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1166063
- 【影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一生的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获奖致词中,特意提到:”对我影响zui大的一部书不是文学作品,而是一部历史作品,是在1970年的时候向邻居借的一本书,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那个时候在田地里看,下雨阴天的时候就回来看。后来这四本《中国通史简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 ●【20世纪中国新通史开山之作,几经修订再版,累计印数达数百万册。 】 本书开创我国新通史的著述范式,由原始社会一直写到鸦片战争,以年代为轴,叙述了中国历代政治、军事成败的根源,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文化与艺术生活。几经修订再版,累计印数已达数百万册。很值得一读。
- 【史学大师范文澜毕生心血力作,行文通俗简洁,深入浅出,既可为历史入门书,也是史学研究者必bei的案头书 】 本书作者范文澜是zhu名历史学家,他与郭沫若、吕振羽、侯外庐、翦伯赞并称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代表人物。本书是他的代表作。本书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将中国历朝历代的兴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并加以剖析,透视了古代社会的发展规律。虽为巨著,却非常好读,既可为历史入门书,也是史学研究者必bei的案头书
更多精彩相关书籍请点击了解>>>
本书由原始社会一直写到鸦片战争,着重叙述了中国历代政治、军事成败的根源,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文化与艺术生活。本书写法上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几经修订再版,累计印数达数百万册。本书开创我国新的通史的著述范式,是一部地位崇高又及其重要的中国通史著作,很值得一读。
编 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成立: 远古至秦(远古—前 221 年)
章 原始公社时代:禹以前 / 002
节 黄河流域早的居民 / 002
第二节 关于远古的传说 / 004
第三节 关于黄帝及其后裔的传说 / 006
第四节 关于尧舜禹的传说 / 007
第五节 原始公社制度 / 009
第二章 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到奴隶占有制度时代:夏商 / 010
节 夏代传说 / 010
第二节 商代事迹 / 012
第三节 商代的生产方式 / 013
第四节 商代的制度与文化 / 015
第三章 封建制度开始时代:西周 / 017
节 周初生产方式 / 017
第二节 周怎样灭殷 / 018
第三节 周初大封建 / 019
第四节 社会阶层的分化 / 021
第五节 民族间斗争及西周灭亡 / 022
第四章 列国兼并时代:春秋 / 024
节 王室衰微 / 024
第二节 大国争霸 / 025
第三节 从对外兼并转变到对内兼并 / 026
第四节 民族间的斗争 / 027
第五节 土地制度与耕具 / 028
第六节 赋税与阶级 / 030
第七节 新旧制度的演变 / 031
第五章 兼并剧烈时代:战国 / 033
节 七国形势 / 033
第二节 七国兴亡 / 035
第三节 合纵连横 / 037
第四节 养士制度 / 039
第五节 经济状况 / 039
第六节 秦统一的原因 / 040
第六章 周代思想概况 / 043
节 孔子 / 043
第二节 儒家及其所传经典 / 045
第三节 墨子及墨家 / 047
第四节 老子及道家 / 048
第五节 孟子与荀子 / 050
第二编 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成立后对外扩张到外族的内侵:秦汉至南北朝(前 221 年—公元 589 年)
章 官僚主义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成立:秦 / 054
节 秦统一后怎样建立新制度 / 054
第二节 秦朝的事功 / 056
第三节 农民大起义及楚汉战争 / 058
第二章 对外扩张时代:两汉 / 060
节 两汉政治概况及农民生活 / 060
第二节 两汉工商业 / 062
第三节 疆域的扩大 / 066
第四节 王莽变法 / 068
第五节 西汉农民起义 / 070
第六节 东汉的政治与党祸 / 071
第七节 东汉农民起义 / 074
- 内战时代:三国 / 078
节 人民浩劫与三国的形成 / 078
第二节 孙吴始末 / 081
第三节 蜀汉始末 / 084
第四节 曹魏始末 / 087
- 外族入侵时代:两晋 / 091
- 三国统一后的经济状况 / 091
- 第二节 腐朽的统治阶级 / 092
第三节 人民流亡与外族侵入 / 094
第四节 十六国大混乱 / 096
第五章 中国文化南迁时代:南朝 / 102
节 南朝的经济状况 / 102
第二节 士族制度 / 105
第三节 南朝五朝的兴亡 / 107
第四节 南朝文化的发展 / 112
第六章 异族同化时代:北朝 / 116
节 北朝魏、齐、周的兴亡 / 116
第二节 北朝的经济状况 / 119
第三节 民族间的斗争与同化 / 124
第四节 南北两朝的战争 / 127
第七章 秦汉以来文化概况 / 131
节 儒家学派 / 131
第二节 道家与道教 / 133
第三节 佛教 / 134
第四节 儒佛道的斗争 / 135
第三编 封建制度社会螺旋式的继续发展到西洋资本主义的侵入:隋统一至清鸦片战争(589 年—1842 年)
章 南北朝统一时代:隋 / 138
节 统一后经济的发展 / 138
第二节 隋朝的溃败 / 141
第三节 农民大起义 / 144
第二章 封建制度发展时代:唐 / 148
节 初唐的经济状况 / 148
第二节 初唐的政治 / 152
第三节 初唐的对外侵略 / 155
第四节 中唐的经济状况 / 159
第五节 中唐的政治 / 164
第六节 晚唐的经济状况 / 169
第七节 晚唐的政治 / 173
第八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 178
第三章 大分裂时代:五代十国 / 184
节 五代十国的经济状况 / 184
第二节 统治中原的五个朝代 / 189
第三节 环绕中原地区的十个国家 / 194
第四章 国内统一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时代:北宋 / 199
节 北宋的政治制度 / 199
第二节 北宋的外患 / 203
第三节 发展中的经济 / 208
第四节 王安石变法及新旧党争 / 218
第五节 北宋的溃灭 / 222
第五章 外族入侵北方,南北分裂时代:金与南宋 / 231
节 南宋建国与宋金间的和战 / 231
第二节 南宋的腐朽政治与道学的提倡 / 247
第三节 继续发展中的南宋经济 / 251
第四节 金在黄河流域的统治与汉族的反抗斗争 / 261
第五节 蒙古(元)的兴起与金、宋的灭亡 / 266
第六章 外族侵占全国,社会衰敝时代:元 / 272
节 蒙古族的武功 / 272
第二节 元朝的制度和政治 / 281
第三节 元朝的经济状况 / 289
第四节 农民大起义 / 300
第七章 封建制度更高发展时代:明 / 309
节 朱元璋怎样建立明朝 / 309
第二节 明朝的政治 / 320
第三节 农民土地问题与赋税制度 / 329
第四节 工商业 / 338
第五节 倭寇 / 347
第六节 南洋诸国与华侨 / 353
第七节 西洋人东来 / 360
第八节 东林党与阉党 / 364
第九节 农民大起义 / 369
第八章 外族统治,严格闭关,社会停滞,西洋资本主义侵入时代: 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 / 381
节 入关以前的满族 / 381
第二节 满族侵入与汉族反抗 / 389
第三节 清朝的制度与政治 / 398
第四节 反清运动的继续发展 / 408
第五节 清朝的文化政策 / 414
第六节 海禁与华侨 / 418
第七节 清朝的经济状况 / 419
第八节 鸦片战争前的国际贸易 / 427
第九章 隋唐以来文化概况 / 435
节 佛经的翻译 / 435
第二节 佛教的盛行 / 436
第三节 道教 / 436
第四节 儒佛道混合物——宋学 / 437
第五节 正统派宋学 / 438
第六节 反对派宋学 / 443
第七节 卓越的思想家 / 446
第八节 考据学派 / 448
章 原始公社时代:禹以前
[ 远古—前 2198 年( ?)]
节 黄河流域早的居民
北京西南周口店发现大约四五十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据说那时候的人, 已经知道用火,并制造粗糙的石器骨器。内蒙古鄂尔多斯发现大约五万年前的 旧石器,中原地方还没有发现过旧石器,但未必就是从古无人居住的证据。
依据地下发掘的材料,约在前 3000 年( ?)黄河流域确有人类居住,而且已经踏进新石器阶段,有相当发展的文化。
中国中部黄河南北,是平原肥沃的地区。住在周围的各民族,都想迁徙进 来。因此成了各种族斗争的舞台,也成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场所。后冈(河 南安阳县)发掘,下层是红陶,中层黑陶,上层白陶,递变的形迹显然。
住在中原地区及其周围的种族,推想如下:
东部的夷族,济水流域是夷族的根据地。大概从东北沿渤海岸入山东境, 南下到淮水流域。相传太皞是他们的圣帝。济南龙山城子崖发掘,下层的灰 陶,形质粗劣,年代很古;皞是白色,灰也含白色,或许这就是夷族文化的遗迹。 灰黑白三色是东方出土陶器的特征。
南部是蛮族,苗、黎、瑶总称为南蛮。蛮族大概从安南迁来,发展到长江 流域,又北进到黄河流域,现今苗人的椎髻、服装、乐器以及房屋构造形式, 与安南风俗,大体相同,可以作为古代蛮族来源的佐证。蛮族种类繁杂,在远古似乎也有相当文化。其中黎族强,蚩尤是九黎著名的酋长。
西部是羌族,从西方侵入中原,与苗黎杂居。炎帝是羌族的首领,炎帝也 称为赤帝。后冈发掘下层的陶器,以赤色为主体,花纹形制,都极简单,年 代比仰韶期要早些,也许这就是羌族文化的遗迹。赤色和彩色(主要的也是赤 色)是西部文化的特征。
北部的狄族(也许就是散布长城以北至西伯利亚平原的细石器种族),东 北部的貊族,在远古传说中,没有显示他们活动的形迹。
地下发掘,材料丰富的是仰韶系文化。民国九年(1920 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掘得石器、骨器、陶器多种。石器有刀、斧、杵、镞、耨、锄及纺织 用的“棉坠”。骨器有缝纫用的针,陶器有红、白、黑两彩三彩的花纹。所以 仰韶文化也称为彩陶文化。遗物中还有陶鬲、陶鼎、豕骨、谷粒和人骨,据说, 人骨同现代北中国的人种没有什么分别。
与仰韶同系统的文化遗物,在辽宁锦西县、甘肃宁定县、山西夏县(夏县 西阴村还发现半个蚕茧)、南满洲貔子窝等地,都有发现。可是太行山以东、 渤海以西的大平原上,却未曾发现过。因此或可推想为,仰韶文化的种族,从 西方向东发展,到渑池地方,遇着别一种族的阻碍,不能前进,渡河入山西境, 北上顺长城线往东,经热河中部到辽东半岛朝鲜北部。现在这些地方都有遗迹 可寻。考古学家称为南方系文化或中国系文化,以别于长城外的细石器文化。
仰韶文化的地区散布如此广大,足见这个种族繁殖力颇强。制造工具也比 较精致,而且已有原始农业和纺织业。如果西阴村的半个蚕茧鉴定不误,那更 使人联想到嫘祖(黄帝正妻)发明了养蚕的故事。
仰韶遗址的人骨,既和现在北中国人同类,黄帝从西方来,又是历代相传 的旧说;考古学家证明中国仰韶系彩陶,与巴比伦的素沙、中亚细亚及屈里波 夷等地出土的彩陶同一系统。东西交通时期,据专家推算,约在公元前四千年。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可能在公元前 2700 年( ?)前后,即传说中的黄帝族对占据中原的羌族、蛮族发生争夺战。所以不妨说仰韶文化就是黄帝族的文化。
如果上述假设,没有大错误的话,初居住中国中部的,应该说是羌族和蛮族。东部属夷族,西部属黄帝族。经过长期的斗争,黄帝族成为中国的主人, 其他民族,或被驱逐,或被同化。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