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65940
《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场饮食社会学的冒险》是一本以从饮食角度切入的社会学普及读物,把“心灵和自我、文化秩序、世界体系、资本逻辑、民族国家、(逆)全球化、健康主义、风险社会、记忆/想象、社会独存”这类术语,糅进吃吃喝喝的故事里,让味觉来引导读者边“尝”边“看”。故事以外,丰富的注释也为读者准备了进一步研究充分的文献线索。每一个小故事都不长,希望的就是读者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一窥究竟,再慢慢思考。本书的基础是清华大学精品课程“舌尖上的社会学”,文字流畅灵动,不乏幽默,并配有精美的手绘插图。
在这个地球被称为“村”的时代,我们当然可以有多重方式了解世界。但无论是通过哪一种载体,总不免有一些专业术语来板着脸吓唬人:心灵和自我、文化秩序、世界体系、资本逻辑、民族国家、(逆)全球化、健康主义、风险社会、记忆/想象、社会独存……为了搞清楚这些,我们甚至不得不深入术语背后的“概念之网”来探个究竟,想想就头大,是不是?那来一场冒险怎么样?比方说,把这些复杂的东西都糅进吃吃喝喝的故事里。
《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场饮食社会学的冒险》就旨在进行这样的探索。希望在这个依然崇尚理性的时代,我们可以转而以个体为中心,让味觉来引导自己边“尝”边“看”——以河豚为隐喻,一来它的确是通过洄游的方式认知世界,这一点和行动者网络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二来它作为一种食材,得到了文人骚客的青睐,就连“吃货”东坡先生都留下了佳句“正是河豚欲上时”。
尽管被称作“冒险”,《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场饮食社会学的冒险》并未试图一开始就锚定或排除有社会学、人类学基础的专业读者。正文部分每一个小故事都不长,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一窥究竟,再慢慢思考。故事以外,丰富的注释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文献线索。
目录
隐于市
注释
参考文献
自序(节选)
河豚大概是最让人纠结的生物之一。写下《惠崇春江晚景》的吃货苏轼视之为人间美味,曾做过东坡先生考官的梅尧臣却以其肝、子、眼睛、脊血皆有剧毒为由劝大家“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别说是吃,很多人就连这“腹胀如吹”的家伙是淡水还是咸水鱼都搞不清楚。社会也是如此。它无与伦比的复杂决定了,我们很难用好-坏、善-恶去做一个单纯的二分。甚至社会的内涵和外延不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迥异,更随着时间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还是要去“冒险”认识它。宛若被主人家请到了河豚宴上,即便是主人家先尝,不殷勤地“敬菜”,也还是要放些钱在桌上,自己去承担那“万一”的可能。
好在我们不需要真的“河豚入市思拼命”。一方面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学、人类学已经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智识遗产,我们并不需要从头开始;而另一方面,饮食作为一种同时具备生物和文化属性的活动,为理解一切社会行为和人类群体的概念、理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所以我决定写一本关于“饮食”和“社会”的书。
如“中研院”史语所的李建民老师在一本书的自序中所坦陈的那样,“写作是个个人隐私。每部作品多多少少含有自传性”。我写这本书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长久以来的对“科学技术学”(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理论,特别是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拉图尔(Bruno Latour)思想的关注。一个则是重大的人生进程中断,开始让我关注自己。
按照正常的理论著作的写法,自然会首先将文本放回到理论脉络上。比如,故事的开头可以是这样的: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 1737-1806)率领使节团来到中国。出发前,他们还特别准备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也相信“只要能让热气球漂浮在北京城的上空,全中国就会知道西方的优越性”。可惜由于和珅的阻挠,中国人错过了这一机会。直到130年后“科玄论战”中唯科学主义的全面胜利,现代性的观念才开始在中国人的心中扎根。等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正式成为国家的发展目标,则至少又过了30年。科技,无疑是“现代西方”和“传统东方”的分水岭。但拉图尔竟然告诉“我们”,“他们”竟然从未现代过。甚至现代性论述中一系列的大分裂(Great Divide),像是自然 vs. 文化、主体 vs. 客体、事实vs. 价值、现代的我们 vs. 传统的他者……都只是“转义者的汹涌大海。在道德的庄严之下,是对环境和事实的谨慎选择”。那么,位于“传统东方”的“我们”,又是否现代过?
这样的讲法对于学术共同体而言再熟悉不过。 “他们”甚至都会猜到下一段马上就会说到“纯化”和“转译”等等核心概念,并用以展示所谓现代社会的基石无非是通过对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的纯化,以及科学家为非人的物代言,而政治学家为人代言的转译来完成的假象。接下来的步骤甚至呼之欲出了:食物作为一种天然的社会技术杂合体(sociotechnical imbroglios),就是理解“不曾现代过”的社会最佳的切入点。
……
还好在不让人无聊这一点上,没有什么比食物更好的讲理论的方式。比如,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社会学》(第5版)教材里一开篇就这样写道:
社会学想象力首先要求我们的,就是“想像自己脱离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以便从全新的角度看待它们。想一想喝杯咖啡这个简单的行为。
再比如人类学家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也在《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索》(第14版)的扉页中,一上来就以这种方式和我们讲文化适应:
只有在文化上合适的时候,创新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每当麦当劳或汉堡王扩张到一个新国家时,它都必须设计一个文化上合适的策略来适应新的环境。
你看,他们都深谙“味道比气味更善于社交”之道。只不过他们都戛然而止了,又谈回了社会学和人类学。说到这两者,即便是在中文世界讲社会学理论、人类学理论的优秀通识读本浩如烟海,比如威特的《社会学的邀请》、拉斯特的《人类学的邀请》,奥斯本的《视读社会学》、戴维斯的《视读人类学》;就连在饮食社会学/人类学这个相对狭窄的主题上,西敏司(Sidney W. Mintz)和彭兆荣等人都有着系统性的介绍。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理由,或者说更好的角度“重新发明轮子”。
于是我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先通过正文和尾注的方式,把文学和理论的部分截然分开;再让读者去选择将其收敛成通俗文本,或者学术文本。熟悉民族志写作思路的读者马上就会明白,正文只是集中呈现了以“我”为主要角色的背景和田野发现——我甚至会鼓励只期待看到通俗文本的读者跳过正文的直接引用(用楷体析出)部分,脚注中的内容则提供了可以用以阐发讨论并且做出结论的理论线索。所以至多,本书只能称作“半自我民族志”。不过熟悉量子力学理论的读者也会会心一笑,让读者去选择和收敛的方法正如“薛定谔的猫”所昭示的那样,通俗和学术文本的叠加态必然会坍缩成其中的一种状态。而熟悉科学技术学发展脉络的读者甚至会马上叫出来,“嘿,这不就是拉图尔所说的广义对称性吗!”
没错,我们不仅要摒弃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的二分。自我与他者,经验与理论之间的纯化工作也应该被统统抹掉。而且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在全文的十个章节里,我们还集中呈现了一些被现代社会视为约定俗成的二分的概念:比如行动与结构(第一、二章),全球与地方(第三、四章),适应与变异(第五、六章),科学与风险(第七、八章),集体与个体(第九、十章),并试图通过以“我”为主角的叙事打破这些二分,从而展示社会中更多的平行的可能性。推荐的阅读顺序有两个:一个是现有的章节顺序阅读,这大概是一个从自我到自我的过程。西敏司(Sidney W. Mintz)讲“自由的意义……也包括食物”,这也是“主我”(I)在面对食物时最原初的感受(第一章)。接下来的几章,则分别从文化秩序(第二章)、世界体系(第三章)、资本逻辑(第四章)、民族国家(第五章)、(逆)全球化(第六章)、健康主义(第七章)、风险社会(第八章)、记忆/想象(第九章)等多个维度讲不同的力量如何通过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空隙形塑“客我”(me)。最后,“主我”和“客我”又如何在个体化社会中实现创造性的和解,从而真正意义上完成西敏司所谓的“自由”(第十章)。当然,读者还可以选择第二种从自我到非我的阅读顺序,这也是“舌尖上的社会学”课程教学的大致安排。首先还是从西敏司意义上的“自由”出发(第一章),讲文化秩序(第二章)、健康主义(第七章)、风险社会(第八章)、记忆/想象(第九章)、社会独存(第十章)如何一边丰富又一边限制了我们的选择。再去探究我们所在的世界,如何通过世界体系(第三章)、资本逻辑(第四章)、民族国家(第五章)和(逆)全球化(第六章),不仅改变了我们的食物和进食方式,甚至改变了我们自身,让自我成为他者。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