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70025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20年实证研究的国内外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20种重要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其应用现状,并对其实证研究的潜在方向进行了展望。本书不仅系统梳理了一些应用较广、成果丰硕的研究理论,如理性行为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还将一些研究较少、处于前沿的理论纳入书中,如控制错觉理论、民族志决策树理论等;不仅包括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等信息系统研究的常用理论,还包含社会临场感等跨领域、跨学科的理论。本书有望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学术地位、社会认可度,为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并为研究人员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武器。本书适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管理学等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以及从事管理相关领域实证研究的研究人员学习参考。
目 录
前言
第1章 技术接受模型:用户、环境、时间和系统因素的交互影响 / 1
1.1 TAM理论演变及评述 / 2
1.2 TAM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5
1.2.1 用户特征在TAM中的作用研究 / 5
1.2.2 环境因素在TAM中的作用研究 / 9
1.2.3 TAM在用户使用行为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 / 10
1.2.4 系统差异在TAM中的作用研究 / 12
1.3 结论与展望 / 15
1.3.1 结论 / 15
1.3.2 展望 / 16
第2章 交互记忆系统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18
2.1 TMS理论演进及评述 / 19
2.2 TMS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20
2.2.1 TMS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 20
2.2.2 TMS对知识整合的影响 / 23
2.3 结论与展望 / 27
2.3.1 结论 / 27
2.3.2 展望 / 28
第3章 期望确认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30
3.1 期望确认理论的演化 / 32
3.2 期望确认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34
3.2.1 以确认后阶段为核心的适应性研究 / 34
3.2.2 纳入确认前阶段的延伸性研究 / 41
3.3 结论与展望 / 45
第4章 印象管理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46
4.1 印象管理理论的起源及演进 / 48
4.2 印象管理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48
4.2.1 印象管理的策略研究 / 49
4.2.2 印象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4.2.3 印象管理对员工关系和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 53
4.2.4 印象管理对用户在线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 / 53
4.3 结论与展望 / 54
第5章 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56
5.1 社会资本理论的历史演进和理论解读 / 57
5.1.1 微观层次取向研究 / 58
5.1.2 中观层次取向研究 / 58
5.1.3 宏观层次取向研究 / 59
5.2 社会资本理论的分类研究 / 59
5.2.1 内容维度研究 / 60
5.2.2 关系强度研究 / 60
5.2.3 关系类型研究 / 62
5.3 社会资本理论的测度研究 / 62
5.3.1 线下环境的测度研究 / 63
5.3.2 信息系统领域的测度研究 / 63
5.4 社会资本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66
5.4.1 技术与信息系统使用研究 / 67
5.4.2 在线参与研究 / 70
5.4.3 知识管理研究 / 72
5.4.4 表现绩效研究 / 74
5.5 结论与展望 / 75
第6章 沉浸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77
6.1 沉浸理论的起源及其演化 / 78
6.1.1 沉浸理论的起源 / 78
6.1.2 沉浸理论的演化 / 79
6.2 沉浸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研究 / 80
6.2.1 沉浸的量度指标研究 / 80
6.2.2 影响沉浸的因素研究 / 84
6.2.3 沉浸体验对用户使用行为和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 87
6.2.4 沉浸体验对用户使用信息系统绩效的影响研究 / 90
6.2.5 沉浸引发的互联网问题性使用研究 / 91
6.3 结论与展望 / 93
第7章 结构洞理论及其在社交网络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95
7.1 结构洞理论的演化 / 96
7.2 结构洞理论及其在社交网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97
7.2.1 结构洞对用户在线参与效果的影响研究 / 98
7.2.2 结构洞对个体表现绩效的影响研究 / 101
7.2.3 基于结构洞的信息传播关键主体识别研究 / 103
7.2.4 结构洞测度指标与算法研究 / 105
7.3 结论与展望 / 108
第8章 资源依赖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110
8.1 RDT的起源及演化 / 111
8.1.1 RDT的起源 / 111
8.1.2 RDT的演化 / 112
8.2 RDT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进展 / 113
8.2.1 基于RDT的信息技术对组织影响的应用研究 / 113
8.2.2 基于RDT的信息系统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 / 116
8.2.3 基于RDT的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 117
8.3 结论与展望 / 119
第9章 理性行为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121
9.1 TRA的起源与演变 / 122
9.1.1 TRA的起源 / 122
9.1.2 TRA的演变 / 124
9.2 TRA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125
9.2.1 TRA在信息系统采纳研究方面的应用 / 125
9.2.2 TRA在网络平台及信息服务使用研究方面的应用 / 128
9.2.3 TRA在用户信息披露和共享研究方面的应用 / 131
9.2.4 TRA在信息系统开发、评价研究方面的应用 / 133
9.3 结论与展望 / 134
第10章 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136
10.1 TPB的起源与演变 / 137
10.1.1 TPB的起源 / 137
10.1.2 TPB的演变 / 139
10.2 TPB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39
10.2.1 TPB在信息系统、技术及服务采纳研究方面的应用 / 139
10.2.2 TPB在在线学习意愿及行为研究方面的应用 / 146
10.2.3 TPB在信息安全/隐私/伦理研究方面的应用 / 148
10.3 结论与展望 / 149<
第1章 技术接受模型:用户、环境、时间和系统因素的交互影响 / 1
1.1 TAM理论演变及评述 / 2
1.2 TAM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5
1.2.1 用户特征在TAM中的作用研究 / 5
1.2.2 环境因素在TAM中的作用研究 / 9
1.2.3 TAM在用户使用行为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 / 10
1.2.4 系统差异在TAM中的作用研究 / 12
1.3 结论与展望 / 15
1.3.1 结论 / 15
1.3.2 展望 / 16
第2章 交互记忆系统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18
2.1 TMS理论演进及评述 / 19
2.2 TMS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20
2.2.1 TMS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 20
2.2.2 TMS对知识整合的影响 / 23
2.3 结论与展望 / 27
2.3.1 结论 / 27
2.3.2 展望 / 28
第3章 期望确认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30
3.1 期望确认理论的演化 / 32
3.2 期望确认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34
3.2.1 以确认后阶段为核心的适应性研究 / 34
3.2.2 纳入确认前阶段的延伸性研究 / 41
3.3 结论与展望 / 45
第4章 印象管理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46
4.1 印象管理理论的起源及演进 / 48
4.2 印象管理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48
4.2.1 印象管理的策略研究 / 49
4.2.2 印象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4.2.3 印象管理对员工关系和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 53
4.2.4 印象管理对用户在线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 / 53
4.3 结论与展望 / 54
第5章 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56
5.1 社会资本理论的历史演进和理论解读 / 57
5.1.1 微观层次取向研究 / 58
5.1.2 中观层次取向研究 / 58
5.1.3 宏观层次取向研究 / 59
5.2 社会资本理论的分类研究 / 59
5.2.1 内容维度研究 / 60
5.2.2 关系强度研究 / 60
5.2.3 关系类型研究 / 62
5.3 社会资本理论的测度研究 / 62
5.3.1 线下环境的测度研究 / 63
5.3.2 信息系统领域的测度研究 / 63
5.4 社会资本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66
5.4.1 技术与信息系统使用研究 / 67
5.4.2 在线参与研究 / 70
5.4.3 知识管理研究 / 72
5.4.4 表现绩效研究 / 74
5.5 结论与展望 / 75
第6章 沉浸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77
6.1 沉浸理论的起源及其演化 / 78
6.1.1 沉浸理论的起源 / 78
6.1.2 沉浸理论的演化 / 79
6.2 沉浸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研究 / 80
6.2.1 沉浸的量度指标研究 / 80
6.2.2 影响沉浸的因素研究 / 84
6.2.3 沉浸体验对用户使用行为和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 87
6.2.4 沉浸体验对用户使用信息系统绩效的影响研究 / 90
6.2.5 沉浸引发的互联网问题性使用研究 / 91
6.3 结论与展望 / 93
第7章 结构洞理论及其在社交网络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95
7.1 结构洞理论的演化 / 96
7.2 结构洞理论及其在社交网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97
7.2.1 结构洞对用户在线参与效果的影响研究 / 98
7.2.2 结构洞对个体表现绩效的影响研究 / 101
7.2.3 基于结构洞的信息传播关键主体识别研究 / 103
7.2.4 结构洞测度指标与算法研究 / 105
7.3 结论与展望 / 108
第8章 资源依赖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110
8.1 RDT的起源及演化 / 111
8.1.1 RDT的起源 / 111
8.1.2 RDT的演化 / 112
8.2 RDT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进展 / 113
8.2.1 基于RDT的信息技术对组织影响的应用研究 / 113
8.2.2 基于RDT的信息系统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 / 116
8.2.3 基于RDT的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 117
8.3 结论与展望 / 119
第9章 理性行为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121
9.1 TRA的起源与演变 / 122
9.1.1 TRA的起源 / 122
9.1.2 TRA的演变 / 124
9.2 TRA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125
9.2.1 TRA在信息系统采纳研究方面的应用 / 125
9.2.2 TRA在网络平台及信息服务使用研究方面的应用 / 128
9.2.3 TRA在用户信息披露和共享研究方面的应用 / 131
9.2.4 TRA在信息系统开发、评价研究方面的应用 / 133
9.3 结论与展望 / 134
第10章 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136
10.1 TPB的起源与演变 / 137
10.1.1 TPB的起源 / 137
10.1.2 TPB的演变 / 139
10.2 TPB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39
10.2.1 TPB在信息系统、技术及服务采纳研究方面的应用 / 139
10.2.2 TPB在在线学习意愿及行为研究方面的应用 / 146
10.2.3 TPB在信息安全/隐私/伦理研究方面的应用 / 148
10.3 结论与展望 / 149<
前 言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各种研究成果、研究理论不断涌现,但是学科理论仍然呈现出碎片化、专精化、“拿来主义”的特点。为了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学术地位、社会认可度,为了给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为了给越来越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人员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武器,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重要理论及其研究应用现状进行系统总结变得至关重要。
为实证研究寻找理论基础是研究的重大难点。目前各种研究理论层出不穷,还有大量其他领域的理论应用到信息系统领域,让研究人员目不暇接,同时学习这些理论也要耗费研究人员大量的时间,故迫切需要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然而,我们在文献调研中发现,虽然有个别论文对某一理论或研究模型进行了评述,但是罕有学者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重要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因此,为了解决研究人员理论搜索难的问题,本书以近20年实证研究的国内外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20种重要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其应用现状,并对其实证研究的潜在方向进行了展望。本书不仅系统梳理了一些应用较广、成果丰硕的研究理论,如理性行为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还将一些研究较少、处于前沿的理论纳入其中,如控制错觉理论、民族志决策树理论等;不仅包括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等信息系统研究的常用理论,还包含社会临场感等跨领域、跨学科的理论。
本书每章的内容框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方便研究人员快速把握理论精髓:①详细论述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源流演进。信息系统研究中应用的理论往往来源于多学科、多领域,包括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研究人员往往难以通晓这些理论的来龙去脉。有鉴于此,本书以不同理论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对这些理论的起源、不同流派及其演进历程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本书中对技术接受模型(TAM)的研究为例,TAM来源于理性行为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TAM2、UTAUT、TAM3等模型。②全面总结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应用现状。即使是同一理论,由于研究主题、研究领域、研究背景的不同,且与不同的理论模型相结合,在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进展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应用方向。为了帮助研究人员准确把握这些理论的应用进展,本书依据研究问题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以本书中对期望确认理论的研究为例,我们发现目前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研究多以确认后阶段为核心,探讨模型在不同研究场景中的适应性,对确认前阶段和意愿向行为转化过程的关注则较少,所构建的模型也未能针对信息系统产品的特点体现出差异性。③深入展望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潜在方向。如果没有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之理论及其研究应用的深刻把握,一般研究人员往往难以洞察其中的研究机会。有鉴于此,本书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展望。对于一些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理论来说,研究展望则提供了新背景下的回顾与反思的契机;而对于一些较新的理论,或者是刚刚被移植到信息系统领域内的理论,研究展望则为这些理论的应用构建了想象的空间。以本书中对民族志决策树理论的研究为例,它目前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群体的行为研究和用户流失因素研究两方面,未来的研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用户流失因素决策树预测模型和复杂用户行为的多阶段民族志决策树模型等。
本书的学术创新和学术价值主要有:①本书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20种重要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为信息系统实证研究提供了一张“地图”,为研究人员的研究之路提供指引,让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这张图较易地寻找到自己研究领域所需的理论,从而帮助他们解决搜寻理论基础的难题,可以将更多的科研时间投入研究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结果讨论上来。②本书详细论述了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源流演进,这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理论的起源、演进、流派,更好地选择适合研究主题的理论,进而对理论未来的发展有所洞见,甚至于提出新的理论。③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所有重要理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理论的应用现状,避免选题重复,准确把握学界的动态,甚至突破现有的研究窠臼。④本书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潜在方向进行了深入展望,为信息系统实证研究提供了一副望远镜,研究人员
可以从中窥见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人员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擅长、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进行挖掘,从而实现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上的创新。
本书由袁勤俭拟定大纲,共分20章。第1章和第2章由朱哲慧、袁勤俭写作;第3章由孟祥莉、袁勤俭写作;第4章由黄丽佳、袁勤俭写作;第5章由张宁、袁勤俭写作;第6章由徐娟、黄奇、袁勤俭写作;第7章和第20章由朱梦然、颜祥林和袁勤俭写作;第8章由周昊天、黄奇、袁勤俭写作;第9章和第10章由张一涵、袁勤俭写作;第11章和第17章由毛春蕾、袁勤俭写作;第12章和第18章由张桦、岳泉、袁勤俭写作;第13章由费欣意、施云、袁勤俭写作;第14章由杨欣悦、袁勤俭写作;第15章和第19章由朱梦茜、颜祥林、袁勤俭写作;第
为实证研究寻找理论基础是研究的重大难点。目前各种研究理论层出不穷,还有大量其他领域的理论应用到信息系统领域,让研究人员目不暇接,同时学习这些理论也要耗费研究人员大量的时间,故迫切需要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然而,我们在文献调研中发现,虽然有个别论文对某一理论或研究模型进行了评述,但是罕有学者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重要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因此,为了解决研究人员理论搜索难的问题,本书以近20年实证研究的国内外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20种重要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其应用现状,并对其实证研究的潜在方向进行了展望。本书不仅系统梳理了一些应用较广、成果丰硕的研究理论,如理性行为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还将一些研究较少、处于前沿的理论纳入其中,如控制错觉理论、民族志决策树理论等;不仅包括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等信息系统研究的常用理论,还包含社会临场感等跨领域、跨学科的理论。
本书每章的内容框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方便研究人员快速把握理论精髓:①详细论述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源流演进。信息系统研究中应用的理论往往来源于多学科、多领域,包括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研究人员往往难以通晓这些理论的来龙去脉。有鉴于此,本书以不同理论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对这些理论的起源、不同流派及其演进历程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本书中对技术接受模型(TAM)的研究为例,TAM来源于理性行为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TAM2、UTAUT、TAM3等模型。②全面总结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应用现状。即使是同一理论,由于研究主题、研究领域、研究背景的不同,且与不同的理论模型相结合,在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进展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应用方向。为了帮助研究人员准确把握这些理论的应用进展,本书依据研究问题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以本书中对期望确认理论的研究为例,我们发现目前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研究多以确认后阶段为核心,探讨模型在不同研究场景中的适应性,对确认前阶段和意愿向行为转化过程的关注则较少,所构建的模型也未能针对信息系统产品的特点体现出差异性。③深入展望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潜在方向。如果没有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之理论及其研究应用的深刻把握,一般研究人员往往难以洞察其中的研究机会。有鉴于此,本书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展望。对于一些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理论来说,研究展望则提供了新背景下的回顾与反思的契机;而对于一些较新的理论,或者是刚刚被移植到信息系统领域内的理论,研究展望则为这些理论的应用构建了想象的空间。以本书中对民族志决策树理论的研究为例,它目前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群体的行为研究和用户流失因素研究两方面,未来的研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用户流失因素决策树预测模型和复杂用户行为的多阶段民族志决策树模型等。
本书的学术创新和学术价值主要有:①本书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20种重要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为信息系统实证研究提供了一张“地图”,为研究人员的研究之路提供指引,让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这张图较易地寻找到自己研究领域所需的理论,从而帮助他们解决搜寻理论基础的难题,可以将更多的科研时间投入研究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结果讨论上来。②本书详细论述了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源流演进,这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理论的起源、演进、流派,更好地选择适合研究主题的理论,进而对理论未来的发展有所洞见,甚至于提出新的理论。③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所有重要理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理论的应用现状,避免选题重复,准确把握学界的动态,甚至突破现有的研究窠臼。④本书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潜在方向进行了深入展望,为信息系统实证研究提供了一副望远镜,研究人员
可以从中窥见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人员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擅长、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进行挖掘,从而实现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上的创新。
本书由袁勤俭拟定大纲,共分20章。第1章和第2章由朱哲慧、袁勤俭写作;第3章由孟祥莉、袁勤俭写作;第4章由黄丽佳、袁勤俭写作;第5章由张宁、袁勤俭写作;第6章由徐娟、黄奇、袁勤俭写作;第7章和第20章由朱梦然、颜祥林和袁勤俭写作;第8章由周昊天、黄奇、袁勤俭写作;第9章和第10章由张一涵、袁勤俭写作;第11章和第17章由毛春蕾、袁勤俭写作;第12章和第18章由张桦、岳泉、袁勤俭写作;第13章由费欣意、施云、袁勤俭写作;第14章由杨欣悦、袁勤俭写作;第15章和第19章由朱梦茜、颜祥林、袁勤俭写作;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