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49668
《“宿说”辩护策略–30年刑辩之路与案件评析》一书是宿胜利律师从事刑辩业务30年,受理了100多起诉讼案,从中精挑细选30余起代表性案件分析整理而成。作者按照《刑法》体例分类为“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侵犯财产”等七个部分,该书可贵之处在于一位老律师长年累月参与辩护,丰富经验积累之结晶。可以作为刑法学的补充教材,也可以作为律师业务的参考图书,对于法学本科生和年轻的律师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 危害公共安全篇
季某重大责任事故案
——过失犯罪自首情节的认定分析
第二部分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篇
德国世问(天津)化妆品有限公司、戚某、门某某走私普通货物案
——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人,证据不足不起诉
法国人卢卡斯信用卡诈骗案
——外国人持国内银行VISA信用卡在境外恶意透支第一案
宋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通过对竞合犯的法律适用分析,充分演绎被告人的法律利益
孙某某、张某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案
——兼议有价票证的法律属性
天津某安防电子产品销售公司、万某、朱某非法经营案
——非法经营罪的“非法”问题分析
香港波法行公司、董某某走私普通货物案
——发掘证据以点带面,形成合理怀疑,控方撤诉
信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认罪认罚辩护案件需要注意的问题
英国人迈克走私珍贵动物制品、走私武器案
——涉外刑事辩护法律适用的国际化思维
第三部分 侵犯财产篇
白某某诈骗、行贿案
——一起司法腐败窝案引发的民企负责人犯罪案件
粟某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人员的刑事法律风险
闫某某诈骗案
——通过庭审发问,厘清案件事实,导致控方证据不足,判决无罪
第四部分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篇
韩某某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案
——国际版本的“高考移民”引发的犯罪案件辩护实务
梁某、程某国、程某达流氓(聚众斗殴)案
——个案辩护中对《刑法》追诉时效问题探析及罪名适用研究
毛某贩卖毒品案
——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人原则及“特殊辩护理由”
证据开示义务的具体运用
第五部分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篇
晁某绑架案
——关注修法动态,运用程序规则,实务中从旧兼从轻原则,
上诉不加刑原则在重审案件辩护中的具体运用
陈某某故意伤害致人死之案
——被害人有重大过错,多因一果的辩护案
胡某故意杀人案
——从一起荒诞故意杀人案的辩护谈犯罪的预备、
未遂和中止等“情节辩”在实务中的运用
魏某某故意杀人案
——命案辩护第一案,积极促成和解,二审改判死缓
于某某故意杀人案
——死刑核准权回归最高人民法院,慎用死刑,
通过命案和解,二审改判死缓
第六部分 渎职篇
申某某玩忽职守案
——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的分析在刑事辩护中的具体运用
沈某滥用职权案
——同案不同判,法律无法回避的尴尬判例的检索,
刑辩律师永远的坚持
曌某某动植物检验检疫失职案
——缺少犯罪构成的结果要件,终审改判无罪
第七部分 贪污、贿赂篇
郭某某挪用公款案
——“红帽子”企业及混改企业相关人员的刑事法律风险
国某某贪污、受贿案
——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人,只有行贿人指证的行贿情节,
但受贿人予以否认的犯罪指控不能成立
金某某贪污,受贿,私藏枪支、弹药案
——关于指控的贪污罪、受贿罪之间罪名转化的辩护实务
梁某某贪污、索贿案
——数罪认定一罪,贪污罪和受贿罪、挪用公款罪主体要件分析,
兼谈共同犯罪案件的并案诉讼和分案诉讼
刘某贪污、受贿案
前法官刘某贪污,挪用公款,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案
天津某集团公司、李某某单位行贿案
——单位犯罪案件只起诉自然人,不起诉单位的法律分析
序
因为我丢三落四的老毛病,创造了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宿胜利律师,并成了朋友,也印证了老子的那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17年7月,我到澳大利亚的凯恩斯参加第九届亚洲犯罪学年会。凯恩斯是澳大利亚的旅游胜地,7月的凯恩斯碧海蓝天、人鸟共生、温暖的阳光抚慰着白色的海滩,离会场的香格里拉酒店不远处是著名的埃斯普拉沿海大道,大道的内侧有一个巨大的人工海滩游泳湖,会间散步常能看到游泳,嬉笑孩童,躺在白色沙滩上静静读书、享受阳光浴的青年男女和老夫老妻。我经不住这诗画般情景的诱惑,我决定在会议休息期间融入这画卷,享受白沙、海水和恬静。那天中午我占好了地盘,换上了游泳裤,还没来得及下水便发现自己的手机不见了,跑回更衣室去寻找,没有。又跑到警察执勤点报案,警察让我填了一张很长的表格,然后录入计算机,忙了好一阵子后告诉我,我的手机是中国号码,他们无法拨打,让我注意查看电脑中失物招领的信息。旁边的游客添油加醋地说,澳大利亚吸毒的人很多,我的手机一定会被人捡去换钱,买毒品,说得我心灰意冷。手机并不值多少钱,但里面有参会的录音和大量照片,这些资料太宝贵,我非常沮丧。
回到饭店,我通过电脑邮件联系上了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儿子,他开始拨打我的手机,有人接听,是一位男孩童声。我儿子问他能不能在游客中找到一位懂中文的人,机灵的孩子很快找到了,那就是宿胜利先生,他记下了我住酒店的名称和房间电话,安慰我们不要着急,半小时左右送到。
在饭店大厅,我第一次见宿先生,他牵着乖小漂亮女儿,女儿挎着救生圈,妻子跟在他的身后。我接过手机感激不尽,连连道谢,并递上澳元表示感谢。他一脸严肃,坚决不要,我们来回推搡着,他不停地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不兴这个。”当他们快速离开,跨进旋转门时,我才恍然大悟忙追上去,要了他的电话号码。从此我们开始了往来。
后来,有了微信,我们可以便利地交流文章与学术,交流变得频繁了。慢慢地我知道他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在职法学博士研究生,曾到美国和英国做过访问学者,在天津当过检察官,后来去做律师,并成为一名跨国界的、小有名气的刑辩律师。我更知道他有一个和谐的家庭,他爱他的妻子和女儿。特别是对待女儿,在慈父爱中融入其育儿理念,在繁忙的律师业务之余,他会很潇洒地带领全家到世界各地旅游,带女儿参加各种拓展训练,教女儿游泳、冲浪,重视在大自然中陶冶孩子的情操,增进与孩子的互动。宿律师的母校有一位被学生称为“永远的校长”江平教授,他曾做过一个很有名的讲演叫“要做律师,先做好人”。通过接触,我觉得宿先生是一位出色的律师,更是一位难得的好人,所以当他请我为他的著作写序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拜读了宿胜利律师大作《“宿说”辩护策略–30年刑辩之路与案件评析》,觉得这是一部好书,值得推荐!
首先,《“宿说”辩护策略–30年刑辩之路与案件评析》是一本系统的律师业务专业书。什么是律师?律师是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接受个人、单位的委托或指定,为当事人提供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等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知识是浩瀚的,涉及各个领域,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关系、法律关系和各种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立法、修法,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最快的时期。面对复杂的社会和浩瀚的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及刑事政策变化,及时准确地把握,并将其运用到司法辩护中是律师的基本功。但光有这些基本功不能成为好律师,就像大学刚毕业的年轻医生和老名医的区别那样,名医准确诊断不同个体病因和病情,准确用药,药到病除。除掌握书本上的医学知识外,长期的经验积累更为重要。好律师也一样,丰富的办案经验极为重要。《“宿说”辩护策略–30年刑辩之路与案件评析》一书是宿胜利律师从事刑辩业务30年,受理了100多起诉讼案,从中精挑细选30余起代表性案件分析整理而成。作者按照《刑法》体例分类为“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侵犯财产”等七个部分,该书可贵之处在于一位老律师长年累月参与辩护,丰富经验积累之结晶。可以作为刑法学的补充教材,也可以作为律师业务的参考图书,对于法学本科生和年轻的律师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其次,我认为作为一名好律师,光有对法律知识的把握和办案经验的积累还不够,还需要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升华为一种能力。我把它概括为案件的分析能力,证据收集的能力,再加上肯花时间的执着精神。在《“宿说”辩护策略–30年刑辩之路与案件评析》一书中,作者将案件分析划分为五个方面:案情简介、辩护思路(或称辩护目标)、辩护要点、裁判结果和案件评析。在“辩护要点”和“案件评析”中读者会清晰地感受到一位好律师所具有的案件分析能力、证据收集能力。作者娓娓道来地阐述了如何发现案件的矛盾与存疑;如何通过调取证据挑战控方的定罪证据;如何在庭审中通过发问、举证和质证向法庭展示存疑与矛盾;如何适时向法官提出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辩护意见等,还有当庭审中,辩方提出证据不足,应该由控方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足证据,而控方和公安机关不作为时,律师如何完成证据的收集等。分析能力和证据收集能力是优秀刑辩律师更深层次的职业素质。
再次,我以为最棒的律师,除了具备上述素质外,还需要有理论研究。在国外有不少法学家是律师出身,像孟德斯鸠、边沁、哈特等。“理论是灰色的”,律师的理论研究不会为律师业务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却会让律师更有职业底蕴和学者气质。同时,将实操的司法经验升华为理论,贡献学界,启迪后人。我是搞理论研究的,深知理论研究之艰难,需要长期的读书与行路,积累与思考;需要好的问题意识,深邃视角,严谨的逻辑、科学的方法,以及理论的创新。要求《“宿说”辩护策略–30年刑辩之路与案件评析》有理论创新确“勉为其难”。但阅读中我能感受到作者试图将刑辩经验升华为理性思考。在案例分析的第五部分“评析”中不时闪烁出理论研究的火花。比如:毛某贩毒案,关于“疑点利益归被告人”的法学理论讨论;辩护人及时开示特殊辩护理由与节省司法成本关系的阐释。再如,于某某的故意杀人案的“评析”,阐述律师运用心理学,解决附带民事赔偿,获被害人一方谅解。探索聚众斗殴罪中的转化犯,以及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伤害还是杀人,如何遵循主客观相一致的基本原则等,阅读中我能感受到宿先生是一位有学者气质的律师,严谨和独到,特别是在“案件评析”中时常闪烁出理论火花。
最后,《“宿说”辩护策略–30年刑辩之路与案件评析》一书收集的案件最早涉及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大规模的下海经商潮,从起诉书的案件时间看,最早为2000年,并持续到2018年,有近二十年的历史跨度。从中也可以观察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变化,以及刑法和刑事政策的演变,了解到中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因此,该书还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总之,我推荐《“宿说”辩护策略–30年刑辩之路与案件评析》一书,并希望作者以该书的出版为契机,继续向着有思想、有理论建树的律师而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张 荆
2020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于北京家中
自 序
我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读书,成为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届在昌平区完整度过四年的本科生。那时中国政法大学是司法部直属院校,本科没有什么学院,只有四系五个专业。入学伊始,政工老师就灌输我们一种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培养的是党和人民实行专政的“刀把子”,党指向哪就应当“砍”到哪。所以那时充满了对身穿制服,头戴大檐帽的向往,故只知道社会上有律师这种职业,但律师具体是做什么的不了解也不大关心,更没有毕业后做律师的打算。
1992年本科毕业时,也未听说身边同学有到律师事务所做律师的,我则通过双向选择,进了当下法学院毕业生们理想的好单位–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如愿以偿穿上了制服,戴上了大檐帽。记得毕业当年下基层到市看守所驻所检察室锻炼,那时通过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谈话,有时和来看守所会见的律师闲聊,看着律师们整天忙忙碌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们像盼救星一样盼着律师会见,才渐渐了解了律师这份职业,心生羡慕并萌生了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的想法。彼时,工作之余有大把的时间看书,学习英文。回想起来,现在能够承办外国人犯罪的辩护案件而不用聘请翻译,先后被法国、英国驻华大使馆在其官网上推荐为区域律师,得益于那个时候没有虚度时光。值得庆幸的是几个主管领导如任增明、陈绍奎、柏定文处长都难得的开明,他们不仅仅是工作上的领导,更是良师益友,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转瞬间5年过去,而此时律师事务所发生了从体制内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机构的重大转变,加之我的工作调整为检察分院办公室文秘工作,与所学专业渐行渐远,于是下决心报名参加1996年度的律师资格考试。怎奈那时国家立法速度太快,律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很多门法律大学时根本没开,也只能硬着头皮边复习边学习。律师资格考试前,我刚刚通过了第一次全国检察官任职资格考试,正准备任职后申请调整到业务部门,所以能否通过律师资格考试,于我而言意义不大。
这里有个小插曲值得一提,1996年的律师资格考试当天下着大雨,上午的综合试卷考得一塌糊涂,信心殆失,准备放弃后面的考试,中午回考场附近的岳父母家吃饭休息。迷糊小睡差点错过下午考试时间,原本打算干脆放弃,可老岳母硬把我叫醒,推出家门儿顶着大雨去了考场。谁成想后面的科目考试我越战越勇,据说那年是1986年实行律师资格考试以来难度最大、通过率最低的一年,且第一次增加了英语考试,而我以专业总分(不含英语分)241 分通过。那一年本市约4000名考生报名,仅有20余人通过。在此感谢我老岳母的坚持。
1997年春节过后告别体制,在大学同学冷潜律师的力荐下,得以师从翟津强律师,并得翟律师厚爱,当年成为津联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作人(时逢律师体制由国办向合伙制过度,那年天津市司法局批准设立几家市局直属的合作制律师事务所作为改革试点)。翟律师不仅律师业务精湛,而且宅心仁厚,对我这个有着些许灵气的徒弟更是关爱有加,倾心相教,使我养成了良好的执业习惯,避免了走弯路。比如,案卷的归档和永久保存,正是这一沿袭至今的执业习惯才能够成就该书的完成。无奈翟律师英年早逝,未能得到翟律师更多的教诲,也是我执业生涯的一个遗憾。但此后不论多么艰难,我们几个翟律师的弟子也不论从事哪个执业方向,始终都没有放弃,努力向前。冷潜律师现就职于上海建纬(天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蛟律师现为世界知名律所–大成(天津)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邸鸿雁律师现就职于加拿大多伦多知名律所Gowling WLG(Canada)。由翟律师带领我们几个弟子创办的津联律师事务所至今已经22年整(此期间我曾一度与大学同学才华共同创办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任首席合伙人并经营14年之久),我作为首席合伙人目前仍是以刑事辩护作为事务所的主打业务,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圈子里稳步发展。我们这几个翟律师的弟子,20多年来始终保持深厚的友谊,这也算是对翟律师的在天之灵予以告慰吧。
言归正传,我们这一代刑辩律师可以说经历了中国刑事辩护制度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我执业初期法律规定律师只能在法院审判阶段才能介入刑事案件,接受委托后会见在押被告人及阅卷都要在开庭前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庭审方式也是法官纠问式,个人认为刑事辩护大多流于形式,走过场,更不用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的诉讼权利保护。1996年第一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大大扩大了律师的辩护权利,也将律师介入刑事诉讼提前至侦查阶段,这无疑进一步拓宽了刑事辩护的深度和广度,也拓宽了刑辩律师服务的内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基本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然而,当时的刑事辩护理念远远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法律的实施以及观念的转变都有一个艰苦的过程,“会见难、阅卷难、取保难、发言难”困扰着刑辩律师,但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的提高,一步步基本得到了解决。特别是经过2012年和2018年的两次修正《刑事诉讼法》,可以说刑事辩护制度的设计已经趋于完善。可是刑辩律师仍然要面对更大的执业风险,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让不少刚出道做刑辩的青年律师因为冷酷的现实而感到苦闷、焦虑、恐惧、彷徨,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我也曾一度考虑放弃刑辩业务,加强涉外商务法律服务领域的业务,期间两次到美国、英国进行短期访学和培训。但是刑事庭审过程中的发问、举证质证中的辩论以及辩论阶段激烈的交叉辩论,一个个无罪、从轻、减轻处罚的判决结果对我有着足够的吸引力,真的难以割舍。即使在此期间办理了大量的民事诉讼、仲裁(我已经连续十年担任天津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案件,担任多家企业的法律顾问,后来回母校攻读在职法学博士研究生也选择诉讼法专业,从未放弃刑辩业务,用自己的刑辩经验和知识为服务对象规避最大的风险。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王大路对达康书记说的那一句经典台词:“中国的企业家,不是在监狱里,就是在通往监狱的路上。”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所以我在和年轻律师交流时,始终建议他们不管是从事诉讼还是非诉讼业务,是不是立志成为一个刑辩律师,一定要懂《刑法》,一定要尝试刑事辩护,这样才能厘清刑民界限,设计合约、诉讼方案或出具法律意见时才能有效地规避刑事风险。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当下刑事辩护制度的法律设计层面当然远远优于20多年前,刑事辩护也逐渐深入人心,制度层面的进步毋庸置疑。但是,今天的刑事辩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而且刑辩律师的执业风险越来越大,我不知道刑辩同人们是否有着和我相同的感受。这里我无意诋毁我们国家法制的进步,但现实确实距离我们追求的“法治”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刑辩律师在勇敢地抗争着,有的则放弃了,有的也一同堕落了,有的甚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我们能够理解,一切都在快速发生着变化,借用我的师兄王九川大律师的一句话:“我们不仅仅是转型的一代,更是走向正规化的一代。”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如果“法律执业共同体”不是个伪命题的话,那么刑辩律师则是这个共同体中最弱势的群体,能做的事情少之又少,更不用说要改变什么。纵使我们无法改变现状,至少可以保持内心的底线,维护着法律职业道德操守,这不仅是句空谈,如果每个法律人都可以守得住自己的底线,能够独立思考,重视精神资源的培育,那对社会来说也会产生莫大的进步。
然而看和想永远比写容易得多,我不是个做学问的人,但是也经常毫不谦虚地向朋友们展示藏书或者抒发心得。可惜近些年来,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研究某些专项问题,潜心写点东西的心情几乎没有。对于刑事辩护,我自诩不是外行,但说到这门学问,我始终觉得这可不能跟风水先生、算命大师一样:揣着《易经》《奇门遁甲》,练就一副贯口儿,指指点点,眼睛一闭一睁,便有了结论。言之有物这是根本,其次还要言之有理。
说到言之有物,《“宿说”辩护策略–30年刑辩之路与案件评析》的成书,源自我近30年从事刑辩业务的全部案卷,共计100余件。按照《刑法》的体例,精选出30几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案件。本书这30多个案件,个个都是活生生的案例,至今我都能随口叫出涉案人的姓名,从时间跨度上看跨越了我国刑事辩护的黄金20年。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控辩双方可以充分表达争议,都蕴含着法律运用的逻辑,蕴含着抗辩思路设计的智慧。从辩护要点的字斟句酌,能够感受庭审辩论中激烈的氛围和你来我往的智识交锋。当然在成书的过程中文字润色,论述问题则更注重理性,这一点,无疑会影响读者们体会庭审当时的辩护激情。原始卷宗中的“辩护词”,有的篇幅较长,有的较短,有的则是根据开庭“现场版”整理而成,但不论长短,都不能违背“把理说透,把法讲清”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庭审辩论,言简意赅,偏注重激情,避免法官认为辩护律师在“讲课”而打断发言,影响当庭辩护效果。庭后提交辩护词,则逻辑缜密,面面俱到,绝不能丧失任何利于实现“被告人法律利益最大化”这一刑事辩护终极目标的机会。
这本书之所以取名为《“宿说”辩护策略–30年刑辩之路与案件评析》,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带有工作笔记的性质,而不是刻意创作的“作品”,一家之言有时自己斟酌品读,尚觉稚嫩。从每篇的内容安排上看,“案情简介”部分除引用控方起诉书的认定事实外,尽可能将案件发生的大社会背景及案中人物所处的小背景交代清楚,以方便读者把握“辩护思路”设计的意图。“辩护思路”部分则是每一个案件具体实施辩护的战略核心,“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是整个案件刑辩工作的指导方针。“辩护要点”部分则是归纳整理了原案卷中的辩护词的核心观点,是对整个“辩护思路”的具体战术实践。“裁判结果”不是简单地将判决事项告诉读者,而是较大篇幅引用原判决书中“本院认为”的说理部分,这样能够将控辩双方争议的核心问题以及法院对辩护观点的评价全面记录下来呈现给读者,特别有助于法律专业内的读者客观品评,法律专业外的读者全面理解并做出自我判断。最后“案件评析”部分收录了本人的心得体会,经验评析,刑辩同行、前检察官、知名学者的点评,对个案的整体辩护,法院裁决及案件的法律适用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这种体例的设计,既实现了全面整理自己20多年刑辩工作的目的,又给人留下讨论和评价的空间,同时对于刚刚踏入刑事辩护之门的年轻律师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观点上也有可能发生错误,期待着您不吝商榷和批评指正。
感谢金诺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海波律师的抬爱,得以将本书的初稿呈送刑辩界“京门四少”之一的钱列阳律师指正并获钱律师欣然贺词,同时在本书体例、方向上钱律师传授诸多的经验,促成了第二稿和第三稿的重大改动。我与钱律师萍水相逢,无以为报,只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亚洲犯罪学会常委、原北京工业大学法律系主任张荆教授,与我偶然相遇在澳洲凯恩斯,进而相识、相交成为我思想上、学术上的导师,多年来张教授担任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特邀嘉宾,数档《说事说理》栏目主持人,是国内犯罪学和社区矫正研究领域的顶尖导师,闻之即将出版拙作,欣然作序并从案例学的角度提出诸多宝贵意见,张教授作为师长、朋友、生活中的孝子、慈父始终是我今后人生的楷模。
感谢律师界德高望重的王天举会长和我的师姐天津大学法学院魏健馨教授、我的师兄京都律所事务所王九川律师、我的大学同学陈辉女士及好兄弟深圳大学法学院左德起教授、江苏法舟律师事务所主任范凯洲律师也在百忙之中对书稿提出了诸多的宝贵意见,更加促进我精益求精完成这本书的信心。大学好友前检察院同事、全国及天津市检察业务专家张翔先生从另外一个角度题写了数篇精彩的点评。感谢著名书法家田景立老先生为这本书题写书名,向倾力参与本书写作工作的张周斌律师、席贤平律师、我的助理杨洁律师及其他相关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
宿胜利
2019年10月26日于
天津津联律师事务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