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27159
1.五维高效学习法,解决中学生8大类学习难题。
2.以解题为本,重建思维方式,提升学习能力。
3.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动力沟通导师,“解决女生怕物理第1人”,让你的孩子轻松当学霸。
4.学习不仅是提高成绩,改变思维方式,拥有更大格局的人生。
5.拯救孩子学习成绩的宝典——上万名学生每科平均成绩提高30分,97%的高三学员考上心仪的大学。
阅读本书,可以解决中学生8大类学习难题:学习刻苦,成绩不佳;脑子灵活,不够努力;成绩不错,从不冒尖;成绩起伏,大考失利;偏科严重,拖垮总分;缺乏兴趣,被动学习;沉迷游戏,逃避现实;功课拖拉,状态懒散。
序言学习,改变一生
章如何拯救我们的学习
1.目标远大的人,才会拥有大格局的人生
2.用五维高效学习法重建学习模式
培养行为习惯
调整情绪状态
构建知识结构
改变思维方式
完善自我管理系统
3.通过解题,完善思维能力和人格
第二章培养行为习惯
1.为什么会出现坏的行为习惯
2.行为习惯,解决学习问题的入口
3.常见的八种学习行为困扰
学习刻苦,成绩却不佳
脑子灵活,却不够努力
成绩不错,可从不冒尖
成绩起伏,大考必失利
偏科严重
学习不积极
沉迷于游戏
写作业拖拉
4.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第三章调整情绪状态
1.为什么会厌学
社会功能结构未能均衡发展
过度追求完美引发心理失衡
早期安全感缺乏诱发焦虑
家长的不良情绪同样会诱发焦虑
心理落差造成情绪波动
2.提高学习效率的积极情绪
3.终身热爱学习的方法
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解决问题中感受自我的成长
第四章构建知识结构
1.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2.需要提前做的两个准备
知识存储的形态越多越好
了解知识的分类
3.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
探索新旧知识的关联
寻找题与题之间的共性
发现知识点间的联系
画出知识结构图
4.针对性完善各类学习困难生的知识结构
第五章改变思维方式
1.思维能力影响人的一生
2.增强思维能力的方法
使用问题中心图式
使用同化学习策略
培养顿悟思维
3.培养思维能力时的常见问题
过度关注学习结果,忽略学习过程
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控制
家长对孩子替代过度
第六章完善自我管理系统
1.为什么要完善自我管理系统
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能够终身成长
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懂得自我规划并敢于实践
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会借助每一份经历来成长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一生都很难独立
2.完善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
让反思成为习惯
跳出细节,纵览全局
终身成长,终身完善
3.自我管理的终极意义
成长随时随地发生
时刻把握人生的方向
及早看清自我,走上自我觉醒之路
第七章八种常见学习问题案例分析
1.学习成绩差是因为智力不行吗
2.成绩不理想是因为不努力吗
3.成不了学霸是因为学习没方法吗
4.成绩为何起伏不定,逢大考必失利
5.孩子为什么会偏科
6.孩子为什么学习不积极
7.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游戏
8.孩子写作业为何会拖拉
学习,改变一生
1995年大学时期的一门课程改变了我的人生。当时完全是兴趣使然,我踏入了心理学的大门。一路走来,我不断将心理学、脑科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但在教学中也看到了中国教育的种种痼疾。太多的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在思维上的固有欠缺,常常由于教育的失败陷入深深的焦虑和困惑,甚至导致家长和孩子人格缺失,在痛苦中挣扎。
当咆哮、抓狂成为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常态时,理智就会被愤怒的情绪替代,良好的家庭秩序就会被破坏,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死记硬背面前都烟消云散,思维和习惯的培养也成了空话。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自我管理、自我协调的权利完全被剥夺,说好的“散养”回归到了“圈养”。在不计代价、急功近利追求学习成绩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稀里糊涂地成为连自己都讨厌的那类人。
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从原本的学科知识教学,逐渐转变为对学习心理和生理机制的探索,寻觅造成教育困境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成为我之后二十余年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在孩子的学习和家长的自我成长中要修炼到无招胜有招、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就必须了解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心理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此,我们才能透过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将一切难题瞬间变为自己和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通过大量的实践,我发现,一切问题的根源在思维,对学习过程中大脑和心理机制的不了解,造成家长和孩子陷入误区。基于学习过程所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叛逆、贪玩、不听话、不专注、不守纪律……孩子身上发生的种种问题,基本都源于学习系统的失控,但这并不是孩子先天智力和其主观意识造成的,其本质在于孩子情绪状态不佳、知识结构不完整、学习习惯不稳定、思维方式不完善,以及自我管理与自我规划系统的缺失。
知识总是在进化和更新的,今天获取的知识会不断被新知识取代,因此,各学科知识本身并不是重要的,关键是如何借助对孩子学习系统的改善来培养其整体系统的发展,而这恰恰是教育的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家长应借助孩子的学习过程,着重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放下担忧和焦虑,坚定信念、拒绝诱惑,陪伴孩子一同成长。
希望这本书能帮您拨开教育中的迷雾,豁然开朗,实现自己和孩子思维的提升和终身成长。
刘热生
2019年3月
目标远大的人,才会拥有大格局的人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是不同的人目标会不同。成功者要规划一年挣几个亿,而拾荒者可能只考虑一天能捡到几个瓶子。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生目标也会不同。孩提时,我们可能只是期待妈妈给我们买爱吃的糖果;成人了,我们的目标就会变成赚多少钱,开什么车,买什么样的房子以及如何照顾好家人,等等;进入老年后,我们又开始琢磨如何才能长命百岁、安享晚年。
我的父亲是一名技术管理者,在我们兄妹小的时候,他就常常教导我们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过上比父辈更好的生活。因此,尽管当时我们住在农村,可父亲从不关注我们家里养的什么鸡、种的什么菜,他更关注我们这些孩子每天读什么书,写什么字。而我那些同龄人的父母,他们更多是关注家里的“财产”。比如,家里养了几只鸡,白的几只、花的几只;母鸡一天生几个蛋,蛋是什么颜色的;门前地里都有什么菜秧;等等。
和同龄人相比,我们看不住自己家鸡下的蛋,看不住地里的菜。在村里人眼中,我们几个孩子显得非常傻。村里人大多觉得与其让孩子花时间去读那些没用的书,还不如看住自己家的“财产”来得实在。
如今,我和发小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由于我们各自对自己生活目标的不同,造就了我们不同的生活状态,自然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正如我在开篇所说的,人人都有人生目标,只是目标的内容、大小不同,实现的手段也不同罢了。
有的人认为从小就应该为长远目标而谋划,有的人则觉得只需要考虑眼前的事情即可。在乎眼前目标的人,他们的注意力就会一直盯着脚下,很少放眼未来。心怀长远目标的人,会显得更有耐心,不太看重一时得失。
家庭教育中,家长引导孩子形成的人生目标,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孩子的发展空间。若家长只在乎孩子今天考了多少分,为了眼前的分数,急功近利地去补课,孩子终也会局限于一时的考试分数。有些家长,一直教导孩子要在团体中占上风,与老师搞好关系,让孩子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就算是在早晨排队进校门这种小事上,他们也希望孩子能插队,好比别的同学早入校一会儿。这种家长教出的孩子,在早期肯定会获得一些便利。但是这些便利,也将局限孩子的眼界,让他未来的人生,很难有大发展。
假如您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潜力无限的人生,那么,您就要引导孩子养成不断完善自己的终身成长的习惯。我经常告诉学生,你眼前能看到的利益,很可能是不重要的。人只有不断努力,超越眼前既得利益的束缚,才有可能在未来获得当下多数人看不到的更大发展。
若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不拘泥于眼前小利,而是放眼未来,关注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定位在未来,那么,孩子就会终身成长,拥有一个大格局的人生。
我辅导过一些高中生,他们都有强烈的厌学情绪,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当前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厌烦情绪。而这种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很多人都有自卑、自责,甚至是抑郁的情绪。他们对未来失去信心,觉得没有希望,因为他们的学习现状,已经没办法支撑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换言之,他们对实现自己之前的目标不再抱有希望,甚至开始觉得就算实现考上大学这个目标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曾教过一名重点高中实验班的学生。他每天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大量作业外,还要参加妈妈安排的大量课外辅导课。这些大量的、无休止的重复练习,彻底磨灭了学习带给这个孩子的乐趣。他说得多的一句话是:“就算考上名牌大学,也没什么意思。”可当他来参加我的辅导时,我发现,其实这个孩子对知识的探索和渴望丝毫没有减退,他讨厌的仅仅是现在的学习方式而已。于是,我开始和他讨论他喜欢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帮助他树立一个能够给他带来积极情绪、充满希望的学习目标。根据他的家庭情况,我建议他到国外读大学。到现在为止,我都忘不了他那双重新闪耀着光亮的眼睛。听了我的劝说后,孩子妈妈不再逼迫他参加大量课外辅导班。而他也重新树立奋斗目标、踏实努力,两年后果然以优异成绩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录取。
我曾辅导过一名有严重厌学情绪的高中生小志。严重的厌学情绪,已经导致小志无法在教室里听课。只要上数学课超过半个小时,他就会觉得恶心、呕吐不止。家长多次带他去医院检查,都查不出任何实质性病变。因此,小志的家长认为是他在故意闹事,亲子关系变得极其恶劣。
无奈之下,小志家长送他来参加我们的寒假特训班。尽管特训班里气氛宽松,同学关系融洽,老师也没有太多要求,但开始时,小志的状态仍旧很不好。他每天感觉恶心想吐后,就会偷偷回宿舍哭,终日陷在低迷情绪中,难以自拔。小志的数学成绩较差,若想考上心仪的国内大学,数学是摆在他面前难以逾越的关卡。可他连在教室里认真听上十分钟课都困难,何谈攻克数学难关。所以,小志自己都丧失了信心,不相信自己还可以正常学习,还可以考上大学。
在和他的交流中,我发现小志这个孩子性格很要强,内心极度渴望成为优秀的人,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但是,他对自己现状的不接纳,导致他对未来产生了巨大的渺茫感。这种感觉又让他自责、失落。两种不良情绪交替出现,让小志陷入了极度厌学的状态。这时的他,看不到希望,完全丧失了人生目标,就更加重了他的渺茫感。
发现症结后,我向小志提了个建议:按他现在的情况,其实还可以考虑学好外语,然后去加拿大学习美术专业。听了我说的话,小志十分欣喜,就像获得重生一般。第二天,他不仅上课时不再觉得恶心想吐,还认认真真地听完了一节数学课。在后来的特训课程里,小志每天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课程结束回到家里后,他还主动跟妈妈提出,新学期开始后想去学校上学。他跟妈妈说:“尽管我听不太不懂数学课,但其他文科知识还是能够学进去的。”在短短十来天里,孩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小志妈妈感到惊讶不已。
其实,这就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巨大魔力。我们的特训班,只是帮助这些孩子挖掘自身优势,帮他们找到合理的奋斗目标。而这个优势,又能够支撑他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很快就可以进入良性循环。
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辅导孩子功课时,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同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懂得如何设立适合孩子的有效的学习目标。
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学习目标呢?
首先,有效的学习目标,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对孩子而言,在某个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十分关键。这会令孩子感到心动,帮助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而这个目标终是否能实现反而并不很重要。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他所追求的目标会发生改变。某个阶段目标的作用和价值,更多的是让孩子能够充满动力、积极地朝目标前进。而大多数家长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用现实的眼光来审视孩子为自己树立的目标,然后做出消极的判断。这样一来,即便孩子会从目标中获得积极情绪,也容易被成人现实的评论而伤害。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为自己树立的目标,即便它们看起来无法实现甚至有些荒谬。老师和家长对目标的肯定,能让孩子产生积极情绪、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这么一来,孩子为自己而设的目标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其实,每个人给自己设置的人生目标,很大程度只是为自己带来希望的明灯,而不是的奋斗终点。若是你想让孩子有所成就,就该鼓励他带着激情和梦想去设置一个让他自己心动的目标。即便这个目标终没有实现,它也会为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让他有所收获。
我曾经辅导过的一名学生很喜欢飞机,甚至晚上听到窗外有飞机飞过的声音,都要打开窗户寻找飞机的踪迹,直到声音完全消失才肯罢休。这孩子立志要当飞行员,在高二时就偷偷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套飞行员的模拟装备。知道他的目标后,他的妈妈却十分担心,陷入焦虑之中。他妈妈觉得飞行员这个职业太危险,所以特别想劝说孩子放弃这个目标。他妈妈向我讲述了自己的忧虑,希望我能给点建议。我便向他妈妈说明了何为目标的积极影响。妈妈的焦虑有所减轻,终没劝说孩子放弃自己的目标。这个孩子带着对飞行员的憧憬,每天坚持锻炼身体,铆足劲头学习。尽管高考后,他并没能实现自己当飞行员的目标。但他和父母都看到了这个目标对他产生的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奋斗时,如果没有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目标,那么即便每日忙碌不堪,也很有可能只是在通过形式上的勤劳来掩盖内心中真正的懒惰。
2001年,和我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她在计划考研,却一直找不到的学习状态。发现她的困惑后,我便找她聊天。聊天中,我得知她考研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陕西师范大学,另一个是厦门大学。这两个目标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同事说,当年高考时她只考上了二本院校,现在考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会更有把握些。但无论是学习氛围还是地理环境,她又更向往厦门大学。我得知厦门大学更令她心动之后,便鼓励她选择厦门大学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因为这样,她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动力、竭尽全力。
我俩关系不错,出于对我的信任,她采纳了我的建议。很快,她发现自己的学习状态稳步改善,后成功考取了厦门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
其次,有效的学习目标,应能够具有可视化的情景感。
我曾连续几年在河北的几所高中做高考特训。培训过程中,我发现阻碍很多学生突破自己上限的关键,并非是他们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而是他们缺乏改变自己的动力。和学生进行谈话后,我发现这几所高中的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以后要上什么样的大学,几乎没有明晰的目标。少数有目标的,也仅仅是从身边亲戚家上大学的哥哥姐姐模糊的描述中产生的。我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大学的资料及视频,展示给这些孩子看,他们仍觉得这些院校遥不可及。因此,大部分孩子后给自己确立的目标都是省内的二本院校。除了信息缺乏之外,他们确立这样的目标,更多的是因为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很满足,没有改变的想法。尽管班主任及家长都希望孩子们能有更大的突破,但他们的目标决定了他们不需要改变。
因此,我建议这几所高中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可能地在寒暑假举办游学活动,带领孩子到不同的大学去感受一下,让他们在心中对大学生活留下具象画面。这些具象画面,在孩子确立自己的目标时,能够起到辅助作用。
后,有效的学习目标,应能够让孩子从学习中找到支撑目标的成功体验。
如果将目标比作海中指路的明灯,那么我们还要找到能够到达这盏明灯所在灯塔的船。我们更要相信这条船具有期待中的速度,可以驶向未来的目标。
2009年,我通过10次课就帮助一个原来年级排名第689的高中生考到了年级第116名。辅导前,我给这个孩子确立了一个学习目标——进入年级前100名。听到这个目标,当时排名已经接近年级第700的孩子,根本不敢奢望。他怯生生地问我,是不是把目标定在年级前500名会更适合自己一些。
按照成年人所谓的出于对现实情况的考虑,一个年级第700名的孩子,将自己的提升目标定在年级前500名,才是设定了一个合理的目标。至于进入年级前100名,简直有点痴心妄想。
然而,决定一个目标终能否实现,其实在于当事者能否持续不断地朝着目标去努力。而这个过程的关键,则是当事者能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当前学习是特别有价值的。
就像我给这个孩子确立的目标,听起来就很遥远,若是还没有行动表现的话,任何人都不会相信这个目标能实现。
在辅导过程中,我每上完一次课,都会让这个孩子说说自己觉得离目标的距离还有多远。十次课下来,他从开始的毫无信心,慢慢地有了50%的信心,然后到80%的信心。
孩子的信心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长的。前三次课结束时,这个孩子已经从原来拿到题目就发呆,到敢于动笔尝试解答。随着辅导的深入,孩子解题准确率不断提升,终基本保持在85%,这才开始对目标的实现有了些许的信心。
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让这个孩子对实现目标的信心大幅提升。当每天都能够在各科作业练习中稳定实现85%的解题准确率时,这个孩子就开始真正相信自己能够实现进入年级前100名的目标。尽管到了后,他只取得了年级排名第116的成绩,还是未能进入年级前100名。但这个成绩已经远超了当初那个他自己也觉得比较现实的目标——年级前500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