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66649
本书是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南,特别是对于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毕业要求、知识、能力与课程体系等核心要素的确定,提出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南,以帮助专业负责人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每一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点,无论是学校历史文化,生源构成,传统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及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都不相同,即使是同样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不可能套用一样的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指南主要目的是帮助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理解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以及工作流程等。解读诸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评价与持续改进等环节的内涵和确定方法,并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来展示培养方案各要素的确定过程。我们并不打算给出一个具体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第1章编写介绍 1
1.1编写背景1
1.2目的与原则3
1.3指南定位5
1.4内容与章节编排8
1.5几点说明10
第2章培养目标 12
2.1制定原则13
2.2制定过程16
2.3特色化建议21
2.4示例22
第3章毕业要求 25
3.1作用与内涵25
3.2制定的基本原则27
3.3参考内容28
3.4与培养目标的支持关系31
3.5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对应关系33
3.6复杂工程问题34
3.6.1复杂工程问题的7个特征34
3.6.2教学设计的对策及注意事项35
3.7指标点40
3.7.1指标点的基本内涵40
3.7.2指标点的分解要点41
3.8毕业要求中的非技术能力与素质44
第4章课程体系 46
4.1课程体系的作用与内涵46
4.2课程体系与知识47
4.3课程体系与能力48
4.4课程体系与素质49
4.5课程体系如何支撑毕业要求50
4.6课程群的组织55
4.7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57
4.8对不同类型学校专业的个性化建议58
第5章评价与持续改进 60
5.1评价与持续改进的要素60
5.2培养目标的评价与持续改进61
5.2.1培养目标的评价机制61
5.2.2培养目标的评价方法与要求61
5.2.3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63
5.3毕业要求的评价与持续改进63
5.3.1毕业要求的评价机制64
5.3.2毕业要求的评价方法与要求66
5.3.3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71
5.4课程的评价与持续改进71
5.4.1课程的评价机制72
5.4.2课程的评价方法与要求72
5.4.3课程的持续改进75
附录A培养方案示例 77
A.1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77
A.2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84
A.3主干学科86
A.4专业主干课程及核心课程86
A.5学习进程参考图87
A.6修读办法和要求89
A.7学制与修业年限91
A.8授予学位91
附录B知识体系的组织 92
B.1知识体系组织概述92
B.2知识领域的设置94
附录C培养方案执行计划示例 102
C.1示例一102
C.2示例二106
C.3示例三110
附录D课程教学大纲案例 114
D.1案例1: 数据结构理论课程教学大纲114
D.1.1课程简介114
D.1.2先修课程、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116
D.1.3课程结构说明117
D.1.4课程知识结构说明118
D.1.5课程考核形式与要求122
D.1.6课程教授方法说明124
D.1.7课程能力培养说明126
D.1.8教材及参考资料127
D.2案例2: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28
D.2.1课程简介128
D.2.2教学纲要129
D.2.3考核方式130
D.2.4课程设计题目介绍133
D.2.5课程考核形式与要求138
D.2.6课程教授方法说明139
D.3案例3: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41
D.3.1课程基本信息141
D.3.2课程描述141
D.3.3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142
D.3.4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44
D.3.5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155
D.3.6教材及参考资料160
附录E课程考核达成度案例 161
附录F毕业要求达成度案例 166
附录G复杂工程问题典型案例 170
附录H河南大学培养方案 178
H.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178
H.1.1专业简介178
H.1.2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179
H.1.3学制与学位188
H.1.4毕业要求188
H.1.5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189
H.1.6课程安排参考表189
H.2案例解读208
H.2.1人才培养定位的制定依据208
H.2.2毕业要求是如何支撑培养
目标的210
H.2.3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思210
H.2.4培养方案制定过程采取的
重要措施212
附录I常州大学培养方案 214
I.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214
I.1.1专业简介214
I.1.2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215
I.1.3专业主干课程226
I.1.4毕业学分要求226
I.1.5 学制与学位227
I.1.6就业与发展227
I.2案例解读233
I.2.1培养目标233
I.2.2毕业要求237
I.2.3课程体系237
附录J广西师范大学培养方案 245
J.1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45
J.1.1专业简介245
J.1.2专业代码与名称246
J.1.3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246
J.1.4学制和修业年限250
J.1.5所属学科门类及相近专业250
J.1.6专业核心课程250
J.1.7主要实验及实践教学要求251
J.1.8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257
J.1.9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比例258
J.1.10课程设置计划258
J.1.11说明260
J.2案例解读261
J.2.1人才培养的定位的制定依据261
J.2.2毕业要求是如何支撑培养目标的262
J.2.3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思262
J.2.4培养方案制定过程采取的
重要措施262
附录K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名单 263
后记(第一版) 264
培养方案是专业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虽然我国计算机类专业经多年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培养方案编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与欠缺培养方案编制方法论的研究有密切关系。
鉴于此,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教育工委)历时近2年编著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在2017年度中国计算机大会上首次发布。
为了提高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编制培养方案的水平,同时也检验《指南》的编写质量,中国计算机学会于2018年年初启动了 “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走进高校”系列活动,从全国近30所申请高校中遴选了10所试点高校,组建了由15名专家组成的5个工作组,分别对10所试点高校进行2轮次培养方案编制的交流与辅导工作。组号成员试 点 高 校1杜小勇,高小鹏,董永峰扬州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2章毅,彭朝晖,管刚湖北工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王泉,张孝,毛新军湖南科技大学
常州大学4孟祥旭,于红,陈振宇河南大学
烟台大学5刘旭东,孙涵,颜晖广西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通过该活动,各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编制水平普遍提高(尤其是在系统性方面),充分体现了《指南》的价值。同时,我们又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并获得了很多修改建议。
为此,教育工委组织力量对《指南》进行了修订,其中高小鹏负责增加第3.7节、附录G和全书统稿,孙涵负责增加附录D部分案例、D.3及附录F,彭朝晖负责增加附录D部分案例。此外,还邀请了试点高校河南大学韩道军、常州大学潘操、广西师范大学吴璟莉提供了各自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工作解读(附录H、附录I、附录J)。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 毕业要求指标点(3.7节): 在实践层面,通常需要将一条复杂的毕业要求分解为若干简单的指标点。该节重点介绍了指标点分解的基本方法。
(2) 课程教学大纲的案例(附录D): 体现OBE理念既是课程大纲设计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同时,考虑到专业实践性强的特定,这里选择了一门理论课程和两门课程设计课程的大纲案例。
(3) 课程考核达成度案例(D.3): 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给出了一门课程达成度的完整分析过程。
(4) 毕业要求达成度案例(附录F): 给出了一条毕业要求及全部毕业达成度的完整分析过程。
(5) 复杂工程问题案例(附录G): 针对 “系统能力培养”中的CPU、OS、编译器,给出了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符合性分析。
(6) 培养方案解读(附录H、附录I、附录J): 考虑到《指南》的本质是方法学,故3个案例中有两个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还有一个是软件工程专业。这3个案例展示了培养方案的不同编写特点,并陈述了相关专业在培养方案制定和评价中的基本思路与关键点。
在近4年时间里,连续两届教育工委(第2016—2017届、第2018—2019届)以大量成员的个人工作实践为基础,编写了《指南》第1版,随后对试点高校开展了辅导工作,并根据反馈完成了《指南》修订工作,初步践行了知行统一的认识论。
在《指南(修订版)》成稿不久后的将来,教育工委也将完成其阶段性历史使命。
虽然完成了本次修订,但我们深知《指南》仍然存在很大改进空间。希望这项有意义的工作能持续迭代下去!
最后,祝愿我国能涌现越来越多的一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杜小勇2020年5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