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339068
从后世众多称赞中选读三条,便可看出王阳明是“内圣外王”的典范,真正的人生赢家:
二个半圣人之一:王阳明与孔圣人齐名,曾国藩只称得上半个,心境、功业都不及于他。
三不朽的功绩:王阳明一生践行良知,屡立战功,还创立心学,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功绩。
“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新儒家代表人物、哈佛教授杜维明如是说。在这个人心迷茫、社会浮躁的时代,人们渴望既能获得外在的成功,又可以保持内心的幸福快乐。而王阳明做到了,他的传奇人生和心学思想中隐藏着世人苦苦追寻的答案。
《王阳明传:此心光明》迷人地讲述了王阳明跌宕起伏,充满传奇的一生。作者严格依据史料、《传习录》和阳明先生的诗作文章,真实再现了他的智慧、诗意,与叛贼、奸臣交锋时的足智多谋和造福百姓的善良悲悯。《传习录》中的许多对话内容被契入传记之中,书中还放入了心学入门经典——《大学问》的译文,《传习录》选,让读者轻松理解心学的基本思想。
《王阳明传:此心光明》文图结合,全彩印刷。书中放入了王阳明的书法真迹,如文中诗作处有时会附有该诗的王阳明书法真迹。本书还根据故事情节、诗文意境,配有定制的国画插图和明朝名家画作,将读者的心带回大明王朝,体会书中的意境,见到书中人的形象。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还有一位便是王阳明。王阳明一生践行良知,并屡立战功,他的心学思想让明朝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且流传后世,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功绩,是华夏文明史上寥若晨星的贤能之士。
许多人都知道王阳明是一代大儒、心学的集大成者,但少有人知的是,他带兵打仗,所向披靡,未尝败绩。《明史》称赞,整个明朝的文臣中,克敌制胜,他数。王阳明闪耀的战绩是平定宁王叛乱。当时,宁王兴兵号称十万,谋权叛乱。王阳明于仓促中调兵御敌,并用计策扰乱宁王军心。随后,两军几次交锋,宁王的舰队皆被击败。气急败坏的宁王下令铁锁连舟,妄图让他的庞大舰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垮明军。结果,王阳明一把大火,在鄱阳湖上再现了赤壁之战的光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宁王的帝王美梦也被烧得粉碎。
有弟子向王阳明请教用兵的技巧,王阳明回答了三个字,“不动心”。他说:“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就是用兵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差不多,胜败只在此心的动与不动。”《孙子兵法》中说:“不动如山。”临危不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如此,妙计才会泉涌而出,交战方能克敌制胜。难怪明治维新后,率领日本海军大败俄国舰队的东乡平八郎,将王阳明视为人生楷模。在日俄战争庆功宴上,面对众人的夸赞,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赫然写着:一生俯首拜阳明。
但比起战功,成为圣贤才是王阳明真正的人生追求。他小小年纪就立下了读书做圣贤的大志向。王阳明先是钻研儒家经典。《大学》讲,要成圣,步先“格物”。不知“格物”为何物的王阳明读到朱熹的话,“一草一木都蕴含着高深的道理,要从一株草、一棵树开始格,一直格出来天下万物的道理”,就跑到竹子面前,要格出竹子的道理来。他从早到晚对着竹子,天没悟出来,第二天接着悟,就这样格竹格了七天,结果病倒在床。他感叹儒家圣人也太难做了,不是一般人能做得来的,便开始更多地关注道家。
王阳明四处寻访高人,入山修道,甚至在大婚当天与偶遇的道士彻夜长谈,忘记了自己的洞房花烛夜……后来,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专权,被贬谪到荒凉的贵州龙场。缺少食物,他只能自己耕种;没有住所,只得艰难地栖身山洞之中。后来,他在睡梦中领悟儒家大道,由此创立心学,后系统阐明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终成一代宗师。
新儒家代表人物、哈佛教授杜维明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因为在这个人心迷茫、社会浮躁的时代,人们渴望既能获得外在的成功,又可以保持内心的幸福快乐。而王阳明做到了,他的传奇人生和心学思想中隐藏着世人苦苦追寻的答案。
破败的龙场驿
正德三年(1508)正月,王阳明启程前往贵州龙场驿。他南下衢州,再折向西行,过南昌,经长沙,直入贵州境内,于三月上旬到达龙场驿。
驿站,是古代往来官吏的歇脚处,也是传递公文的差役换马的地方。龙场驿,由奢香夫人设立。她是明朝初年的贵州宣慰使,彝族的巾帼英雄。朱元璋曾称赞:“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龙场驿在设立之初就小而简陋,只有驿丞一人,没有其他固定人员,凡事都要驿丞亲自料理,同时瘴疠流行、疾病易发,是一个条件很差、环境艰苦的驿站。后来,贵州官府准备削减龙场驿,不提供经费,不维护管理,让龙场驿自然破败。龙场驿已名存实亡。
王阳明千里迢迢到达龙场,按着当地官员和地图的指引,走进了贵州西北的万山丛棘。当他终于找到龙场驿的所在位置后,他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驿马,只有一条条乱爬的毒蛇而已。要命的是,这里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看到废墟的痕迹。
无奈之下,王阳明和两个童子开始物色住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一个天然小溶洞,洞高三米,宽处四米,深二十余米,他们在此住了下来。洞内有一个石罅,如同一个天然墓穴,王阳明喜欢在这里静坐、睡觉、思考《易经》道理及其他圣贤思想,并将此处命名为“玩易窝”。他和童子还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盖起草庵。他们砍削木头作龙骨框架,夯土筑墙,茅草作顶,终于盖起了一间高度不及肩膀的草庵。他把这一番凄苦境遇写入《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这首诗中:
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
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
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
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
群獠环聚讯,语庞意颇质。
鹿豕且同游,兹类犹人属。
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
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
诗文末句的“黄唐”是指黄帝和唐尧(尧帝);化,指生活风俗;略称,指相似;茅茨,指茅草屋。王阳明苦中作乐,怀想远古的圣贤轩辕黄帝和尧帝不也都是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因此觉得简单自然的生活也是极好的。
解决了住的问题,接下来该解决吃的问题了。随身携带的干粮快吃完了,钱也不多了,以后就得向周围的山民讨食、采食野菜度日了,童子们都很不满。王阳明联想到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饭菜全无,七天吃不上饭。他想:这肯定不行,该怎么办?得自己种地了。
王阳明从小就没干过农活儿,现在只能跟着当地人学习如何种田了。还好当地人采用的火耕方式简单易学,没过多久,王阳明和童子们就开辟了数亩的田地。那段时间,王阳明每天都扛着锄犁到田间除草、疏苗、浇水。虽然很辛苦,但王阳明从中参悟到,即使是种田也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并且觉得田间劳动还挺有趣的。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王阳明和童子们辛苦地收割完稻谷,看着人生次耕种的成果,他们非常开心。高兴的王阳明还留下一些稻粒给飞鸟啄食。此时的王阳明犹如陶渊明,将务农生活转化为诗意的栖居,对万物都有一种共情体验。
食宿都安顿下来,内心的愁苦却一股股涌上心头。王阳明回想自己考中进士后,一路升官至兵部主事,结果却因仗义执言,受廷杖、入牢狱,被贬到这么偏僻荒凉的地方,担任一个名不副实、活像个野人的驿丞,与父亲、妻子远隔千里,不得见面;而朝堂之上,刘瑾仍把持朝政,祸国殃民。一想到刘公公的嘴脸,王阳明就恨得咬牙切齿。
曾经想要建功立业,在这里却看不见一丝实现的希望;想成圣成贤,在没有诗书和学友的龙场,这也不过是心中的幻想。但当王阳明想到自己遭遇刺杀、直面死亡的那一刻,他了悟了,这些荣辱得失真如梦幻泡影,不值得执着妄想。他进一步想,如果自己死了呢?能放得下对生的执着吗?不行,还有好多的留恋,还不想死。可是活着,又实现不了自己心中的抱负,太痛苦了!想到这里,王阳明忆起《中庸》里讲“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于是对自己立誓:“吾惟俟命而已”,自己也只能等待天命了。
怎么俟命?要让自己安居现状,就要接纳眼前的艰苦,保持内心的宁静。于是王阳明开始在洞中日夜打坐入静,追求内心静一的境界。久而久之,王阳明心中洒脱,对当下的艰苦处境也不那么在意了。
在王阳明静坐期间,一直跟随他的两个童子却先后病倒。王阳明只得亲自挑水砍柴,淘米熬粥照顾他们。王阳明发现,童子病倒的原因不只是由于水土不服,更是因为内心抑郁,抱怨环境艰苦,不愿待在这里,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个蛮荒的地方。于是王阳明吟诵诗歌,想让童子们高兴起来。可是诗歌的境界太高,童子们没有共鸣,还是满脸的不高兴。无奈,王阳明哼唱起了雅俗共赏的越曲,又挖空心思,想出来些笑话逗乐二人,这才让童子们暂时忘却了疾病的痛苦和环境的艰苦,逐渐都康复了。
童子们摆脱了病痛之苦,王阳明也非常高兴,他深刻感受到了帮助他人时内心的快乐,而且这份喜悦之情让他开始从更积极的角度审视当下的境遇。他开始思考:“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倘若孔子这样的圣贤处在他这样的境遇,会怎么办呢?
想了一阵子,没有想得很清楚,王阳明就躺下睡了,想不到答案竟意外来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