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46967
抗战是中共绝境逢生的逆袭,也是由弱到强的成长。有人谓中共在抗战时期的成功是历史的奇迹,也有人曰中共是时势的宠儿,其实成功就是奋斗的结果。本书旨在通过几个革命的切片,解读抗战时期中共在中国农村取得成功的密码,从另一个侧面回答中共为什么能行、革命为什么能赢、社会为什么会变的问题。
丛书介绍:
在中国历史上,民国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存续时间虽不长,却给现代中国带来剧烈且长远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中国历史在近代的惊涛骇浪中艰难转型,而民国时期的城市建设和乡村转型,正是中国近代转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建树颇多,也独树一帜,体现出多样性、开放性、国际化和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多重特征。鉴于各地城市和乡村的组织主体、建设思路,乃至社会各阶层对社会建设的判断和认识各不相同,要想对整个民国时期城乡建设进行深入探讨是很难的,需要通过具体个案来进行实证研究,这样才看得更深入、更清楚。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推出的学术前沿系列“城乡研究辑”就是基于上述理解所展开的区域专题研究。
本书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问题来深入分析抗战时期中共陕甘宁和晋西北根据地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变迁史。(1)是以生产力革命为目标的中共革命为何会造成农民分家、地权分散、村界清晰,并导致传统乡村家庭小农经济固化这个悖论式的后果的;(2)是中共通过民主选举、统一战线和民生建设,如何实现一面积极推进政权的一元化革命化,一面又如何令农民相信边区政权是民主和合宪性的,并*终在和国民党的政治竞赛中建构起中共宪政民主的进步政治形象,取得政治合法性和道义制高点的;(3)是中共如何通过农民劳动互助和农村合作社撬动农村既有社会结构,占领农村公共社会空间,挤走社会各种中介力量,并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斗争、悔过自新等方式,深入农民精神世界,*终使原本自然分散的农村改造为组织化、行政化的革命新社会的。通过上述三个方面,来真实再现根据地社会经济面貌及其演变的整体轨迹、丰富我们对于在革命与战争背景下内陆偏远地区现代化的理解。
绪论
一、 陕北、晋西北的基本概况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旨趣
第一章根据地上层政治体制的转变与演化
第一节长征后的中共策略调整
第二节根据地代议制政体的出现
第三节“一元化”后边区政体的转变
第四节社会的新变化
第五节人民民主的制度演进
第二章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革命化重构
第一节重建基层政权的缘由
第二节村选动员和选举
第三节村政权运行绩效
第四节革命与民主的融合
第三章根据地乡村经济和阶级关系的转变
第一节减租减息政策的提出
第二节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第三节乡村阶级关系的变化
第四章根据地社会结构的移易
第一节农民负担与农民分家
第二节划分村界与乡村地权变迁
第三节宗族的式微
第五章根据地乡村的集体化
第一节农业变工互助
第二节农村合作化
第六章粮食征收中的农民与国家关系
第一节征粮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农民的抗拒
第三节派遣工作团
第四节开评议会、群众大会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为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无论对中共,还是对现代中国的发展转型,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共在根据地喘息休整,并从此由弱到强,问鼎全国。因此,探寻当年的革命足迹,研究抗战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历史,特别是在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改革、制度建设方面和构建新的国家秩序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一直是党史研究的重要阵地。原因很简单,这里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引领群众抗战革命的前线,也是日后中共全国建政的缩影与预演,同时中共在延安时期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新中国国家体制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考察这一历史时期根据地社会改造的历程和经验,对于理解建国后的中国社会发展,乃至推进当代中国的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国家民主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存在若干问题。从中国现代国家结构和制度的起点去理解、把握和分析问题,是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方法,这对于我们今天总结党的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建立并完善现代国家制度,乃至解决当下快速发展中的社会矛盾,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具体而言,本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胪列如次:第一,对中共领导下根据地社会改造的研究是党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了解根据地的基本社会经济情况是中共引领根据地进行历史变革的基本依据,也是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段历史,学界虽有一定研究,但从上层政策和下层回应两个维度来考察根据地的社会转型尚不多见。本书即以探寻农村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态的嬗变为宗旨,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选取新的视角,对根据地变革的理论和实践予以系统考察,真实再现根据地社会经济面貌及其演变的整体轨迹、丰富我们对于在革命和战争背景下内陆偏远地区现代化的理解,特别是反思学界对根据地史研究“革命星火燎原”“革命塑造社会”的观点,提高根据地史研究的境界,这是本书写作的主要价值。第二,有助于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制,并对其深入分析和评价提供客观翔实的历史依据。辛亥革命后,秩序重构就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而紧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革命和社会动员,一直试图按照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进行全面改造,不仅在政治方面创设了协商民主政治,还完成了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构。而这种新的民主政治的建立和新式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地方关系的形成,对中共革命在乡村的推进也起到极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研究中共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政策理念、运作方式和操作路径可对中共对传统社会的秩序重构做一历史性还原和总结,应该说是理解中共在抗战革命进程中成功进行社会治理的一个新的视角。
(1)角度比较新。从性质上讲,本书是一本社会史研究著作,但事实上,本书与一般根据地社会史研究不同,它更多关注革命,特别是中共革命造成的传统农村变迁的“冲击-回应”,以及从现代国家建设角度评价革命所带来变化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本书的研究对象与其说是根据地乡村社会,不如说是政治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历史空间的交织。特别是从革命党在根据地的工作机制和治理模式的角度看建国后的社会体制的确立,这是近年根据地史研究的新路径,就此而言,作者走到了学界研究的前列。(2)视野开阔。本书虽然研究根据地,但视野却非常开阔,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到列宁的革命策略,再到具有中国特色革命路线方针的形成,乃至社会对革命的接受和反馈,并以此来衬托抗战时期根据地乡村改造和变化的主要特点:后发性、政党主导性、政治革命性。这一点难能可贵。(3)资料丰富。作者充分利用陕西省档案馆、山西省档案馆所藏有关档案和各种档案资料汇编;作者还比较广泛地利用了各种报刊资料、地方志、调查资料。所有这些,使书稿的每一种立论,做到了言之有据。其中对有关档案的使用,是本书极为珍贵的部分。(4)文字平实、顺畅,反应作者有较好的文字驾驭能力。综上所述,书稿内容丰富,史料翔实,问题突出,富有创新精神。相信该书稿的问世,对分析和思考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会提供一定历史线索,促使学界对这些问题进行长时段和更加深入的思考。
——岳谦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