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07194丛书名: “大家读大家”丛书
电影如何呈现、揭示、批判激变的世界?戴锦华讲解《天使爱美丽》《打开心门向蓝天》《花样年华》《罗塞塔》,展现现实与幻象的光影转换。
后冷战时代,全球化已经成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对此人们各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以怀旧之情沉湎在乡愁和历史之中,有的以对抗的姿态凝视着新的苦难。电影如何呈现、揭示、批判这个激变的世界呢?戴锦华教授的这本《捡拾足迹》通过对影片的深刻解读,展示了光影世界怎样关注、讨论人们的生活与情感议题,同时记录了自己学术研究历程中的一段思想转型之旅。本书一共解读了四部影片:《天使爱美丽》《打开心门向蓝天》《花样年华》《罗塞塔》,借助电影文本,实现了幻象与现实之间的一次缝合,直抵后冷战时代、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存在命运。
大家来读书
Ⅰ《天使爱美丽》
——乡愁·童话与意识形态腹语术
雅俗共赏、老少成宜的电影?
热内的乡愁?巴黎故事
成年人的童话
几则议论
Ⅱ《打开心门向蓝天》
——历史、个人与另类冷战书写
必要的背景和介绍
书写失败者
叙事人、人物与现实主义原则
情感与话语?
延伸观影的建议
Ⅲ《花样年华》
一一全球化时代的怀旧与物恋
怀旧与书写60年代
复制与症侯
物恋的表述
书写游戏
“命运”与时间
Ⅳ《罗塞塔》
——纪录、肖像与抵抗的可能
边缘的肖像与抵抗的失语
手提摄影机?纪录和叙事
个人与社会
后记
大家来读书(序)
世界文学之流浩荡,而我们却只能取其一瓢一勺。即便如此,攫取主流还是支流?浪花还是深水?用瓢还是用勺?诸如此类,又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
本丛书由丁帆和王尧两位朋友发起,邀约了外国文学文化研究的十位代表性学者。这些学者对各自关心的经典作家作品进行富有个性的释读,以期为同行和读者提供可资参考的视角和方法、立场和观点。本人有幸忝列其中,自然感慨良多,在此不妨从实招来,择要交代一二。
首先,语言文学原本是人文的基础,犹如数理之于工科理科;然而,近二三十年来,文学的地位一落千丈。这固然有历史的原因,譬如资本的作用、市场的因素、微信的普及、人心的躁动,等等。曾经作为触角替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在国外何尝不是这样?)探路的文学,其激荡的思想、碰撞的火花在时代洪流中逐渐暗淡,褪却了敏感和锐利,以至于“返老还童”为“稗官野史”“街谈巷议”,甚或哼哼唧唧和面壁虚设。伟大的文学似乎正在离我们远去。当然,这不能怪世道人心。文学本就是世道人心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表现方式;而且“人心很古”,这是鲁迅先生诸多重要判断中的一个,我认为非常精辟。再则,在任何时代,伟大的文学都是凤毛麟角。无论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或19世纪的西方,还是我国的唐宋元明清,大多数文学作品都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唯有极少数得以幸免。而幸免于难的原因要归功于学院派(哪怕是广义学院派)的发现和守护,以便完成和持续其经典化过程。然而,随着大众媒体的衍生,尤其是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学院派越来越无能为力。我这里之所以要强调语言文学,就是因为它正在被资本,甚至图像化和快餐化引向歧途。
其次,学术界的立场似乎也已悄然裂变。不少同仁开始有意无意地抛弃文学这个偏正结构的“大学之道”,既不明明德,也不亲民,更不用说止于至善。一定程度上,乃至很大范围内,批评成了毫无标准的自说自话、哗众取宠、谩骂撒泼。于是,伟大的传统——马克思主义被轻易忽略。曾几何时,马克思用他的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他老人家并不因为资本主义是其中的必然环节而放弃对它的批判。这就是立场。立场使然,马克思早在资本完成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之前,就已为大多数人而对它口诛笔伐。这正是马克思褒奖巴尔扎克和狄更斯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重要因由。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恩格斯对欧洲工人作家展开了善意的批评,认为巴尔扎克式现实主义的胜利多少蕴涵着对世俗、时流的明确悖反。尽管巴尔扎克的立场是保守的,但恩格斯却从方法论的角度使他成了无产阶级的“同谋”。这便是文学的奇妙。方法有时也可以“改变”立场。这时,方法也便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在致哈克奈斯的信中,恩格斯说:“我决不是责备您没有写出一部直截了当的社会主义的小说,一部像我们德国人所说的‘倾向小说’,来鼓吹作者的社会观点和政治观点。我的意思决不是这样。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我所指的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让我举一个例子。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由是,恩格斯借马克思的“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之说来提醒工人作家。
再次,目前盛行的学术评价体系正欲使文学批评家成为“文本”至上的“纯粹”工匠。量化和所谓的核刊以某种标准化生产机制为导向,将批评引向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劳作。于是,一本正经的钻牛角尖和煞有介事的言不由衷,或者模块写作、理论套用,为做文章而做文章的现象充斥学苑。批评和创作分道扬镳,其中的作用和反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尤其是在网络领域,批评的缺位使创作主体益发信马由缰、肆无忌惮。
说到这里,我想一个更大的恶性循环正在或已然出现,它便是读者的疏虞。文学本身的问题使读者渐行渐远。面对商家的吆喝,读者早已无所适从。于是,浅阅读盛行、微阅读成瘾。经典的边际被空前地模糊。我们这个发明了书的民族,终于使阅读成了一个问题。呜呼哀哉!这对谁有利呢?也许还是资本。
以上固然只是当今纷繁文学的一个面向,而且是本人的一孔之见,不能涵盖文学的复杂性;但文学作为资本附庸的狰狞面相已经凸现,我们不能闭目塞听,更不能自欺欺人。伟大的作家孤寥寂寞。快快向他们靠拢吧!从这里出发,从现在开始……
是为序。
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电影?
《天使爱美丽》应该是一部大家都已经熟悉的影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影片获得了新世纪的全球流行,在国际流行时尚当中占有一个重要地位。当然,影片同样在国际影坛上引起了高度关注,被称为“法国电影史上的全球票房奇迹”。如同全球化时代所有大获成功的影片一样,它同样经历了国际电影节的“环球奥德赛”——在诸多电影节上巡回展映、参赛。《天使爱美丽》的成功首先是本土的成功:获得了法国电影学院奖——凯撒奖(作为一个国别电影奖,法国的凯撒奖相当于美国的奥斯卡,介于中国的金鸡奖、百花奖之间,因为它不仅关注影片的艺术成就,而且关注影片的票房成功和商业性斩获)十二项提名,但并未如人们所预测的那样,成就了一次“大满贯行动”,而只赢得了四项大奖。在国际上,《天使爱美丽》获取了一项国际B级电影节大奖: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奖——水晶球大奖。但有趣的是,它同时成为了一连串国际电影节的观众票选影片。所以,这部影片在“成功”(观众/票房)的意义上是无须质疑的,它获得了国际、国别电影节的承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创造着票房奇迹,受到了观众近乎无保留的拥抱和欢呼。影片被视为法国电影史上的奇观,其理由也相当直接和简单:在法国本土,《天使爱美丽》次打破了好莱坞电影在法国影坛上多年来的票房优势。2001年,影片在法国创造的观影纪录是八百万人次,打破了一年前由《泰坦尼克号》创造的七百万观影人次的纪录。
耐人寻味的是,法国作为电影的诞生地和故乡,作为艺术电影的大本营和后堡垒,同样面临着国别电影或称民族电影面对全球化电影市场时的普遍困境。1993年,我第二次访问巴黎的时候,一个相当矛盾的体验曾使我震动:那是法国知识界对美国大众文化的极度轻蔑,准确地说,是不屑一顾;而香榭丽舍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却是麦当劳餐厅的“金拱”景观及入夜后触目皆是的好莱坞大片的广告牌。我还记得艺术影院中,小放映厅的那种带有神圣感的观影氛围:尽管只有寥寥十数人,但人们着正装,影片放映中,放映厅悄然无声,直到后一行字幕走完,放映厅的灯光亮起,人们方才起身离席。但与此同时,放映好莱坞大片的大型影院,数百人的放映厅座无虚席,穿T恤衫、牛仔裤的年轻人,大嚼着爆米花,哄笑声此起彼伏——你完全无法分辨,你此刻是在巴黎,还是在洛杉矶、纽约的某个影院之中。1998年,纪念电影百岁诞辰之时,法国制作的宣传片中包括这样一个段落,德帕迪约冲进正在放映好莱坞大片的影院,拉出片盒中的胶片,拖到协和广场上焚烧。但那份欧洲中心的骄傲,以及对电影艺术的固恋,显然未能抵抗好莱坞的全胜进军。大家或许知道,大革命后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标志的法国,率先在欧洲颁布电影政策,通过政策倾斜以保护本国电影,否则法国的民族电影工业将同样在好莱坞进剿中溃不成军。但类似政策倾斜,似乎并未真正奏效。2001年,也就是《天使爱美丽》全线获胜的那年,我再次访问巴黎的时候,随处可见这样一个反例:多厅影院门前的八幅电影广告空间,悉数为《哈利·波特》所占有。街头巷尾,巨幅的《哈利·波特》广告成为会“打”在你眼睛上的“风景”——巴黎的风景。但无论如何,《天使爱美丽》的胜利无疑仍令法国电影人欢欣鼓舞。甚至不仅是法国,而且是整个欧陆。不久以前,当欧洲电影节上重提“对抗好莱坞,重振欧洲电影”时,《天使爱美丽》的全球成功,就成为重要的例证和正面支撑。
《天使爱美丽》无疑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我在这里先暂存一个“但书”——但是……)。对影片饱含狂喜感的评论近乎危言耸听,比如说“具有非凡魅力的影片”“充满了爱、童心、想象”(这只是关于这部电影的寻常修辞),再比如“法国电影伟大的影片”。我所读到的感震动的影评写道:“观看《天使爱美丽》,如同在接受两个小时的赐福。”(《快报》)当爱丁堡国际电影节选片人将其定为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时说:“我再也找不到比它更欢快的影片来开幕,找不到更好的作品为以下的两个星期定下基调了。”影片挟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激动得近于发抖的评述声出演在国际舞台之上。语言的限定,使我无法全面接触法国影评界的评论,只能获得有关的英文译文或转述。而英文的相关影评同样有趣。诸如,一部“不甚典型的、甜蜜而古怪的浪漫喜剧” “一部2001年的灰姑娘故事”;“多杜(阿梅丽的扮演者)是个大赢家,她不规范的美,狡黠的聪慧、小精怪般的魅力和自我专注的执着,令人忆起年轻的奥黛丽·赫本”——美国影评人狄柏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几句题外话:大家是否知道,某些20世纪30~50年代的美国影星形象被不断地复制生产,事实上是只有近两百年历史的美国创造、书写自己的历史的有意为之。早反复书写的影星,作为不朽的、迷人的美国形象的一部分,是玛丽莲·梦露(她的形象因此成了安迪·沃霍尔选择的复制对象之一,并在1999年入选《时代》周刊全球票选的20世纪十位英雄与偶像),继而是两栖明星猫王,此后续上了奥黛丽·赫本和詹姆斯·迪恩(大家不知道这个影星吗?《无因的反抗》的主演,50年代的重要影片,60年代的反叛标志之一。我青年时代的偶像)。他们的形象不仅作为美国大众文化工业的一种长销产品,被持续地复制再生产,他们的坟上鲜花常新,成为游客热衷的旅游景点之一;而且作为一种有效的政府行为,美国邮政局每隔数年就会发行他们形象的邮票套票,使之载入或者说负载“民族”的记忆。奥黛丽·赫本便是这“不朽的美国形象”的组成部分,充当着关于美国(电影)的记忆,充当着具有超越性的“人类”的“美”的记忆。而事实上具有浓郁的欧陆情调,而且患有厌食症的奥黛丽·赫本以她优雅而极度消瘦的形象,吻合了后工业时代人们对于“美”的流行趋向(一个玩笑,是将玛丽莲·梦露还是将奥黛丽·赫本当作自己的“梦中情人”,大约可以区分男性对于女性的趣味与选择的两种基本类型)。回到正题,将奥黛丽·多杜比作奥黛丽·赫本,在美国影评人那里,无疑是一份崇高评价。
然而,涉及到国别电影,或者用一个大家熟悉的、约定俗成的说法:民族电影工业,一个相当重要却暧昧含混的命题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别电影的意义何在。
热内的乡愁·巴黎故事
《天使爱美丽》的导演(及编剧之一),是让皮埃尔·热内。在一个素有作者电影/商业作者电影传统的国度,导演,尤其是编导合一的导演,无疑是影片分析需要首先予以关注的因素。
我们首先要讨论的,也许是影片的海外,尤其是亚洲或中国观众可能忽略的“主题”单元,是影片所负载的、盈溢的热内的乡愁表达。就“乡愁”的字面义而言,这份乡愁表达的载体,是国际名城巴黎。事实上,这部影片的女主角、小精怪般的阿梅丽,同时是一个都市漫游者;而就影片的观影效果而言,她则成了一位迷人的巴黎观光的导游者。一段英文影评的文字,显露这一影片特征:“这是巴黎的庆典,(影片)运用了八十多个场景以捕捉其魔力,并将这城市呈现为光、空气与灵魂的万神殿。”(威廉·阿诺德)另一篇英文影评写道:“热内以视觉魔术签署了自己的巴黎,(凭借数码技术的改写)将这座城市演变为一处异常美丽的、琥珀色调的幻想现实,辅之以对环绕着神秘感的宝丽莱快照亭的碎片、煤气灯滑稽地闪烁着的残酷杂货店和全球疾走的花园侏儒(影片当中的‘环球旅行’的矮老人,其译名相当庞杂,可以直译成‘侏儒’‘精灵’。但它是一种私家花园中特有的精灵,对应着中文,一个较为贴切的译法‘土地’或‘土地爷’,但不同的是,我们的‘土地爷’是地方的守护神,保一方水土平安,而欧洲传说中的花园精灵是一些专营恶作剧的小精怪。中文版的《哈利·波特》译成‘地精’)的奇异探询。”(露西娅·博佐拉)一篇中文影评则直接写道:“这部影片也是热内以方式传达出了无尽的乡愁,对孩提时代的巴黎、梦想中的巴黎的眷恋。本片只是利用现代的数码科技实现了导演热内的思乡之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