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517215
☆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的尼姑专题研究
☆多角度多层次为诋诬丛生的尼姑历史正名
☆内容丰富,增补部分新材料,对部分内容作了修订
《尼姑谭》是一部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的尼姑专题研究,正如作者开篇首句所说:“《尼姑谭》可说是闲书,但并非戏笔。”作者征引佛书、僧传、笔记、诗文、地方志以及墓志、塔铭等文献,或述,或考,或评,就有关尼姑的问题,抒发己见,试图复原被历史扭曲的尼姑之面貌。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暮鼓晨钟的女性世界”从尼姑的历史出发,细致探讨了尼姑的生活;中编“清尼遗事考实”就岭南三尼与清初政局、道光禁烟与灵官庙尼姑案等历史事件作深入的探讨;下编则为《比丘尼传》评说。
此次增订本在原书基础上增添了部分新材料,并对部分内容作了修订。全书内容丰富,文字平易,论点明晰,是一部优秀的学术普及著作。
目录
引言
上编 暮鼓晨钟的女性世界
一、青灯古佛旁的女人
二、尼姑参禅
三、尼姑思凡
四、尼姑之死
五、乱世尼姑
六、花禅
七、文人与尼姑
八、尼姑与文化
九、尼姑临终偈
十、尼姑诗
中编 清尼遗事考实
一、岭南三尼与清初政局
二、钱柳与尼姑的因缘
三、“吸鸦片烟始于尼”辨证
四、道光禁烟与灵官庙尼姑案
下编 《比丘尼传》评说
一、宝唱及其时代
二、晋尼列传评说
三、宋尼列传评说
四、齐尼列传评说
五、梁尼列传评说
附录
一、中国尼姑大事记
二、尼论辑要
后记
新版后记
引言
《尼姑谭》可说是闲书,但并非戏笔。
中国尼姑史,是一个问津者少而又诋诬丛生的领域。在通常情况下,“尼姑”往往被等同于“花禅”或“淫媒”,名声是不好的。什么“禅室偷香”“尼庵私会”,作为传统题材被演成话本、戏曲和时调,弹唱于市井,流播于乡间。在说说唱唱中,一部尼史,几乎完全变成艳史了。
任何偏见,一经社会化,就被赋予公论的面貌,世代传承,根深蒂固。自宋代以来,随着封建伦理的强化,尼姑被安排在“三姑六婆”的首席,不断受到俗人的笑骂。甚至梦见尼姑,《占梦书》也视为不祥之兆:“梦见尼,所为不成。”在现实生活中,妇女与尼姑彻底隔离,成为《教女遗规》的金科玉律:“三姑六婆,勿令入门。此辈或称募化,或卖簪珥,或假媒妁,或治疾病,专一传说各家新闻,以悦妇女。暗中盗哄财物尚是小事,常有诱为不端、魇魅刁拐,种种非一。万勿令其往来!”被放逐于女界之外的尼姑,成了一群不可接触的人,似乎是罪有应得的。凌濛初的名著《拍案惊奇》,就有一段令人惊奇的议论:
其间一种狠的,又是尼姑。他借着佛天为由,庵院为囤,可以引得内眷来烧香,可以引得子弟来游耍。见男人问讯称呼,礼数毫不异僧家,接对无妨;到内室念佛看经,体格终须是妇女,交搭更便。从来马泊六、撮合山,十桩事到有九桩是尼姑做成,尼庵私会的。
凌氏用他凌厉的笔锋,从两方面来给尼庵定性:一是“引得内眷来烧香”,即销金窟也;二是“引得子弟来游耍”,即销魂窟也。一庵两“窟”,双料功能,怎能不“狠”!真是“善哉,善哉”,尼被“泥”化了,变成漆黑一团。
如果说,这是讽世之言,难免有所渲染;那么,以论世为己任的士大夫,又怎样评论中国尼姑之命运呢?清初大诗人朱彝尊的《杂诗》二十首之一,竟然也是用灰色来给尼姑画像:
至晋始有尼,入梁俗莫挽。
此辈僧易狎,为态亦婉娩。
一入富家门,内言出于梱。
挟伴湖山游,积金寺塔建。
精舍累百区,有司岂能限!
宣淫青豆房,饱食香积饭。
因之坏风俗,讵可偕息偃。
妇人有妇功,蚕织乃其本。
如何水田衣,娑拖出祗苑!
在朱氏笔下,自东晋到清初1000多年的尼姑史,除了狎、游、淫、食之外,似乎就无事可记了。尼姑从妇女中异化出来,被他不问青红皂白地当作离弃“妇功”的蜕化现象,简直一文不值。这首诗反映出来的尼姑观,很有代表性,也很有倾向性,可说是封建士大夫的共识。它既然立足于礼教和男权,就很难有全面的观察了。事实上,幽幽尼寺,万境千缘,固然有人设骗局,开淫窟,但也不乏善行、深情和睿思,怎能一律扣上“坏风俗”的罪名!
佛教的包容性,带来佛门的芜杂性,这原是释氏一个老大难问题。柳宗元在《送玄举归幽泉寺序》中早已指出:“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则思入焉。故有貌而不心,名而异行,刚狷以离偶,纡舒以纵独,其状类不一,而皆童发毁服以游于世,其孰能知之!”随着佛教日益世俗化,僧尼良莠不齐的情况,到明代后期更加严重。净土不净,佛头着粪,确实可悲可叹。出人意表的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本来是败类玷辱了群体,她们的丑行却被好事兼好色之徒加以群体化。于是,“天下尼姑一般黑”的虚构,便成了振振有词的裁判,把一切遁入空门、含辛茹苦的女性,统统打进十八层地狱了。用如此武断和轻薄的态度对待尼姑群体,不仅缺乏历史感,也缺乏正义感。
尼姑来自芸芸众生。她们之中,大有被侮辱和被损害者在。弱女、弃妇、寡妻、旧宫人,乃至风尘中的卖笑者,这群无告的生灵,要不是绝望,怎么会厌世呢!“霓裳和泪换袈裟”,尼姑史实质上是一部血泪史,浓缩着婚姻悲剧、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从总体来说,尼姑不是淫邪的化身,而是苦难的产物。清初的满族作家和邦额,在《夜谭随录》中,对尼姑出家因缘及其心路历程作过如下分析:
顾念伊剃度亦有因缘:或多病而误信星书,父母忍心割舍;或早寡而情伤破镜,闺门绝意修容;或失琴瑟之调,逞小忿而乌云辄剪;或抱琵琶之恨,恐中弃而白发靡依。于是礼金粟以向空门,本图忏悔;拥蒲团而课静室,渐觉孤清。暮鼓晨钟,翻出凄凉之响;春花秋月,暗生活泼之机。既而托钵以延门,每致桑间之约;假安禅而闭户,频来月下之敲。
这些脱离红尘的女性为何又再坠红尘,其中包含着市井之民津津乐道的种种“机密”。表面上这是心理和生理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即人性与佛性的冲突。青灯古佛旁,任何时候都不是妇女的世外桃源,这里所能提供的,只是用新的压抑形式(戒律)去代替旧的压抑形式(礼法),并未缔造过什么自由的生存空间。女性出家人的失落感是永恒的,因为,“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阳”(马克思语)。
“嘉孺子而哀妇人”,是《庄子•天道篇》倡导的一种智者的慈悲。尼姑属于不幸的妇人,当然应该在“哀”之列。按个人的记忆,自己与尼姑尽管无缘可言,但寄予某些同情,却似乎蓄之已久。儿时依母,爱跟妈妈上外婆家。沿堤而行,走近村口,榕荫下有座破败的庵堂,偶尔看见三两个尼姑在里面走动,只觉不男不女,莫名其妙。后来识得几个字,草草读过《阿Q正传》,对那个被阿Q调戏、咒骂他“断子绝孙”的小尼姑,也曾流露过几分同情和悲悯。念大学的时候,有幸赶上听双目失明的陈寅恪教授讲史论诗,又读了他的论文《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这才茅塞顿开,晓得应当从梵、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中去认识尼姑出家现象。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四旧”运动,有一天在广州街头,遇见一个老尼姑正遭“勒令”,当众焚毁自己供奉过的经书和法器。“槛外人”沦为瓮中鳖,欲诉无门。她孤零零地拨着火灰,那副沮丧的样子,那种哀怨的眼神,不知不觉地竟在我心中激起一阵酸楚。直到今天,我还弄不清当年这种奇特的反应,是不是悲人正所以自悲。
从所见所读和所感中,我逐渐地意识到,被扭曲的尼姑面貌应当复原,尼姑史的重建是不妨一试的。不过,在认识的现阶段,还难以作出严格的历史叙述。因此,只能散论漫谈,抒发有关尼姑问题的若干己见。全书三编,或述,或考,或评,终算凑成一个“三合一”的思维结构。流传至今的古代文献,储存着形形色色的尼姑史料,佛书、僧传之外,还有语录、笔记和诗文,以及数量庞大的地方志。甚至石头也不甘沉默,出土的墓志和塔铭,断断续续传来尼姑往事的新信息。所憾识见未广,掌握的事例离详备尚远。更何况,作为一名尘世学人,我的尼姑观其实是相当“空”的,既未到过尼庵实地调查,也无权向佛门女弟子散发“问卷”。有关尼姑史的全部探索,始终跳不出文献的圈子。这本百衲式的《尼姑谭》,尽管想写成随笔性的文字,却依然带着欲罢不能的学院腔,这是要请读者多多包涵的。它的特点和缺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纸上谈尼”。尚祈诸君谅察,谢谢。
后记
从文化史和社会史方面观察中国尼姑的往事,对作者来说,纯属尝试,而且只是粗浅的尝试。本书的原始构思,曾于1992年6月13日在中山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的学术讲座上提出,听取过与会学者的批评和建议。现在看来,这本《尼姑谭》虽对中国尼姑的命运有所论述,但未能深入探索尼姑的精神世界,寸心自知,甚觉辜负此题。
本书定稿付印之际,胞姊丽娜女士不幸病逝于汕头老家。她一生贤淑,对人宽厚。早年生活清寒,用极其微薄的收入支持我念完高中,免于失学之苦。每当想起这段岁月,我就不能自已,深感对她回报太少了。这本有关女性研究的书,如果可以有个题辞,我想说的一句心里话就是:“献给逝去的姊姊。”
自1992年至今,本书三易其稿。在修订、加工过程中,海外友人詹益邦先生寄望甚殷,陈春声博士屡加关注,蒋晓耘女士倾力支持,郭德焱、王川两位青年朋友也帮过不少忙。中山大学出版社刘翰飞先生、杨权先生和邓启铜先生,不辞辛劳,奔波策划,使本书得以尽快面世。作者除深致谢意外,可说也因事悟理,从中领会到:小我只有在大我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1996年6月,丽日南天
蔡鸿生写于广州中山大学
新版后记
我是校园中人,离佛寺远,离尼庵更远。用俗眼观察青灯古佛旁的女人,并非好奇,而是因为这个独特群体的历史,反映出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不可漠然置之。
“尼姑”之名,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义山杂纂》和《义山文集》中已用过两次,均含贬义。本书选取“尼姑”这个俗称,则是由于其中包含梵汉二元结构,可以作为佛教中国化的描述工具。从六朝到唐宋,无论河西还是江南,都可以在暮鼓晨钟的女性世界中,发现印度比丘尼戒律所禁绝的“佛门织女”“佛门孝女”和“佛门才女”。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言:“橘迁地而变为枳,吾民族之同化力可谓大矣。”出家人不离世间觉,这种“以华情学梵事”的天路历程,调节了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矛盾,正是尼姑往事值得一“谭”的理由。微获小识,质之高明,可乎?
蔡鸿生
2019年8月19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