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0496855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儿童情感研究奠基之作,进入亲子关系的新篇章。
★孩子终究会原谅,但大脑不会忘记。情感神经学证实:
恐惧和压力阻碍大脑结构的发育和成熟;
孩子终生的幸福感源自成长阶段的情感满足。
★那些使父母束手无措的日常教养难题,源于缺乏对儿童情感的深度理解,情感神经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答案,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教育观。
★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感作用机制,
不扭曲不破坏孩子自我意识的建立,
成就孩子终生的幸福感。
如果孩子总爱生气怎么办?如果他不爱睡觉怎么办?如果他不好好吃饭,又不听话怎么办?要惩罚他吗? 跟他对着干,或者任由他哭闹?
……
社会文明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我们再也不能像20世纪时那样进行思考,情感神经学为我们带来了有意思的答案,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教育观。卡特琳娜•葛甘是法国著名儿科专家,她在书中列举了使父母束手无措的日常教养难题,指出这些困扰源于缺乏对儿童情感的深度理解,并从情感神经学角度进行科学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指导父母做出正确的反应。
卡特琳娜向我们表明,只有更好地了解孩子情感发育的状况,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才能让孩子的情感和智力得到充分发育,使孩子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快乐是孩子的天性 / 1
共情 / 5
关于吃饭 / 15
关于睡眠 / 39
哭泣和欢笑 / 69
关于托管方式 / 90
孩子爱生气、好斗、打人、咬人 / 93
要迁就孩子的各种任性吗? / 100
孩子不听话 / 108
侮辱、威胁、惩罚和奖励 / 117
关于争吵 / 127
上学那些事儿 / 131
孩子沉迷于网络 / 141
婚姻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 145
当我们无法忍受时 / 149
理解、安慰、支持、鼓励 / 155
从情感与社会神经学视角了解孩子 / 164
教育改变世界 / 168
参考文献 / 171
附录一:基本需求摘要表 / 178
附录二:情感发育过程 / 180
附录三:父母积极教养课程 / 182
致谢 / 184
如何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本书涉及孩子成长过程中困扰父母以及他们经常咨询的具体问题。在为父母提供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婴幼儿让父母操心的主要问题,首先是饮食与睡眠,其次是哭闹、发脾气、任性、不听话等。当然,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其他问题也接踵而来。经常有父母对我说“我的孩子沉溺于电子游戏”,“我的孩子不愿意写作业”,等等,不一而足。
父母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充满了期待:当孩子不想吃饭时,我该怎么办呢?当孩子不想睡觉时,我又该怎么办呢?要不要给他一点惩罚?我做对了吗?我做错了吗?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的幸福,我该如何做?
围绕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大量原汁原味的真实事例,有些事例甚至超乎大家的想象。所有这些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我在与父母、孩子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的手资料。
在分析具体事例时,我运用了关于儿童情感研究的前沿成果。这些关于情感的新知识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它们揭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以及阻碍因素。父母具备一定的情感与社会神经学知识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些知识有助于父母理解为什么孩子会做出令成人困扰的行为,并了解孩子的基本需求,而这些需求是父母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必须尽量给予满足的。
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会遇到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了解孩子所处年龄段的特点,不了解孩子拥有调节情绪,甚至可以使情绪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发展的特别能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误会、互不理解往往会引发冲突,使彼此的关系逐步恶化,这一切大多因为父母喜欢评判、批评孩子,不愿花时间去聆听孩子、去换位思考、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与诉求。
教育孩子没有妙方,因为每个家庭都很特别,每个孩子都很独特。不过,作为成人,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拥有同理心、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就可以使很多事情发生改变。很多成人在儿童时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关系,所以,他们很难做到开放、倾听、换位思考。但是,换位思考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的,不管年龄多大,不管过去的经历如何,与人交流或为人处世都应抱持一颗同理心,与孩子平等对话,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这样,父母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叫喊,自己首先要做到不大声说话),才会花时间去聆听、了解孩子,才能亲切、友好地面对孩子。在这些基础上,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彼此相处得更和谐,幸福之花才会随之开放。
社会文明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认可与倾听,家庭成员之间如此,扩展至工作中同事之间、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在各个领域追求民主应该说是巨大的进步,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我们教育孩子时再也不能无视他们的感受,忽略他们的合理诉求。一场文化上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越来越多的父母不愿意再以惩罚、恐吓、羞辱的手段来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感觉到需要改变这些方式,却又不知道怎么做,担心陷入另一个。我们曾多次强调,教育孩子要有底线,否则,将可能出现糟的情况。无论如何,我们再也不能像20 世纪时那样进行思考,因为情感与社会神经学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答案,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教育观。
我所接触到的大多数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自信、幸福、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尊重他人,而不希望他们胆小怕事、一味顺从。一些教育家或父母早已经本能地想过或者认识到,充满同理心、提供积极支持的教育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21 世纪初的科学证实了这些预感。这在人类的认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转折。
本书适合父母、祖父母、专业人士以及计划生孩子的所有成人阅读。我在此真诚希望这部作品可以为你们答疑解惑,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为你们提供帮助。希望孩子在爱的土壤里自由快乐地成长,在成长的快乐里学会合作、充满活力,这也是天下父母的幸福之所在。
书中的某些章节可能有重复之嫌,对此,我个人的希望是大家可以分开阅读每个章节,从而无须阅读整本书的内容就可以获得相关的知识,殊途同归。
理解情感的成熟机制
孩子在小的时候难以控制他的情感
了解情感的成熟机制有助于理解孩子。许多父母抱怨他们3~4 岁的孩子表现不好,顽皮任性,动不动就生气,喜欢大喊大叫,晚上做噩梦、不睡觉,喜欢打人,容易害怕,爱哭闹。父母这样说道:“可是他已经长大了,现在话也说得很清楚,理解力也没有问题,他不应该有这样的表现啊。”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是司空见惯的。孩子的大脑远未成熟,他还不能像成人一样行动。这不是他知不知道、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他根本做不到。5 岁以下的孩子,原始脑和情感脑主导一切行为,他很难控制自己。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会大发雷霆,同时他还会出现难以控制的恐惧心理、不可收拾的愤怒、巨大的悲伤。其实这并不是任性与否的问题,也不是成长过程中的病理障碍问题,而是孩子大脑发育不成熟,不能自我调控个人情感,从而导致这些行为。孩子调节情感的大脑结构和神经网络还不健全。控制冲动、调节情感的大脑部分即前额皮质,以及把前额皮质与原始脑、情感脑连接在一起的神经回路在5~7
岁时才慢慢开始成熟。
5~6 岁时,孩子在生活中不懂得让步
当成人面对情感冲突时,可能会对自身的感受换个视角进行解读。这种对事情进行再次评价的做法,我们称之为“反思”,它在我们的社会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反思使我们保持理智、缓和情绪,同时审视自身态度以及感知他人行为方式,以便寻找改善处境的有效方法。孩子能够进行这种反思的大脑结构远未成熟,因而,孩子不懂得从自己
经历的事情中抽身,而是直接承受着由冲突引起的负面情绪。孩子体验到的
情感要比成人强烈得多。孩子会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与父母产生的分歧和冲突,
这简直是一场真正的悲剧,而不是“胡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