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6425764
推荐1.心理学界“黄埔军校”中德班25位心理学家首次无保留公开成长进阶全过程。
国内心理领域领头军深情书写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的情怀、挑战、迷茫、奋斗、欲望和境界!本书作者均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业内大名鼎鼎。身为国内心理咨询师的督导团队,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从业分支的金牌专家。
推荐2.一本书把握中国心理咨询流派、江湖、现状及趋势,心理从业人员必看!
赵旭东、张海音、施琪嘉、张天布、李晓驷、盛晓春、刘天君、邹政、曾奇峰、朱建军、李孟潮、徐钧、仇剑崟、张岚、陈珏、徐勇、杨昆、刘丹、方新、薛伟、唐登华、孟馥、杜亚松、陈一心、杨怀瑜。这25位心理专家个个都是国内心理咨询的开拓者,他们深耕各个心理流派,培养一批批优秀咨询师和治疗师,为国内心理咨询实践事业的发展推波助澜,做出突出贡献。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催眠疗法、NLP、意象对话、女性心理咨询、移空技术、青少年咨询、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所有心理流派的国内生长故事及门派掌门人的心路历程,都在这里!40万字展现25个有趣灵魂的心灵独白,带你品味心理真谛,看见人性深处那美丽而神秘的风景。
推荐3.一次性了解中德班25位元老级心理专家成长之路、从业心得、职业感悟、咨询故事。
这本《我的心理治疗之路》是中德班(心理学界“黄埔军校”)元老级心理专家们的从业自白书!《我的心理治疗之路》一书中,中德班25位疗愈人心的优秀心理师慷慨分享了自己几十年的成长心得、个案经验和教训,再现了其鲜为人知且艰难曲折的心理历程,立体呈现了心理师的真实面貌,为有志于心理事业的读者指点从业路上的问题与迷茫。
推荐4.这本书满足你对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行业的所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心理咨询这条路太难走,这本书帮你登堂入室!你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吗?你对心理咨询感兴趣吗?你好奇心理咨询过程的哪个点让人发生改变的吗?你想要了解金牌心理学家的独特内心世界吗?你期待知晓心理咨询师所做过的成败个案吗?本书给你一一揭晓。
推荐5.中德班元老级心理学家联袂巨献!精装典藏纪念版!
心理师是什么人?他们的人生故事与普通人有何不同?
如果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师,应该从哪里开始才能快速成长并独当一面?
作为个案经验丰富的心理师,如何突破事业发展的瓶颈更上一层楼?
这本《我的心理治疗之路》是中德班(心理学界“黄埔军校”)元老级心理专家们的从业自白书!这25位心理专家个个都是国内心理咨询的开拓者,他们深耕各个心理流派,培养一批批优秀咨询师和治疗师,为国内心理咨询实践事业的发展推波助澜,做出突出贡献。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催眠疗法、NLP、意象对话、女性心理咨询、移空技术、青少年咨询、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所有心理流派的国内生长故事及门派掌门人的心路历程,都在这里!
在《我的心理治疗之路》一书中,中德班25位心理专家不仅立体呈现了心理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真实面貌,再现了其鲜为人知且艰难曲折的心理历程,让大众第yi次真正了解他们在做什么;还慷慨分享了自己几十年的成长心得、个案经验和教训,为有志于心理事业的读者指出入手点、突破点,帮助大家解决从业生涯中可能遇到的难点、疑点和观点,激励大家快速成长,成为优秀的助人者。
01 仇剑崟:女性精神分析之我见
误打误撞走进心理学
在职业成长道路上激流勇进
我对女性精神分析的看法和体会
02 方新:开放、整合、融汇——我的心理治疗师成长之路
我的求学之路
回国后的回馈
我对心理治疗的看法
03 刘丹:我为什么要从事家庭治疗
我为什么对家庭治疗情有独钟
我所接受的家庭治疗学习
家谱图到底有多大作用
我是怎么做家庭治疗的
跟每一个人建立关系是家庭治疗中最重要的工作
家庭治疗最主要的观察点:关系
04 刘天君:我为何创立本土化心理治疗技术——移空技术
东方气功与西方催眠的碰撞
我创立东方心理治疗技术的原因
东方治疗技术的优越性
什么是移空技术
移空技术的应用案例
05 李孟潮:我的心理治疗研究之路
从自我成长看“功利研究者”
从自我成长看“受伤研究者”
“受伤研究者”的研究方法
06 朱建军:小猫长大了也变不成狗——我咨询理念中的文化关怀
心理治疗学习之初
文化对心理治疗的影响
我为什么要创立本土化治疗方法
心理咨询师的心态问题
07 李晓驷:我为什么选择了精神分析
我对精神分析的抗拒和质疑
我为何坚定地走心理治疗之路
我的精神分析的技术和态度
08 陈一心:一个儿童心理治疗师的成长之路
我的从业经历
儿童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应具备的条件
家长在儿童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09 张天布:从中德班学员到教员——我成为心理治疗师之路
从临床就医中的心身疾病说起
在中德班孕育的精神分析之梦
我对于精神分析的本土化理解
10 杜亚松:我是如何从事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治疗的
身为儿童青少年工作者,我为何要学习心理治疗知识
儿童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青少年治疗师的基本素质
儿童最常见的身心问题
11 杨怀瑜:从中德班学员到美国心理医生
第一志愿
我的中德班
回归临床
12 张岚:在两条路上穿行
我为何选择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
我在临床实践中学到的东西
如何培养自己的全球化视野
如何成为优秀的认知行为治疗师
13 杨昆:从精神科医生到生物医学研究员
职业生涯之初
中德项目和中德班
系统家庭治疗的实践和本土化体会
系统家庭治疗的技术
家庭作业
录像系统在心理治疗中应用的好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14 陈珏:与患者共同成长——我的心理治疗之路
我是怎么走上心理治疗之路的
我为何学习多种心理疗法
在这 20 年间,我的治疗理念发生了哪些改变
20 年心身科心理工作积累的治疗心得
15 邹政:色·戒——咨访关系中的永恒主题
我的职业选择经历
从我的心理历程谈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成长
“色·戒”是咨询关系中的永恒主题
真正的咨询应该有的样子
一个好咨询师的自我修养
年轻人,当你准备做咨询师时
16 张海音:一个精神科医生的心理治疗之旅
我是怎样走上心理咨询道路的
我为什么要成为心理咨询师
我的治疗体系和咨询理念
自我感受觉察:个案咨询中最重要的部分
对心理治疗发展的三点思考
年轻的咨询师,我想对你说……
17 孟馥:如何练就一身属于自己的功夫
总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到原生家庭了解自己
总是从脉络中看人——将家庭当作一个系统去工作
总是在肩膀上站着的小人——接受持续的专业督导和自我体验
18 赵旭东:如何踩好医学和心理学这“两条船”
医心混搭,努力成才
昆明岁月实现初心
做医生真好——医生的心理成长
为什么要五业兼备
学会用两条腿走路
19 施琪嘉:整合之路——如何成为一名忘记学派的治疗师
从事心理治疗的动机
职业动机——创造性
现实动机——兴趣
内在动机——自我体验
心理治疗的学习带给我的收获
20 徐钧: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
初步了解心理疗法
参加系统的专业训练
咨询师的个案和督导
心理咨询师的自学与自我发展
咨询师自己的生活兴趣和爱好
21 徐勇:心理治疗为什么可以帮助来访者
心理治疗起作用的关键是什么
矫正性情绪体验
治疗师如何面对来访者的“攻击”
治疗师的反移情
22 唐登华:我和我的主客观分析心理治疗
我的原生家庭和职业成长之路
我做过的典型个案
主客观分析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23 盛晓春:一个家庭治疗师的心路历程与感悟
我的成长经历
我与中德班的缘分
德国人讲授的家庭治疗
我的临床实践、教学和培训
践行家庭治疗本土化的思考
创伤理念在家庭治疗中的应用
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24 曾奇峰:人格层面的自由与限定
我的家庭情况
我的求学与工作经历
我受到的各种影响
我的治疗理论取向
人格上的自由和自我限定的表现
25 薛伟:成人之旅——欲望、追逐还是放逐
我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经历
我眼中的心理咨询
欲望、追逐还是放逐
心理咨询VS药物治疗
新手咨询师需要的基本训练和能力
赵旭东:心理工作者自身的心理健康
重新认识我们自己
助人者通常指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及社会工作者。我的出身背景是精神科医生,做精神科医生之前做了两年神经科医生,现在在做家庭治疗工作。我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加强自己的心理健康建设很重要。我每天的工作是帮助他人,如果自己心理不健康,那就没法开展工作了。
医学教育里面有一个概念叫作心身医学模式,就是要求我们不要只把来访者当作客观的研究对象,还要把他跟我们之间形成的关系和系统当作研究对象。有一句古话,“正人者先正己,助人者先自助”,即我们要有办法帮助自己,把自己当作一个需要经常补充、修养和保健的对象。
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正视危机,这既是讲给别人听的话,也是我们自己需要注意的问题。正视危机促使我们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成长。在心理咨询中,我们自己就是治疗工具,所以我们要在人格特点中加上心理技巧,这样才能构成治疗条件,达到特定效果。我们在强调重视来访者和社会意义的同时,还要明确我们帮助的人和社会对我们自身有着怎样的意义。
从事心理卫生工作,有几点心理素质比较重要。第一,既有自我意识,又有价值立场。自我意识涉及哪些问题呢?——我是谁?我跟别人的界限在哪里?我为什么成长为现在的样子?我在多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事情?什么事情对我重要?我做的事情有什么社会性意义?我对别人抱有什么样的信念?这些问题都涉及我们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助人者先自助,这主要涉及我们头脑中的意义系统(meaning system)。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视野和格局,知道我们能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从事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对于对、错、好、坏的看法会影响我们对来访者说的话、做的事,如果不搞清楚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好心做坏事,甚至导致医源性损伤——帮助人的时候给人造成困扰和伤害。
自我意识让我们对自己和来访者诚实,避免不道德地利用别人谋取私利;用健康价值观来防止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自己的价值观一厢情愿地投射和强加于人,会影响我们建立正常的医患关系,因为在建立关系中,对别人产生的幻想会影响对方的形象——敌意制造敌人,善意制造友人。
教育心理学中有个重要的实验——罗森塔尔效应,古希腊神话中有个重要的典故——皮格马利翁传说,它们都反映出“自我应验的预言”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对人性比较悲观和消极,那就会经常看到不顺眼的人。想要增进健康的自我意识,就要有意识地促进心理的适度分化,在情感、认知上跟别人有适当的界限和交集。有一句话叫作“处人于若即若离之间”,这是一个生动的写照。如果我们低分化,没有独立性,不能经常保持中立,有很强的受暗示性,就会很容易受人影响,做任何事都没有主见;如果我们分化过高,就会显得刚愎自用,跟人的感情疏远淡漠,出现社会性的不适切,而这在高背景文化中(high-context culture),属于不成熟的表现。
怎样获取健康的自我意识呢?
我们要作为求助者去体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找有经验的治疗师来做自我体验,这在精神分析中叫作自我分析。第一,我们要有督导制度,把自己的案例和问题交给上级治疗师,获得指导;第二,参加同辈小组并且互相讨论;第三,沉思反省,检点自己;第四,提高技能,增加知识;第五,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生活体验。
中德班(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很受大家欢迎,是因为它有很好的传统,即参加培训的人除了学习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外,还要做自我体验,处理自己的问题。现在,中德班专门为学员开设了团体自我体验的课程,用5个整天的时间让72名学员分为几个小组做自我体验。我在苏州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印象非常深刻。
有一次,我们的德国老师丽兹·尼古拉(Liz Nicolai)教授上课时,让学员观察环境里面的物体:“请你们看环境里面那些红色的东西!”然后她又说:“现在闭上眼睛,告诉我,你们看到的蓝色东西是什么。”没有一个学员能回答出蓝色东西,因为大家提前接收到的指令是只看红色,尽管蓝色就在旁边。这个例子很有意思,我们平时受到别人的诱导和指示去关注一些东西,而后把这些观察留在脑中,那些没有引进我们脑中的东西就成为盲区,再用的时候就会想不起来。自我体验就是尽可能减少这些盲区,减少头脑中沉睡的、没有用处的经验。
第二,我们要有文化及亚文化经验意识。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社会背景的人会互相往来,每个人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在这些文化差别显著的交流对象之间,就需要有文化意识,知道自己跟别人的相似性和差别,知己知彼。简单来说,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经历和价值观。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多元文化的意识,心态宽容,不要少见多怪,不要惊讶于或排斥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要抱着好奇心,虚心地向别人学习。我们经常对别的文化、民族、地方及人群抱有刻板印象和偏见,这些偏见来源于文化屏障。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本民族的根源、优势和缺陷,也不去了解别的民族,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对人产生偏见。
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包容度,就要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了解自己的社会性质和性别角色。比如,我们初次跟来访者接触时,要注意他的邻里关系、宗教信仰、家庭背景、对人性好坏的定义、自然秩序、社会关系、价值观及在时间维度上对过去、现在、将来的看法等,这样可以避免形成自我中心的思想。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简称 DSM)非常强调文化因素在诊断、治疗中 的影响,提出“文化构成”(Cultural Formulation)概念,即在面对我们的记录、分析,以及总结来访者的个人史与临床问题的关系时,要十分关注与文化相关的多方面内容。
第三,我们要有分析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学会调控情绪。帮助人的过程就是不断引起情感反应的过程,有时候会有积极情绪,例如满意、惊喜、好奇、得意等;但大多数情况下,来访者因为痛苦前来咨询,所以我们体会更多的是消极情绪,即紧张、焦虑、困惑、无助、厌倦、受挫折、厌恶、克制、压抑等;有时候分不清楚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比如受到诱惑时。不管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控,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很好的情感品质,也就是高情商。事实上,情感反应跟职业倦怠和职业枯竭密切相关。
哪些因素影响我们的情感反应呢?
- 除了我们的内在个性和价值观外,从事助人职业的动机会影响我们的情感反应。我在招收研究生的时候经常要问学生喜欢精神科的原因。我常常听到的回答是,觉得心理学很好玩,可以探索人心灵的奥秘,或者小时候被寄养在姥姥家,跟爸妈相处不好,所以想了解亲子关系的真相和奥秘,等等。所以,不同的学生选择专业的动机很不同。同样是从事助人行业,有些人是因为家里有人遭受痛苦;有些人是自己有心理问题,希望通过学习和培训来帮助自己和他人;有些人是为了盈利;有些人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有些人是为了获得优越感……
- 工作的应激程度和强度。超负荷的劳动常常让我们情绪不好;过于频繁的生活、职业方面的变化及高强度的劳动对我们心情都有影响。
- 所在机构的背景和声望。大多数人都喜欢到有名望的机构工作,这会增加自己的自豪感和声誉,感觉到被人尊重,不容易感觉到自卑或不受欢迎。
- 职业优越感,即对职业有没有很强的认同。例如,有些人当医生,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父母觉得这个职业好。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很多医生压力大,收入不乐观,这会助长职业倦怠的产生。
- 个人能力。有能力的人不容易受挫,自己可以搞定很多事情,而且学习能力和各方面业务能力都很强,更容易自信、自由、满足。
- 经济状况,即赚钱能力。如果太穷,做事情总是没有回报,基本生活都有问题,那工作动机可能就不够积极。
- 权力感。有些人喜欢掌权,喜欢控制人、帮助人,这样会有一种权力感。
- 人际关系方面,特别是自己的婚姻家庭是否有问题。我身边有些同事的家庭关系处理不好,便带着消极情绪工作,对病人态度恶劣。
- 内心冲突。大家都学过冲突理论,有时候祸不单行(双避冲突),有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趋避冲突)。正如你想摘鲜花,可避免不了被刺扎到的危险。
这些因素常常影响情绪状态,有些人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将职业中的不良因素带到家庭里面,甚至下班回家就把爱人和孩子当成出气筒。由此可见,情绪调控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学会过普通人的生活,适当远离社交网络,发展体育文化兴趣和幽默感,多跟家庭成员相处,少抽烟、少喝酒。我们医务人员是产生瘾君子的很大群体,如果自己问题较大,不能处理,就要寻求其他专业心理卫生人员的帮助。
现在,有一些心理督导师提供自我体验,如果不愿意找国内督导师处理自己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或参加中美精神分析联盟(简称 CAPA)找国外老师做自我体验,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
第四,榜样的影响。无论是好榜样还是坏榜样都会对别人产生很大影响,身为心理专业人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行为举止会成为求助者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所以,如果你达不到别人的期望,就是在做坏榜样。榜样的力量表现在文明礼仪、社会成熟度、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上。我们把自己认同为什么样的人,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观感。人们在跟领导、法官、慈善家、传道士、艺术家、商人、公务员这些人打交道时,风格都会不同。所以,我们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要有专业人员的形象。
我曾批评过我的一个同事,有一段时间他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我跟他说:“一个患者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人做治疗,如果看到你邋遢、苦大仇深的样子,他可能会想死。”一个人的形象会影响别人对他的期待;个人卫生不好,不讲文明礼貌,会让人觉得没有正面仿效的作用,来访者会很失望。
第五,利他主义。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乐于助人,有爱的动机,对人的兴趣大于对物的兴趣,能从帮助人中感到快乐。帮助人不是满足自己低层次的需要,也不是追求奖赏或怕惩罚,而是发自内心。
第六,道德感和伦理意识。心理健康的工作人员要有很强的道德感、伦理意识,但我们在这方面训练太少,伦理意识薄弱。伦理意识和道德感的核心是不损害求助者的利益,不应该有反社会行为。
现在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伦理面临很多新问题。有一次,我们用三个流派进行了三个小时访谈的直播,专业领域对这种行为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既担忧又批评,认为我们没有尊重来访者,触犯了伦理道德。我对此非常理解。其实,我们访谈的来访者并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非常熟悉我们专业的扮演者。这是艺术的创造,是一种表演。伦理是规范我们做好事情的原则,规定在某个特定情境下应该做什么;伦理也体现了价值观体系,可以用来判断事情的对错。
伦理跟法律有区别,伦理主要涉及应该不应该的问题,依赖于理性的权衡和判断,是谴责批评的级别;而法律是哪些事情禁止做,有严格的底线规定,有强制性和刚性,是处罚和制裁。
伦理在临床医学上有四大原则。一是不伤害,在医疗过程中,我们不能让病人身心受到伤害;二是行善,为病人谋取最大的利益;三是自主性原则,尊重病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四是公平,用公正和合理的态度对待病人和家属,老少无欺,不能因为病人的背景进行区别性对待。
第七,责任感。做心理治疗,除了要知道我们能做什么之外,还要知道我们不能做什么。很多人不注重责任感,不清楚自己干预别人事务的界限在哪里,自己的权力或能力的局限性在哪里,对自己工作要求太高,负担过重,这样会非常累,甚至会把自己搞垮,不利于身心健康。
我们真正的责任感是,要在助人的过程中慢慢让求助者负起自己的责任,助人者的角色要逐步淡化。最好的治疗就是不治疗。我在治疗中应用的是积极心理学的资源取向——不把来访者说的问题当成天大的问题。而在实际的咨询中,我也会给来访者布置家庭作业(比如,让来访者在未来三年做十件可以表明自己与过去的不幸和内心纠结告别的事情)。
第八,权力意识。我们不能过分看重权威感,权威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威严魅力,它不代表权力的滥用。对于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同仁,在与来访者的关系上,我要提倡以下四点。
- 谦卑、宽容、慎用权力和权威。
- 摒弃技术至上的观点,不要认为自己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就什么都不在话下,常常表现出说话不留余地的样子。
- 不要总是强调弱势地位。在医患关系中,不要带着敌对心态跟人打交道,交流时不要充满敌意,而是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
- 把患者当人看。我们不要把患者当成坏掉的机器,也不要把他们当成敌人和对手。当然,我们也不提倡把患者当成亲人,这样也会不专业。我们需要专业地处理与患者的关系。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讲,很多时候要求我们把患者当亲人来对待,但这存在问题——如果我跟服务对象变成亲人关系,患者对医生会有对亲人一般的期待,互动关系就会没有界限,医生就不能坚守专业原则,以致产生纠纷。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劳斯·多讷(Klaus Dörner)写了一本书——《疯狂是人之常情》(Irren ist menschlich),在这本书中,他给每一大类病都起了一个名字,例如,神经官能症——烦自己也烦别人。所以作为医生,从生物性层面上,我们可以发现病人的病理机制,但在心理社会层面上,我们要把他们当成平常人。
我的导师何慕陶说,精神科病人有一定危险,因为他们在病理性精神症状支配下会攻击人。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在病好之后攻击人。这种情况就提示我们,如果平时对待病人不好,他们在病好后可能会寻求报复。因此,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虐待病人。
我的德国老师海尔姆·史第尔林(Helm stierlin)读过两个博士学位。他在读第二个博士学位期间,研究的方向是历史上医生的权威和权力与受到暴力攻击之间的关系。我看过这篇博士论文的概要,结论是:历史上医生权力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们最容易受到攻击的时候。这个结论对中国医生也有启发,即在某些方面,我们是不是无意中忽略了对患者权利的尊重。
张海音:一个人的痛苦并不是因为他倒霉,而是他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倒霉,当他有更深的理解的时候,就会有很多释然。
曾奇峰:来访者把我们理想化,我们在他把我们理想化的位置待着,他慢慢认同我们,并经由同我们更好地成为他自己,这就是心理治疗作用的原因。
朱建军:把一套心理咨询方法用得很熟练,对某些心理问题会有效,但如果用这一一套方法混一辈子,这样做会很可惜。
刘 丹:改变并不是来自治疗师,而是来自于治疗师创造的空间。
施琪嘉:其实心理治疗并不是让你变得更好,而是让你变得更真实。
李孟潮:我们离病人并不太远,我们感兴趣的方向,就是我们需要升华的方向。
薛 伟:在心理治疗中,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你面前这个人。
曾奇峰:人格上的自由和自我限定的表现
我们谈到了如何扩大自我意识范围,这是作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特别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最重要的特征和能力。简单来说,也就是对潜意识的觉察能力,对潜意识敏感。这个潜意识包括自己和他人的潜意识,这也很好地回答了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精神分析师。
前段时间我遇到某一个朋友,他是公司的老总,他说:“你做的事情,我也能做,我们公司员工遇到了问题,来找我谈一谈就豁然开朗了。”听到这句话时我没打击他,但也没有随口表扬他。我知道他对员工做的事情仅仅是在意识层面,类似于“政治思想工作”,而没有到潜意识层面。
我有一个“恶毒”的想法,如果有人说他有做精神分析的天赋,就设计一个题来考考他,看他是不是真的有天赋,这个题是对潜意识敏感度的测定。
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人出门后总担心自己没有锁门,会多次返回来检查?
回答1:担心自己家里会进小偷,内心没有安全感。
这是意识层面的解释,任何人都可以作出这样的解释,恭喜这样回答的人,他们可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或者伟大的商人,但绝不会成为伟大的精神分析师。
回答2:也许这个人期望别人到家中看望他,他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需要,但又害怕与人太亲近后个人边界被突破。他的潜意识在对关系的渴望和恐惧之间拉扯,于是他把自己操控在家门口晃动。
这样的回答让人很有画面感,很精神分析。如果你这样解释以后,有人认为是胡说八道,那么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做精神分析师。但如果我们总拿这样的测试题来攻击别人,那就无趣了。
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正在限定自己呢?
在经济和情感上对他人过分依赖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成人不能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依赖别人就是对自己进行了遏制。在情感依赖方面,如果是“没有你,我活得下去,但是有你会更好”,这是正常的依赖表现,而“没有你,我活不下去,失去你,我就会死掉”,这就达到了婴儿般依赖的级别。
有些人恋爱初期确实有这样的情感依赖,恋爱一段时间后,成人部分会起作用,两人会回到正常的情感关系。如果一个人在关系中总是保持婴儿般依赖的情感,最后就会做出破坏关系的事情来。
当抱怨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不管是抱怨他人还是抱怨社会,这都表示人格发展处在口欲期,就像吃奶吧唧嘴巴一样。抱怨是一种把别人看得过于强大、把自己看得过于弱小的反应。
对权力过度感兴趣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用权力替代自我控制上的失败,或者把自己跟他人捆绑在一起,这是囚徒跟狱警的关系。看起来狱警是自由的,他拥有对囚徒的权力,但他跟囚徒一样不自由,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更加不自由。
因事先判断某个事情很难而选择不做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这一点在中国很常见,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的区别之一,就是中国老人会告诉孩子这件事情很难,而西方人则会说不管事情难与不难,大胆去做。
面对不确定性而焦虑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例如,我会焦虑某天的讲课是不是受欢迎,学员能不能听得懂。虽然都是精神分析的老生常谈,但在我潜意识里却是另外一种风景——我赋予讲课以惊天动地的意义:如果讲得好,弗洛伊德都会笑醒;如果讲得不好,弗洛伊德会跟我说“曾同学,我们换换地方吧,你来躺着,我去讲课”。当我给讲课赋予这样的意义时,我才会表现出症状学级别的焦虑。如果我潜意识没有这样的幻想,只是把讲课当成说说话而已,我的焦虑就会减轻。换句话说,焦虑的程度跟一个人的自恋成正比。
哀伤不是自我限定,但可能是短暂的自我限定;抑郁是自我限定。因为抑郁是弥散的低价值感,这个限定通过自我攻击实现。在我们这样一个没有分化的文化大背景之下,所有症状中都可能有表演性的因素,比如孝顺。躁狂会被认为是肤浅、幼稚的表现,而抑郁则显得老成而深刻。
当嫉妒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嫉妒是贬低了自己、夸大了对方的成就及成就带来的幸福感。嫉妒也可能导致一个人在行为上面奋起直追。在大多数情形下,当我们被嫉妒淹没的时候,我们正限制自己的智力和行动能力。
当懒惰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这在我身上有非常突出的表现,有的时候我懒惰到不愿意做任何事情。其实我不愿意讲课,找我讲课会使我有一种被麻烦的感觉。我不确定这是一种成长——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是一种修身养性,还是一种早衰性的自我限定。
当好好学习某种知识或技能的效率不高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比如,有些人非常勤奋地学习英语,但学习的时候处在解离状态,把英语学到了“别人”的脑子里去了;有些人在体育方面显得比别人笨拙,这不是智力或体力方面的问题,而是人格上的自我限定。
显得比较笨的人,会赋予某种知识或技能以入侵自己边界的异物的特征,好像有种东西强行插进来,于是其人格自动作出的反应就是拒绝这种东西进来。因此,我们学习某种东西,就要跟它融化在一起,有一种把它吞噬进去的感觉。早期客体关系有创伤性体验的人,会把某种知识或技艺的获得,理解成自己的边界被侵犯。现在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就是宅,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懒惰。青少年的宅很多见,他们处在心理上突飞猛进发育的阶段,按道理说应该是纵横江湖,但他们却用宅这种方式,来抵消心理成长所带来的内疚感和对父母的背叛感。成年人的宅是自恋性封闭,害怕自己出门后像猛兽一样影响社会治安。如果他出去做生意,那么别人就会没饭吃;如果他出去做学问,那么全天下所有做学问的人就都应该闭嘴。当然,这不是唯一的解释,精神分析的解释无所谓对错,这是精神分析的常识。
当对过去的人或事特别纠结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这是逃避现实的表现,通过逃避现实来为逃避未来做好了铺垫。现在逃避现实导致很多事情“烂尾”,未来一定为今天的逃避现实后悔,这就进入一个死循环。
当沉迷于幻想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有些人总想着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发财,从而放弃现在的努力,这就是在限定自己。
把自己搞得完全没有闲暇时间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这是在用忙来回避面对自己的痛苦,因为不忙的话就要想自己内心的那些事,但又受不了去想那些事情,所以用现实中的一系列小刺激让自己无暇自顾。用蒋勋老师的话来说:所有的生活美学都是针对同一个字——忙,因为一忙,生活就不美了。
卷入无价值的争论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为什么会卷入无价值的争论呢?因为我们没办法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获得成就感。
用局部防御整体,没有战略眼光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我们在很多具体的咨询中能够见到这种情况,就像是一个人蒙着眼罩往前冲,不管会不会错过周围的风景而一头扎进河里,不看一下自己的人生和周围环境,而是把自己沉溺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中。
陷入虚无的问题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有没有平行世界、另一个星球有没有另一个我、人死后会怎样?如果我们用大脑皮层来思考这些问题,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需要有人用这种造物主一样的眼光来思考问题。但是,如果这些思考影响了现实生活,比如我相信前世的我欠了别人一条命,今世的我要用赎罪的方式来偿还;来世的我一定会享福,所以这一世的我不要过得太好;我相信平行世界,我会去那个空间,所以忽略现实的爱和美好,这些都严重影响现实生活。陷入虚无是极大的自我限定,也可能是最严重的自我限定。
投身于团体时,我们正在限定自己。在团体中可能会发生四种事情:你的自我会消失,自我意志被团体意志所替代,这对社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法西斯主义就是这样被定义的;所有团体成员都会被情绪所支配,智力都会下降,在社会心理学中这叫作“从众心理”,即别人做什么事情,我就做什么事情,如果你成为团体里独立思考的人,就会被打压;团体一般倾向于用行为表达,如果一个人习惯用行为来表达的话,这是前俄狄浦斯情结,是人格障碍级别问题,用行为表达情绪的人很多都在监狱待着;忘我地投身团体中,会使团体具有原始部落的特征,像蜂巢拥有一个蜂王一样的人,其他所有人都被奴役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