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49087
作家闫红以解读《红楼梦》和民国女子为读者所熟知。本书是闫红谈《红楼梦》的新书。闫红解读红楼的笔触,聪慧灵动,别具一格。解读过程中,联系当下的社会现实,结合《红楼梦》的文本,见解精到,让人心中一亮。书中观点,涉及社会经验、职场历练、养育儿女和两性情感等。书中对红楼人物的解读,贴切而又独到,对探春和宝钗的解读,尤为精彩。从一部《红楼梦》里,看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中年之后读红楼,像是在雪后看风景,更乐于欣赏的,是枯索处的各种滋味。”
作家闫红解读《红楼梦》的*著作。我们眼下的痛点和焦点,《红楼梦》里都有。作者将《红楼梦》与人生打通,读出人性、情怀、经验……洞悉世道人心幽微处,赋予红楼中人现实感。《红楼梦》的神秘之处在于:它不仅要跟我们讲一些故事,还希望我们以此为镜鉴。在镜中,看到的不只是幽深的古代故事,更有我们汹涌澎湃的现实。作者独辟新意,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人和事进行解读。通晓红学大家意见,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在《红楼梦》里找到答案。
我们眼下的痛点和焦点,《红楼梦》里都有·1
/ 自序/
辑 活色生香
贾母为什么没有活成“鱼眼睛”?·3
紫鹃、袭人和晴雯:大丫鬟的生存之道·12
大观园里的“杜拉拉升职记”·20
活在底层,容不得一点掉以轻心·25
宝玉和贾芸,一场尬聊里显示的阶层差异·35
“集邮女星”多姑娘为何放过贾宝玉·42
第二辑 凛冬将至
贾雨村和甄士隐:上升草根与下坠中产的一次擦肩·49
贾雨村: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模板·57
薛宝钗说凛冬将至,你却说她勾引男人·64
薛宝钗与无知之幕·79
善于分配的薛宝钗·85
抄检大观园背后·89
探春的铁腕与钢铁意志·95
从赵姨娘到七巧:被剥削的女儿们·99
弱者做不了好母亲·105
第三辑 谜之黑洞
秦可卿与王熙凤之间的谜之黑洞·115
王熙凤真像她想象中那么能干吗?·124
当凤姐遭遇刘姥姥,她为何没有“致贱人”?·130
自称不信邪的王熙凤,有时也会敬畏贫困·136
第四辑 理解悲伤
“水性荡妇”还是“贞洁烈女”,哪个尤三姐更精彩?·143
红楼二尤的故事,被张爱玲改成了诱奸案·154
若你羡慕过曾经不屑的人,你会理解宝玉的悲伤·160
这不是我要读的《红楼梦》后四十回·167
“凤凰男”吴梅村和“直男癌”冒辟疆,都不可能写出《红楼梦》·180
《红楼梦》之快问慢答
探春和凤姐做boss,你更喜欢哪一个?·193
尤老娘为什么对女儿不闻不问?·195
贾蓉和秦可卿关系怎样?·197
黛玉看到宝钗为宝玉绣肚兜,为什么没有生气?·199
为什么贾宝玉对奶妈不怎么样,而贾琏对奶妈很客气?·201
宝钗知道宝玉不喜欢读书,为什么还老劝他?·203
林黛玉人缘怎么样?·206
王熙凤和平儿是什么关系?·208
薛姨妈是《红楼梦》里的反派吗?·210
黛玉为什么拒绝宝玉的表白?·212
贾宝玉是专情还是滥情?·214
王熙凤是怎样一个人?·216
王熙凤更具有现代精神吗?·218
贾母批判才子佳人戏,是针对宝钗还是黛玉的?·220
李纨为什么不喜欢妙玉的为人?·222
晴雯若活着,会变成赵姨娘吗?·224
为什么贾政更爱赵姨娘?·226
为啥元春不喜欢黛玉?·228
小时候看《红楼梦》,总把回跳过去,实在看不懂。倏忽之间便是四海八荒,几个时空的穿越,让人眼花缭乱,我很长一段时间搞不清石头和情僧以及那个空空道人什么关系。
渐渐地看懂了文字,却更加不明白了,这一章跟后面看熟了的情节颇有矛盾之处。比如说,段里,作者就说:“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字字句句里都有自责自怨之意,埋怨自己当初没有听父兄和师友的,但是在小说中,那些父兄师友的话,好像确实也不怎么值得听啊。
宝玉上的那私塾的塾掌贾代儒没什么教育理念,自己的孙子教得一塌糊涂。黛玉的先生贾雨村呢,基本上就是在混饭。也好,他传递给黛玉的,倒是一点真我,不至于像《牡丹亭》里杜丽娘的先生,过于用力,酸腐之气扑面而来。
比较有理念的,就是宝玉的父亲贾政了,他执着于典型的应试教育,认为《诗经》以及先秦两汉八大家的散文都不用读,“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要紧的”。
是不是有点耳熟,“少看闲书!把课本上的背会再说。”你爸妈一定这样对你说过吧,又有多少孩子像宝玉那样非暴力不合作过,为什么到头来,青春的恣意飞扬变成了这样一种“悔”,那么曾经爱过醉过欢笑过悲伤过的一切,还有没有意义?
看懂这些,要到中年,领会到生活的万千滋味,方懂得宝玉或是曹公的矛盾心结。年轻时候以为人生贵适意,对酒当歌而不必问今宵酒醒何处,到此时,命运还你宿醉后的寂寞,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无可奈何花落去,谈何生前身后名,若是带累得家人与你一起忍受困窘,怎会不悔当初的散漫与傲慢?况且还有个贾兰式的成功者在那里比着,想不失落都难。
贾兰是宝玉的侄子,贾政的长孙,父亲去世得早,他与寡母相依为命,在贾家处于边缘位置,倒有一种寒门子弟式的争气,一心一意好好读书,终贾家败落,他依然能凭一己之力,给母亲挣个凤冠霞帔。
素质教育是需要物质供养的,一旦命运釜底抽薪,就会让人措手不及;应试教育则能够让人活得更安全,你遵循体制的要求,自然会获得回报。
可是,假如不是有那样一个看似不务正业,实际以爱和美为业的贾宝玉,世间也许会多一个贾兰或是贾雨村,我们却看不到这样伟大的一部《红楼梦》。谁能说哪种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即便是功成名就的贾兰,是不是也懊悔于自己从来没有过童年和青春?
所以,有种说法是:说人生无悔,那都是赌气的话,若是人生无悔,那该多无趣啊。人生的有趣,也许就在于它没有标准答案,让你时而自我肯定,时而悔恨暗生,而你所悔恨的,也许正是别人羡慕的。而作者嘴里说着悔,心中也未尝没有自负。
中年之后读红楼,像是在雪后看风景,更乐于欣赏的,是枯索处的各种滋味。大衰败即将到来,更值得玩味的是各人的应对之道。
秦可卿弥留之际,变成了一个预言家。她知道盛极必衰,大难将至,告诉闺蜜,也就是荣国府的管理者王熙凤,到了转型的时候了,从以铺张浪费为荣的豪门,必须向精打细算的中产之家转型。她建议在祖坟旁边购置不会被充公的土地,保障祭祀与私塾的开支,将来一旦败落,日子还能过得下去。
这个方案听起来复杂,一言以蔽之就是消费降级。这金玉良言,王熙凤却不怎么听得进去,只是着急询问,有什么办法能永葆富贵。
这种妄念,多少人都有,以为明天一定比今天好,即便看到他人的消长,仍然以为自己在那波涛之外。不过,王熙凤还是比较务实的,当家中财务逐渐入不敷出,她也会劝王夫人,减员增效,大家不要再使唤那么多丫鬟。王夫人知道她说得对,心里却总是不甘。毕竟,她是名义上的当家人,不愿意衰败从她手上开始。
真正有希望的,还是年轻一代。探春只是临时理家,便着手对大观园的财政进行改革,放弃豪门的自负与矜持,到赖嬷嬷家赴宴时也会调研人家的经营方式;在大观园里搞土地承包,把大观园分配给善于侍弄土地的人,让它从生活场所变成生产场所,一草一木都实现经济价值,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宝钗则是两手准备,一方面早早就一叶知秋地预知了无常,在衣食住等方面主动实施消费降级,还曾劝王夫人关上大观园,减少开支,可惜王夫人也没怎么听得进去。
同时,她协理大观园时,针对探春的土改政策,提出了拾遗补缺之道,让得到土地的人拿出一部分钱来,分给没有得到的人,使得所有人都能分享到改革红利。在大观园里,建立起一个和谐小社会。
作者对探春的评价是“敏”,对宝钗的评价是“时”。仔细看她俩联手管理大观园这一回,怎样收税,怎样分配,有很多现代性的东西,窃以为,其价值远远大于“宝钗是不是腹黑”的争论。
《红楼梦》里,人来人往,各有各的命运,归根结底不过是有人在起高楼,有人楼塌了。这也是我们的命运。漂流在无常之上,我们却如宝玉般执着地寻找某种确定性,想要给自己一个终极答案,哪怕是以悔恨,给自己一个终极的总结。但在回望的过程中,总是发现,事情的意义就在它发生的时刻,时过境迁之后,各种体会都不过是当时的心情,不能算数。
我们有时也会变成王熙凤或是王夫人,把下坠视为非常态,用各种方式去躲避,但终究是躲不开,倒不如像宝钗这样迎难而上,很多人鄙薄宝钗出身于当时不怎么高贵的商人之家,但正是这背景,赋予宝钗以冷静的现实感,是那些迷梦中的人所不具有的。
《红楼梦》的神奇之处或许就在这里,它不仅是要跟你讲一些故事,还希望我们以此为镜鉴。在镜中,你看到的不只是幽深的古代故事,更有你汹涌澎湃的现实。
(闫红解读《红楼梦》的作品)颇有大气,不拘一格,振聋发聩,言前人所未言,堪称启人心智、动人心魄。
——王蒙(著名作家)
读红楼愈久,愈明人情;知世事越深,越惜天真。这是我对闫红的印象。
——潘向黎(作家)
闫红《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借《红楼梦》这部书,读懂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中国人的善恶价值、中国人的欲望风情和中国人的生死轮回。
——贾永莉(腾讯“大家”主编)
善于分配的薛宝钗
【一】
让弱小者获得哪怕是有限的利益共享,能够让所有人都活得更加安全,《红楼梦》里,薛宝钗深谙这个道理。
《红楼梦》五十六回,凤姐身体欠佳,王夫人等又有各种烦冗之事,探春、宝钗、李纨被委以管家的重任。家里那些老婆子们原以为这三个人好搪塞,过了几件事,才发现比凤姐更难对付,暗中抱怨:“刚刚的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
她们三个配合得确实非常好,尤其是探春和宝钗,探春是冲在荣国府改革前沿的一员大将,她去赖大家串个门,也能发现花园里“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决定将大观园承包给家中的老婆子们栽种。
如此一来,荣国府有所收益,承包者亦有丰厚盈余,如何承包和分配,颇为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她们召来老婆子们,听取民意,不少人表现得非常踊跃,表示自己愿意干,能干。等这帮热情高涨的老婆子走了之后,探春问宝钗如何,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探春听了,点头称赞。和大多数民意会一样,这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探春她们拟定了几个人,都是比较稳妥或善于栽种的,唯在谁来承包利益为丰厚的蘅芜苑和怡红院上发生分歧。
平儿推荐薛宝钗的丫鬟莺儿的母亲,她在弄香草上非常在行。宝钗反对,不想让自家人掺和到荣国府的经济事务里去。但她也想出了一个办法,莺儿的母亲和贾宝玉的小厮焙茗的母亲老叶妈极其要好,不如将这两处承包给老叶妈,她怎么外包是她的事了。
至于地租如何使用,宝钗也自有一番见解。首先,她建议和园子里的开销直接冲抵,避免账房的盘剥:“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去……有限的几宗事:不过是头油、胭粉、香、纸,每一位姑娘几个丫头,都是有定例的;再者,各处笤帚、撮簸、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不过这几样。”
另外一部分,她提出可以分给没有分到土地的老婆子们:“如今这园里几十个老妈妈们,若只给了这几个,那剩的也必抱怨不公……一年竟除这个之外,他每人不论有馀无馀,只叫他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园中这些妈妈们。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床,一应粗糙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还有一句至小的话,越发说破了: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他们也沾带了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的,他们就替你们照顾了。”
【二】
少年时开始看《红楼梦》,这段话不知看了多少遍,却是入眼不入心,直到不久前,才惊觉这段话的了不起,宝钗的了不起,当然更是曹公的了不起。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那些没有承包到土地的老婆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们对大观园是有贡献的,不应该完全和这个红利无关;第二,如果你真的无视她们,将所有的利益都收归到自己囊中,她们也不是没有办法跟你对抗。
这两层意思,在今天仍然是有现实性的。
获得承包权的老婆子,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对于别人,就构成了某种不公平。
别人无缘无故地被边缘,资产无形中缩水,外界和自我评价降低,你可以说这是命,需要适应。但一个良性社会,应该能够通过某种调节机制,消减命运的作用力,缩小赢家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让每一个人,而不是只先据要路津的那些人,活得更加稳定从容。
否则的话,正如宝钗所言,这个群体就会理所当然地生出怨气和戾气。这些老婆子原本不是坏人,只是普通人,只是当社会容许太多不公坦然地存在,深感委屈的她们,会理直气壮地以自己的方式讨一个公道。
不要小看弱者的力量,也不要以为成为赢家就可以横着走。
宝姐姐的见识,眼下许多人不能及,赢家与管理者的一体化,使得他们吃相更加难看。当正义缺席,道德装睡,如何能要求一被侮辱与损害的小人物独善其身?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