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431090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周筠、果壳网主笔游识猷、简单心理创始人简里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所罗门·H. 斯奈德博士等专家诚挚推荐!
本书将永远改变你对吃进身体的“食物”的看法!我们似乎很少意识到,许多普通且常见的食物和药物,其实时刻影响着人体的重要器官——大脑,进而控制着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这背后有哪些复杂而微妙的神经机制值得研究者和大众关注并了解,又有哪些关于营养和脑功能的普遍误解亟需纠正?国际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权威、行为神经科学教授加里·温克带来了有趣而深刻的见解。
在本书中,你将了解到:
·为什么困倦的大脑渴望着咖啡和甜甜圈?
·为什么素食或无麸质饮食并不总是有利于大脑健康?
·关于补品(比如认知增强剂、抗衰老草药等)有哪些是需要提防的伪科学?
·脂肪是如何损害大脑功能的?
·为什么有些食物会让人做噩梦?
·什么食物能促进脑外伤病人的康复?
·哪些食物有利于改善记忆、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益生菌真的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并帮助维持精神健康吗?
……
现代神经科学发现,咖啡、坚果、巧克力、五彩缤纷的水果、常见香料、烟草、酒精以及精神活性药物等,每天都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思维过程和情绪起伏。本书生动、风趣地展示了我们所吃的食物和药物将如何作用于人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并影响神经活动,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剖析了脑科学、药物、食品与文化之间的丰富联系,为我们的日常饮食选择、用药安全和大脑健康提供了极富启发性的科学建议。
第一章 食物、药物和你
植物是食物和药物的共同来源:为什么?
药物和产生思维的器官
非常基础的神经科学和药理学背景知识
胃肠道和大脑联系的进化史
渴求和成瘾
第二章 进食的神经生理机制:激素、暴饮暴食和衰老
女性和男性的大脑对食物的反应不相同
生物节律和饮食习惯对大脑的影响
当“好”的食物变“坏”时
“酸性饮食”和大脑功能
碳水化合物与大脑功能
“好”的脂肪和“坏”的脂肪
抽脂术对大脑的益处
改善大脑功能的膳食脂肪
对Ω—3脂肪酸益处的质疑
脂肪是如何损害大脑功能的
为什么肥胖会引起慢性疼痛?了解神经炎症的作用
膳食藻类能减少神经炎症
暴饮暴食带来的快乐
为什么我们喜欢过度进食?
为什么高脂类食品这么好吃?
为什么减肥这么难?
这应该归咎于你的基因
“虫子”或许能够拯救肥胖人群
有自杀倾向的大脑
“受伤的大脑”应该吃些什么?
吃多少很重要
食物的杰纳斯效应(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
吃蔬菜和水果延缓大脑衰老
素食者的饮食总是健康的吗?
别忘了调味料
一些真的野蛮的方式
黄酮类化合物的保护作用
更多关于巧克力及其对大脑影响的信息
第三章 记忆、魔法和成瘾
阿尔茨海默病: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别丢弃你的铝制厨具—它们与阿尔茨海默病无关
乙酰胆碱的合成和分泌
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
巫毒玩偶、幻觉和美貌
一颗干果和一朵蘑菇就可以提高你的乙酰胆碱水平
尼古丁
第四章 狂喜、抑郁和疯癫
关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基本神经科学知识
苯丙胺与摇头丸
大自然中的兴奋剂
多巴胺:快乐感的油门
治疗精神病
第五章 大脑对现实的反映
补充色氨酸
迷幻剂
我们也许生来就易产生幻觉
致幻剂和宗教信仰
混合致幻剂
第六章 大脑中的大麻
毒品和绳索
大脑本身含有的大麻样神经递质
内源性大麻类似物的功能
饥饿感和抑郁
抗损伤和抗衰老
大麻与偏头痛
早餐里的大麻
用于治疗精神性痛苦的大麻
第七章 简单的分子能使你兴奋,也会使你昏昏欲睡
谷氨酸:一种让人兴奋的神经递质
γ—氨基丁酸: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
用食品和药物增强γ—氨基丁酸的作用
酒精
音乐和心跳
巴比妥类药物
苯二氮?类药物
苦艾酒、味美思酒和修士酒
增强GABA
噩梦
第八章 上古遗迹
阿片与阿片样神经递质
麸质与大脑
第九章 睡眠与清醒
腺苷
为什么咖啡能给我们带来愉悦感?
无咖啡因的咖啡
咖啡还是茶?
为什么你醒来后会感到疲倦?
昨夜和你一起入睡的人
晚间型与晨间型
你昨夜有没有饿着肚子入睡?
睡眠不足怎么办?
第十章 增强大脑的方式及流言
银杏叶
维生素补品
伪科学
安慰剂效应
结束语
拓展阅读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有很多人把大脑比作一台精密的电子仪器,仪器里面包含各种颜色的导线,有蓝色、红色,还有绿色等其他颜色。但不管是什么颜色,这些导线的工作都是相同的,就是将信号从一个接口传递到另一个接口。不同颜色的导线由不同的控制中心调节,红色的导线由一个控制中心调节,绿色的导线由另一个控制中心调节。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但如果你能见到大脑真正的结构,你就会发现虽然其中的神经通路连接方式与彩色导线的连接方式很像,但你并不会看到彩色的导线,在你面前的只有一个又一个细胞,或者说是神经元。大脑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彼此相连形成所谓的突触,仅仅是在大脑皮层这一组织结构中,就有近150万亿个神经突触。这些数以亿计的神经元并没有披着各种颜色的外表,而是相互分泌着某种叫作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不同的神经元会分泌不同的神经递质。那么,当这些神经递质与外来的分子物质相遇后,比如一种药物或者一种食物,你的机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回答上面这个问题。你吃的任何东西,无论是药物还是食物,都会影响你体内神经元的活动,进而影响你的思维和感觉。为了阐明这一点,我首先会给大家介绍目前的神经科学家已知的某些药物或食物对大脑的影响,并且希望通过展示日常所吃的食物如何影响大脑的工作方式来增进大家对大脑的了解。之后我会介绍神经递质在大脑中的生理作用,以及诸如植物提取物、坚果、蘑菇、香料、巧克力或者一些医药保健类的药品如何影响神经递质在体内的含量变化和分泌代谢过程。同时,我会和大家讨论大脑在幻觉、宗教信仰、疼痛和衰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这些过程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我们所吃的食物或者药物的影响。另外,在我看来,人类的进化过程决定了大脑对于我们所吃的药物和食物的反应,所以我会讲一些文化历史的内容。
人的大脑有100余种已知或者怀疑是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科学家尚未发现的神经递质。我会重点介绍那些被认为与药物的精神活性效应以及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有重要联系的神经递质。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要详细地介绍目前已知的“食物和药物与大脑之间的联系”,而是希望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读完这本书,我希望你不仅能够了解某种药物或食物是如何对你的大脑起作用的,还能够预测我没有讨论到的物质或者是尚未发现的物质会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当然,更好的一种情况是,你会回过头去翻看之前的章节,觉得这些内容太简单了,还想要进一步了解大脑的相关知识。如果这本书能够激发你去了解更多有关神经科学的知识,就达到我的目标了—让你更好地了解你的大脑。我在这本书的后面列举了拓展阅读材料,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神经科学。
这本书是在我的导师、同事、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下完成的。在此,我要感谢戴维·奥尔顿(David Olton),是他耐心地给我讲述药物对大脑的影响;感谢詹姆斯·麦克高格(James McGaugh),是他激发了我对行为药理学的兴趣;感谢吉安卡洛·佩佩(Giancarlo Pepeu),是他让我对药物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谢派波·布里森(Peabo Bryson),一个有着优美嗓音的人,是他激励我去探索神经科学在宗教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感谢保罗·戈尔德(Paul Gold),他在犹他州斜坡上给我的建议帮了我很大的忙;还有杰奎琳·克劳利(Jacqueline Crawley),感谢她在大脑功能研究上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在我写作时提供的宝贵意见。他们的才学帮助我把那些异想天开的想法集中到理性的讨论中。
此外,我要感谢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琼·博瑟特(Joan Bossert)和凯瑟琳·卡林(Catharine Carlin)一路走来给我的支持和鼓励。我也非常荣幸能够和马里恩·奥斯蒙(Marion Osmun)合作,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编辑,给我提供了很多建议和鼓励。同时,我还要感谢成千上万名上过我的精神药理学课程的学生,他们个人的故事让这本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在写作的每一阶段,我的妻子简都给我提供了很多建议。她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读者的想法,并教会我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专业的内容。我相信她的判断和洞察力。如果你能从我的文字中学到些什么,一定要感激她的帮助。这本书是献给简的。
想要通过吃来增强大脑的活力?与其盲目迷信五花八门的营养补充剂,不如翻开这本专业大咖集研究之大成而写就的脑科普佳作,去发现大脑的奥秘和身边天然食材的妙处。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就是把神经生化、神经生理的基础医学知识和神经药理、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前沿信息融会贯通,娓娓道来。每一位希望大脑长久保持健康活力的普通读者都将从中获益良多。对于有志于大脑研究的学生来说,也是很好的启蒙。
——周筠
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舌尖上的大脑,有两层含义。其一,大脑演化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吃,吃得对,吃得香,所以大脑的位置在舌头附近。其二,人类吃下去的许多东西,都与人类共同演化,共同度过漫长的时光,因此能以复杂微妙的方式影响大脑。这本科普书兼具趣味性与科学性,可以告诉你,一杯酒、一杯咖啡、一朵蘑菇、一颗槟榔……是怎样改变了你的大脑的。
——游识猷
果壳网主笔
太有趣了!这本书呈现了大量令人惊讶的信息,不但从科学、历史与进化的角度详述了饮食对脑细胞功能乃至行为和情绪的影响,还一举破除了有关营养和脑功能的种种谣言及虚假营销,真的“省钱省脑”。
——简里里
简单心理创始人
我们所有人都受到过令人眼花缭乱的精神活性物质的影响,其中一些会被滥用,还有一些对于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这位著名的神经学家讲述了一个关于神经递质(脑内神经元相互交流的媒介)的故事,扣人心弦,展示了药物以及食物中的物质是如何发挥其精神活性影响的。
——所罗门·H. 斯奈德(Solomon H. Snyder),医学博士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药理学和精神病学“杰出服务”教授
第一章
食物、药物和你
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食用某些植物或某些动物的身体部位会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甚至导致死亡。在一本为临终的人祈祷的书上提到过这些物质。这本书还提到了一种精神药物,当时被称为“亦毒亦药(pharmakon)”,主要用于减轻人在临终时的痛苦。说白了,“亦毒亦药”就是毒药。最初的时候,“pharmakos()”在希腊语中指的是那些作为替罪羊牺牲的人。这些人都是为了治疗另一个有着更高社会地位的人而被毒死的。后来,大约在公元前600年的时候,这个词开始用来指治疗患者的药品。如今则引申了两种含义:一是药理学,研究药物对人体影响的科学机制;二是精神药理学,研究药物对大脑的影响,这种影响反过来又称为具有“精神活性”。
这本书不仅会探讨药物对人的大脑的影响,还会涉及一些食物对人体的影响。实际上,这些物质的共同点就是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精神活性”,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影响你的大脑,进而影响你的行为。在这本书的最后,你会发现,药物(你的大脑想要用来提升兴奋性的物质)和食物(你的身体想要用来提供营养的物质)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也很难定义哪些物质是药物,哪些物质是食物。事实上,对兴奋剂和镇静剂的广泛使用已经让大多数人不再把这些物质看作药物,而是看作食物。咖啡、茶、烟草、酒精、可可还有大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大麻、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均属于毒品。本书对毒品的精神毒性进行了深入介绍,揭示了毒品成瘾原理及其危害,以增强读者的识毒、禁毒意识。—译者注,这些东西是提供营养的食物还是药物?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区别已经变得相当模糊。而我建议大家,无论你吃进去的东西是否有营养价值,你都应该将其看作一种药物。正如大家了解的那样,即使是那些看起来仅仅含有营养价值的“分子”,如巧克力或赖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也会有一些我们认为属于药物的特性。
植物是食物和药物的共同来源:为什么?
我们日常食用的一些东西还有广泛使用的精神类药物都来源于植物。人类或者直接食用植物,或者食用经过转换的动物(如猪、牛、羊)身上的肉。这本书将会讨论植物的成分如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或多或少地体会到所吃的食物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而营养神经学家和精神药理学家也一直致力于研究植物成分是如何通过改变大脑内的化学物质来影响大脑的功能的。基本上,植物所含的化学物质都营养丰富、具有精神活性,或者两者兼有。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的英文书名是Your Brain on Food 直译为“大脑对食物的反应”。本书中文版书名意译为《舌尖上的大脑》—译者注。可以这么说,人类食用的几乎所有东西都会以微妙而深刻的方式影响大脑功能,进而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情感。
为什么植物会对我们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是植物想要控制人类吗?读完有关烟草和咖啡因的章节后,你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植物几乎已经占领了整个世界。事实上,植物对人类一点兴趣都没有。在自人类出现以来的10万年里,我们除了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植物之间并没有太多的联系。
地球上居住着超过1万亿种生物。其中,昆虫、蜘蛛和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占80%,而植物约占17%。无论是从物种数量还是从总生物量来看,昆虫和植物都是地球表面的优势物种(单细胞生物是地壳的优势物种)。在过去的4亿年里,植物和昆虫之间有着复杂的共生关系:植物既需要昆虫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又要避免被昆虫吃掉。但问题是,它们无法移动,不能简单地从昆虫身边走开,也没有肢体能够拍打虫子。那该怎么办呢?植物只好通过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来影响虫子的行为,进而保护自己。这些化学物质被称为“次级代谢产物”,指的是不直接涉及生命正常生长、发育或繁殖的有机化合物,只是在植物的被食防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对植物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产生这么大的反应?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回到大约13亿年前,那时动植物的共同祖先还活在地球上。人类和植物有3000多个相同的基因,这些基因是我们共同的祖先留下来的,对我们的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共同进化演变产生的这些共同基因解释了为什么大脑会对植物中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植物、昆虫和人类大脑都会分泌或利用诸如乙酰胆碱、多巴胺、血清素 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的,又名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缩写为5-HT)。—译者注、γ—氨基丁酸、谷氨酸、阿片类物质和前列腺素等化学物质。人的大脑也会合成许多亦存在于植物中的具有精神活性的化学物质,如吗啡、致幻剂二甲基色胺和蟾毒色胺。所有这些化学物质在10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于植物、昆虫和人类的共同祖先中了。当我们食用这些古老的“分子”时,自然会受到它们的影响。
即使是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也会产生许多与我们大脑内的物质相同的化学物质。因此,无论你是吃一盘西兰花还是吃一大堆阿米巴原虫(单细胞生物),它们所含的化学物质都会影响你的神经元功能,进而改变你的感觉或思维方式。生活在食物链底层的低等植物、真菌、藻类和其他植物不断地将阳光转化为人类生存所需的所有关键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
实际上,我们都经历过与我们所吃的植物共同进化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未成熟的香蕉含有高水平的神经递质—血清素。当你吃下这样的香蕉时,它的血清素会作用到你肠道中的血清素能神经元,增强你的肠道蠕动,最后往往导致腹泻。事实上,植物并不是对你的大脑起作用的唯一化学物质来源。人类和昆虫以及爬行动物的共同进化史也能解释为什么当你被蜜蜂蜇了或被蛇咬了后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我们与地球上的动植物共同进化的历史很早就预示了这些情况的发生。例如,试想如下科幻场景:一个宇航员在一个类似地球的星球上行走,突然被一个不太友好的、看起来像灰熊的生物咬了一口。宇航员知道自己受伤了,同时眼睁睁看着这个生物将一种液体注射到他的皮下。宇航员会死吗?不,他不会。因为宇航员和这个外星生物没有共同的祖先,也没有共同进化史。换句话说,宇航员的身体不会对这种液体产生反应。也许你会说组成人类的氨基酸和组成这种液体的氨基酸可能都是在太空中进化而来的,也算有共同进化史。但是研究人员已经确定,在这么长时间相互独立的进化过程中,两者并不可能进化出相同的神经递质分子。因此,每一个宇航员,从闪电侠戈登(《闪电侠》的主角)到柯克船长(《星际迷航》的主角)再到卢克·天行者(《星球大战》的主角),在任何星球上行走都很安全(除了在他们自己的星球上),因为他们都不会受到外星球上动植物毒素的伤害。同样,科幻电影里那些在外太空中似乎很受欢迎的易醉饮料和疗效十足的药品,也完全不会影响宇航员的大脑。
药物和产生思维的器官
在很久以前,人类就已经认识到某些植物的特殊习性以及食用它们可能会给身体和大脑带来的影响,并用这些植物作为治疗身体疾病的药物。这种将植物提取物用作药物的古老做法或许是人类大脑进化以及产生意识的开端。我们现在知道,精神疾病是由大脑功能障碍引起的。但在此之前,人类一直认为精神疾病是由邪恶的神灵引起的,或者是愤怒的天神对人的惩罚。直到最近,在20世纪中叶,世界上才出现了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药物。当我们发现精神类疾病有可能像身体疾病那样可以用药物治疗时,我们变得有些紧张,开始限制这些精神类药物的使用,因为这涉及人类思维的本质。我们不禁会开始联想:人类的所有精神活动会不会在本质上就是生化反应的体现?我们所珍视的思想,比如对上帝的敬畏,以及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比如爱,会不会只是我们身体内部某个器官发生的化学反应?那么灵魂和浪漫又是什么呢?我们会不会有一天也能找到治疗破碎的灵魂或者破碎的心灵的药物?就像我们现在用于治疗严重精神疾病的药物。这并不是异想天开。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会发明新的药物来增强我们蠢蠢欲动的情感(如“伟哥”)以及拉近我们与神灵交流的距离。我们的孙辈很可能会有一整套的药物来增强各式各样的精神功能。
事实上,关于药物对大脑的影响,我们已经有大量的药典可以参考,对它的适应证和功效也一直存在争论,但有几点是肯定的。
第一,你摄取的这些物质不应该简单地分为“好的”或是“坏的”。无论是药物还是营养物质,本质上都是化学物质—不多不少(见后面的图1.1)。它们在你的大脑内造成了你想要或不想要的影响。
第二,每种药物都有多种功效。人体的大脑和身体结构十分复杂,我们摄取的化学物质可以自由地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大脑的各个区域,因此对我们的大脑功能和行为产生了各式各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三,药物或营养物质对大脑的影响取决于你的摄入量。改变某种药物的剂量会改变其作用强度和作用性质,这一原理被称为剂量—反应效应。通俗地说就是,大剂量会对大脑产生更大的效应。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大剂量会产生与低剂量完全相反的效应,比如阿司匹林在正常治疗剂量下可以降低体温,但在高剂量下可以升高体温。
第四,药物对大脑的影响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遗传基因、服药过程的性质以及你对服药后果的预期。举个例子,如果你对某一种药物有强烈的反应,你可能对很多药物都有强烈的反应,而你的父母中可能至少有一个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时候,你的遗传背景可能给你的用药带来致命影响。我们班以前有位年轻人想加入一个颇受欢迎的兄弟会,但他的社交能力很差,很难交到朋友。于是,他开始疯狂地参加各种联谊派对,不顾父母的警告,跟着大伙儿喝酒、抽大麻。他告诉我们,他每次喝酒之后都会瘫在地上,几小时后,这个症状就会神奇地消失。而派对上的其他同学还以为他是喝醉了,把他的四肢摆成各种奇怪的姿势,完全不知道他已经麻痹了。后来,我向一位医生朋友问起这件事情,得知我那位同学可能遗传了酒精代谢紊乱基因。他的机体会将酒精转化为一种衍生物,这种衍生物对肌肉有很强的毒性且会持续刺激肌肉,导致肌肉?法正常收缩。如果他继续喝酒,那么他体内退化的肌肉产生的细胞碎片就会慢慢聚集到肾脏,导致肾脏衰竭。所以,如果他不马上停止喝酒,他的遗传背景和酒精的相互作用会给他的健康带来致命的影响。从这个同学的例子中,我们至少得到了两个教训:第一,你要了解你的遗传背景,可能会有一些意外的惊喜;第二,有时候,简单了解一些食物对人体的影响可能会拯救我们的生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