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088707
◎ 这里有心灵树洞,有暖心小站,有特别懂你的知心姐姐。读一本书,等于体验几十种放飞自我的非凡人生。
◎ 别再压抑自己的天性,足够真实的人,必然获得足够多的尊重、认可和改变现实的能力。
◎ 这世界对年轻人不太友好,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社畜之外的活法。只要你不为难自己,就没有过不好的生活。
◎ 习惯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任由个性和棱角被生活一点点磨灭掉。急于站在大多数人的那一边,规规矩矩地成为别人期望的样子。一辈子那么长,我们真的不必活成同一种形状。生而为人,你总要大胆地绽放,活出自己的高度,这样才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往后的岁月。
◎ 书中作品被思想聚焦、有书、一个人听、意林、晚安少年等媒体争相转载,曝光量超过9000万,引发网友热议、转发、评论。文章金句不断,让读者瞬间读到自己。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谁说成长就要丢了个性、少了锋芒?
谁说成熟就要经历沉默的时光?
顾虑多了,容易麻木;压抑久了,难免颓丧。
不要以失去自我为代价与世界和解,
更不要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年轻时,请一定尽情尽兴。
相信未来可期,保持很多的热爱和一点点野心。
愿你一直如少年,干净——纯粹——心安。
章 万事不抵我愿意
别颓丧,人间需要你
你必须活在每一件事情里
无须讨好别人,且让自己欢喜
你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C位”
预言要自证,人生要自控
选择难走的那条路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第二章 谢谢自己够勇敢
愿你拥有转危为安的能力
一个女孩的自我救赎
爱一个人,就是爱一种生活方式
聪明的人,都很会“偷懒”
一切都是自己的安排
人生如弹簧,能伸也能缩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需要多久
第三章 总要习惯一个人
与其自怜,不如自爱
放下,即新生
“浓人”远交,“淡人”可近处
不剩不成精
世间好运,往往来自心酿
越舍得,越获得
来来往往,心安处才是故乡
通透的姑娘,早已熬过迷茫期
第四章 原谅所有不美好
认真生活的人,从来不会被辜负
有一种修养,叫遇事不指责
岁月静好是个陷阱
人生需要留白
出发前,先知道目的地在哪儿
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养生
第五章 特立独行过一生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是水手
有一种梦想,叫行动力
不低估自己,也别高估了别人
只要不怂,生活就没办法撂倒你
人生需要理财,更需要理才
一蔸雨水一蔸禾
岁月漫长,愿你我内心从容
秉持天性,点点滴滴,日积月累,这是人生*美的出路。
——余秋雨
想要去改变天性,那真是*难*难的事。那么我该做的,也许应该是顺应和利用天性,而不是逼自己。
——王潇
你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C位
一
我很喜欢《飘》里面的一段话:
“我们不是小麦,而是荞麦。小麦熟了的时候,因为是干的,不能随风弯曲,风暴一来,就都倒了。荞麦熟了的时候,里面还会有水分,可以弯曲。大风过后,几乎可以和原来一样挺拔。”
做荞麦,而不要做小麦,是因为荞麦有强大的人生复原力与重置力。
瑜伽小姐就是“荞麦”。
五年前,我因颈椎病严重不得不逼自己去瑜伽馆。那时候她在上教练班,每次去,她都已经练了很久,我走时她还在练习。
那时候,她眼袋很重,背微驼,皮肤暗黄,腰背“游泳圈”明显。后来我得知,她刚刚经历老公出轨后离婚的不幸。
我因为工作繁忙,不常去瑜伽馆,除非颈椎极不舒服才去一次。有时候因为要出差,更是一个月也去不了一次。
一次,我忽然发现瑜伽小姐变了。外貌上来看,她的背没那么驼了,皮肤也变得白皙了,仔细打量,是她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变了,变得有力量了,更自信了。
为了观察她,那一阵子我也坚持每天晚上去瑜伽馆,但无论我什么时候去,她都在。
一次,我好奇地问她:“你吃和住都在瑜伽馆吗?没有孩子要照顾吗?”
她笑笑说:“离婚后孩子虽然判给了我,但我当下状态不好,像植物‘缺水’似的,给不了孩子周全的照顾,所以我让我妈把孩子带回老家,给自己半年时间调整状态。考到瑜伽教练资格证是我的个目标,接下来我也想开自己的瑜伽馆。”
一年后,她成了瑜伽馆的助理老师。她肯吃苦,自身条件也好,人又聪明,深受学员喜欢。
后来,她果然开了自己的瑜伽馆,她的瑜伽馆布置得简单朴素又不落俗套。她很有经营头脑,其他瑜伽馆的营销手段她全复制过来一一试错,除了发传单、布置广告牌等常规操作,她还擅长跨界营销,与附近的美容店、服装店、餐饮机构都进行广告置换。
她还开通了一个公众号,常常在周末举办一些文艺类的沙龙。在她的用心经营下,瑜伽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她也接回了母亲和孩子。
就在这个时候,房东却反悔了。房东通过毁约、加租等手段,坚称要收回租房。按照合同,她完全可以不理,但是房东天天在瑜伽馆门口骂街似的吵闹,这很影响情绪,也影响瑜伽馆的形象。
有老学员劝她忍一忍,毕竟投入的费用不菲。她也想忍,毕竟这个瑜伽馆花费了她很多精力与财力,若真的推翻重来,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她来说,是个不小的灾难。
但房东老太太甚至纠集一批老奶奶在门口跳广场舞,有时候还敲锣打鼓。
被人逼到“墙角”的她,反而更加淡然。有学员替她打抱不平,出去劝告老太太“做人要有公德心”,却无济于事。
半年后的一天,她突然叫住我,说要退我一半会员费,原因是她要关停这里了。
我抱抱她,告诉她不用退了,毕竟这不是她的错,她一个人也不容易。
她坚持退给了我,末了又说:“这半年还真是不容易啊!不过都过去了,我现在在另外一个地方开了瑜伽馆,装修好了,不过还得通通风再开业。”
她告诉了我地址,离我住的地方有点儿远,又因为工作忙碌,一直都未能去看她。
我想,因为地理因素,她必然会损失掉大部分会员,一切从头开始,真替她打抱不平,只能暗自感叹命运对她的不公。
去年休年假时去看她,却被惊艳到了,场馆很大,设施齐全,装修雅致,学员爆满。
我十分叹服。在当时的境况下,她居然敢开如此大的场馆,足见她的格局之大,重生的力量之坚定。
她感慨:“人活一口气。只要这口气在,哪怕有再多不幸,都会成为过去。”
的确如此,生活的艺术,就在于如何面对自己的境遇。再糟糕的际遇,只要当事人积极面对,就会抵消不幸带来的一切毁损,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就算是弃子,也能重新成为又一轮奋战中的棋子。
二
妹妹的好友很爱折腾,工作换了无数份,创业了多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让她落了个爱折腾、瞎折腾的标签。
她却不以为然,将自己活成了“朋友圈”里潇洒的人,该折腾就折腾,该旅行就旅行,吃喝玩乐也一样不少。
但是懂她的人知道,每一次折腾她有多用心、多用力、多用情,只可惜,每一次的运气都差那么一点点,始终离风口差“一毫米”。
去年年初,再一次创业失败后,她似乎“隐身”了。正当亲朋好友以为她在深刻反思后消停了的时候,她在微信朋友圈的页面上发出了一条“开业”预告。
原来,这姑娘并没有将自己关起来面壁思过,而是在学习后选择了加盟某品牌,将这个品牌的茶饮店开到了老家。
大家都不知道她到底开的是什么店,就连我妹妹也不知道,直到开业那天才恍然大悟——她开了一家创新型奶茶店。
妹妹问她为何不早说。
她说:“说出来肯定又被大家泼冷水,所以我就直接开干了。”
都开业了,大家当然只能送祝福,当然祝福里的怀疑声也一直存在。
她自然懂大家的心思,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努力,从原材料的新鲜度上花心思,在经营策略上苦下功夫,还到“网红”奶茶店学习……
这一次还算幸运,虽然生意没有特别火爆,但至少盈利了,能养活自己与几个员工,也算是站稳了脚跟。
事成之后,我们开门见山地问她:“你就不怕这一次又做了无用功,折了心力再丢了钱财?”
她笑称:“哪能不担心呢?但人要允许无用功的存在,因为它是浇灌出生命之果的元素。”
想想确实如此。不是每一次满怀希望播下的种子,都会生根发芽;不是每一次浇水施肥,花儿就能绽放枝头。
这世界上有很多事需要迂回,需要在放下与开始之间不断重置生命力,且那一棵被种下的树苗,仍未必能长成参天大树。
即便如此,她还是能将自己置于起点,不为损兵折将耿耿于怀,随时做好再出发的准备。
终,正是这种孜孜不倦地生命力,让她打了一场翻身仗。
三
余秀华说:“当一个人没有力气对付绝望的时候,她就和绝望混为一团,在水里成为水,在泥里成为泥,在地狱成为魔鬼。”
读到余秀华的这句话时,豆豆的眼角湿了。
豆豆在我心里,一直是个女汉子形象,她可以独自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单打独斗,买房、买车、开琴行,也可以自己环游世界,开夜车长途跋涉,搞定生活里的一切。
所以,我很好奇是什么触动了她,让她泪流满面。
接着,她讲到了自己凄凉而绝望的童年。
她父母欠下了高额债务常年在外打工,逢年过节也不回家。没有长辈照顾的她不但需要照顾好自己,还需要面对那一拨拨上门要债人的冷嘲热讽。
她说,一直到现在,她都记得每学期交学费时的情景,因为几乎每一学期的学费都是她家人费尽心思拼凑出来的,每次她都是班上后一个交的人。
生活得如此战战兢兢的她,现在居然如此强大,这中间她付出了什么,又经历了什么?
她说是放下与重启——
放下过去,重启当下。
放下消极,重启信心。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一直以来,豆豆拼命地挣钱,一份工作可以坚持六年以上,能力上千锤百炼,创造业绩;工作之余,她还会千方百计地想其他办法挣钱,她努力学古筝,然后开琴行,她学写作,然后投稿挣钱……
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但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
现在的豆豆不但经济独立,还能带着父母四处旅行,成为父母的骄傲。
生活的不易,使得人们容易活得小心翼翼,甚至是自暴自弃。然而,世事如棋,即使开局就节节败退,哪怕在尾声又回到原点,也要尝试将原点当作起点,努力挣扎着往前走,这样才能逐步成长为一株能傲然于风雨中的挺拔的荞麦——
一动一静,皆是进击。
一招一式,全是风骨。
不剩不成精
一
去年春节,闺密J没有回家,而是与朋友在东京旅行过年。
当众人以为她可怜兮兮地在“避难”,她的微信朋友圈却“晒”出滑雪、登山、品茶、插花等各种旅行照片。
她的生活一直很精彩,她也不屑“晒”,这次纯粹是为了堵亲朋好友的嘴,要不然自己的父母就没得清净了,那些姑嫂婆姨们少不得在她父母面前感叹:
“J仔多可怜呀,一个人在外过年,冷冷清清的。所以说嘛,女孩子要早点儿嫁人。”
“你们太放纵孩子了,J仔也太不像话了,怎么可以一个人在外过年。所以说,女孩再怎么要强,还是要找个人陪伴的……”
作为“大龄”单身女青年,让J煎熬的就是春节——七大姑八大姨、邻居同学甚至是老师,总一拨拨的好意催婚。
“女人嘛,终还是要嫁人的,所以不要太挑,越挑越剩下。”
“要求不要太高了,差不多就行了,只怕越挑越没得挑了。”
父母早些年也催她,在她30岁以后反而不催了,但常常打趣她:“你说你这是何苦,大过年的还要在外‘避难’。”
她懒得争辩,只是给父母拜年并发微信红包,末了才淡淡地说:“你们知道我不是回避,我只是图个耳根清净。”
的确如此,她不缺追求者,若她想结婚,就有人愿意与她“闪婚”。
但为了不被“剩”下,违背自己的心意嫁人,这事儿她做不出来,也坚决不做。
每每有人劝她,说希望她早点儿找一个可以把她捧在手心的人。她就会毫不客气地反驳道:“我有手,我可以把自己捧在手心里。”
这些年,她总在不断尝试地新的职业赛道,天南地北地奔波忙碌,早已学会如何取悦自己。
在她看来,不按照别人设下的标准生活,不被世俗言论左右,而是接纳自己、喜爱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就是把自己捧在手心里。
至于婚姻,她想,如果能迎来被别人表白“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的机会,那就是人生大幸。
如果没有,一个人逍遥快活,剩成“妖精”也有趣。
二
孙大剩以前不叫孙大剩。在社群导师剽悍一只猫的建议下,他选择了这个有画面感的昵称。
孙大剩,别人念完这三个字,脑海里先蹦出一个一手持金箍棒,一手遮着一双火眼金睛的孙大圣,继而又想,怎么是“剩”而不是“圣”呢?
于是在思考的0.1秒间,大家轻轻松松地记住了这位大剩。
除了吸人眼球,大剩这个名字还蕴含着他的心声:后的,就是好的。
他常常唱歌自勉:“十个男人七个傻,八个呆,九个坏,还有一个人人爱……”
他借用歌词,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焦虑,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他辞去工作,换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哪怕是从零开始,也充满了干劲。
过去,他和刚毕业的同学一样东奔西跑,生怕错过每一个风口。哪行热闹哪行凑,如今想明白后,内心也越来越敞亮。
如今,他做好了把自己剩下来的准备,放宽心去死磕一件事,哪怕未来没有成就,他也心甘情愿。
没想到,这样一坚持,做事效率反而高了。工作出彩,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孙大剩变成了孙大胜。
三
我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农妇种玉米,每日都会去玉米地里看看。
其中有一棵玉米,野心特别大,它希望自己是个被农妇掰走的玉米,所以拼命伸展腰肢,努力生长。终,它出落得身姿挺拔、粒粒饱满。它非常骄傲,认为自己长得这么壮,肯定会被农妇个掰下来。
然而并没有。农妇每天都来掰玉米,每天都会从它面前经过,但就是不掰它,周围的玉米笑话它白费力气,它被它们笑得不知所措。
直到整片庄稼都被掰完,农妇也没有把这棵壮玉米掰下来,它成为被剩下来的一棵玉米。
这棵玉米非常伤心,一股气全窝在了心里。
当然,这是一颗拧巴且倔强的玉米,你看不上我,我偏要证明你有眼不识泰山,它广吸天地之精华,疯狂生长,终,它由饱满的嫩黄色变成了坚硬成熟的黑紫色。
终于,老妇人用颤颤巍巍的双手摘下了它,先捧在手心里,又放在心窝上,后还忍不住亲它一口:“你真不错,我果然没看错你。你可真的是庄稼地里的老大,可以作为明年的玉米种子啰。”
闺密J是这棵玉米,大剩也是这棵玉米,他们精力充沛、生机勃勃,终将“被动剩”转变为“主动剩”,将自己剩成了“种子选手”。
庄稼地里的玉米那么多,为什么种子选手却是它呢?
我想,原因就在于它能耐得了寂寞,不管有没有人看到,也要用尽全力去绽放。
当然,“剩”是灰色的,它只有在行动与选择的过程中才会亮起来。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蒋方舟说:“早熟的苹果好卖”。
但别忘了,天才永远只是少数。
那些熬过岁月风霜,终大器晚成的人往往更具有魅力。
这种魅力是一种“不剩不成精”的勇气结晶,是穿透时光的人生智慧,就如作家张洁所写:“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就值得。
至于,是剩,还是胜,那都是人生的感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