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819748
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是在数千年历史里累计和升华的,又是在前人昭示后人和后人承接前人中延续和贯连的。由此形成的古老而常新,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具体的过程。对于个体而言,价值提供了人生意义之所在,有此意义,而后知所取舍,知所选择,知所向往,知所守定。本书叙述了历史留给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在两千年传承过程中的人情、物理、故事,而后昔日的具体性能够催化出后来的具体性。本书的关注之所在,可以说是今天中国社会的关注之所在。
序 杨国强
引言
虚与实
聒噪千年的义利之争/4
“义生利”和“德生功”/12
俗不可耐的铜臭/17
名利论一:隐士效应/22
名利论二:忘名、立名和窃名/28
聚财和散财/33
崇俭和抑奢/40
不患寡而患不均/47
“杀尽不平方太平”/52
公与私
中国的家和家族/59
荣损与共的家族关系网/64
“孝”的重担/71
移孝为忠/77
忠孝观念下的人格依附/83
忧国忧民之心和儿女私情/89
乡谊、人情和面子/93
官本位/100
读书做官,公车路窄/106
公则胡越一家/112
治与乱
农业社会的特征/121
人心思定,安土重迁/126
知足者常乐/132
崇古尊老/140
治世与乱世/148
重德轻才/154
谦厚之风/159
统一和分裂/166
循旧和变革/173
中庸之道的魅力/180
生与死
寻求永恒的价值/187
天人合一/194
摆脱欲望的困扰/200
治生与治学/207
黯淡的理性之光/213
奇妙的心理平衡/221
意气、门户和党争/230
气节和生死观/238
迂腐与超脱
知识分子的使命感/246
离经叛道者的轨迹/254
圣人何在?/259
帝王思想的价值追求/266
大众价值观导向/272
价值荒与价值系统的重建/278
财产所有权关系的影响/285
动荡中的稳定/291
尾语
再版后记
序
《衍续与嬗代:中国传统价值观漫论》出版于2000年,相隔二十年之后能够重版,说明了这本书的关注之所在,仍然是今天中国社会的关注之所在。
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是在数千年历史里累计和升华的,又是在前人昭示后人和后人承接前人中延续和贯连的。由此形成的古老而常新,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具体的过程。对于个体而言,价值提供了人生意义之所在,有此意义,而后知所取舍,知所选择,知所向往,知所守定。取舍、选择、向往,守定汇合而成的,便是人在世间的安身立命之地。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他所说的“大者”,显然正是人生意义给予的立命之地。对于群体而言,则价值以是非之分和善恶之分为人世立义理,使人既在社会之中,无分贵贱,无分贫贱,无分贫富,无分长幼,都共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人是好人,什么人是坏人;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而后以此自处,以此处人,便构成了一种以共有的价值相维系,而能够安己安人的稳定关系。因此,儒学以“圣人之治天下,亦安天下而已”为理想,明白地陈说了历史中国的社会秩序与伦理秩序之重合和同一。由于社会秩序与伦理秩序相重合和同一,则天理、国法、人情已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串结之下汇为一体,于是两千多年来,治理便是教化,教化便是裁判。严复说“不见夫畏怖清议者乎?刑章国宪,未必惧也,而斤斤然以乡里月旦为怀。美恶毁誉,至无定也,而礼俗既成之后,则通国不敢畔其范围。人宁守饥寒之苦,不忍舍生,而愧情中兴,则计短者至于自杀”。他用“礼俗既成”说明了共奉的价值之化为共奉的准则,而持此以评判人与事,其所可和其所否便成了一种社会裁判。比之“刑章”所体现的国家裁判,社会裁判无疑更富笼罩力,并因之而更加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所以两千多年中国礼法并用,而礼之位尤在法之上。
自19世纪末进化论以“天演”之名传入中国,又被当时的中国人简约化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物竞天择,优胜劣败”,而后是一世之优与劣皆以强弱相分,以利害相分,旧日由是非善恶之辨筑为根基的伦理秩序便身当其冲而成了先被质疑的东西。这个过程由梁启超发其端绪,以新道德、旧道德、公德、私德为龂龂之辨,之后继起的还有“社会道德、国家道德种种新名词”,遂使原来熟知的道德悬空升为一片人不能识的迷雾。林语堂曾引西国寓言说:百足本以其众多的脚而行走自如,一日与螳螂讨论哪一只脚应该先走,哪一只脚应该后走,结果是第二天已不会走路了。对比当日多见的“未见其公德之有可表见,而私德则早已蔑弃矣”,则新道德、旧道德、公德、私德之类亦犹是也。所以同是梁启超,在阅历既多之后又说:吾昔以为中国之旧道德恐不足以范围今后中国之人心,而渴望发明一种新道德以补助之,由今以思,此直理想之言,而绝非今日可以见诸实际着也。何也,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苟欲言道德也,则其本原出于良心之上之自由,无古无今无中无外无不同一,是无有新旧之可言。
道德延续于历史变迁之中,因此道德不会没有变化。然而道德延续于历史变迁之中,又说明道德的变化是出自内生,从而前后承接的。梁启超的困而知返,是一种认识的深化。而“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则尤其正确地说明了道德的传承只能实现于具体过程之中。同一个道理,潘光旦说:“人的本性中最可鼓励我们的一点是他在好的榜样面前,能够受到感动。”并说这种好榜样的由来,一是“过去的贤人哲士”,二是“在权位而从政的人”,三是“师道”之所在。与这种榜样之所在的感动和被感动相连的,便是种种人的具体性和事的具体性。以此为尺度,则《衍续与嬗代》一书之自有价值而可读可想,正在它叙述了历史留给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在两千年传承过程中的人情、物理、故事,而后昔日的具体性能够催化出后来的具体性。
本书由施正康教授和陈达凯教授合作。达凯是我多年的朋友,虽平日见面不多,然淡水之交,贵相知耳。他以此为题目与正康教授合作撰述,应当寄托着自身的深思和关怀。就此而言,这也是一种延续和承接。
杨国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