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555134
★继销量逾百万的系列畅销书《品中国文人》之后,刘小川再撰西方文化*人物集体传记!
★以直接干脆、犀利深刻的语言,讲述世界性的文化巨人性情毕现、诗酒风流、酣畅淋漓的传奇人生故事,再现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画面,以及超凡的个人魅力,他们仿佛生动在场。
★把世界性的文化巨人们的思想、作品及生活有机结合,瞄准他们生存的细节,捕捉他们刹那间的生命电闪,逼近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至情至性的传奇人生中,探寻平凡走向伟大的生存奥秘!
★透过他们的人生经历、心灵体验和个性气质,看懂他们的人格精神与人格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浸透着心血与灵魂的作品,汲取这些行走世间的卓越智慧。
★作者梳理西方文人的不可复制的丰富性,带领我们运用这些独立而强大精神个体的智慧,辨认当下,充盈正气,走出精神性危机
“品西方文人”系列丛书,是一部讲述西方文人的传记合集。本书选取西方文学、哲学、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有代表性的文化人物,将他们的人生经历与代表作品相互编织,讲述他们的生存细节;全面解读他们的思想性格、生活风貌及心态意趣;注入作者(当今文人)见解和情感。复原了一个个既具历史深度又逼真如画的活生生的西方文人,从而引领读者品读大文人丰富复杂的人格与文化品格,吸收西方文人的生命精华,真正领悟他们的智慧精华。
作为世界性影响的文化巨人,堪称人类的瑰宝的作品和崇高的文艺精神,值得被传颂,他们的故事值得被今世未来的时间所铭记!
自 序
海明威
西方传奇色彩的作家之一,
不知道他是否空前,但很难有后继者
毕加索
一半上帝一半魔鬼
萨特与波伏瓦
诺贝尔文学奖的拒绝者和世界女权运动的先锋
海德格尔
人类精神的探险者,生活哲学的大师
普希金
俄罗斯头号诗人,自由精神的丰碑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自序
多年来我致力于三个打通:打通中西,打通古今,打通雅俗。这当然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高远目标,但持续的努力获得了明确的方向感。2006年开始写《品中国文人》系列,去年底,完成了这套《品西方文人》的1、2卷。
写人物,因写作对象的不同,而文章的风格自然而然产生变化,这可能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写作与意志力无关。意志不可去染指感觉的原初性。写杜甫,自然就沉郁了;写苏东坡,自然就豪放、旷达了。这是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写作追求吗?
这些年我意识到,必须对写作的激情保持足够的警惕。
西方大师们的价值自不待言,一个莎士比亚就让英国人获得了数百年的文化自信。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对俄罗斯民族的贡献,任何计算机都不能测量。维克多·雨果去世,法国两百多万人自发地给他送葬,巴黎先贤祠的门楣上,因雨果而刻下了一行字:“伟大的人物,祖国向你们致敬。”
凡·高、贝多芬、毕加索对世界艺术的影响,恐怕不止几个世纪。
大哲学家们的影响力则通常是以千年计的。
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要管一万年。
就个体而言,西方人的张力比较大,生存的固化相对要少些。捕捉西方文人的“生命冲动”(柏格森),乃是本书的发力点。展开各个环节的生存阐释,从整体上把握人物的生活,宏观与微观并重,理性与感性交融,始终是笔者孜孜以求的写作境域。
是的,这个很难,难才有意思。爬山永远爬不到山顶,但是长期努力的结果,是对开阔度和细腻度有了实实在在的感觉。
一切回望之思都是朝着未来的。所有的追问都围绕着一个古老的字眼:爱。
荷尔德林说:“思想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
刘小川
2020年春于眉山之忘言斋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西方传奇色彩的作家,是行动的巨人和文学巨匠,一生充满冒险精神,无论生活还是写作。
他四次亲历西班牙内战,两次参加世界大战。十八岁在意大利前线受重伤,身上留下二百三十七块弹片,有一些弹片一直留在体内,支撑这个钢铁汉子的坚硬度。后来两次飞机失事,坠毁于非洲丛林,他居然无恙。他是拳击手,是斗牛士,是中产阶级家庭刻板乏味的生活模式的反叛者,是酒徒、浪子和负心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他钓过一吨重的马林鱼,钓鲨鱼差一点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人与千斤鲨鱼恶斗了七个小时。他是打狮子的好猎手和不拘时间地点的猎艳高手,宣称可以跟好莱坞任何一个女明星共度春宵,却无意娶小他十六岁的瑞典美女英格丽·褒曼为妻,认为女演员不宜过日子。他证明了:小说可以让电影艺术黯然失色,好莱坞大腕们拍他的小说总让他昏昏欲睡。他娶了三任妻子又无情地甩掉她们,直到他遇上玛丽小姐,才认为自己拥有了生活与灵魂的双重伴侣。
“人能够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这是他在《老人与海》里总结的一句名言。当疾病缠身不能再享受生活的时候,他就拿起心爱的双筒猎枪,轰掉了自己那颗狮子头一般的脑袋。他父亲也是自杀的。
海明威是我的“枕边作家”之一,三十余年读不够。他对生活近乎疯狂的热爱使他对死亡高度敏感,作品中淋漓着血,弥漫着“血的香”。爱情与毁灭对他来说是同一件事。他使用语言就像拍电报,首创了所谓冰山式写作法,八分之七隐在水下。话里有话,意在言外,就像中国古代文献,例如《春秋》《论语》《史记》。
英格丽·褒曼有一句话说得不错:海明威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在现在和未来都不可能了。海明威是20世纪保持生命兴奋度的首屈一指的作家,不知道他是否空前,但很难有后继者。
19世纪的后一年,欧内斯特·海明威生于芝加哥郊区的橡树园,父亲是医生,全家是基督教信徒。橡树园是一个闻名美国的中产阶级小镇。海明威的母亲葛莱丝受过良好的教育,是教堂唱诗班和若干社会团体的活跃分子,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家庭有受人尊重的文化修养。这位母亲给念小学的海明威买了大提琴,而海明威医生早在海明威三岁时就递给儿子一根鱼竿。教堂唱诗班与河边丛林争夺着小孩子的兴趣,大提琴终于败给了钓鱼竿,室内氛围败给了户外的灿烂阳光。
有一年,父亲又送给儿子一支猎枪作为生日礼物。这支五尺猎枪直指丛林,打开了无限的宝藏。嗬,生日礼物一支枪!音乐修养和宗教信仰成了野地生活的对立面。这也是母亲刻意教育的结果,给20世纪杰出小说家的童年注入宝贵的野性。
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是循规蹈矩的、程式化的,一切井井有条,十年如同一日,连激情都被纳入可控的范围。每个人都要活得像中产社会的一员,举止有度,穿戴适宜,日复一日活给别人看。医生要活得像个医生,教师要活得像个教师,总之,个体要服从他的社会角色。法国作家萨特说,这叫被社会角色霸占。橡树园小镇的千百个家庭都是相似的,这个小镇又是其他州小镇的范本,所以才会闻名全美。
大气候之下偶有小气候,中规中矩的生活局面偶尔才被打破,如同平静的湖面扔下了几块石头,波纹荡起又消失,湖面上了无痕迹。海明威将以一个人的力量挑战大气候,未来的半个世纪他证明了这一点。童年的鱼竿、猎枪改写了他的生活,激活了他的野性基因,塑造了他的价值观,催生了崭新的文风。
海明威三岁跟着父亲去贝尔湖钓鱼;十岁抽了支香烟;十二岁喝下杯烈性威士忌;十三岁,抖抖索索尝试了个女人;十五岁伙同一群高中生违反禁酒令,喝酒,胡闹,斗殴,还远足几天不回家,玩得天昏地暗。这一类近乎疯狂的离经叛道,源头却是诱发野性的鱼竿和猎枪。鱼竿招呼无边野地,拢集河流湖泊;猎枪记录动物们的咆哮、挣扎、反扑,猎手的冷血与野兽的鲜血有了奇妙的关联。这是真正的生命,这是丛林暴力的原型,是埋入沃土的勇敢的种子。长枪射出的每一粒子弹都在击碎平庸的中产式生活。
让唱诗班与大提琴见鬼去吧!
母亲惊慌地注视着逃离家庭音乐室的野孩子。这个精心布置的音乐室是她的骄傲,接待过橡树园一大半有头有脸的人物,家里却冒出个野小子。姐姐和弟妹们茫然失措,海明威溜出樊笼,奔向他的旷野,仰天大笑。
什么都要试试,这是少年海明威的信条。这个信条,来自隐秘的遗传基因和阳光下的钓鱼竿。
父母的争吵经常发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紧盯对方,鼻头抵近鼻头,压低嗓子,尽管气得发抖,人前还装得夫妻和谐,面孔浮现中产式微笑,说话的语气透出伪装严密的家庭温馨。少年海明威厌恶地背过脸去。虚伪的面孔与原始丛林的动物们形成强烈反差。老是吵吵吵,吵完了还要装装装,为什么不离婚呢?橡树园的中产分子都戴着面具过日子吗?野小子后来三次离婚,当与童年印象有关。而父亲的开枪自杀多半有婚姻的原因。父亲过得压抑。
海明威医生抛下了六个孩子和他曾经爱过的橡树园,自杀!这是公然亵渎仁慈的上帝!橡树园教堂的教徒们简直怒不可遏。海明威夫人无地自容,早晨的悲戚却让位给中午的面具。
医生的儿子因痛苦而陷入思考。死亡就在家里,而且是用那种方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