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1622417
一艘船如果不扬帆,任何风对它来说都是逆风;信息碎片化、焦虑日常化时代的我们,如果不时常冷萃自我,梳理自知自洽的人生理性,没有坚韧从容的心,生活就成为不可承受之重,生命变得不可承受之轻。
本书作者深爱哲学人文,基于她广泛的阅读与多元的经历,在历经波士顿漫长的冬日和太平洋两岸的喧嚣与静寂,逐渐生成自己的人世哲学。
在本书中,她试图撕破生活的表皮,让人看到更深的内底,并在这种看见中,获得一种存在的自知、平稳的力量与活着的智慧。
第一辑 智慧能使人站到生命之上
“生命在则欲望不止,欲望不止则痛苦不息。”
人性比你想的复杂 /002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004
如何成为智慧之人 /007
无用之学之有用 /010
“逆来顺受”的智慧 /013
当下的力量与幸福感 /016
欲望的万有引力 /019
快乐的本质 /022
苦难的底色 /025
放下方得解脱 /027
大多数人是如何平庸化的 /030
天才的月亮 /033
爱好也是解药 /037
克服油腻的惯性 /040
人以群分 /042
成于人合,败于不合 /044
矛盾与创造力 /046
自由即自律 /048
自足的智慧 /050
用回忆证明来过这世界 /052
衰老的亮度 /054
遗忘的时代 /056
生活的箴言 /058
人的样子 /060
取舍的能力 /062
生死为边界,困局即出口 /064
第二辑 液态时代一切的坚固都在消散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崇拜与荷尔蒙,缺的是冷静的注视与理性。”
世间一切皆假说 /066
人与人之间充满误解 /068
舆论的乌合 /070
偶像崇拜都是造神运动 /072
警惕自传 /074
固态与液态时代 /076
加速时代的异化 /079
每个人都渴望回声 /082
人群的秩序 /084
幸福与贫富 /086
争辩背后的我执 /088
量化时代 /091
人工智能与人的创意 /093
被观看的价值 /095
第三辑 圆润人际须照见自我与他人
“共情能成为连接你与另一个生命的桥。”
真诚是稀缺品 /098
什么样的人是大将之才? /100
职场上的岗位人格 /106
公司平台与个体价值 /108
人的多面性 /110
“共情”的素养 /112
体育教育与合作精神 /115
嫉妒的天性 /128
自私的抱怨 /121
人的修养在于克制 /123
敏感之美 /125
青春的凶猛 /128
人生无须太着急 /130
人际舒适圈 /134
深厚的人 /136
第四辑 一切美好的关系都须立足友情
“爱情可以成为婚姻的起点,却不足以成为婚姻的支点。”
有关爱情的碎语 /138
爱情与婚姻并不同 /140
伴侣何如,你便如何 /145
人性的围城 /147
最好的男女关系 /150
父母与孩子的距离 /152
一个人远行 /155
不必见 /157
时间的稀释 /158
美貌从不是人生的捷径 /159
消解起落 /162
你与自己 /164
你与他人 /165
第五辑 你所见的中美差异也许只浮于表面
“人性是超国界的,差异的只有程度。”
边际人 /168
语言与文化 /170
简素的美学 /172
烹饪,文化的延伸 /174
美国人的“城府”/177
第六辑 阅读是每个人纯粹的精神陪伴
“周国平说过,读那些永恒的书,做一个纯粹的人。”
影像里的人生 /182
读书的本质是为了读自己 /184
纸质书的庄重 /188
多读非虚构的书 /190
电影的最高级 /192
保持言说的钝感 /195
第七辑 走过一些城,留住一些剪影
“还是要多旅行,为了看到另一个角度的生命。”
上海的气质 /198
波士顿的精神密度 /200
图书馆一角的黄昏 /203
“慢”生活 /205
美中之间,疏密之别 /206
上海与波城之秋 /208
旅行的意义 /210
台湾的舒张 /212
第八辑 生活的乐趣在于人的意外
“人都是‘两栖’动物,表面内敛的人往往有最狂野的内心。”
旅美十年后的感悟 /216
记忆中年少的碎片 /221
校园的诗 /224
大学时的茫然与反思 /228
内向与外向 /231
思考的宿命 /233
一个庸人的梦 /235
性别的逆向 /238
清淡的苦行 /240
人都是“两栖”动物 /242
忆对我影响至深的老板 /244
不一样的美国老人 /247
故事提供价值 /249
平和稳定的文字,但是力量十足,甚至想哭,有一种找到了磁场相吸的思想的畅快,同时有觉得内容很有重量,阅读时思想上时专注深入而沉重的。
——微博网友@J先森
我喜欢看你写有关孤独的时刻,它是冷的,是偶尔的低落灰心,也是宁静平和的。喜欢看你写人性的洞察以及对规律的分析,它让我能更客观宽容的对待这个世界。喜欢看你自言自语式的表达,但更像是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在与自己对话。我喜欢真实的,有智慧的,有能量的独立女性,因为我也渴望成为这样的人。
——网友yuzaiche
您的文字像阿司匹林,治愈我身上那种周期性的悲观情绪,也帮助我一点一点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微博网友@贺小森_
人生不可逆,遍体鳞伤也好,挫骨扬灰也罢,都是一种感悟修行。有人冒险闯荡,有人甘于平凡稳定,命运给予每个人的沉浮也不同,我也不知道将来会有如何的别离抑或惊喜。希望能修行一颗坚韧从容的心,早起听鸟鸣,夜晚赏星空,快乐是可以自己经营的。
——微博网友@何佐伊
人性比你想的复杂
世间最复杂的,莫过于人性。
毛姆说:“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所以,人性经不起判断, 它的灵活多变让每个人既是天使,亦是撒旦。
某种意义上说,我对大众媒介最抵触的,莫过于它对人性的简化。因为介质的有限性,无论是电影、电视、纸媒…… 都承托不了人性的复杂。
新媒体的快速流转更是加快了我们对他人的粗暴概括。历史人物都会被后人盖棺定论,“定论”之后,真相便不再重要— 这实在是后人对前人最大的残忍。世人眼光永远只停留在行为的结果,却无人追溯行为的理由。
于是,犯罪者必然毫无善心,投降者必然与坚毅无关? 在我看来,人的某些行为具有偶然性,用必然去覆盖偶然, 难免过于绝对。
我们幼年所阅历过的大量文本都充斥着这种简化的绝对, 等我们踏入社会后,依然沿用这种思维的惯性去判定人,辨别敌友。简化是为了站队,复杂方能包容。
个人与群体彼此包容的起点在于—对人性复杂的懂得。 所以,我会时常提醒自己,去理解人性,不要急于判断
人性。
如何成为智慧之人
首先要明确的是,智慧不等于知识和博学。
博学之人擅长引经据典,但引述的只是他人的思考,并不代表自己原生的见解。博学的人很少,智慧之人更是万里挑一。
智慧的起点是对人生根底的困惑,这往往始发于一些觉醒。比如,你发现无论你取得多少成绩、获得多少财富,这些都不能带来持久的快乐;比如,你遭遇了一些重大挫难, 尤其是亲人离世,你开始质疑人活着的终极意义。寻找智慧的过程因人而异,理性之人偏于哲学,感性之人偏向宗教。前者靠逻辑说理,后者用故事慰藉。当然,无论哲学还是宗教, 都只能提供佐料,酝酿智慧的素材还得来自个人的人生经历。
智慧的生发与内化都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的时时内省与观察之上。所以,苏格拉底会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智慧的浅层表征是能预见当下现象、即时结果之后更长远的稳固作用。
凡人行事多基于条件反射—遇事、冲动、作出反应, 不预想后果。有智慧之人在遇事后,会重复设想未来的长远影响,纠正本能冲动,再据此行事。
举个例子,普通人的视界会局限在获得物质的一刹那欢愉,而智慧之人则会看到物质到头来都不会对人的幸福有任何影响,反而随着财物堆积,会给人带来不可避免的操劳。用智慧指导行为,往往意味着对本能的克服。有智慧之识, 但无法在行为上依守智识的人,是不能称其为智慧的。毕竟, 行为比思考更难,行为需要克服人不自觉的动物本性,思考则可以在不受本性干扰下稳步进行。因此,看一个人的真实面貌,看他所行比所言更直接有效。智慧往深里去,就是对人生虚无本质的看透与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建定。因为发现虚无,智慧的觉醒往往意味着一丝理性的绝望。
也因为理解虚无,所以,新构建的价值体系(无论是基于宗教或哲学)反给人带来一种稳定与使命感。这就如同当你理解了黑暗才是夜晚更明确的存在,你才真正意识到了星星的光亮。
智慧之人毫无例外是忧郁的,他们对痛楚的敏感,以及精神上的敏锐,都要比常人凸显。智慧之人也毫无例外是不热衷于社交的。叔本华说过,“一个人具备了卓越的精神思想就会造成他不喜与人交往”。对他们而言,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得上静处独思的自得更宝贵。
人群的秩序
记得当年我乘坐的飞机刚落地波士顿,我心中期盼的是见到一个极其摩登现代的都市,结果,车一开出机场,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朴素沉静的小城,都赶不上外滩的繁华,那才是 2006 年。
十几年过去了,中国都市的样貌日新月异,如今的中国人再去游历其他地方,估计都会有强烈的落差:啊,原来纽约就这样啊;啊,原来东京就这样啊;啊,原来首尔、巴黎就这样啊……
城市的硬件改造有如整容手术,确实可以一蹴而就让城市样貌得到飞速提升;相反,城市的内在气质却是长期的积淀, 它需要依靠城市中大多数人的自觉与合为。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看外在设施容易被误导,还是应该看整体人群的秩序感。
细小到坐地铁的时候人们是否自动靠右站立,让赶路的人从左侧先过;司机能否遵守交通规则,愿意自觉让道给其他司机与行人……
比如,这几年我每次回上海,都惊喜地发现人群的秩序感甚至要超过了纽约,而路上的行车也越来越遵守规则,跟八九年前的景象已截然不同。我们甚至可以从一个城市人群在通行中的状态推测出这个城市商业的规则与秩序感。打个比方,一个登机毫无秩序的城市,其商业秩序也会更丛林野蛮。
秩序是人获得安全感的前提。
秩序意味着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可预测,脱轨的行为也会得到惩罚与纠正。秩序的缺乏,意味着这个社会默认的常态依旧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抢夺。
美貌从不是人生的捷径
美貌看似是一种捷径,然而,这捷径的持久性太短,并不值得信赖。
美貌在年轻时似乎可以打开人生的很多路径,不过,选择过多,却也容易让人迷失选错,能在过多的诱惑中保持理性与自制的人毕竟很少。
看了林青霞、张艾嘉、胡因梦三位台湾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女明星的人生轨迹,如果说美貌是人生的捷径,那她们便应该拥有最顺利的人生路途,但是,美貌与财富也许可以交易,但美貌与幸福却根本无关。她们仨,年轻时都风华绝代, 倾国倾城,也都心系才子,情感充沛丰富。然而,青春逝去后, 人生逐渐分化成不同的轨迹。往事成风,各自的人生本无所谓高低,只有当事人自己了解冷暖。相较而言,觉得张艾嘉算是活得很漂亮,胡因梦活得很独立,林青霞活得很克制。
张艾嘉应该是三个人中最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个性奔放, 能量丰富,乐观自信。看她与许知远的对谈,许提到张艾嘉唱歌、演戏、导演都成了介入者,虽没有进而成为哪个领域的偶像,反倒促使她在艺术的各条航道上坚持至今。
想来还真是,张艾嘉似乎一直都有一种“边缘感”与“文艺气”,这与她一路成长起来所接触的都是台湾香港地区最杰出的电影人、音乐人相关,那群人有着丰满冲撞的理想, 其实,整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文化精神自由绚烂的时代。不光是她,胡因梦在她的书里也提到过她那时在纽约受到的冲撞与浸染。
张艾嘉在生子结婚后,依然保持着创作与独立,虽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但也都让她反思、累积,沉淀成了人生的智慧。如果说张艾嘉是通过外向的戏剧创作,去完成她的人生, 丰富自己的精神,那胡因梦则是相反。在经历了爱情的风云痛苦后,她在 35 岁便息影,一心向内找,通过灵修寻找精神上的宁静,与自己达成和解。
胡因梦同样是很有才华并注重自身独立的女性,她内心有强烈的冲突,看她的书能感受到她父母婚姻的不幸给她带来的内心创伤,在她一头扎进李敖的爱,又被猛烈踢出李敖的世界后,她内心的孤独与撕裂想必很剧烈,成为她寻寻觅觅各种精神解药的契机。到了晚年,看她依然在坚持翻译各种书籍,想必是已找到内心的锚。
而林青霞,我感觉她反而是三个人中活得最受制的人。她善良、敏感、多情,却又被“大美人”的人设绑架过深, 她太过看重世人对她的看法。偶像被多少人崇拜,就被多少人的眼光绑架。
从她的文字里,你分明可以读到一个识大体、人缘好、心细如发、多愁善感的人,但是,她也只是默默接收了一切, 扮演好她的角色。她从 17 岁就开始演戏,她书里反复提到, 人生的戏比戏剧的戏更难,因为剧本要自己写。而她这样一个受制于他人眼光的女孩,也就注定了她人生的剧本里不会有“自由”这两个字。
人生获得幸福很难,对女性来说,也许更难。美貌其实并不能让人一步踏入“幸福”,反而还会让人对人生有了更高的期望。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人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力越强, 越能保持充沛的探索与追求(无论是向外还是向内),并以此激励自我的爬升进阶,越能接近人生整体的圆满充实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