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33595
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阿伦特,撷取2500年来西方教育思想精华,为当代教育找到智慧之光!倾听伟大思想家对教育问题的回答,让我们变得更好、更智慧!
作者认为,当代教育讨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背弃了两千五百多年以来的教育思考。现代世界有一种特别的傲慢,这令我们一方面彻底打发掉了那种“老派作法”,另一方面又认为,所有的好主意都是我们自己的发明创造。同样基于一种错觉,人们认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博雅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就其积极的含义而言)的教育,其基本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开明和自由解放的时代。但当作者反复阅读本书中的这些思想家时,他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大多数有关教与学的、基本的现代观念都不是全新的,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人在思考和写作时就已经更清晰、更微妙地表达过它们了。
这迫使我们思考,孩子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的真谛(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来自社会、科技、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孩子去应对复杂的职业世界?是向他们的头脑中灌输各种知识?还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和探究,由此变得具有智慧,更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无数挑战?要回答这些问题,作者认为,我们必须回到教育的本质,追问“教育的真谛”。自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来,各个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对“教育是什么”的问题都提出了强有力的观点。在本书中,作者回顾了其中十位思想家的主张,以期给当代教育带来智慧之光。这些思想家是: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教育的意义在于闲暇——亚里士多德
教育的意义在于不朽——托马斯?阿奎纳
驮书的驴子——蒙田
美德、智慧、教养与学问——洛克
以孩子为中心——卢梭
培养世界主义的倾向——康德
教育的意义在于本真——尼采
为民主的教育——杜威
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阿伦特
反思过去2500年来伟大思想家的思考,作者认为一切教育制度至少应该包括以下特点:
◇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抱负和其智识、品格和品德的*水准为目标。
◇一个人对于根本的教育优先事项的敏锐判断,是由其用以判断自己和他人的标准层级而定的,例如,品格、美德、思想和判断的质量是*位的,而“书本学习”的方面(例如成绩全优、一等学位、就读于*名校等)次之。
◇将教育看作文化传承的漫长链条上的核心环节。
◇不要羞于将伦理学放在教育目标和实践的核心地位。这包括传播对维系和巩固过去三百年来西方*伟大的成就——自由——所必要的价值与美德;同时也包括意识到这样做会不时面对当代社会的反对。
◇要承认下面这一点:在真正的学习中,学习的内容(what)不能脱离学习的方式(how),后者来自学习的习惯,而学习的习惯则是谆谆教诲的结果。
◇重视教育要从孩子开始,尽可能地让孩子参与到教育中来,鼓励他们并以*的尊重和宽容待之,绝不要小看他们的潜力,不要让孩子变得过于感伤,绝不要用“有意义的”或者“当下的”东西限制孩子(即使爱弥儿*终也获准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以及古代经典作家的作品),而且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学习方式,从而对他/ 她有充分的了解。
◇不要忘记,虽然教育从孩子开始,但却并不止步于此。教育应该以帮助创造理想的成人和成人社会(包括民族国家和世界秩序)为愿景。我们不要忘记,教育应该旨在促进创新,同时也要像尼采和阿伦特那样拒绝下面这种观点:教育关心的仅仅是(或者主要是)社会化,即仅仅关心创造“当下的人”。
◇我们要记得,生活与学习不只是幸福和乐趣,也不只是让人养成延迟满足的习惯和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要放弃这个想法:常规的教育一旦结束,整个教育也就随之终止。不要将“终身学习”(常规教育结束的时候,这种学习就开始了)仅仅看成是某种职业提升的问题,而是也要把它看成是在智识和伦理层面上都不断自我提升,直到生命的*后一天,即便我们不再相信今生的努力会决定来世的命运。
◇适时地创新,乐于思考新观点。
◇不要再习惯性地认为,我们这个自鸣得意的现代世界有着独一无二的需求,首次提出了那么多精妙的观点,对于一切问题都能找到解决方案。相反,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前人的思想和实践,从中汲取经验。
作者在本书中选择了西方历*为著名的十位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教育问题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讨论针对“教育的意义何在”这个基本问题:
它如何取决于我们有关个体、社会、国家乃至普遍人类的目标?
哪些品质和美德是*重要的?从闲暇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该如何利用闲暇)?
教育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同时训练人们的头脑和心灵?功利主义的(也包括经济的)目标是否合理?
教育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是保守的,并且以传播人类过去的成就为其核心任务,这也是人们反复讨论的主题。有些思想家将注意力集中在以下问题:
应该由谁来提供教育?
应该由谁来决定教育的内容?
是否应该仅由国家来提供教育?
还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国家应该接受劝阻、对教育放手?
他们对于教育的各个阶段、课程结构以及不同学科的相关重要性都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还仔细审视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这个问题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不同的观念,它们分别涉及童年的本质、儿童与成年人的关系以及权威的意义等问题。
本书的每一章概括介绍一位思想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作为一位思想家介绍)对于上述问题的看法,从其著作中引用一些较短的篇章来加以阐明,并试着梳理其中某些可能对当代教育领域的争论有所影响的涵义。
导言
第一章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第二章
教育的意义在于闲暇——亚里士多德
第三章
教育的意义在于不朽——托马斯?阿奎纳
第四章
驮书的驴子——蒙田
第五章
美德、智慧、教养与学问——洛克
第六章
以孩子为中心——卢梭
第七章
培养世界主义的倾向——康德
第八章
教育的意义在于本真——尼采
第九章
为民主的教育——杜威
第十章
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阿伦特
结论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延伸阅读
关于作者
译后记
导言(节选)
20世纪的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曾经认为,西方哲学传统在现代世界里一度中断,现在我们必须“为了自己而发现过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阅读过去那些作家,就好像之前从未有人读过他们一样”,而不能将他们置于前人留下的框架当中加以看待。她引用了她的朋友和同行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一段话,后者曾经谈到今天我们需要的这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这种方式]源于当下,从过去攫取那些“思想碎片”为我所用。就像采珠人潜入深海,不是为了挖掘海床并加以揭示,而是要撬动那些潜藏在深处的丰饶与新奇,珍珠与珊瑚……并将它们带入我们的世界……作为某种“丰饶与新奇”的事物……
而这本书的主题,就是本雅明所说的“思想碎片”,那些“珍珠”。
自柏拉图以来,教育的目标和性质一直都是西方哲学传统关注的问题。历史上重要哲学家的思想是我们教育思想的活水泉源,今天仍然新鲜且富有意义。在这些思想当中,有一个主题就是,用马修·阿诺德(M. Arnold)的话说,学校传承的是“思想和言论的精华”,是帮助新的一代人更好地面对他们所处的世界的基础。也正是基于同样的理念,我写作了这本书。
我不会把这本书写成一部教育哲学的历史,也不想对不同的哲学家做深刻的哲学分析,尽管我确实会概括不同哲学家的核心教育理念,将他们与其哲学思想联系起来,并且在讨论每一种思想的时候都引用相关的学术文献。相反,我的目标在于表明,研读过去那些有趣的思想如何能够帮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去思考当下的问题,如何提出更多的问题以供我们去思考。当我考察这些教育思想的时候,我都会首先回到原典,就像本雅明所说的采珠人那样,去看看能将哪些有趣的“思想碎片”带回到地面上来。
本书所讨论的这些伟大的哲学文本,大多数都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了截然不同的解读。正如彼得·伯克(Peter Burke)所说,“一切……经典都由每一代人重新阐释,否则它们就不再是经典。”在伯克看来,有些文本在作者身后依然不断发展,“其中的隐含意义逐渐变得显明”,因为这些作者都格外“富有才华,具有多重面向,并不是单一化的”,因此他们对于非常不同的后世读者具有持久的吸引力。伯克认为,这可能就是“大师”的秘诀。
我在阐释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时尽量不带入自己的嗜好和热忱,也不会将他们变得好像21世纪的“荣誉公民”,不过我有时也会将他们的观点自由地应用到全新的语境当中,甚至也会揣测他们对于我们如今所处的这个世界会有什么看法,因为对待他们思想的最好方式就是令它们保持生命力,而不是把它们当作博物馆的展品一样供奉起来。安东尼·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曾经为蒙田的《随笔集》(Essays)写过评论,在评价该书的各种阐释时,他写道:
伟大的文本不会被不同的读解所湮没。人们在阅读《随笔集》的时候加入了太多自己的东西,但是这没有任何问题,而是恰恰表明文本本身具有持久的力量。如果我们不再争论它的意义,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不再关心它了。所以你不会听到我抱怨人们是如何利用和误用文本,即使是断章取义。如果人们不再用迥然不同的方式去阐释这些文本,我才会更担心,因为这就意味着它们已经不再与我们交流。捍卫伟大文本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它们,而不是满怀敬意地将它们供起来,就好像它们是刻板僵硬的纪念碑。
本书之所以选择这十位思想家加以讨论,一方面是出于我个人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对于西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近两千五百年来对欧洲乃至西方思想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很难不从他们开始来展开我们的讨论。同样,我们也不可能略过卢梭和杜威,因为虽然他们二人的生活年代相隔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他们都塑造了“进步主义”的教育理念(至少在英语世界是如此)。
阿奎纳关于教育的讨论相对较少,但是我觉得他的论述在根本上代表了基督教思想,而正是后者塑造了整个西方思想、西方教育以及我自己所受的教育。就尼采而言,多年来我一直阅读他的著作,并且热切地想要在本书中讨论他的思想——虽然可能与其他几位哲学家相比,他关于教育的论著鲜为人知,但是他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现代思想(以及我自己的思想)来说很有帮助。
除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和杜威之外,本书所选择的思想家仅仅体现了我个人的兴趣。我很慎重地将讨论的对象限定在这样一些思想家当中:对他们来说,教育只是其思想的一部分,有时候甚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大多数人(洛克可能算是一个例外)的教育观点都深深地植根于其思想的其他部分。由于我们不可能脱离更广阔的文化、哲学和政治背景来理解教育,而这些背景在当代教育的论争中又常常遭到忽视,因此我想要将焦点放在那些对文化、哲学和政治问题都有深入思考的哲学家身上。有很多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不属于这个范畴,因此本书也就未予讨论。
我所选择的讨论对象都是西方的思想家,对此我问心无愧;我的选择表明,在西方传统内部就可以发现巨大的多元性:比如说,卢梭对洛克毫无兴趣,阿伦特和杜威观点迥异,而尼采尖酸地讽刺了他之前的几乎所有思想家(有时也包括他的同代人)。
我第一次读到书中的几位思想家还是在很多年之前,当时我还同时从事一系列繁忙的教育工作。这些思想家从来都不是我的主要阅读对象,而且最初阅读他们也只是为了让我自己确信,自己是在做一些从持续性的专业发展角度来看值得做的事情——在充斥着专业术语的教育领域中,持续性的专业发展被称为PD或者CPD(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持续性的专业发展”的其他形式从未引起我的真正兴趣。教育领域的各种会议似乎完全将焦点放在“如何教学”这个问题上面,很少考虑“为什么教学”,而且从来没有想过“要教什么科目”的问题。人们认为,只要一位教师具有足够的资质,那就应该明白要教什么。这种观点不仅明显是错的——因为掌握一门学科(或者像小学教师那样掌握一类科目)应该是一个长达终生的过程,而且也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它意味着人们并没有优先考虑这个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因此,这本书是为所有对教育有兴趣的人写的——无论是教师、家长或广大公众,只要他想要去思考本书中所涉及的大部分作者对于人文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在相当多的作者看来,“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一个)究竟持有何种观点,只要他想在了解西方思想对这些问题的长久反思之后真正去身体力行。本书并不要求读者预先具有任何关于教育的知识,也不用对国家的教育体系有任何了解。
我在书中选择的这十位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教育问题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讨论针对“教育的意义何在”这个基本问题:它如何取决于我们有关个体、社会、国家乃至普遍人类的目标?哪些品质和美德是最重要的?从闲暇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该如何利用闲暇)?教育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同时训练人们的头脑和心灵?功利主义的(也包括经济的)目标是否合理?
教育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是保守的,并且以传播人类过去的成就为其核心任务,这也是人们反复讨论的主题。有些思想家将注意力集中在以下问题:应该由谁来提供教育?应该由谁来决定教育的内容?是否应该仅由国家来提供教育?还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国家应该接受劝阻、对教育放手?他们对于教育的各个阶段、课程结构以及不同学科的相关重要性都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还仔细审视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这个问题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不同的观念,它们分别涉及童年的本质、儿童与成年人的关系以及权威的意义等问题。
正如泰特所言,我们需要做的无非是冷静下来,翻开那些或者已经熟读、或者已遭遗忘的经典著作,看看这些伟大的思想家面对他们的时代和个人生活时,是如何思考、选择和实践的。泰特试图向我们表明,尼采的某些思想其实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他赞许阿伦特不惧压力、勇于揭示当代西方社会中大众民主政治的危险与弊端。而他在本书中反复表达的一个观点是:骄傲的现代人以为自己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文化成果,但其实很多所谓的“创新”思想早就被古人不止一次地提出了,古人的理解和表达甚至更加深刻、更为睿智,也更加优雅。
——本书译者
套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句名言,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令人焦虑甚至困惑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技术革新、观念爆炸与全球化进程令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开阔视野,以及最大程度的选择自由。作为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我们似乎拥有更开明的观念、更强的经济实力、更专业的帮手以及更多元的平台和机会。作为面向全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学校、教师以及各种教育机构,我们似乎拥有更高级的教育理念、更国际化的眼光、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丰富多元的教学材料。
但这一切并没有令我们感到笃定与自信,相反,多数人陷入了空前的焦虑与迷茫。家长们不敢错过任何一场考试或是一个补习班的名额,生怕自己的孩子被同龄人甩在身后。学校和教师既不敢拿学生的分数和前途冒险,也不敢拿自己的职称和学校排名去换取知识的变革和教学的创新。而我们也不敢拿自己的孩子,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核心,也常常感到对学校教育丧失了好奇心和期待,要么在一轮轮的考核与评优中变得更加功利,要么对教育甚至对人生都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教育的真谛》所针对的正是当下这种普遍的现状。本书作者尼古拉斯·泰特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长期从事跨国教育实践的资深教育者。他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教育者近年来普遍关注的焦点,例如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人格培养与技能培训何者为先,等等。不过,泰特并没有试图对这些有争议的话题给出权威的、富有前瞻性的评论或解答。相反,他采取了一种类似学生的姿态,向我们展示了十位哲学家有关教育的观点和论述,以及他在阅读中形成的思考。他确信,这些“旧观点”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帮助我们解决眼下的“新问题”。
这十位哲学家当中,最早的苏格拉底距今已有几千年,最晚近的阿伦特也已离世近半个世纪。你也许会质疑,对于面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当代人来说,这些古旧的哲学思想究竟有什么用?泰特的回答是:“我的目标在于表明,研读过去那些有趣的思想如何能够帮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去思考当下的问题,如何提出更多的问题以供我们去思考。”他认为,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当下的问题,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采取超越性的视角,对问题本身进行反思,而不只是针对各种具体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泰特相信,有时“提问”比“直接给出答案”更重要。
泰特选择哲学思想来应对教育问题,一个尤其重要的原因是,无论是教育理念的形成还是教育政策的制定,都需要人们从更为全局性的观点出发。因为教育和哲学一样,核心的关注点都是人,都力图在人的理智、品格、能力和行动等方面实现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如果说有什么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最清楚地分辨教育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明确地认识到教育在遥远或切近的人类未来可能发挥的作用,哲学大概是最有效的选择。正如泰特所言,我们需要做的无非是冷静下来,翻开那些或者已经熟读、或者已遭遗忘的经典著作,看看这些伟大的思想家面对他们的时代和个人生活时,是如何思考、选择和实践的。泰特试图向我们表明,尼采的某些思想其实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他赞许阿伦特不惧压力、勇于揭示当代西方社会中大众民主政治的危险与弊端。而他在本书中反复表达的一个观点是:骄傲的现代人以为自己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先进的文化成果,但其实很多所谓的“创新”思想早就被古人不止一次地提出了,古人的理解和表达甚至更加深刻、更为睿智,也更加优雅。
作为一个从教十余年的哲学教师,翻译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于最熟悉的领域获得最惊喜的收获”的过程。此前,我对教育的理解就是“通过教与学来培养学生成为合格或优秀的学术人才”,而哲学作为教学的内容,则是教育的目的与核心。但在阅读和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间将两者的关系颠倒了过来,开始以教育为中心,然后再调动相关的哲学思想与思考工具,去重新设想:该如何认识和理解当下的孩子和年轻人,该如何帮助他们在这个时代顺利充实地长大成人……然后我发现,原来哲学从来不是某种供人教授和学习的科目,更不会远离当下的人类生活,相反,哲学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赋予我们一种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作为教师或父母,当我们思考教育问题时,我们应当设想要和学生或孩子一起完成一段怎样的生命经历,设想我们要彼此陪伴着一起成为什么样的人、走入什么样的未来。而不仅仅是想要通过一门课、一个项目、一个学期或一个学位,获得某种更好的能力或“装备”,从而在眼前这个社会中找到一个更有利的位置。如果我们这样转换了对“教育”的理解,也许就不需要再去面对那么多的焦虑和负担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