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27941900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全新增订版》
★ 豆瓣6342人想读的亲密关系经典之作,时隔17年全新增订版
海文学院创始人黄焕祥和麦基卓用一生的实践发现亲密关系的真谛
本书是关于“爱与亲密”的实用指南,可以让你看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也看清和你自己的关系。
脆弱是人生的常态,不要敌视,也不要害怕。坦然展现生活中的脆弱,找出各自的心墙与防御,才能收获真正的亲密,丰富彼此的生命。
《懂得生命:在自我探索中成长:全新增订版》
★ 豆瓣评分8.5自我成长经典之作,时隔17年全新增订版
你是否也曾有莫名的迷失感,不知身心应安放于何处?
海文学院创始人麦基卓、黄焕祥,奉献四十年理论与实践的精华
带领读者一起探寻内在自我、重建外在关系
深切体会生命的完整与圆满,找到安身立命的自信
我们是浩瀚宇宙里渺小的存在,所面临的挑战就是为自己的生命找到意义
当你走到光的尽头,然后决定踏入未知的黑暗时,你一定要相信,会发生的状况不外乎两种——不是找到稳固的立足点,就是学会飞翔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全新增订版》
如何建立一段亲密关系,如何维护亲密关系,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成长,是本书两位作者用四十年的亲身经历所讲述的事情。亲密关系不在某一方身上,而是存在于双方之间。
所有的关系都要经历浪漫期、权力争夺期、整合期、承诺期和共同创造期五个阶段。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你可能处于不同的关系阶段,在同一段亲密关系中,你和对方可能各自处于不同的阶段,那么亲密关系就不会得到健康发展。脆弱的亲密关系怎样才能变得稳固,亲密关系中的双方怎样才能从中感受到幸福、获得成长,这是本书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两位作者以自身为被试,以彼此的亲密关系的发生发展为试验,用长久的相处经历为我们发掘出了亲密关系的真谛。我们该如何看待爱、看待性、看待家庭,两位读者都进行了通透的阐述,为还在亲密关系中苦恼的你提供了想要的答案。
《懂得生命:在自我探索中成长:全新增订版》
旨在帮助那些希望提升生命意义与质量的人,两位作者提供了一些方法让你能够探索自我的价值与意义并找到和建立与他人之间的深层联系,进而更好地发现和理解生命的意义。两位作者是海文学院的共同创办人,他们结合多年的教学与疗愈过程中的事例与经验,向读者介绍了一种整合身心,强调自我对健康、关系和生活方式的责任深度探索的自我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真诚地与读者分享如何应对焦虑、激发自己的能量、如何富有创意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和天赋,特别是在建立于他人关系方面。相信每一位读者阅读本书之后都会激发心灵的共鸣,找到一直纠结的问题的答案,放下不必要的执着,享受当下的人生旅程。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全新增订版》
第一部分 脉络
第1章 我们的关系计划/ 003
第2章 花园中的生活:一则寓言/ 015
第3章 共振与爱的状态的本质/ 019
第4章 亲密与沟通/ 025
第5章 分享感受与情绪/ 053
第6章 从『物』到『人』/ 064
第二部分 关系的阶段
第7章 关系周期/ 075
第8章 浪漫期/ 082
第9章 权力争夺期/ 090
第10章 整合期/ 102
第11章 承诺期/ 113
第12章 共同创造期/ 120
第三部分 走过循环的周期
第13章 混沌与关系/ 127
第14章 从权力争夺到整合(一)/ 139
第15章 从权力争夺到整合(二)/ 161
第四部分 爱、性、家庭
第16章 爱、着迷与上瘾/ 181
第17章 性欲/ 192
第18章 家庭花园/ 219
第五部分 爱的状态
第19章 爱的状态的面向/ 239
第20章 和谐的花园/ 271
后记:重访花园/ 275
注释/ 279
译者致谢/ 287
《懂得生命:在自我探索中成长:全新增订版》
第一部分 发现力量
第1章 成败之间:自我憎恨与自我疼惜/ 003
第2章 外在权力——内在力量连续体/ 017
第3章 再谈外在权力与内在力量导向的区别/ 034
第4章 自我价值感、镜映与自我疼惜/ 052
第5章 理所当然/ 057
第二部分 面对焦虑
第6章 存在焦虑:人生在世的挑战/ 065
第7章 定位:在时空中找到自由/ 073
第8章 从物化到包含:架桥/ 087
第三部分 亲密关系
第9章 亲密/ 101
第10章 沟通模式/ 113
第11章 愤怒:负责任地分享感受/ 123
第四部分 健康与疗愈
第12章 在病症与健康中学习/ 133
第13章 过敏症与恐惧症:关于自我界定的问题/ 145
第14章 多发性硬化症:我们的方法/ 154
第15章 摆脱抑郁/ 176
第16章 能量观与健康/ 189
第五部分 问题与机会
第17章 改变与转化:做自己的风险/ 201
第18章 超越治疗:助人关系中的发现与成长/ 210
第19章 从求生到发现:走出受虐阴影/ 220
第20章 受虐记忆:需要一个持平的观点/ 237
第21章 信守无谓的“真理” / 249
第22章 灵性、宗教与意义/ 265
后记/ 271
附录:注释/ 273
在车站等候
黄焕祥
大多数人似乎都相信命运为他们准备了某个特定的目标,相信自己注定会成为一个很特别的人。对这些人而言,生命的课题就是去发掘那个目标、那个目的地,继之投入时间和心力去达成它。在青少年族群中,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生活态度,他们认为在自己尚未决定一个职业目标以前,教育根本是在浪费时间。许多人就是怀着这种不成熟的心态度过漫长的岁月,消磨着时光,直到确定自己的天命。
实际上,这些人相信会有一列专车,载他们前往一个特定的成功之地;所以他们在火车站等候,跟所有其他候车的人一样,看着火车(机会)一列列地驶过,自娱地玩着电脑游戏。他们可能会仔细检视每一列驶过的火车,看是不是他们要搭的那列;但因为列车的目的地从来都没有清楚地标示出来,所以他们没有上车,就让火车这么一列列地过去了。
这些在车站等候的人开始感到焦躁和不满,琢磨着什么时候才会收到特别的指示告诉他们该搭哪列车。即使有人劝他们搭上某列车,他们也总是挑剔、怀疑,不愿贸然上车。他们担心上错车会浪费时间——担心抵达的目的地可能不对,到时又得回到这个车站,好赶上对的车。于是,列车不断驶过,而他们则无所事事地在车站虚度光阴。
这些人没有认清的是,所有列车的终点都是一样的——死亡。它们也许有不同的预定行程,途中有不同的停靠站(例如不同的职业);但最后,终点站是一样的。既然如此,这些人大可搭上他们等到的第一列火车,抓住第一个机会,去参与列车上的活动,投入当下的旅程。这么做,他们就会注意到同车的旅人、途中千变万化的风景,和火车的晃动带来的愉悦感。在这个行旅的过程中,他们的挑战就是去发掘如何富有创意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和天赋,特别是在与其他乘客的关系上。
选择要搭哪列火车时,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已经上车的乘客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一本正经还是寻欢作乐?是音乐家还是诗人?是轻松自在还是局促不安?是捍卫道德还是捍卫自由意志?这些特质可以给你一些线索,让你知道这趟漫长的旅程大概会出现什么样的氛围。
放下对未来目标的执着,一个人便可享受当下的旅程。在任何一个停靠站,他都可以下车,搭上另一列车。不过,下车是有风险的,因为他可能会再次滞留在某个车站的候车室里——成为一个局外人——而不是跳上另一列经过的火车,去体验另一个新旅程!
回到《懂得生命》和《懂得爱》的全新版本,有点像是一次大扫除,你把所有家当丢到自家前院的草坪上,然后决定把什么东西搬回来,以及要将这些保留的东西放在哪。不可思议的是,在与托比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觉这两本书比我们过去认知的还要相得益彰。于是,我们改变了主意,决定将大部分重复的内容移除,让它们结为连理。就这样,它们成为相辅相成的一对佳偶。
为了连贯和明确起见,我们想保留原来的书名,但也想反映出我们在投注了许多心血的改写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变更。它们其实是两本新书;但我们所陈述的想法和模式与原版大致相同。就这样,我们有了《懂得生命:在自我探索中成长(全新增订版)》与《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全新增订版)》。我们刻意保留了原版中人们觉得有用的部分,并试图更清晰地表现出两书之间的关联。
我们对这个过程的结果很满意,它造就了两本同声共气、相互呼应的姐妹作。希望它们对你有所助益,也希望你喜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