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13510丛书名: 未名·典雅生活
众花养眼 文字入心 无涯之界 有心之旅
一本舍不得一下子看完的书。
《花·界》是一本循着花期探访寺院的随笔集。全书记录了植物的遇见,山河的丈量……植物的生长衰落,山河的沧海变迁,映照着人生道途中那些微小的烦恼和欢喜,那些宏大的汇聚与告别。在这样的道途中,我们和那些隐藏在历史里,隐藏在山林中的人们相遇,我们或提问,或唱酬,时而沉默无语,时而心心相印。
目录
自序
春之百花
白马寺的四月
平城拈花
黄梅栀子香
匡庐白莲
紫丁香开满窗
香雪海中探法源
卧佛寺花事
玉兰树下默默坐
道心犹如海上花
旧时芍药开满山
夏之凉风
凌霄花开兴教寺
香萦碧云寺
木槿荣时茶席盛
楠庭院闻花香
秋之月
桂花海在灵谷
再见五塔寺
开元木上棉
米兰地消息
看见牡丹莲,看见她
蝴蝶芙蓉黄檗山
冬之雪
隋梅知人心
白云沧海
云居山怀远
太白山寻隐
光明藏里繁花开
云门山茶
曹溪水畔火炭母
鼓山木荷
后记
白云隐于石,木荷开满山
其实,庙的兴废,法的传承,其间真谛,不离一个“戒”字。
戒行清净,一切清净。一人清净,法界清净。
然而,在此有漏③的世间,要求自己*难。
佛陀在世的时候,他的堂兄提婆达多嫉恨他,做了非常多的坏事来诽谤佛陀,佛陀观察到累世的因果,不被他的言行干扰,专志修行;虚云和尚恢复祖庭之路,颇多考验,有人放火,有人诬告,其间更有被人打断肋骨,入定月余之劫…………
所有非难,大德们都一一度过了。对自己的要求,在一桩一桩难事当中完成了。
那些提婆达多,可有回头一觉?
我们在法堂外驻足,看见有人用毛笔蘸水写下了祝福:
新年快乐,诸事吉祥。
这是普罗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然而美好的生活愿景在实现的路程中,是否需要我们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可不为,决不可为的规则?
生活中的规则也是戒,在规则里游刃有余,才是大自由啊。
我也有话自祝:
觉者在时,摆渡救人,觉者不在,以戒为师。若不守戒,野舟自横。一切言行,不昧因果。
就在这里思维时,女儿唤我,妈妈,你看,这个花。
我顺着孩子的手指,发现了盆栽的山茶。
山茶含苞累累,娇憨样貌惹人喜爱。
念及自己已经走过的虚老道场,云门老和尚的舍利塔前有山茶,南华山门外有山茶,华亭更有一株复瓣山茶树,刚才在鼓山影壁前的那棵山茶……
老和尚是喜欢这山茶吗?
想想又不尽然。
花儿在山上,有显有隐。节令不同,开不同的花。仿佛佛为众生说法,并无定法可说,来的是什么根器的人,就讲适合他听的法。
因材施教,应机说法,是佛陀在实践教育时的方便和善巧。
花儿的开与不开,是不是也是一种善巧的寓意呢?
上山时我们看到的秀雅绿树,那些叶子修长优美,比比皆是。当时并不了解它的来历,仔细比对后才知道是木荷。
木荷,亦是山茶科的一种,是高大乔木,多种植于南方,夏天开白色的花,花蕊是黄色,样貌仿佛荷花,因而得名木荷。它既是绿化和用材的优良树种,同时还是很好的防火林种。盛夏时分,芳香四溢。
我们选择在冬天来,见到的是山茶的幼苞、决明子的花朵、桂子的残瓣与木荷的叶,当然,还有我们叫不出认不得的那些花儿。
花儿无言,默默表法。
你若有所领悟,便不负这花期。
就像那满山的摩崖石刻,沧海里的白云,松涛中的云磴,眼底和心外的那些浮云,不都是隐者留下的踪迹吗?
虚云和尚常常以一首禅诗自勉:一池荷叶衣无尽,满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因此我们看到他在终南山狮子茅棚隐居,不堪寻隐者骚扰,遁迹太白山;我们也看到在鼓山,尚有老和尚隐居的白云洞……
我们寻隐,不是非要找到那个人,而是要睁开心眼,看到他做过的事,听见他说过的话,思维他的用心,对照自己仰止的大道,检点此刻的心行……
能做到一分,鼓山木荷的香,便已闻得一分了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