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612882
如果你想突破自我、走出焦虑,重新认识自我、掌控人生,这一本书就够了。作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告诉读者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掌控感,帮助读者收获一个让自己心满意足的生活。
这本书不是一本*严肃的心理学和脑科学图书,它里面装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助每一个在恋爱和成长中感到失控和痛苦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从而收获一个让自己感到满意的人生。
第一篇 红玫瑰与白玫瑰
第二篇 找自己
第三篇 他们如何成为他们
第四篇 不同的我们
第五篇 粉玫瑰
第六篇 快乐的极致
第七篇 创造与人类意识
第八篇 奇妙的必然
第九篇 让人心情复杂的未来
终 篇 由来
2012 年,我读过一本心理学图书,叫《少有人走的路》。阅读的过程非常愉快,这本书不像其他书一样需要我努力去理解字里行间的关系,我只是很自然地被书中的故事吸引进去,然后就像坐上了滑梯,不知不觉便读完了。读完后的感受也很有趣,虽然书里的故事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我清晰地记得读书时产生的那种被爱包围的感觉。后来每当我回想起这本书的时候,那种温暖还会像披在双肩的毛毯一样,热乎乎的感觉从我肩头涌上来,像是自己又一次被治愈了。后来,我就转专业去学心理学了。
入行之后我才发现,心理学和我本来想的不太一样。它分为不同流派和研究方向,不同流派之间矛盾也很多,经常爆发激烈的冲突。比如,100 年前提出“性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因为与自己的挚友荣格观点不合而分道扬镳。后来,随着科学实证流派的兴起,在欧洲一些大学里甚至将弗洛伊德从心理学史的教学中抹除了。这也许是因为在现代科学体系下,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是无法证伪的“故事”,而科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被“证伪”,因而在很多学者的口中弗洛伊德就成了“伪科学”的代名词。但是心理学又是这样一门独特的学科:虽然领域内的学者们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类的心理进行探秘,寻找着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普通人却对心理学有着不一样的期待。
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你们心理学里是不是有个特别有名的理论叫‘吸引力法则’,意思是如果你总是想一件事,这件事就会发生。我最近总是有一些消极想法,我好担心它们会发生,你说怎么办呀?”她话音还没落,我就激动地说:“吸引力法则可不是心理学,那种东西没有科学依据,我给你推荐一本书叫《这才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吸引力法则可能是玄学,不在我回答的范畴之内。”说完这些话,我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反应过激了,其实她想问的不是吸引力法则,而是她最近的消极情绪。那个朋友读完了《这才是心理学》,然后跑来和我说:“这里没有我想要的答案。”
这件事如鲠在喉,卡了我好久。后来我才发现对于产生心灵困惑的人而言并没有耐心听你客观地列举科学证据,然后给出一个没有定论的研究现状。迷失的灵魂渴望被理解,也渴望一个有意义的答案。人类是如此渴望找到意义的一种动物,而故事便是串起意义的火车,有着治愈心灵的力量。它可以轻柔地拍拍你的肩膀,呼唤你同行,你拉起故事的手进入它的世界,当你再次睁开眼睛时,它就带你到了另一个地方。然后你就会发现,世界不一样了,你也不一样了。
但是故事本身有一种弊端,它的背后藏着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解释。特别是心理学故事,它的背后必定有着作者想传达的他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但是每个读者都有不一样的人生,适合自己的道路也各不相同。按照作者的定义和视角来观察世界,也许并不适合独特的你,更无法解决你的问题。所以,我在故事之外又加入了知识。
我的研究方向是人类创造性,这也是本书用来理解自我成长的主要科学视角。在跟随两位优秀的导师研究创造性的五年时间里,我慢慢明白创造性不是天才的专属,它是进化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基本能力,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你只需了解自己独特的处境和问题,鼓起勇气走上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就能成为独特的自己。
在这本书中,我会先写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或许会有你和你身边人的影子。故事结束后,我会用科学知识对故事进行解释,为了不使你感到枯燥,我将科学知识也编成了有趣的故事。比如,在解释“如何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时,我会化身为一个单细胞生物,弱小无助地诉说脆弱的“我”的心路历程,从而带出来自进化和基因的知识。把科学知识编成故事会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严谨性,所以我会在每一章的结尾加入自我批评和对必要知识点的解释,以供业内人士批评和指教。
最后,我不得不强调,这本书面向的主要读者是每一个在恋爱和成长中感到失控和痛苦,并渴望获得掌控感的人。本书从失控讲到掌控,后面还会出现一个新阶段,就是在掌控的状态中渴望失控,希望这些人也能在书里找到答案。
总之,这本书里有各种不同的故事,希望你也能像我读《少有人走的路》时一样,可以顺着故事情节毫不费力地读完这本书。读完后,或许你会产生一种刻在身体里多年不会忘记的感受,也许是豁然开朗,也许是惊讶,也许是因为治愈而涌上胸口的温暖。
很高兴与你在书中相见。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很好读的书,可将之归为“松软可口的蛋糕”之类,是你不知不觉间就能读完的那种;这也是一本贴近个人生活、很容易代入且富有启迪的书,它将人的成长定义为一种“创造”,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它为理解人生构建了新的思想维度;书中也包含一些心理学和脑科学知识,这与作者的专业背景有关,尽管这其中或许存在一些作者的假想和引申,但无论是作为知识应用的例子还是抛砖引玉的靶子,都不失其启发性。
——罗劲,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
心理学有一个很微妙的地方在于,它作为一门描述人心的科学,既客观又主观。我非常赞同作者在这本书传递的一个观点:当自己的状态产生问题,或是对自己的心灵产生困惑时,没有人会有耐心听你冗长地列举科学依据。迷失的人渴望被理解,渴望找到一个有意义的答案,而不是更多问题和困惑。作者是一名研究创造力的心理学博士生,同时也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在这本书里,他巧妙地用一个个故事将心理学知识和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串了起来,非常有创意,也在客观和主观之间找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赵思家,牛津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后、科普作者
相爱三年,小狐狸劈腿了,小兔子很伤心。小狐狸跑来和小兔子说:“兔兔,我爱你,但是我被小狗子吸引了,我想跟她试试,如果不合适,我再回来找你。”
小兔子哭得更伤心了,她说:“我们在一起三年了,双方爸妈都见过了,我早就已经把你计划到我的未来里了,你也早就已经是我的全世界了。你现在因为被别人吸引就要离开我,还要让我等你,你为什么这么自私?”
小狐狸说:“对不起,兔兔,我也无法控制我自己。”
小兔子说:“好,你去吧,我等你。”
小狐狸和小狗子好了三个月,小狐狸慢慢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小狗子之所以吸引他,是因为他们太不相同了,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不相同,他们两个很快就没有共同语言了。
小狐狸发现自己无论有什么事情还是想和小兔子分享,只有小兔子才能给他温暖,才能像家人一样支持他。
于是,很快,小狐狸和小狗子分手了,他又回到了小兔子的身边。
毕竟是失而复得。一开始,小兔子还是挺高兴的,但是她在这种高兴中隐约意识到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一种微微的抗拒感。不知道从哪一刻起,她从心里开始无法接受小狐狸了。
最初是一种本能的不信任,无论小狐狸现在对她有多好,有多想补偿自己的过错,小兔子都觉得这种好总有一天会消失。后来这种感觉变成了不管小狐狸对她有多好,小兔子总感觉自己正在被补偿和被施舍。她认为小狐狸对她的爱不是发自真心的,甚至小狐狸对她越好,她心里越反感。小狐狸也意识到了小兔子的变化,好像自从他回来之后,无论他做什么,小兔子好像都不满意。
此后的三个月里,小狐狸不断付出,努力弥补。而小兔子始终不信任小狐狸,无法接受小狐狸的付出。
终于有一天,不断付出但又得不到回应的小狐狸终于感到累了,说:“兔兔,我们分手吧。”
小兔子突然就炸了,她质问小狐狸:“为什么?你怎么又要和我分手,上次没玩够吗?”
小狐狸说:“不是,这回是真的分手,对不起,我累了。”
小兔子说:“什么你累了?怎么你累了?”
小狐狸说:“我感觉你变了,我已经在你身上找不到原来那种家的感觉了。”
小兔子说:“到底是谁先变的,你把话说清楚了。我确实变了,我无法信任你,无法接受你,但是我变成这样,是不是你的错?”
小狐狸说:“是的,没错,是我的错。”
小兔子说:“那你有什么资格和我提分手?”
小狐狸说:“我知道我没有,但是对不起,我真的累了。我们两个这样下去不会有好结果的,一切都是我的错,但是事已至此,就这样吧。”
小兔子说:“什么叫就这样吧?我不要这样!”
小狐狸说:“是我先打破了我们之间的信任,这个需要很长时间来修复,可能一年,两年,或者更长时间,没关系,我都愿意去弥补。但是真正的问题,是你和我的自尊都受到了伤害。我选择了别人,本来就打击了你一次,我跟别人分手后再回来,又打击了你的自尊。你又是一个自尊和自立的人,你聪明又优秀,怎么可能受得了这个。但是你唯一可以找回自尊的方式,就是将自尊建立在我的身上,因为一开始是我伤害了你的自尊。所以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不会满意,你都想打击我,打压我,我知道这不怪你,一切都因为我而开始,一切都是我的错。但是事已至此,我也受不了你每天这样的打击,我真的很累,我们分手吧,这样对谁都好。”
小兔子说:“你说得没错,那就这样吧。”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