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成功/励志女性励志果敢的优雅 写给每个独立女性的心智成长之书

果敢的优雅 写给每个独立女性的心智成长之书

写给每个独立女性的心智成长之书:优雅是女人的“神”,果敢是女人的“魂” 每个女人都应该弄清两件事——你想成为谁,你想要什么?愿每个独立女子都眉蕴星河,胸藏山海!愿每个独特而丰富的灵魂,都有安心的归处!

作者:于亭婷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ISBN: 9787513929653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7.99

类别: 女性励志 SKU:60127a3bf0f2241c6837f209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29653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干货满满,案例丰富,作者人生经历丰富多彩,金句迭出,诚意与智慧兼备。

 

2 作者自身即成功人士,故事生动,极具启发性。

 

3 接地气,有干货,内容正面,思想性较高,不同于杨澜、董卿等人的遥不可及,也不同于常见励志鸡汤书,兼具知识性、反思性和功用性,正好切中渴望变化渴望新知同时审美水准已有所提高的年轻女性群体心理。

 

4精美双封,装帧亮眼,外冷内柔,尽显优雅女性不动声色的美。

 

独立女性风格宣言

*优雅,并不是给外人看的,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感知。

*风格,源于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也知道自己想在这个世界成为什么样的人。

*知识,只有在能够帮助我们决策时才有意义,不要让自己成为庞杂知识的复读机。

*善用自己的能量,这样才能为真正值得的人和事贡献自己的价值。

*用心与人交流,相互付出坦诚、友善与爱,就是*好的社交。

*孤独,不是你必须要承受的结果,而是出于你忠于自己的选择。

*成熟的爱,并非一种感觉,而是是靠连贯、统一、持续的行动累积起来的情感总和。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独立女性的风格宣言,也是一本写给每个独立女性的心智成长之书。

 

作者从优雅、风格、知识、能量、社交、孤独与爱等七个方面娓娓道来,告诉每个读者只有慷慨地付出,从容地争取,洒脱地接受,才能找回心灵本真的沉着质朴。

愿每个独立女子都眉蕴星河,胸藏山海!

愿每个独特而丰富的灵魂,都有安心的归处!

作者简介

于亭婷

知名主持人、制作人,个人发展学会专家合伙人。

2015年创立骑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潘石屹、郭台铭、江南春等知名企业家合作,出品《婷婷创立》等一系列财经类及个人成长类视频节目,深受观众好评。

目  录

01 独立的底气:
有野心也是件优雅的事儿

 

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是谁,而是你想成为谁

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是平庸

格局越大,外表越优雅

心中有锚的人,有资格拒绝上岸

找到意义感的步,就是走出小我

 

02 独立的思辨力:

深思熟虑的魅力,好过不假思索的张扬

慢下来,也是一种快

像聪明人一样思考

少有人走的路顺畅

警惕低水平勤奋陷阱

依赖是迷失的开始

 

 

03 独立的人格:
你可以不必做一只冬天的刺猬

想取悦自己,先要放下自己

别着急,时间会告诉你

说话要留一点想象的空间

不必向谁证明你很努力

给别人三个支持我们的理由

透过噪声,听见生活给你的信号

保护自己,记得留意对方的底线

承诺再小,也会让人念念不忘

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耐心

一切社交的本质是爱

 

04 独立的思想:

内心才是一切的答案

摆脱恐惧,才能获得更大的自由

不要让你的担心为你设限

疼痛是成长的契机

你无须那么成功

在意识的角落,才能看到更真实的自我

感受到无我的状态时,真正的好运才会降临

你的孤独是一个容器

爱,也要有一定的距离

花只开一半,才美得冷静

 

05 独立的姿态:

对自己稍有限制,稳步向前

卸下过去的光环,人总要朝着前方生长

学会享受漫无目的的痴迷

“3个10”理论

适度的拖延能产生更多创意

优雅藏于精微细节处

才华与美貌历来合体

的创造力来自于舒服的状态

 

06 独立的生活方式:

心怀厨房与爱,才能历遍山川湖海

越主动,越幸福

爱是行动而不是一种感觉

慢就是快

强大的时候,是敢于放弃的时候

给自己疲惫的权利

优点和缺点,本质都是特点

 

 

07独立的能力:

所有的遗憾都有橡皮擦

人生的低风险策略

钱很重要,又不重要

妙在休止处

生活需要边界感

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媒体评论

所有女孩都应该弄清两件事——你想成为谁和你想要什么。

——可可·香奈儿

 

不必羡慕那些比你精彩快乐的人,他们其实并不比你优秀,只是他们减轻了对他人的高度感受性,从而活在了自己的节奏里。

——渡边淳一

 

只有保持真实,才会让你昂首挺胸、足下生根。所以不要追求别人定义的完美,那只是无法实现的可笑目标。你该力争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当你摇摆不定时,跟随你的直觉,你已经知道该怎样做了。

——娜塔莉·波特曼

 

有格局的优雅——是既柔且刚的、是能屈能伸的,它能使我们美好婉约的姿态附着在坚固的基石之上。

——本书作者 于亭婷

在线试读

序 敢于优雅的勇气 

 

一天,我和一位朋友一起吃午餐。谈及这本书时,他问我:“对你来说,优雅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

 

我停下手中的刀叉,将目光停留在盘中的食物上,思考了五到六秒,抬起头说:“是时刻保有一种尊严感。”

 

“什么样的尊严感?是要让他人觉得你有尊严,还是?”

 

“不,是在对待一切事物的关系中,意识到双方都享有某种尊严。比如,面对盘里的食物,知道它来自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所以,即使它此成为了我们的食物,仍自带一种尊严——这就是优雅。反过来说,另一个优雅的人也会这样待我。”

 

“有意思的定义。”朋友说。

 

深秋的某一天,这本书的初稿终于完成的那个傍晚,我怀带着使命完成的快感,穿过街道去对面的店买水。

 

走过斑马线的时候,好像不是我自己在走路,而是有什么力量推着我在走——我仿佛置身于浩渺宇宙之中,身体是如此的轻快和挺拔。

 

我知道,那是创作、创造带给我的犒赏——一种超脱于万物之外的身心愉悦,持久而绵长。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事业已经比较稳定了,所以,我的心绪中也就剔除了“野心”二字,走向了平和与宁静。但不能不说,对于这本书,我仍是心怀忐忑的。但这忐忑背后的核心却是笃定——更是对追求个人成长、探索自我潜力以及分享与学习的热爱与肯定。

 

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印象”与“主见”的结合体,其中不乏我认为能够很快产生一些现实效果的“方法”,供读者们参考和借鉴。这一切,始于我始终不懈的对于美的追求。要知道,虽然美感不可统一量化,也无法复制,但审美力却是可以学习和提升的。

 

是的,这些都关乎外在的优雅,而中间再加入一个“果敢”的内核,就好比美人的皮相之下有了紧实肌肉的支撑。

 

那么,优雅与果敢是什么关系呢?优雅在外,果敢在内;优雅是舞姿,果敢是气力;优雅是时尚,果敢是文化;优雅是一个人的神,果敢是一个人的魂。

 

优雅是时时刻刻可以彰显出来的,果敢却不必声张——坚强的内心,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01独立的底气:有野心也是件优雅的事儿

 

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是谁,而是你想成为谁

 

一位朋友问我:“是什么让你这样每天兴致勃勃、从不间断地努力?”

“因为,我清晰地知道自己十年后会成为什么样子。”我笃定地说道。

因为我清晰地知道十年后我想要成为的样子,比如,看起来依然神采奕奕;有坚定的眼神;保持苗条性感的身材;事业发展稳定;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书籍、节目等方式对很多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所以,我知道今天付出的一切努力有什么意义。

更重要的是,我不会急于求成。

 

美国前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成为》一书中,详细地记录了自己与奥巴马共度的青年时代。从这本书中,我们就能知道奥巴马为什么能成为美国总统。

奥巴马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就被选为学校刊物《哈佛法律评论》的主席,成为个担任此职务的非洲裔黑人学生。

当选主席之后,他并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申请更高薪水的律师事务所工作,或将自己学费贷款的时限申请延长,而是一边全心全意地做好编辑工作,一边写作关于美国各种族的书,并计划找一份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工作。

“他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此笃定,这让我感到吃惊。”米歇尔这样写道。

而作为一个对未来有清晰计划的人的女友,她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奥巴马要改变世界的信念和使命感,常常使她追问——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两人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一起走进婚姻、组建家庭的,并终携手走进了白宫。

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从小就是这样一个人,一心想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哪怕别人告诉我——那不可能。

在我11岁的时候(小学四年级),一个夏天的午后,母亲在洗衣服,我坐在小板凳上一边看她洗衣服一边跟她聊天。不知为何,我跟母亲说起了自己的梦想,我说我将来要上电视,成为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母亲听到我这样说,立刻开始摇头。她说:“孩子,不要异想天开了,这太难了!咱们家又没人从事这类行业,没人能为你铺路搭桥。”

没错,我出生在东北偏远林区,父母都是普通的林区教师,这个梦想在当时看来确实有点不切实际,但我却一直将它放在心里。

后来高考结束,我遵从母亲的建议,选择了上海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但儿时的梦想依旧在我心里。毕业后,我放弃了好几家大型金融机构的高薪Offer,入职《财经日报》,从实习记者做起。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主编发现我有主持方面的天赋,就将我推荐给了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

在这一行,我一做就是七年,从出镜记者到主持人、编导、制片人,一直到现在创业,我都在为自己儿时的梦想拼搏。只是现在我从台前退到了幕后,担当出品人和制片人的角色。

一路走来到现在,说没有成就感,那是假的,我没有轻信别人告诉我的“不可能”,哪怕她是全天下爱我、让我信赖的母亲。

在目标和信念的召唤下,我坚持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人生便是如此,只要你认定并坚持了,结局终将如我们所愿。

如果想要被人当作“女王”对待,首先你要像“女王”一样对待自己;如果你想让别人相信你的事业可以做得很好,你就要坚定地将自己想象中的蓝图描绘出来——像描绘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一样——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幻想的阶段。

在这里的前提是,你所描绘的蓝图要有坚实的逻辑支撑,你的自信来自反复的深度思考和论证。

我曾做过一个叫《姐妹变形记》的节目,嘉宾都是一些优秀的女性创业家、投资人。其中的一位女投资人在美国成立了一只专门投资女性的投资基金,她以女性投资人的视角观察到——大多数女性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过于谦逊和保守。

因此,她建议女性创业者在描述未来愿景的时候,应该更加自信一些,甚至自大一点也无妨,不要一味地依据眼前的现实而就事论事。

这位女投资人在这方面就表现得很好,她在成立基金后,在中国和美国各投资了几个女性项目,虽然投资收益目前还难以估测,但至少打出了知名度,并成功地为自己贴上了“来自硅谷,只投女性行业的投资人”的标签。

1号店的创始人于刚先生曾说过:“永远不要低估一颗想成为冠军的心。”我当时请他用英文把这句话写下来,装裱起来挂在我们的演播室中,将其中无尽的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无论今天我们多么平凡,如果心中有成为冠军的信念,在信念、目标以及坚持不懈地浇灌之下,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所从事的领域有所作为,成为一流的人物。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自己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可以先给自己设定几个关键词或标签。比如,富有、国际影响力、行业话语权,或者优雅、有智慧、一个贤惠的太太、一个温柔的妈妈。再比如,一个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游历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

所设定的关键词或标签越具体越好,但不要太多,选择3~5个即可,完成之后再通过调整增多或减少。

是的,在这里,我说的不仅仅是那些外在的、功利性的东西。你心中的这个“样子”应该是有格局、有结构的。它不仅仅关乎你的职业、身份、地位、财产,还关乎你的价值观、人格的完整性、快乐指数和成长。

它不仅仅是一个平面的计划,更是一个立体的计划。在完成这个立体计划之后,再坚定不移地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少有人走的路顺畅

 

有时候,人们想也不想,就把自己归到普通人的行列中,常常为此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比如,我走进一间公共场所的洗手间,发现前面有五六位女士在排队。我仔细观察后,走到里面,轻轻推开一扇门——这时候所有人惊讶地发现,原来里面至少有两间根本没有人——后来的人看到前面的人在排队,就想也不想、看也不看地跟着大家一起排队。

当然,从众心理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但其实这种现象背后至少还潜藏着大多数人的三项缺点。

,拒绝观察。只要你静下来,仔细观察细节,就会发现到处都是线索。一扇门到底是锁着的还是开着的,里面到底有没有人,太容易分辨了,可是大部分人连这点时间都不愿意耗费。

对当下你正在经过的场景多留意一些,机敏一点,能省去很多麻烦,在关键时刻说不定还能保证你的安全。

第二,拒绝独立思考和判断。很多人以为只有考试、开会、撰写合同或商务谈判前需要思考。其实,任何时候人都需要思考,每时每刻都在决策。

这种凭直觉迅速决策的思考模式是一种习惯,可以像任何习惯一样,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培养形成。比如,每天早上花些时间搭配今天的穿着和配饰,三个月后,你就能穿出优美的风格。

我经常会在选择排在哪一支队伍的时候训练自己的这种能力。我会快速选定一支队伍排进去,然后让结果做出评测,看自己选的是不是的路径。

做人群中那个有着敏锐判断力的人,还是随大流?

我相信,你既然拿起了本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已经达成了共识。

第三,害怕承担风险。人们普遍害怕独自承担犯错的代价或责任,但如果是一大群人一起犯错,每个人就都不会那么自责。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著作《乌合之众》 中对群体心理特征做了详细阐述——“反正大家都是那么做的,即使错了也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

在大型的组织中,这样的心态极其普遍。我原来在大公司工作时也有过这样的心态。创业时,我将这种心态彻底从身上根除。因为所有重大决策都只能由我一个人来做,而一旦判断失误,所有的风险也只有我一个人能承担。

你是否愿意尝试成为一个领航者,一个人面对茫茫无际的大海?靠自己的果敢和智慧去做出选择、承担风险,同时也享受过程与结果带来的收益?我建议你试一试,因为只有迈出这一步,你才有可能拥有对自由的完美体验。

我一直相信真理的存在,这既是一种信念,也是我追求个人成功的方法论。很多人说人世间没有对错,再稍微严谨一点,你可能就会说“没有的对错”。

在我看来,对错是有的,只是有些人缺乏做出正确选择的自控力和判断力,这时,这句话就成了他们放弃原则、自我妥协时“强大”的借口。

你是否有勇气成为人群中另辟蹊径的人?认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然后大胆去试!它很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让你走得更快、更远。

 

警惕低水平勤奋陷阱

 

什么是低水平勤奋?就是我们看起来很努力——努力读书,努力加班,努力与人探讨商业模式……可是如果有人问:“你从这份努力中取得了什么突破?”可能想了半天你都没有答案。

比如,书是我重要的财产,每次搬家,我都有十来箱的书要搬。有几年,我频繁搬家,这些书成了让我又爱又恨的东西。

有一次,搬家前,我终于想通了。我把每一本书拿在手里,问自己“这本书教会你什么制胜秘诀了吗?”“它里面写的道理你彻底吃透了吗?”“它以后还值得你一翻再翻吗?”个回答是“没有”的,处理掉;第二个回答“是”的,处理掉;第三个回答“是”的书,我才会留下。

用这个方法,我淘汰了大部分只是在罗列知识的、说理复杂却空洞无物的书。遗憾的是,我曾经花时间买它们、读它们,还以为自己多么勤奋,到今天才发现自己陷入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

有一位观众曾问我:“你都是怎么选书的?”这真是个好问题。我不断买书,有的翻一翻就扔了,有的一直放在书桌上,经常琢磨。我把书分为两种:一种可以终身相伴,用来帮助我彻底理解宇宙、社会、人性……这些书我会精读。

我用五个月时间来读《原则》 ,边读边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运用书中的道理。作者瑞· 达利欧帮我构建了一套做人做事的原则,让我十分受用。它还促使我成为一个明确知道该怎么做决定并严格自律的人。

而《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堪比我的终身伴侣,我几乎每周都要拿出来翻一翻,其中推荐的很多书我都会买来读。

我还爱读史蒂芬·平克的《语言本能》。平克的研究横跨语言学、生物学和认知神经学,这类作品能帮我们对人类社会的建立有个通透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彻底认清自己。

另一类书我读得会很快,例如,时下畅销的书,各个行业的高手分享的信息与经验,我借助它们来了解时代环境,判断现在做什么是顺势而为。这样的书我不会花太多时间去读,也不会盲目相信作者的判断,只是用来汲取信息,帮助自己完成独立分析和判断。

不要让自己成为庞杂知识的复读机。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构建自己的知识与信息体系,终为决策服务,这就是阅读和学习方法的升级。

其实,无论某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里多么成功,都无法给我们指出一条现成的路。只要用心总结就会发现,终,熟悉和值得信赖的人还是我们自己。

所以,征询建议时要选对人,选择少数精准的人,然后进行深度沟通——这个人一定要在自己的领域中反复成功过,并且能清晰地总结出自己成功的原因。

我们应该把请教得来的方法纳入自己的方法体系,然后再加以变通,为我所用。这样,我们的方法体系就会不断地迭代。

茫茫人海,我们没有时间去读所有的书、阅尽所有的人。所以,一定要善于提炼自己的方法,根据目标绘制一张属于自己的地图,按图索骥地勤奋学习,避免在低水平勤奋的陷阱中徘徊。如此,才能用短的时间抵达目的地。

 

依赖,是迷失的开始

善于提问、敢于提问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在开口发问之前,千万不要想着依赖别人的判断。我们首先应该问自己:向谁去问这个问题?我们要弄清楚,谁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谁能快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个世界上不缺的就是观点,打开微博,到处都有人各抒己见。当我们事业受阻、生活受困或创业走不通时,遇到具体难题要问谁呢?——向值得信任的人发问。

在瑞·达利欧的《原则》一书中,“值得信任的人”就是在某一领域反复成功过,并且能清晰列明成功的原因的人。也就是说,他能够总结的成功方法论,是有借鉴意义和可复制性的。能够被我们直接应用,帮助我们成功。

如今,我们获得信息和方法论的途径有很多,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创业学院,知识付费经济的兴起,使我们很容易在各类媒体上搜索到与自己有关的专家课程。同时,各种畅销书籍都在以能帮助我们快找到成功捷径为卖点。

铺天盖地的信息和知识,特别容易让我们将自己武装成好学青年,但是,千万不要成为被动灌输的对象。还是要经常提防,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想要找到解决问题快的路径,首先要拎清自己问题的大纲,然后按图索骥,一条条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我们遇到问题时,首先锁定这个领域内你能接触到的有成就的人,一到两位可能就够了,然后坦诚相约,进行深度的沟通,而不是碎片式的沟通。一次把问题提透、谈透,然后对几位核心的、值得信任的人的解答进行整合与分析,终通过自己的深度、独立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哪怕指点我们的人再资深、再有成就,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决策能力仍然是重要的。因为自身的处境,只有自己了解,即便进行长达几个小时的深度沟通,也很难将左右的信息全面准确地交待清楚。

我们在提问时,只能摘选问题与情景的梗概,获得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论。而对所有细节信息的整合,还是要自己做,况且事态会一直发生变化,我们需要随时做出调整。偶尔,我们在做判断时还需要动用一些直觉。

有时候直接问对的人,有时候通过深度的独立思考,有时候让自己的脑海放空、心境澄明,等待一些直觉的降临。

 

透过噪声,看见生活给你的信号

 

一个礼拜六的早晨,我买了花,坐在家门口对面的咖啡馆喝咖啡。

那是夏末的一天,梧桐树叶正茂,蝉鸣轰然。我静下心来,听四周的声响。风声、蝉声、车声、人声,还有我耳机里轻微的音乐……此时,一片叶子掉落在地上,我能听见它掉下的响声。

细算起来,这么多重声音交叠在一起,在音棚里灌制唱片的话,应该至少有八九重音轨了。平时,我们能分辨出来吗?可能很多人就是模模糊糊感到身处在一片喧嚣的城市中。“喧嚣”一词,就概括了这一切。所以更难透过重重外界的杂音听见自己头脑中、心灵里的那个声音。

是的,很多时候,真正重要的信号就这样被杂音干扰和屏蔽了,比如,关于自己身体健康的信号。

巧的是,就在我在那儿喝咖啡时,发现一条微信进来。一个人自称“颠覆盈利模式商业设计”的人试图加我。一个什么样的人,凭怎样的能力,会有勇气取个这样的名字乱加人呢?

这是非常典型的噪声,可想而知,到处给人出主意、提建议的人是多么普遍。他们有他们的动机,我们不能断然认为这都是“恶”。可是,自己要能分辨、屏蔽。

现在,很多人做商业决策的时候,很喜欢讲流量、KPI、转化率等数据。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数据只能代表已有的趋势,不一定能代表未来。

分众传媒的董事长江南春说:“中国人打仗把什么放在位?把‘道’放在位。什么是道?道是人心,我们太多的时候讲了流量,其实人心比流量更重要……道的核心是什么?所有商业战是夺取人心的战争,一场你在消费者心智中如何取得优势的战争。”

江南春的这一席话,我深以为然。不仅宏观层面是这样,微观层面也是如此。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写到一半的时候,我遇到了瓶颈,开始觉得磕磕绊绊,好像值得写的话题都已经写完了。

后来,我意识到,需要放空自己,放下目标和传统写作思维的条条框框。我相信自己还有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认知是值得分享的,只是它们藏在较深的地方,没有前面的题材那么容易浮现出来。

于是,我彻底休息了几天,忘记书的事和截稿日期,回归到当下的生活,投入感受每分每秒的生活。

就是在那些彻底清静的时刻,一些智慧的话语自动冒了出来,它们首先源自我当下某一个瞬间的感受,继而调动出过往的经验,迅速通过头脑的组织成为一篇既鲜活又逻辑连贯的文章。

如此,我的身体和思维的脉络被疏通了。之前,它们就好像淤堵住了,疏通它们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外在世界的干扰中抽离,回归到一个人的当下,倾听那个时刻的自己。

别怀疑,那一刻,你能听见内心的一切。

做公司,或者是一项事业,同样会遇到淤堵不畅,那时候怎么办呢?同样,你需要彻底的安静。

商业实践中的复盘、回归本质、回到自身的核心优势等,其实都是同一个道理。我同样遇到过这种淤堵,公司的相似产品做了不少,一个比一个大,看起来没有实质突破,作为创始人,我也体会不到初的快乐,好像束缚和顾虑越来越多。

我该做什么?回到原点继续重复做一件事,还是自我迭代甚至颠覆,做一件别的事?

我没有急着去寻找答案,而是回顾四五年前刚刚创业时的状态,那时的我,生猛、无畏、朝气蓬勃而跃跃欲试,很多事情没想好也没有章法可循,可结果就是做得相当漂亮,打动了无数人,也得到了商业价值,为现在奠定了扎实的根基。我和我的团队也都过得充实而快乐。那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也是在一片静寂中,我找到了那个关键点。

那时的我全然接受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以其为指示,投入地行动,没有一丝犹疑。没有人投钱,我也要做;即使失败,我也要做,而且相信必然成功,根本没有失败的可能。

这种巨大的感染力得到了验证。有一次,我把要做的创业节目的想法讲了十分钟,一个投资人当场就做了决定,他说:“你太阳光了,每个创业者都需要你身上的这种阳光。这个事有意义,我们来投。”

当然,也有很多非议,可是我都没有听。比如,一次,一个知名投资人问我:“你的想法是不是太感性?我是理工科思维,你凭什么认为这件事你能比别人做得好呢?”我当时既没有回答,也没有辩驳,可是心里有清晰的答案:“我能做好,就是因为我是我,而不是别人。我做的事,没人能竞争,也不必参与竞争。”

到今天,当时参与过我们那个创业节目的很多公司都消失了,其中大部分是基于技术或时下热门创新模式的公司,而我们还在一如既往地添砖加瓦,不断完善节目。

是一颗不可更改的初心和真正的爱铸造了一切——那时候我内心坚定不移的声音就是正确的信号。我听见了它、相信了它,于是做对了。

当我重新听见了那个声音,我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去做。剥离别人告诉你的应该和不应该,做自己想做的那件事,就是对的。在层层迷雾之中,那个信号或许微弱,可是当雾散去,它还在那里,并且会一直存在下去。

找到它,一生与之同行。

……

抢先评论了 “果敢的优雅 写给每个独立女性的心智成长之书”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男人、女人四十取舍之道》(套装2册)

EUR €51.98
加入购物车

女人的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命运源自格局,写给女人幸福一生的忠告,伴随人生的每个阶段,别让执念断送了人生的千万种可能。)

EUR €26.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姑娘,脱贫比脱单更重要(老杨的猫头鹰2017重磅新作)

EUR €25.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女人明白要趁早【三周年纪念版】(启发迷茫期女性开启“明白”模式,少走弯路)

EUR €28.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