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734559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在汗牛充栋的历史著作中,《资治通鉴》是其中极为著名、极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祖籍陕州夏县(今山西运城夏县)涑水乡,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生性颖悟,青少年时代即发愤读书,于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考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途。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历经宦海浮沉的司马光开始编纂《通志》(《资治通鉴》初名)。次年,司马光向英宗献上自己写作的八卷本《通志》,得到赞赏。英宗下诏设置书局,命司马光挑选人员组成编写队伍,官府负责拨给经费。一项皇家支持的巨大文化工程得以全面展开。宋神宗即位后,继续支持司马光的编纂工作。他在阅读了部分书稿后,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特赐书名《资治通鉴》,还亲自写了篇序文。
为了编撰这部书,司马光和他的编写助手(当时著名史学家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人)前后花了19年时间,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全书。之后,此书又经人校订,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终定稿,六年后(1092)刊行。现在通行的版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早刊于1956年),其中加入了元代史学家胡三省的注及有关附录。
作为一部“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富,体大思精”的皇皇巨著,《资治通鉴》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
《资治通鉴》的*特点是“通”。它是我国*的一部编年通史,其篇幅之大、字数之多,无出其右。全书共294卷,上起公元前403年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下迄959年五代末期赵匡胤建宋前夕,凡1362年,含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各朝的历史。全书正文有300多万字。司马光参考了300多部著作,对于史料矛盾或记载不清之处,还进行了比较、考订,撰写《考异》30卷。
因“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流传,司马光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人。他编纂这部书,不仅出于自己的喜好和责任,也与北宋前期提倡文治教化、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得失有关。这也是这部书“奉敕”编撰的原因。因此,《资治通鉴》这部书的第二个特点是“正”。它不仅是符合儒家正统价值观,而且内容通于大道,取材专取事关国家兴衰、民生休戚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其撰述目的是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过程中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正是因为司马光的经世情怀,铸就了《资治通鉴》的第三个特点“经世致用”。全书按时间先后编次史事,但往往用倒叙、插叙或总结的方式,交代史事的前因后果。关于重要人物的生平、重大事件的得失,作者会有一段盖棺论定的评价,或者引据史书,或者用“臣光曰”的形式,使纷纭的历史事实与人物,呈现得系
统而明晰。全书内容以政治史、军事史为主,尤其对于战争的记述,精彩纷呈,充满了辩证法,展示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及安危之迹,给阅史者以启示和借鉴。曾国藩向人推荐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为什么曾国藩认为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好的一部经世治国之书呢?因为这部书不光讲道理,还通权变,所谓“穷物之理、执圣之权”。一部书讲道理已经不错了,除此之外还通权变,懂得讲操作,这当然了不得。
史书的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一是史料价值,二是史著价值。作为历史材料,《资治通鉴》的隋唐五代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作为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鉴赏价值。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评述道:“《资治通鉴》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清代
史家钱大昕说:“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资治通鉴》的取材有超出正史之外者,钱大昕的评价道出了《通鉴》搜罗史料求博、考订史实求真的特点。
王夫之写过一本《读通鉴论》,专门对《资治通鉴》记载的史实进行评点。他认为阅读这部书,知历代兴衰,明人事臧否,“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自淑,就是可以提升自己;诲人,就是可以与人分享;知道而乐,就是知道治国之道、为人之道、处事之道,从而感到愉悦快乐。所以,自淑、诲人、知道而乐,就是我们学《资治通鉴》的意义,也是我们读《资治通鉴》要力争达到的三重境界。
其实,历史就是前人在应对各种挑战后,给我们留下的一些经验总结。人生、民族、国家,都会有不同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人们相关应对的措施、应对的办法、应对的智慧,以及所有成败得失的记录,就构成了历史。读史就像看高人下棋,他们每走一步都留下来一些历史的印记,这就构成了一个棋谱的残局。熟读这种残局,我们就能走下一步棋;熟读历史,我们面对不同的挑战,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道理往往是抽象的,而历史是具体的。将抽象的道理放在具体的历史情境当中看待,就能使我们增益智慧。
是为序。
“历史是*好的老师。”怎样在当今时代通过学习历史事实、了解历史人物,达到启迪智慧的目的,是历史作为文化传承的社会意义;如何让历史在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发挥其原本的作用,也是史学研究者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本书作者张国刚教授从这些角度出发,以纵横东西的视野广度和贯通古今的思维深度,重点关注《资治通鉴》作为史著的鉴赏价值,深剖其中蕴含的历史智慧,以期做到“读史使人明智”。
本书是张国刚教授在学术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通俗化,从《资治通鉴》文本出发,选取历史节点,摘寻经典故事,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地讲述从战国三家分晋至隋唐五代这段时期的历史。在战国时期,选取了智伯、魏文侯、吴起等人物,以及围魏救赵、商鞅变法等事件;秦汉时期,选取了嬴政、刘邦、霍光、刘秀等人物,以及赵高亡秦、王莽新政、汉末群雄相争等事件;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取了石勒、谢安、高欢等人物,以及刘裕开国、冯太后改革等事件;隋唐五代时期,选取了隋文帝、魏征、郭子仪、裴度、李德裕、唐宣宗、朱温、李存勖等人物,以及永贞革新、朱温灭唐等事件。其中既有忠于原典的历史场景再现、人物言行钩沉,也有独到深刻、妙趣横生的分析讲论。
本书在正文边栏,设有“通鉴识读”栏目,配有与正文内容相适应的《资治通鉴》原文,将作者解读与原典记载相搭配,启发思考,使读者一目了然。
总之,作者希冀能通过《资治通鉴》中的经典史事,娓娓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千古历史中的智慧,令一部体量浩繁的巨著一变而为精简通达的读本,以飨广大读者。
《资治通鉴》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但卷帙繁多,且以文言写就,对一般人而言难度较大。本书六个章节、五十六篇文章,以通俗语言对《资治通鉴》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解读,每篇关键处附以经典原文,皇皇巨著一变而为精简读本,以飨广大读者。
从战国秦汉的大风飞扬到隋唐五代的盛衰治乱,走过千年岁月;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到赵匡胤黄袍加身前夜,历览数世兴衰。作者娓娓道出《资治通鉴》中的精髓智慧,精心总结个人独到见解,给读者以启发和帮助,以期读史明智。
目录
战国——时代变迁
智伯的覆亡
魏文侯的治术
吴起的人生悲剧
千古高手——围魏救赵
爱作秀的卫嗣君
齐威王的故事
商鞅的变法之道
秦国的对外战略
赵武灵王的英雄短歌
秦赵外交角力与军事抗争
赵国名将之死
秦汉——大风飞扬
嬴政:从弃儿到祖龙
赵高:三个步骤灭亡秦朝
不要“面子”的刘邦
汉初的“一朝两制”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霍光:“昭宣中兴”的功臣
王莽:登帝位与行变革
秀才刘秀的造反之路
党锢之祸——东汉知识分子的灾难
汉末三国——群雄逐鹿
乱天下者何进也
袁绍:打烂一手好牌
曹操:生杀予夺有规律
刘备的仁厚与坚忍
江东名将周瑜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诸葛亮:两朝开济老臣心
司马懿的上位史
两晋南北朝——风云激荡
“居治忘危”的晋武帝
魏晋风度的底色——从何晏到王衍
文盲皇帝石勒
风流宰相谢安
刘裕:开国皇帝埋祸根
萧衍:“不想出家的学者不是好皇帝”
三朝元老崔浩之死
北魏“一姐”冯太后
一代枭雄高欢
宇文家族的偏霸事业
隋唐——盛衰治乱
隋文帝的影响力
高颎被杀——隋朝兴亡的转折点
隋炀帝为何丧国
魏征:不做忠臣做良臣
唐玄宗:走过盛世与乱世
圆满人生郭子仪
奇士李泌
唐德宗改革始末
王叔文的“永贞革新”
裴度:“元和中兴”贤相
李德裕:“萧曹避席”的大政治家
唐末五代——山河破碎
日落长安——唐宣宗时期的政治
唐代后期宦官专权
草莽英雄朱温的一生
后唐庄宗的戏剧人生
再论石敬瑭割让燕云
两次黄袍加身——从郭威到赵匡胤
春花秋月话南唐
在清华大学讲授“《资治通鉴》导读”线下和线上课程已经多年了,也出版过几本相关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邀请我为中学生和社会青年写一本关于《资治通鉴》的书,于是,就有了读者面前的这一本。与以前的书稍微不同的是,本书行文力求更加通俗,故事内容也力求全面,特别是在边栏加入若干《资治通鉴》原文,以便学生参读,更好地体会《资治通鉴》的韵味。
责任编辑冯良仔细审读书稿并进行了细致的编辑加工,历史编辑室主任李卿博士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清华大学的几位研究生朋友在文字处理和内容校对方面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谨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若书中有错误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