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750289
【1】盛行日本的精度决策指南,跨域式提升眼界和格局
《判断力思维》是日本零售业霸主“大荣公司”高管鸟原隆志20年心血力作。大荣公司曾经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神话,依靠的就是敏锐的商业眼光和精准的判断决策。鸟原隆志后来担任篮中演练研究所董事长,至今已经成功培训了超过1.5万名慕名来学习的管理层人员,帮助他们炼就犀利、敏锐的商业眼光。
【2】升维思考,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核心本质;降维行动,花费微小努力撬动巨量成果
判断力的本质是深度思考。思考的层次越深,越能得到精准的判断,越能用蕞小的力气获得*的成果。《判断力思维》能帮助人们快速提升思维水平,实现精准决策。书中列举众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思维方式和具体实例,*令你大开眼界、深受启发。
【3】5步打造黄金判断力,紧握每一个风口机遇,实现逆境翻盘
《判断力思维》提到,得到正确判断只需要5个步骤——规范流程、排除干扰、控制风险、消除误差、执行反馈。践行这5个步骤,就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抓住重点,把握住每一次机遇!
更多精彩相关书籍请点击了解>>>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判断、决策。特别是在职场中,一个精明的判断,就能给公司带来巨额的收益;而一个失误的决策,却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可见,判断力是相当重要的办事能力!
在《判断力思维》中,日本知名商业顾问鸟原隆志介绍了打造精准判断力的有效模型——重视流程、排除干扰、风险管理、偏差检查、采取行动,以及如何在紧急、失误等特殊状态下灵活变通的判断方法……帮助我们拓宽眼界、开辟思路、保持清醒,真正让判断力成为我们驾驭决策的“秘密武器”!
引言
正向思考的判断力
01 好判断的本质:“渴望”>“逃避” 003
02 判断的类型:我应该改掉什么样的不良习惯 006
03 五秒理论:并非时间花得久,就可以做出好判断 009
04 顾客视角:只要客观看待事物,自然就会“懂得为对方着想” 013
05 推想:试着怀疑,去否定“做不到” 017
06 身为领导者的判断:把判断分类成七大盒 019
07 “高级主管”的含意:抱持“我要去执行”的意识 023
PART l 判断的基本原则
思考时不偷懒 = 重视流程
08 重视流程:懂得做出好判断的人,都会按照步骤行事 028
09 决定的流程:该走怎样的路径,就怎么走 032
10 发现问题:不要只拘泥于“看得见的问题” 037
11 符合要求:千万不要忽视“前提” 041
12 “做决定”的树形图:还有没有其他选项 043
13 时间的经过与结果:拥有“短期”和“中长期”两种眼光 046
果断 = 排除干扰
14 时间限制:让自己有“割舍的勇气” 050
15 优先级:懂得做“判断之前的判断” 052
16 判断的主轴:具体定出“重要性的高低” 055
17 帕累托法则: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两成” 057
18 检伤分类:定出“不需要做的事项” 059
19 灰色地带: 把心思花费在一时无法做决定,却应该深思熟虑的事情上 061
降低不确定性 = 风险管理
20 “自以为”的风险:说不定情况已经有所改变 066
21 “信息来源”的风险:那是千真万确的信息吗?① 068
22 “定性信息”的风险:那是千真万确的信息吗?② 070
23 为了明日的粮食:逃避风险会导致无法做出判断 073
24 海因里希法则:不要忽视让你心头一惊的经验 076
了解自己的类型 = 偏差检查
25 主观的陷阱:不要依自己的好恶和期望来行动 080
26 成见与妥协:不要妄下断语,但也不要让步 082
27 偏差:掌握自我判断的偏差 085
28 出乎预料的回答:对方的思考方式不会和自己一样 089
29 经验的正负面影响:不断更新脑袋里的选项 091
30 团体迷思的陷阱: 大家一起做决定就可以什么都不怕?这其中是有陷阱的!095
不拖拉 = 采取行动
31 艾米特法则:往后拖延只会让人必须付出两倍以上的劳力 098
32 快速成型:告诉自己“凡事都可以重新来过” 100
33 角色扮演:实际演一场做判断的戏码 103
34 回顾:不让自己白白失败 105
PART 2 各种状况下的判断确认项目
紧急时
35 飞行员训练法:专注于“做得到的事情” 110
36 预防恐慌:说出能让自己“保持平常心”的话 111
37 “知会”的重要性:据实以报 113
38 附加条件的判断:发出紧急指示时,不忘附加明确的条件 115
39 恢复必要功能: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118
40 洞察力:预测“未来有可能发生什么事” 120
41 分析原因与预防复发:勿忘二次应对 122
42 紧急状况应对手册:做好准备以防患未然 124
失误时
43 让损失降到最低:不该“掩饰伤口”,而是要“不让伤口扩大” 128
44 信用存款:谎言会化为“一百倍的伤害” 130
45 改变做法:既然主动出击无效,试着退一步看看 132
46 暂时退出:不拖泥带水告诉自己“还有下一次的机会” 134
47 随它去效应:比赛结束前,都不算是结束 137
拟订计划时
48 战略与战术:想出让自己一直处于优势的方法 140
49 剪刀石头布理论:让成长循环持续运转 142
50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不把效率和效果混为一谈 145
51 成长曲线法则:掌握“生命周期” 148
52 过度评价:别把“恰巧”误当成“实力” 151
53 破坏者登场:现在对抗的对象并非真正的敌人 153
展开新事物时
54 社会认同的原理:抛开“我要和大家一样”的想法 156
55 想出好点子的方法:试着不照“常理”出牌 158
56 市场性:不把愿望和需求混为一谈 160
57 期望值:把“可能性”化为数字来做比较 162
停止、舍弃
58 取舍的选择:想要有所得,就必须有所失 166
59 品项一进一出:“展开”之前,先决定“停止”168
60 排除情感的投入:当自己是咨询顾问来思考 171
61 投资亏损:“怕浪费”会让人掉入陷阱 173
PART 3 提升团队的判断力
建立容易判断的架构
62 杯面铁律:制定“步骤”和“标准” 178
63 果酱法则:不提供过多的选项 180
64 比较优势:让团队成员专攻各自擅长之处 183
65 投资与回报:学会懂得做出“交给别人去做”的判断 185
帮助他人做出正向的判断
66 自发性:让对方觉得“这是我做出的判断” 190
67 传达的方式:让对方产生积极工作的心态 192
68 AIDMA 原则:让对方产生兴趣,促使对方采取行动 196
69 专案化:清楚地让对方知道“这是他的工作” 200
70 兰斯法则:没发生问题的地方就别多嘴干涉 203
结束语 205
前 言
你认为让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知识、经验、努力、人际关系、执行力、效率、大局观……
相信大家一定能够举出各种因素,但如果要我回答,我会说是“判断力”。
“该怎么做才好?”当必须做出抉择时,你是否能准确做出判断?不论你是多么博学多闻,经验有多么丰富,或有多么努力向上,若是不懂得判断,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
那么,请问大家有没有学过“判断的方法”?
生活中有甘有苦,这一切都是我们判断的结果。
包含在无意识之下做出的判断,我们所有的行动都会受到判断的影响。这正是所谓的“因果关系”。
在学校读书时,有哪一堂课会教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有好的判断力呢?
走进社会后,或许公司的前辈和主管会示范给我们看,但他们会系统化地传授判断的方法给我们吗?
答案是“不会”。不论是学校或公司,都不会切实教导我们判断的方法。至少在日本,一般都没有与判断相关的课程。
然而,我们躲避不了判断。
在工作上,判断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成果和评价。不过,工作上的判断都不会太有趣。很多人会因为“缺乏自信”或“担心做错会挨骂”,而产生“我才不想做什么判断”的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也会因此越来越没有判断力。
如果是大家口中说的工作能力强的人,就会反过来思考。他们不会把“我才不想做什么判断”当借口来逃避,而是会消除“做判断的痛苦”,设法营造出容易做判断的状况。他们会让自己走向“正面思考的判断”。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营造出容易做判断的状况,让自己以正面思考做判断?这正是本书的主题。
工作上必须面临各式各样的判断,依工作内容不同也会有所差异。然而判断的基本原则大致相同。不论是哪一种行业,工作能力强的人会先思考判断绝对要遵守哪些基本原则,再对症下药处理问题。
这群人会一步步地接近理想的工作方式,做到“高工作效率”“不失误”“懂得为对方着想”这三点。
本书以“做会判断的人”为目标,指的就是做得到下列事项的人:
- 能明确做出判断。
- 能在适当的时间点做出判断。
- 高准确性的判断。
- 能以中长期的长远眼光纵观整体再做判断。
- 能够在判断时享受其中乐趣。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说明何谓准确的判断方法,但在此之前,请容我先从另一个不同的观点谈一谈判断。
据说在不久的将来,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将深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识之士当中,有人主张在未来的时代,AI 或机器人将取代我们,做多数原本由人 类在做的事情。
我也深感认同。当机器变得越来越人性化时,或许就能取代我们做很多事。
人们的担忧也持续升温中。大家心想:“这么一来,人类的工作不就都被 AI 抢走,那怎么得了!?”
如果是下象棋或围棋,AI 肯定比人类更厉害,公司的多项业务想必也会交给 AI 处理,更有可能得到好结果。
在肩负判断工作的主管当中,其实有很多人期望看见这样的未来。
我的工作是以大企业的管理阶层为对象进行授课,所以我会研究判断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在接受委托之下,我会利用一种叫“篮中演练”的工具,进行以判断力为主轴的技能培养训练,协助企业培养组长等年轻一代的干部。一路来,接受过篮中演练的对象超过一万五千人。
培训期间内,我曾问过有谁是抱着“可以的话,我还真不想做判断”的心态,结果有超过八成以上的组长举手。很多人觉得做判断是一件苦差事,可以的话,他们不想自己做判断。
原因就在于“害怕失败”。倘若在工作上做出错误的判断,会害自己被扣分,那么在判断时当然要谨慎。可是,就算谨慎做出判断,也无法保证一定可以得到好结果。所以,很多人就会产生“希望可以不要承担判断的责任”的心态,而这或许是身为组织的“公司”必须面对的宿命。
也就是说,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做判断的人日趋增多。如此一来,“懂得做出判断的人”的存在就十分珍贵,且越来越有价值。
回到原本的话题上,一个不曾学过判断方法的人,他是如何拥有所谓的判断力的?
答案是“自我反省”。做出判断后,却发生不乐见的事,那么当初为什么会做出如此的判断?拥有判断力的人会像这样自我反省,并思考出不会重蹈覆辙的方法。觉察到自己有这一倾向的人,就能够不断提升判断力。
意思就是,他们的判断力是借由累积经验来提升的。
在磨练判断力上,自我反省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再好好牢记本书提出的判断基本原则,自我反省的效果势必得以倍增。
我在此衷心期盼大家可以成为会做判断的人,不论面对工作还是私人生活,都能够享受判断的乐趣。
好判断的本质:“渴望”>“逃避”
看到“本质”二字,或许已经有人会皱起眉头了吧?
不过,只要能够理解“何谓判断”,做判断就会变得容易,所以我们还是一开始就先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何谓判断?
我绝对没有要借由本书进行学术分析或做什么论述。我会用一个极其简单的说法来说明何谓判断。
“渴不渴望?讨不讨厌?”
举例来说,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会渴望申请年假去旅行。
以这个例子来说,就是“渴望放假”。这时人们会思考要怎么请假,并做出判断。
这属于“正面判断”。
再举另一个例子。
你在工作上出了差错,只要不说出来,有可能不会被主管察觉。
“我不想和主管报告后挨骂。”这个状况就是“讨厌挨骂”。
这属于“负面判断”。
也就是说,判断可分为“得到渴望事物的正面判断”以及“逃避讨厌事物的负面判断”两种。
因为在我们的判断之中混杂着正面和负面,所以才会难以选择其中之一而陷入苦恼。
比方说,“虽然想到可以改善工作的方法,但如果提出来,搞不好反而会让自己惹上一身麻烦事。”或者是“虽然想把工作交代给资历较浅的员工,但万一他搞砸了,该怎么办?”这类状况当中混杂着正面和负面想法,所以难以立刻做出判断。
如果像这样一一整理出判断的两面性,就能够明确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以及“想逃避什么?”
究竟这种时候应该重视正面判断?还是应该重视负面判断呢?
结论显而易见,应该要重视正面判断。怎么说呢?因为如果重视负面判断,就等于做出逃避讨厌事物的判断。
如果总是做出逃避讨厌事物的判断,就无法得到渴望的事物,更不可能有机会挑战新事物。
以恋爱来说,若抱着“只要不接近异性,就不会经历失恋或麻烦事”的想法,就是负面判断。如果是会做出正面判断的人,就会觉得为了谈一场理想的恋爱,难免会尝到一些失败的滋味,于是决定采取行动。
“没有目标”“没有未来愿景”的人大多倾向负面判断。不仅如此,他们不会察觉到自己总是做出负面判断,每天不是朝向“渴望”,而是往“逃避讨厌事物”的方向做判断。这样的想法不可能让现状变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