关工作的一副眼镜。只要是眼镜,就有替换的可能。但是如果在此之前,我们不知道自己戴的是哪一副特定眼镜的话,自然也就无法替换它。换言之,只要我们知道自己戴着某副特定的眼镜,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换成别的眼镜。

我把这四种工作观称之为“四副眼镜”。在本书中,我将会逐一揭示这“四副眼镜”对我们与工作的关系产生着何种影响,同时也会介绍四副与之截然不同的“眼镜”。

改变我的“创造有意义的工作”的故事

也许有人对于我提出的“眼镜”理念表示困惑,或者觉得难以接受。存在这种现象是完全合理的,其实这也是本书的创作目的所在。

我们在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时,一定伴随着意识上的触动。这种触动最典型的例子是,我们第一次出国的时候,很多人感受到的是与自己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也就是所谓的“异文化碰撞”。受异文化碰撞影响的人在习惯不同的风俗民情之前,往往会有一段时间觉得各种不适应,但是只要度过了这段时期,就会渐渐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视野变得更加宽广。

同样,本书的目标也绝非是将我的工作观强加给读者,我只是希望通过展示一种不同以往的工作观,让大家在意识上有所触动,进而打开思考工作的格局。

另外,一旦思考的格局被打开了,我们可能会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而或许能够发现自己独有的工作观。我衷心希望你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为此,我也想拜托各位读者在阅读此书时,即便对于我阐述的“眼镜”理念不认同或有所抗拒,也不要马上拒绝,而是尝试着“佩戴”一下。

在这个基础上,请大家问问自己:“如果以这样的方式看待工作,我的身上会发生什么变化?会有什么可能性?”如果依然不能认同,那么换回原来的“眼镜”也没有关系。

试戴新的“眼镜”,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丢掉原来的“眼镜”,换“眼镜”既不花钱也不浪费时间,没有什么损失,所需要的仅仅是“试试看”的决心而已。或许新“眼镜”会出乎意料地适合你,也许你会像我一样感觉到身体里涌动着一股巨大的力量。

本书所写的内容不过是我自己的故事罢了,但即便是故事,也有它的意义。一个人的故事往往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决定其人生是天堂抑或地狱。如果要活出同一个故事,我们应该期盼的是赋予自己力量,而非夺走力量的故事。

关于我工作上的故事,我取名为“创造天职”。大家可能注意到,这个命名模仿了圣经当中“创造天地”的说法。我虽不是基督教徒,但也知道这个“创造天地”的故事给信徒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样,创造天职这个故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生活。自从与这个故事邂逅,我就想努力活出故事里的样子,因而我的人生就发生了巨变。这个故事究竟如何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将通过本书一点一点告诉大家。

好了,序章就到这里,有些长,接下来要进入正题。大家准备好了吗?欢迎走进创造天职的故事。

 

抢先评论了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学会工作 如何做事更高效

EUR €30.99
加入购物车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

EUR €38.99
评分 4.75 / 5
加入购物车

心会痛,才算长大

EUR €23.99
加入购物车

五种语言合集(赞赏的五种语言、道歉的五种语言):团队建设和个人提升套餐

EUR €34.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