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46285
我国从1984 年开始*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至今,冠状动脉介入一直走在“规范、普及、提高”的路上。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分叉病变等手术方式已趋于成熟,然而,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依然被称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后的堡垒。本书集中回顾了东西方学术理念的进展、差异,展示了当前CTO介入治疗的策略、技术、器械、难点、并发症处理、器械创新及研发。内容涵盖面广,代表了国内CTO介入治疗的*水平,尤其是集中展示了主动迎接技术等创新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CTO逆向介入导丝体外化的效率。完全征服CTO病变,既要手术技巧上的完善和标准化,也要熟悉不同手术策略、手术器械的转换。本书重点介绍了CTO正向及逆向策略技术,手把手教给读者如何克服介入治疗的难点和痛点,这种在技术细节上深入挖掘的专著,正是市面上缺乏、读者迫切需要的。
本书中收录200余精彩病例、3000余幅精美图片,是对我国CTO介入治疗的一次全面检阅和回顾,其内容及理念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将对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规范,对介入治疗人才队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作为冠心病*后一个有待攻破的堡垒,是目前介入治疗的热点与难点。本书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葛雷教授主编,由全国一百余位心脏介入治疗专家共同编写,集中展示了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CTOCC)成立15 年来中国冠心病介入领域所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和研究进展。
本书共为2 篇25 章。*篇为策略与技术,详细阐述了当前CTO 介入治疗的策略应用和创新性技术和技巧,尤其是CTOCC 制订的中国CTO 介入治疗流程图及其临床应用,以及我国创新性介入治疗技术—主动迎接技术;同时还介绍了国际*的CTO 介入治疗器械和发展趋势及国内自主研发和创新的相关器材,如TransportaGe 导管等。第二篇为病例精选,荟萃了CTOCC 历年(2005—2018 年)大量精彩、宝贵的病例,其中许多是在国际心脏介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病例。这些病例不仅展示了术者的操作技术和技巧,更有对病情病变的分析、策略制订思路及宝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启发思考,指导作用突出。
本书内容丰富,体现国际前沿,更侧重临床实践;附有近200 个精彩病例、3 000 余幅珍贵图片,其中包括大量手绘图和流程图等,可为心血管专科医师和心脏介入治疗医师提供重
要指导,也可为心脏介入领域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切实参考。
篇·策略与技术 / 001
第 1 章 CTO PCI 人才梯队建设及年轻术者的培养 /002
第 2 章 CTO PCI 治疗策略的选择 /004
第 3 章 CTO PCI 正向介入治疗:器械的选择 /020
第 4 章 CTO PCI 正向介入治疗:平行导引钢丝技术 /028
第 5 章 血管内超声在 CTO PCI 中的应用 /039
第 6 章 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在 CTO PCI 中的应用 /055
第 7 章 CTO PCI 正向介入治疗:ADR 技术 /068
第 8 章 如何克服正向介入治疗常见困境:球囊无法通过闭塞病变的处理方法 /080
第 9 章 如何克服正向介入治疗常见困境:高频旋磨在 CTO PCI 中的应用 /083
第 10 章 逆向导引钢丝技术侧支血管的选择 /087
第 11 章 Suoh 03 导引钢丝在逆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经验分享 /096
第 12 章 如何克服逆向介入治疗常见困境:微导管无法通过侧支血管的应对策略 /101
第 13 章 如何克服逆向介入治疗常见困境:Knuckle 技术在 CTO PCI 中的应用 /109
第 14 章 如何克服逆向技术常见困难:微导管对吻技术 /118
第 15 章 如何克服逆向介入治疗常见困境:反向 CART 技术 /121
第 16 章 如何克服逆向介入治疗常见困境:主动迎接技术 /135
第 17 章 逆向 CTO PCI 常用技术:个人经验分享 /137
第 18 章 心脏辅助支持装置在高危 CTO PCI 中的应用 /146
第 19 章 如何克服经桡动脉 CTO PCI 的常见困难 /154
第 20 章 经远端桡动脉 CTO PCI 的经验和技巧 /168
第 21 章 国产器械在 CTO PCI 中的应用进展 /172
第 22 章 CTO PCI 的并发症及处理 /182
第二篇·病例精选
第 23 章 CTOCC 手术演示病例选 /198
2005—2006 年 /198
·病例 1 逆向导丝通过技术治疗左前降支起始部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分叉病变 /198
·病例 2 导引钢丝更替技术治疗前降支及回旋支闭塞病变 /201
·病例 3 平行导丝技术治疗左前降支 CTO 病例 /204
2007 年 /207
·病例 4 LAST 技术开通右冠 CTO /207
2008 年 /212
·病例 5 反向 CART 技术及抓捕技术开通右冠 CTO /212
·病例 6 逆向导引钢丝通过技术开通前降支起始部完全闭塞 /218
2009 年 /224
·病例 7 前降支闭塞病变开通后无复流处理 /224
·病例 8 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右冠 CTO 病变 /226
2010 年 /228
·病例 9 平行导引钢丝技术开通前降支 CTO 病变 /228
·病例 10 CTO PCI:规范治疗是成功的根本 /231
2011 年 /234
·病例 11 IVUS 指导下前降支 CTO PCI /234
·病例 12 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右冠 CTO /236
·病例 13 逆向导引钢丝通过技术开通右冠 CTO /239
2012 年 /241
·病例 14 逆向导引钢丝通过技术开通右冠 CTO /241
·病例 15 反向 CART 技术及微导管对吻技术开通右冠 CTO /244
·病例 16 前降支起始部 ISR — CTO PCI /247
·病例 17 前降支起始部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 /249
2013 年 /252
·病例 18 IVUS 指引下前降支起始部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 /252
·病例 19 IVUS 指导下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前降支 CTO /254
·病例 20 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右冠 CTO /258
·病例 21 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右冠 CTO /261
·病例 22 反向 CART 技术及微导管对吻技术开通前降支起始部 CTO /263
·病例 23 逆向导引钢丝通过技术开通前降支 CTO 病变 /266
2014 年 /268
·病例 24 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前降支 CTO 病变 /268
·病例 25 逆向导引钢丝通过技术开通右冠 CTO /272
·病例 26 逆向导引钢丝通过技术开通右冠 CTO /274
·病例 27 正向导引钢丝 Knuckle 技术及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右冠 CTO /277
·病例 28 逆向导引钢丝通过技术开通回旋支闭塞病变 /281
2015 年 /284
·病例 29 IVUS 结合双腔微导管正向开通前降支 CTO /284
·病例 30 逆向导引钢丝通过技术开通前降支 CTO /286
·病例 31 应用 CrossBoss 开通前降支支架内闭塞 /289
·病例 32 ADR 技术开通前降支 CTO /292
·病例 33 IVUS 指导下的逆向穿刺开通前降支 CTO /294
2016 年 /297
·病例 34 IVUS 指导下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右冠近段完全闭塞病变 /297
·病例 35 经静脉桥血管使用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右冠闭塞病变 /301
·病例 36 逆向介入侧支血管损伤后 IVUS 指导下前向技术开通前降支闭塞病变 /304
·病例 37 双向 Knuckle 技术开通右冠近段闭塞病变 /307
·病例 38 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右冠近段闭塞病变 /309
·病例 39 ADR 失败后利用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右冠闭塞病变 /312
2017 年 /315
·病例 40 反向 CART 之困境 /315
·病例 41 CrossBoss 治疗 ISR— CTO /318
·病例 42 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开通前降支起始部完全闭塞 /321
·病例 43 IVUS 指导下前降支起始部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 /324
·病例 44 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前降支起始部完全闭塞 /326
2018 年 /329
·病例 45 Hybrid 策略开通右冠 CTO /329
·病例 46 当微导管无法通过侧支血管时 /332
·病例 47 Stingray— ADR 技术开通右冠 CTO /335
·病例 48 反向 CART 技术及 AGT 技术开通前降支 CTO /337
·病例 49 Rendezvous 技术开通前降支 ISR— CTO /339
第 24 章 CTOCC 会员病例精选 /342
正向介入治疗 /342
·病例 1 应用 Investment 技术处理 LAD CTO /342
·病例 2 联合应用 3 种微导管处理 LAD CTO /345
·病例 3 RCA 近段 CTO 残端模糊 Slipstream 技术正向完成介入治疗 /347
·病例 4 应用 IVUS 指导及旋磨技术开通前降支严重钙化伴近端纤维帽模糊 CTO /351
·病例 5 RCA CTO 合并严重钙化旋磨导丝无法通过后的处理 /356
·病例 6 LAD 无残端 CTO 前向 IVUS 未能发现入口时的处理 /359
·病例 7 搭桥术后 RCA CTO 前向开通时 Micro Carlino 技术的应用 /363
·病例 8 平行导丝技术通过前降支 CTO 首次 PCI 失败致长段夹层 /366
·病例 9 IVUS 指引下识别意料之外的小血管前降支无残端 CTO 病变 /369
·病例 10 正向开通近端纤维帽解剖结构不清的前降支近段 CTO /373
·病例 11 旋磨处理 LAD 近段高阻力 CTO 病变 /376
·病例 12 IVUS 指导下开口不明的 CTO 介入治疗 /379
·病例 13 正向开通 LAD 齐头闭塞 CTO 病变—IVUS 指导和技巧 /383
·病例 14 IVUS 辅助“精准平行导丝技术”正向开通齐头前降支中段 CTO /387
·病例 15 IVUS 指引下前降支 CTO 再入真腔 /389
·病例 16 失败乃成功之母 /393
·病例 17 开通 CTO 病变时双侧造影的重要性 /396
·病例 18 Investment 策略治疗右冠 ISR CTO /399
·病例 19 常规器械不能通过的前降支 CTO /403
·病例 20 边支旋磨开通前降支重度钙化 CTO /406
·病例 21 IVUS 指导 LAD CTO 平行导丝 /409
·病例 22 “屋漏偏逢连夜雨,柳暗花明又一村”——LAD、RCA 双支 CTO,RCA 逆
向失败并发冠状动脉穿孔,二次择期 IVUS 指导下正向开通 RCA CTO /412
·病例 23 内膜下斑块修饰及延期支架植入 /416
·病例 24 IVUS 实时引导下精确穿刺开通前降支慢性闭塞病变 /421
·病例 25 IVUS 指导正向开通前降支 CTO /424
·病例 26 右冠分叉病变合并左室后支 CTO 双分支旋磨 /426
·病例 27 IVUS 指导 ADR 开通 RCA CTO /429
正向假腔再入真腔(ADR)治疗篇 /433
·病例 28 右冠 ADR 假腔血肿延展处置 /433
·病例 29 ADR 开通右冠 CTO 逆向介入治疗开通回旋支 CTO /439
·病例 30 ADR 技术处理前降支 CTO /445
·病例 31 ADR 技术开通 RCA 迂曲无残端 CTO /448
·病例 32 Stingray 辅助下 ADR 的应用指征和技巧示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453
·病例 33 Stingray 辅助下 ADR 的应用指征和技巧示例:精准穿刺,完整无缺 /456
·病例 34 Stingray 辅助下 ADR 的应用指征和技巧示例:委曲求全,顺势而为 /458
·病例 35 ADR 正向开通前降支 CTO 并血肿处理 /461
·病例 36 ADR 技术高效开通 RCA CTO /464
·病例 37 Double ADR 技术开通 RCA CTO /467
·病例 38 KDLC 辅助技术及 ADR 技术分别开通 RCA CTO 及 LAD CTO 病变 /471
·病例 39 ADR 带来的思考 /474
·病例 40 手工 ADR 技术成功处理右冠中段完全闭塞病变 /478
·病例 41 ADR 技术开通前降支 CTO /480
·病例 42 ADR 技术开通右冠 CTO /485
·病例 43 正逆向失败后 ADR 成功开通前降支 CTO 病例 /487
·病例 44 ADR 技术开通右冠无头 CTO /491
·病例 45 ADR 开通 RCA CTO /494
逆向介入治疗篇 /496
·病例 46 IVUS 指引下逆向导引钢丝通过技术开通前降支起始部 CTO /496
·病例 47 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右冠 CTO /500
·病例 48 逆向开通“海蜇头样”CTO 病变的 IVUS 发现与介入启示 /502
·病例 49 严重钙化成角 CTO 病变的处理:逆向介入治疗及高频旋磨 /506
·病例 50 通过极度扭曲心外膜侧支微导管 AGT 处置 /511
·病例 51 右冠超长段钙化 CTO IVUS 指导的 AGT 战场转换 /515
·病例 52 经同侧侧支逆向开通前降支 CTO /518
·病例 53 前降支 CTO 经验教训 /521
·病例 54 经 SVG 逆向开通 LAD CTO /526
·病例 55 逆向导引钢丝通过技术开通左主干开口完全闭塞病变 /529
·病例 56 联合 AGT 和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右冠 CTO /533
·病例 57 当 S — BASE 技术和 LAST 技术失败后 /536
·病例 58 正、逆向 Knuckle 导引钢丝技术、AGT 辅助反向 CART 开通右冠 CTO /542
·病例 59 IVUS 指导下逆向导丝开通 LAD 开口闭塞 /546
·病例 60 BASE 及 Powerful Knuckle 技术进行正向准备高效完成逆向 RCA CTO
介入治疗 /552
·病例 61 应用抓捕器完成 RCA CTO 介入治疗 /557
·病例 62 联合应用反向及正向 Rendezvous 技术逆向完成右冠 CTO 介入治疗 /559
·病例 63 Knuckle 导引钢丝技术及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右冠 CTO /563
·病例 64 搭桥术后左主干 CTO:逆向介入治疗,微导管无法通过侧支血管 /565
·病例 65 更换侧支通道改变导丝进攻角度逆向开通右冠 CTO /568
·病例 66 应用 Knuckle 导引钢丝技术逆向开通右冠 CTO /570
·病例 67 微导管通过侧支困难的右冠 CTO /573
·病例 68 右冠闭塞伴迂曲钙化逆向开通 /576
·病例 69 逆向介入治疗:逆向微导管无法通过闭塞病变时 /581
·病例 70 逆向处理右冠无残端 CTO /584
·病例 71 RCA 近段 CTO 病变 IVUS 指导同侧圆锥支逆向治疗 /588
·病例 72 LCX 近段 CTO 病变 IVUS 鉴别微通道抑或桥血管后介入治疗 /593
·病例 73 经同侧侧支开通 RCA 长段 CTO /598
·病例 74 从前降支起始部完全闭塞到左主干双开口的处理及思考 /604
·病例 75 IVUS 及对侧造影指导下经同侧侧支逆向开通前降支 CTO /608
·病例 76 乒乓指引导管技术经自身穿隔支逆向开通 LAD CTO /613
·病例 77 IVUS 指导下应用切割球囊实施“Extended”反向 CART 技术开通 LAD
CTO 病变 /616
·病例 78 逆向球囊锚定辅助成功开通 LAD 两段 CTO 病变 /619
·病例 79 单指引导管抓捕逆向钢丝完成同侧逆向 /623
·病例 80 IVUS 指导逆向完成无左主干异常开口 LAD 起始部完全闭塞 /626
·病例 81 ECMO 支持下逆向开通 LAD CTO /629
·病例 82 CTO 病变支架误入假腔后真腔的开通 /632
·病例 83 “不想绕过的钙化病变”——逆向开通右冠中段 CTO /636
·病例 84 右冠开口闭塞且解剖异常 /641
·病例 85 无法通过的心外膜侧支 CTO /644
·病例 86 逆向开通右冠及前降支双 CTO 病变 /646
·病例 87 灵活转换正逆向策略开通 LAD CTO /651
·病例 88 正向及 ADR 失败后逆向开通前降支 CTO /655
·病例 89 选择逆向开通 CTO 时供血血管病变的评估和处理 /659
·病例 90 AGT 技术开通右冠闭塞病变 /663
·病例 91 应用逆向 Knuckle 技术及 Carlino 技术右开通迂曲右冠闭塞病变 /667
·病例 92 扩展反向 CART 开通右冠 CTO /670
·病例 93 IVUS 在逆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674
·案例 94 逆向开通前降支慢性闭塞病变 /676
·病例 95 迂曲心外膜通道开通右冠 CTO /681
·病例 96 经同侧侧支血管开通前降支闭塞病变 /685
·病例 97 当逆向导引钢丝头端嵌顿以后 /687
·病例 98 逆向介入治疗开通 LAD 起始部完全闭塞 /690
·病例 99 经自身侧支血管反向 CART 技术开通前降支 CTO /694
·病例 100 前降支起始部完全闭塞逆向介入治疗 IVUS 的指导作用 /697
·病例 101 双向 Knuckle 技术及病变内 Rendezvous 技术开通右冠 CTO /700
·病例 102 逆向导丝左主干内膜下进入主动脉根部 /702
·病例 103 经心外膜逆向开通右冠累及后三叉 CTO /705
·病例 104 逆向开通右冠开口闭塞病变 /708
·病例 105 逆向成功开通复杂 RCA CTO:正逆向 Knuckle 导丝及反向 CART 技术、
逆向心外膜侧支血管分支穿孔弹簧圈封堵成功 /711
·病例 106 经同侧侧支逆向及冠状动脉内旋磨开通 LAD CTO /716
·病例 107 反向 CART 技术及 Carlino 技术开通 RCA CTO /719
·病例 108 经桥血管开通 LAD CTO /721
·病例 109 逆向 Knuckle 技术及 Guidezilla 反向 CART 开通 RCA CTO /725
·病例 110 SKS 技术处理导丝位于内膜下的 LAD 开口 CTO /729
并发症篇 /734
·病例 111 CTO 介入并发症:极度扭曲伴钙化 CTO 正向与逆向导丝缠绕打结 /734
·病例 112 RCA 中段 CTO 逆向 GAIA Second 导丝断裂介入处理 /739
·病例 113 右冠 CTO 前向开通失败、复杂逆向开通合并侧支血管损伤病例 /743
·病例 114 前向开通前降支开口 CTO 并发左主干夹层病例 /746
·病例 115 当 CTO 病变逆向开通后遇到支架脱载时的处理 /749
·病例 116 屋漏偏逢连阴雨——失败 CTO /753
第 25 章 CTOCC 微信群病例精选 /757
正向介入治疗篇 /757
·病例 1 2018 日本 CTO Club 中山医院手术演示病例 /757
正向假腔再入真腔(ADR)治疗篇 /760
·病例 2 使用 Stingray 球囊联合 GAIA Third 导丝成功开通 LAD CTO 病变 /760
·病例 3 ADR 技术在右冠长 CTO 病变中的应用——ADR 术中如何合理使用
Knuckle 技术 /762
·病例 4 ADR 开通右冠 CTO——当指引导管内血栓形成后…… /766
逆向介入治疗篇 /769
·病例 5 逆向导引钢丝通过技术开通 LAD 近段完全闭塞 /769
·病例 6 CTO 近期二次手术策略 /772
·病例 7 处理缺乏良好介入侧支循环的迂曲钙化 CTO /775
·病例 8 双向 CART 开通 CTO /778
·病例 9 左主干 CTO 开通 /781
·病例 10 相似的解剖结构,完全不同的治疗策略 /785
并发症篇 /789
·病例 11 严重钙化 RCA CTO PCI—— Conquest Pro 导丝断裂及处理 /789
·病例 12 经微导管可吸收缝线栓堵成功处理 CTO 病变逆向 PCI 术中心房支破裂 /793
后记 /797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我国从 1984 年开始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至今,冠状动脉介入一直走在“规范、普及、提高”的路上。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分叉病变等手术方式已趋于成熟,然而,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依然被称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后的堡垒。
早年,囿于技术、器械的不足及对血管病理和生理学的片面理解,CTO 病变开通的成功率很低。为了团结全国心脏介入同道,总结中国术者在 CTO 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智慧,以及加强与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学术交流,在高润霖院士、朱国英教授等介入先驱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CTOCC),于 2005 年 8 月 26 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虽然 CTOCC 做了很多努力,然而我国的注册资料却显示绝大部分术者(83.7%)的 CTO PCI 成功率<80%。这是由于早期 CTO PCI 的技术手段有限,所用技术多为正向介入治疗技术。2005 年,我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向在华盛顿召开的 TCT 会议上直播了一台难度较高的CTO 病例介入治疗手术。患者左前降支起始部闭塞合并左主干远端和回旋支开口病变,如果正向穿刺方向错误,将会导致回旋支开口损伤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对侧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经间隔支至前降支存在良好侧支循环。反复正向尝试失败后,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逆向导引钢丝对吻技术,成功开通了闭塞病变。
这例面向全球的手术直播,常被人们认为是逆向介入治疗的里程碑事件。当时逆向理念刚刚开始进入临床,微导管直径大多在 2.6F 以上,大部分无法通过侧支血管,在此之前我们为数不多的病例仅能采用逆向导引钢丝作为路标或导引钢丝对吻技术。从那以后,由于日本对导引钢丝等器械的改进,逆向技术在邻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反向 CART 技术的出现更使得逆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早年我国术者 CTO 病变的介入治疗受日本影响较大。然而,随着中西学术交流的增加,源自欧美的联合治疗策略(Hybrid)也逐渐走进中国医生的视野。联合治疗技术实际上是对导引钢丝技术和其他器械及技术的融合,使用少的射线量、对比剂剂量和手术器械,在强调手术成功率的同时,更注重手术效率。一旦一种治疗模式失败,可以快速转换到另一种模式,不会让手术停滞。联合治疗策略可以说是 CTO PCI 的巨大进步。
经过 10 余年的取长补短,我国术者 CTO PCI 手术成功率逐渐提高。然而对于基层医院或年轻术者,其手术成功率仍较低,且并发症也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可能是与术前读图和双侧造影重视不够、术中 CT 血管造影(CTA)和血管内超声(IVUS)使用不足及逆向介入治疗使用比例较低有关。鉴于此,我们结合国内术者 CTO 病变介入治疗的智慧,借鉴亚太、美国等俱乐部的手术策略,制定了 CTOCC 路径图,以期为国内 CTO 介入治疗、培训提供参考。
与此同时,这两年我们还策划了“CTOCC 中国行”,由 CTOCC 会员中的专家,定期在全国各大医学中心进行 CTO PCI 手术带教,并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惠及更多同道。除此之外,我们还每周通过网络图文的形式,展播 CTOCC 会员的手术病例,并在微信群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 CTOCC 的带动下,全国众多的 CTO 爱好者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手段,纷纷成立了自己的 CTO 团体,他们通过带教、直播、网络授课等形式,无私地将自己的经验教训悉数奉献给全国的术者。
CTO 介入治疗的成功离不开技术和策略的灵活转换,更离不开器械的进步。目前国内 CTO介入治疗器械,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国产器械的比例偏低。为了克服这种困境,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应运而生,他们通过搭建医生与工程师之间的桥梁,为中国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提供了崭新的舞台,目前已经协助我们研制出了 TransportaGe® 延长导管、Knuckle 专用导丝等器械,是 CTOCC 未来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在 CTO PCI 领域潜力巨大,中国 CTO PCI 术者会更注重患者的综合评估,更注重 CTO PCI 的辅助评估(腔内影像学)和辅助治疗(血流动力学辅助)等。同时,在进行 CTO PCI 治疗时,不仅注重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率,也会更关注患者的远期预后。在开通 CTO 的过程中,将不再仅仅关注 CTO PCI 的数量,而是更为关注 CTO PCI 的数据。
过去的 15 年,是 CTOCC 探索学习的 15 年。每年 CTOCC 的召开都集中展示了中国医生在 CTO PCI 领域获得的进步。恰逢 CTOCC 15 周年,我衷心希望通过 CTOCC 平台能展现更多中国 CTO PCI 专家的技术水平,以及新理念、新发展。
愿 CTOCC 茁壮成长,CTOCC 15 岁生日快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