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16504
人,究竟是什么?
“我”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在适应名为“现代”的“怪物”时,我们必须失去什么?
这是一本系统地介绍荣格心理学体系的著作。
无畏“心灵”,甚至无畏“灵魂”,荣格心理学才得以产生。
这一为“深度理解人”而创立的“心灵”的学问,适合任何对人类的心灵问题抱有浓厚兴趣的人。
河合隼雄先生的这本处女作,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人生思考作为基石。开卷,感触即达心灵,引起内心深层丰富的回响。
这本书的目的在于系统地介绍荣格心理学体系,河合隼雄先生从瑞士荣格研究所取得荣格派分析师资格后,回日本两年之内成书。尽管这样,也不可误以为这是一本照本宣科的教材。河合隼雄先生从数学专业转行投身临床心理学领域的过程可以参考他本人的著作《给未来的记忆》。他在去美国UCLA、瑞士荣格研究所深造之前,就已经潜心钻研、实践多年,经过欧美严格的正规化训练更是如虎添翼。这本早年的处女作,一样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人生思考作为基石,打开了一扇心灵学问的大门。
译者的话
初版前言
前言学习荣格心理学
章 心理现象学
1. 心理治疗师的作用
2. 心理现象学
3. 现象学概观
第二章 弗洛伊德和阿德勒
1. 精神分析
2. 性的理论
3. 权力动机
第三章 心理类型
1. 人的类型
2. 一般态度: 内向—外向
3. 四种心理机能
4. 意识和无意识的互补性
第四章 情结
1. 词语联想测验
2. 情结的现象
3. 情结的消退
第五章 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1. 集体无意识
2. 原型
3. 阴影
第六章 意象与象征
1. 意象
2. 象征及其创造性
3. 心理治疗中意象的意义
第七章 梦的分析
1. 梦的意义
2. 梦的功能
3. 梦的构造
4. 梦的分析实务
5. 死和重生的主题
第八章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1. 人格面具和内心世界
2. 阿尼玛
3. 阿尼姆斯
第九章 自性
1. 个性化的过程
2. 自性的象征性表现
3. 自性实现中的“时间”
阅读推荐
解说应反复回归的“古典”
跟河合先生面对面地说说话,头脑中纠缠在一起的那些让人很不舒服总想干点什么又不知该干什么的感觉,不可思议地就被温和地化解开了。……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物。
——村上春树
到什么时候也无法企及,到什么时候都会把心扉敞开,而且一点儿也不后悔,还非常地开心。这就是河合先生的魔力和实力啦。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让人觉得世界还是可以相信的。
——吉本芭娜娜
梦的意义
早是弗洛伊德明确地指出梦的重要性。在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在总结了大量的梦及其解析例子的基础上指出: 梦实际上是“某种受到压抑的愿望的伪满足状态”。其后,比起梦的解析,弗洛伊德更加重视心理治疗现场的自由联想方式。荣格则重视梦的意义,认为梦是治疗现场的重要手段,发展了梦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不纠结于梦的讨论,先来看一个具体例子吧。这是一位28岁独身女性的梦。
梦境: 一个很大的家,像是宾馆一样。有很多人在里边住着。一个男的被杀了,杀人的人又被不晓得什么人杀了,同样的模式接连重复发生了几次。我从自己的房间往窗外看去,河流的水溢出来,在房子周围流淌,一直漫到远处的大路上。我知道谁会是终的杀人者,把这个答案告诉了在我房间里的陌生男人。我一边告诉他这个答案,一边感受到深深的疲劳和悲伤,忍不住喊了出来:“你就当我什么都不知道好了!”然后陌生男人说“你既然并不想惩罚杀人者,为什么把他的名字说出来呢?现在再说就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已经晚了”等等。我辩解说自己很怕杀人者,在跟陌生人争论的过程中,终的杀人者用自己的刀自杀了。
读者即使不了解任何背景也能够感受到这个梦境的瘆人气氛吧。做这个梦的女性可以说是典型的思维型。一次笔者问她:“那么你有什么感觉呢?”她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我可以思考,但没法感觉。”她的思维型特点就强烈到这种程度。与这位女性现实生活中稀缺的情感表现相比,梦中出现的场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这个梦开始联想,并结合到目前为止对梦的分析结果,女性认识到梦中拿着日本刀的杀人者代表了潜藏在自己思维机能背后的意象,并感受到意象力量之强大及其危险性。这里,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第三章中讲到的思维和情感机能的对立性,以及前一章中讲到的意象表现的直接性、具象性。这里特别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到,自己心灵内部的某种机能或情结以具象化,特别是人格化(personify)的意象形式出现的现象。梦中会有例子中这样强烈的意象出现,但并不总是这样,有时候梦的表现会非常幽默。下边的例子是这位女性十天前的梦,虽说跟上边讲的梦一样,也表现出与她平时占优势的思维型生活方式形成的鲜明对照,但可以留意到梦传达出的意蕴又别具一格。
梦境: 电话响了。我接听电话,但对方声音很小,听不懂在说什么。我又问了一遍,听到轻微的声音在嘟囔着:“这里是幽灵协会。”我告诉他,自己根本不相信幽灵什么的,对方说:“你有没有读过一期的幽灵新闻?啊,不过你嘛,只要有一枝削得尖尖的铅笔就行了。”气得我回答他:“不管怎么说,我既不相信幽灵也讨厌尖尖的铅笔!”他还想说下去,我把电话挂断了。
这个梦与前边的有着同样的主题,但表达方式不是那么惨烈,一种幽灵协会打来电话的幽默气氛弥漫其中。梦的开始是电话铃响了,非常有启示意义。我们在做游戏治疗时,当事人不想直接跟治疗师接触,但又产生了接触的意愿时,经常会尝试通过电话建立联系。梦中的情形有着完全相同的意义。这显示出想与当事人建立联系的某种东西(例子中可以说是被强力压抑着的情感机能)还没有达到能直接与自我接触的地步,但已经在试图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先联系起来再说。电话对方的声音很小难以辨别,则明确表达了建立联系的困难程度。发现对方是“幽灵协会”时,当事人毫不客气地攻击:“根本不相信幽灵。”思维机能占优势、一直合理地度过自己人生的当事人对幽灵满心不屑,很可以理解。可是敌方也不是好对付的,马上还击:“你读过一期的幽灵新闻吗?”好像只要有幽灵新闻,就可以证明幽灵的存在一样。这说法确实抓住了问题的要点。也就是说,幽灵发现了思维型女性的逻辑体系主干多数基于报纸上登载的报道(或者说人世间普遍认可的主流观点),削得尖尖的铅笔则形象地表达出女性日常使用的“武器”。她用尖尖的铅笔写出来的观点,往往带着一种对异性的威胁。但是,女性面对幽灵的嘲弄非常生气,“既不相信幽灵”“也讨厌尖尖的铅笔”等等,发泄一通,挂了电话。梦的后阶段,这个平常主要依赖思维机能的女性表现出情感型的发作,意义深刻。幽灵一伙可能对女性说出“讨厌削尖的铅笔”感到比较满意,暂时不再重新打电话进来纠缠。梦中,对话的对手是幽灵,说明了建立联系的困难程度。包括后的场面,当事人生气地切断电话,都让人感觉到我们的工作——帮助当事人发展她的情感机能——还是相当艰巨的。放下这些不谈,至少可以说这个梦相当生动地给我们传达出女性当时的心理状态。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梦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相对于意识,梦是以某种意象的形式表达出的无意识状态的自画像。通过研究这种显性表现出来的意象,我们能够了解到自己的无意识状态,并深入探讨它对意识的意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