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970001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帮助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了解我国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现状,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为下一步政策制定和管理工作提供循证依据,实现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的持续改进,在2015—2018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编写工作的基础上,我局组织编写了《2019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一、报告数据范围和来源
《报告》重点围绕我国内地二级以上医院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截取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相关数据。数据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
1. 全国抽样调查填报的数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含港澳台地区)抽样选取的8187家医疗机构(含公立和民营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肿瘤、儿童、精神、妇产、口腔、心血管、传染病专业专科医院)网络填报的相关医疗服务数据(图1),涵盖137 556 624人次住院患者信息(表1)。
注:地图中数据不包含我国港、澳、台地区,全书同。
图1 2019年全国各省(区、市)参与抽样调查的医院数量
表1 2019年全国各类医疗机构样本数量及构成
医疗机构 抽样医院(家) 抽样住院患者数量(人次)公立综合医院 4476 112 025 018民营综合医院 1181 8 392 454
肿瘤专科医院 131 2 920 396
儿童专科医院 62 1 867 710
妇产专科医院 243 1 139 380
心血管专科医院 43 449 781
传染病医院 147 1 396 213
口腔医院 328 137 430
妇幼保健院 1005 7 533 025
妇儿医院 24 226 029
精神病专科医院 547 1 469 188合计 8187 137 556 624
本年度《报告》在全国随机抽样和相关医院自愿填报的基础上,为提高数据代表性,确保各省(区、市)之间数据的可比性,综合医院在*次均衡抽样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抽样,专科医院由于数量相对不足,未进行二次抽样,仅剔除填报数据不合格的医院。*终纳入本年度报告分析的抽样医疗机构共4730家,涵盖101 752 064人次住院患者信息(表2)。表2 2019年全国各类医疗机构二次抽样后纳入报告样本数量及构成
医疗机构 二次抽样医院(家) 二次抽样住院患者数量(人次)综合医院 2734 84 818 161妇幼保健院 782 7 425 754
妇产专科医院 223 1 371 542
肿瘤专科医院 95 2 876 295
儿童专科医院 56 1 866 654
心血管专科医院 31 430 790
传染病医院 138 1 386 740
精神病专科医院 472 1 457 814
口腔医院 199 118 314合计 4730 101 752 064
2. 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National Clinical Improvement System,NCIS)和全国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ospital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HQMS)共收集了2016—2018年度1861家三级医院和2151家二级医院的295 230 818例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
3. 国家卫生健康委管理的全国单病种质量监测系统、全国医疗安全报告和学习系统、全国满意度管理平台等相关数据信息。
4.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年鉴和官方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信息。
自2015年以来,我们连续5年编制了《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近年来具有良好代表性的全国监测和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多中心数据来源系统评估的方法,对2016—2018年各年度我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情况进行了抽样分析,涵盖了我国医疗服务资源和服务量总体情况、不同维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情况、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DRGs绩效评价等内容,全面展现了我国现阶段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的形势与现状,对于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报告》在总结过去4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做了部分调整,重点分析了综合医院和各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情况,各专科部分的医疗质量状况只保留了部分重点指标,各专科详细的质量报告由各专业*质控中心独立分析并在行业内反馈。
在《报告》抽样数据填报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级各专业质控中心和各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报告》编写工作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各专业*质控中心、标普医学信息研究中心,以及诸多专家教授们的大力支持。在此,向积极报送医疗质量数据的医疗机构和参与《报告》数据分析、撰写工作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时间紧张、水平有限,《报告》中所反映的结果亦受抽样医院上报数据质量的影响,难免存在缺点和偏差,不足和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目 录
第一部分 2019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政策
一、继续推动医疗资源高质量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二、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质量安全
四、加强考核评价,推动政策落实
第二部分 医疗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分析
一、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情况
二、全国二级和三级综合医院服务量分析
三、全国二级和三级医院服务能力
四、二级和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疾病与手术/操作分析
五、三级医院区域医疗服务分析
六、意见与建议第三部分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数据分析
第一章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第一节 2016—2018年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纵向分析
一、全国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纵向分析
二、小结
第二节 2018年度各省(区、市)各级各类综合医院医疗质量差异化分析
(全国综合医院医疗质量抽样调查)
一、全国医疗质量抽样调查综合医院情况
二、住院死亡类指标分析
三、重返类指标分析
四、重点病种患者相关指标分析
五、重点手术患者相关指标分析
六、重点肿瘤患者(住院非手术治疗/住院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分析
七、医院运行管理类指标分析
第三节 专科医院医疗质量分析
一、肿瘤专科医院
二、儿童专科医院
三、精神专科医院
四、妇产专科医院
五、妇幼保健院
六、传染病专科医院
七、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第二章 国家级质量控制中心关键质控指标分析
第一节 心血管病专业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专业
第三节 心血管外科介入专业
第四节 心律失常介入专业
第五节 冠心病介入专业
第六节 肺脏移植专业
第七节 肝脏移植专业
第八节 肾脏移植专业
第九节 心脏移植专业
第十节 产科专业
第十一节 护理专业
第十二节 呼吸内科专业
第十三节 麻醉专业
第十四节 急诊专业
第十五节 重症医学专业
第十六节 肿瘤专业
第十七节 医院感染管理专业
第十八节 临床检验专业
第十九节 肾病专业
第二十节 神经系统疾病专业
第二十一节 口腔专业
第二十二节 病理专业
第二十三节 药事管理专业
第二十四节 消化内镜专业
第二十五节 感染性疾病专业
第二十六节 门诊专业
第二十七节 健康体检与管理专业
第二十八节 康复医学专业
第二十九节 临床营养专业
第三十节 整形外科专业
第三十一节 超声诊断专业
第三十二节 脑损伤专业
第三十三节 病案管理专业
第三十四节 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专业
第三章 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监测与分析
一、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分布概况
二、全国样本医院临床用药规模与趋势
三、全国各疾病系统临床用药分布与趋势
四、全国抗菌药物用药监测与分析
五、全国抗肿瘤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监测与分析
六、消化系统及影响代谢药物的监测与分析
七、血液和造血器官药物监测与分析
八、神经系统药物监测与分析
九、心血管系统药物监测与分析
第四章 重点病种/手术过程质量指标管理与控制
第一节 单病种/手术质量安全情况分析
一、全国参加上报病例信息的医疗机构数量
二、全国医疗机构上报有效合格病例总例数及分布情况
三、全国14个病种质控指标完成情况
四、各单项病种/手术质量安全情况分析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与建议
第二节 重点病种/手术过程质量指标(保障措施)质量安全情况分析
一、 概况
二、10个病种/手术关键环节的30项质量保障措施执行力分析
第四部分 医疗安全基本情况分析
第一章 减少临床诊疗行为导致的相关疾病
一、医院获得性指标调查范围及其采用的指标
二、获得性指标发生情况分析
三、医院获得性指标与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人次费用的相关性
四、各类医院获得性指标ICD-10编码的条目数分布情况
五、展望
第二章 关注患者的基本安全——低风险组疾病数据分析
一、115个低风险组疾病基本情况
二、115个低风险组疾病死亡率前20位疾病的基本情况
三、各省份115个低风险组疾病死亡率基本情况
四、小结
第三章 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数据分析
第一节 医院内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工作调研概况
第二节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错误质量安全调研情况分析
一、2019年全国抽样医院填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错误发生情况
二、医院应当主动(署名)报告的“五类”事件发生情况
三、医院内部(匿名)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收集的不良事件/错误
四、各省份不良事件/错误上报总体情况
第三节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过程质量情况分析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及设置情况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当事人的情况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预防方法及措施
六、小结
第五部分 基于DRGs的医疗服务绩效差异评价
第一章 全国及各省份医疗服务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一节 全国二级、三级医院医疗服务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二节 各省份三级医院医疗服务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二章 各临床专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一节 心血管内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二节 呼吸内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三节 普通外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四节 胸外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五节 心脏大血管外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六节 神经外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七节 泌尿外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八节 骨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九节 眼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十节 耳鼻喉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十一节 妇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十二节 新生儿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第十三节 神经内科DRGs绩效差异评价
附录1 全国各省(区、市)(包含新疆兵团)填报医院填报情况
附录2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一、呼吸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
二、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
三、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四、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五、肝脏移植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六、肾脏移植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七、心脏移植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八、肺脏移植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