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61462
乡村振兴是未来一段时间全社会努力的方向与目标。建筑设计师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以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对一些建筑师在乡村建设中已经做出的成功案例进行解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为今后的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了指的借鉴的经验,是一本适合建筑设计师、相关院校师生,以及乡村建设爱好者阅读的参考书
本书从专业的建筑师角度分析乡村建筑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改造策略,并精选近几年颇具代表性的乡村建筑改造实例,,配合详细的文字解说、改造前后图片对比以及配套平立剖图纸展示,便于读者更清晰直观地了解乡村建筑更新项目改造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适合建筑师,相关专业院校的师生,以及关注中国农村发展,对乡建题材感兴趣的人士参考使用。
设计引言 001
1 乡村振兴的背景和契机 002
1.1 乡村振兴是历史的选择
1.2 乡村振兴是人民的选择
2 乡村建筑的状况和特征 005
2.1 建筑风格各式各样,具有个人鲜明的特征
2.2 建筑技术比较原始,建筑结构不牢固,使用年限太久,现有建筑问题较多
2.3 建筑没有规划性,缺乏对空间的有效使用
2.4 建筑使用率低,出现了很多空置建筑
2.5 盲目追求翻新,忽视了建筑自身的历史价值
3 乡村建筑改造的原则 008
3.1 进行实地考察,注意成本控制
3.2 保留当地建筑特色,改造不能完全看不到以前的样子
3.3 尊重当地文化,利用废旧材料
3.4 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实现功能更大化
3.5 整体规划和局部改造要相统一
4 乡村振兴之建筑改造的形式 012
4.1 商业用途建筑
4.2 公益性用途建筑
4.3 改善居民环境和生活的建筑
4.4 艺术创作类建筑
5 乡村振兴之乡村建筑改造的意义 015
5.1 建筑改造的文化振兴作用
5.2 建筑改造的产业振兴作用
5.3 建筑改造的环境改善作用
案例赏析 019
商业篇
鱼缸·花田美宿 21
飞蔦集·松阳陈家铺 29
后院驿站精品民宿 41
宜兴竹海云见精品度假民宿 53
鱼乐山房 65
大山初里 81
花舍山间 95
白石酒吧 107
春沁园休闲农庄生态大棚改造实践 117
公共篇
计家墩村民中心改造 127
蒋山渔村更新实践 139
安吉山川乡村记忆馆 149
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吴房村 159
先锋松阳陈家铺平民书局 171
老梅湖的新建筑——剪纸艺坊与伴湖书吧 181
茅贡粮库艺术中心 191
开章小学改造 201
上坪古村复兴计划之杨家学堂 211
1971 研学营地旧学校改造 221
设计公司名录 232
与日俱新,再造乡村图景
承载了城市人对桃花源理想生活向往的“民宿”方兴未艾,又把“乡村建设”这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从规划师和建筑师的工作带向了大众的视野;那些由普通的老房子改造而来的建筑,既和本土文化有着显而易见的联系,又带着陌生的趣味,甚至取代了山川河流这些自然美景,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
而这背后,正是愈发多元化、综合化的乡村建筑探索:作为乡村建设事业中积极力量的建筑师,不仅致力于乡土建构文化的传承与重塑,建立一种具有容错性和兼具传统与当代的机制;更是以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式介入,唤起一种具有当代性的风土记忆,引导村民身份与场所感的重建,从而形成建筑与社会的可持续互动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作为一个“非标准化”的体系,乡村的迷人之处在于,宅院虽然粗看起来相差无几,但其实都不一样——它们都曾是一个个独立的家,主人的生活痕迹清晰可见,治家的偏好也漫溢出来,赋予每一座宅院独特的性格。
传统老建筑拥有的形式和材料构造在地域性文化的传承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正在消亡的建造传统是乡村遗产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优质城市资本的引入,让这些技艺的复兴与传承成为可能;但这也并不等同于强行模仿传统的建造方式或装饰风格。材料或许不完全是地域的,但是建造方式一定是符合当地实情的;主动或被动地,建造中的“未完成”状态往往被保留下来,成为“非标准化”的、粗糙但真实的现场。
例如,米思建筑的蒋山渔村片段式更新实践,通过微小的更新策略在老屋改造中重塑内向自持的利益性,营造了符合当代美学的精致感和体验性;建筑师孟凡浩在飞蔦集·松阳陈家铺民宿中, 探索借助建筑形式塑造“自然化的人工”与“人工化的自然”,用发展寻求真正的保护。
建造技艺的消亡与复兴,新工艺的引入与发明,构成了由一个个动态片段组成的生动的乡村建设图景。建筑师利用建筑学意义上克制的、面向系统的恢复和重塑手段,配合对当代乡村风貌失序问题根源的思考,以微更新的理想模式,激发村民对传统营造技艺与生活方式的认同。
如果说乡村建筑的修复与改造是建筑学问题,那么乡村的功能修复乃至于产业的振兴,则是社会学问题。乡村空间与肌理的物理修复是建筑师擅长的专业领域内的手法,空心化与老龄化等问题的解决则亟待建筑师、规划师和社会学者的共同介入。建筑师通过地方的空间形制和建造技艺,让置入的新功能与文脉建立深入的联系,成为个体经验与地方集体记忆的交会点,以举重若轻的方式,盘活村落的沉睡资产;村民借由改造的机缘全方位参与到建筑的策划、建造和使用中,尝试利用优质城市资本与流量形成新的管理或使用空间的方式,进而发展出适合乡村的商业模式。
例如,建筑师何崴的上坪古村复兴计划,尝试了一种不限于建筑设计及营造的乡村建设模式,从产业策划、建筑空间、文创经营,以及宣传一体化的角度,经由一系列动作,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复兴地方文化,重建地方认同,提升村庄活力;建筑师梁井宇的茅贡粮库艺术中心,更是成为茅贡计划之“空间生产”的开端之作,建成后成为展出在地文化的重要文化场所,探索开创一种混杂的文化经济模式,使外来的资源在乡镇一级集中和生发,文化和商业功能向周边村寨辐射。
正如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断言,乡村的“所谓建设,不是建设旁的,是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这种“社会组织构造”,是习俗,是居民认可的当代社会生活和秩序。建筑师的工作,从最为实际的空间品质提升和物质环境更新入手,以一种相对简洁可操作的方式,令村民、政府、城市精英与优质资本看到富有生命力的中国叙事,从而带动更多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广泛的乡村振兴中来。
从美丽乡村到特色小镇,再到田园综合体,国家对乡村建设的要求愈加具体,从政策到资金都给予了充足的支持;十九大之后,乡村振兴成为国家级战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命题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全球乡村也成为国际建筑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著名建筑师库哈斯近年的研究重心已转向乡村,与所罗门·R. 古根海姆博物馆合作题为“广阔的非都市之地——乡村的巨变”的研究项目,并在2019 年秋季,在博物馆中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的纽约之家中展出。
当代乡村关注度的提升、内部社会构成及其与城市关系的变迁,给建筑师带来了新的命题和挑战。建筑师工作的乡村往往并不拥有极佳的自然或文化资源,更像是“普通乡村”,不得不直面当代乡村系统化的、复杂严峻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既要提升乡村对城市资本和消费者的吸引力,更要引导村民自我意识的重建。
本书中深入剖析的大量成功改造案例,并非依托于绝佳的自然条件或建筑遗产:它们多位于未被列入历史文化名镇或是传统村落名册的“普通乡村”,甚至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外流空心化现象;原建筑也多为半废弃状态的老旧宅院,或是最常见不过的瓷砖贴面的多层小楼。
华丽的蜕变并非遥不可及,成功的路径也有迹可循。建筑不仅仅是承担生产、生活功能的构筑物,更成为了城乡结构变迁的社会触媒。建筑师不仅适应了乡村这一独特的、非标准化的设计语境,更是融入进而改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甚至深入参与到了乡村产业的复兴与品牌的打造中,成为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整合者。
南雪倩
2019 年11 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