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44060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高益民作序推荐!人的很多情绪和情感都是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积极的情感未必以积极的形式存在,比如这本书讨论的“爱”和“害怕”。本来,爱是积极的情感,害怕是消极的情感,它们应该不搭界,但我们却常常因爱而害怕。正因为我们爱孩子,所以才会害怕他们不能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我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各种营养品、兴趣班、早教班一哄而上,却忘记了每个孩子各有不同的天赋,就像每颗种子都有不同的花开时间;我们怕孩子走错人生路,所以一门心思地指导孩子、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zui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和他们一起欢笑、一同成长。
★“我们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所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时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疗自己童年的伤;当父母对孩子发火时,父母们可以问问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感到沮丧呢,还是本来就比较心烦,因为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
★教育子女不是要我们去书写他们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和成熟。父母成长了,就意味着他们能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养儿育女让我们发现了自己前所未有的优点,我们竟然愿意为某个人倾尽全力,做到许多超越常人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自己比任何时候都要自私,甚至产生过一些令自己感到恐惧万分的念头。
做父母的就要敢于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正是父母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所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时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再如,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zui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根据几十年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作者指出,要解决女子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zui重要的。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和成熟。
推荐序
前 言 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
第1章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
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和成熟。
第2章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
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旅途上每一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情感,一举一动有时是因为爱,更多的则是出于害怕。
第3章 有什么样的童年,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所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时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第4章 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 /
父母们可以问问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感到沮丧呢,还是本来就比较心烦,因为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
第5章 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 /
可以说,焦虑感是孩童时代的通病,所以可预见性和坚持原则对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这样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感。
第6章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
那些妨碍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的原因,多半都是些埋藏于心底的担心和害怕。
第7章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
大多数父母都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zui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第8章 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 /
真正的鼓励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孩子保持足够的敏感和爱的人才能拥有。
第9章 爱的逻辑与谎言 /
父母成长了,就意味着他们能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
第10章 心智成熟的旅程 /
做父母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推荐序
教育与一种伟大的人类情感——“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就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他的教育信条。
然而,教育的复杂性在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有了爱却未必就有教育,因为“爱”是教育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父母都觉得自己爱孩子,但对子女的教育又有太多无奈。可见,现实中的“爱”非常复杂。
人的很多情绪和情感都是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积极的情感未必以积极的形式存在,比如这本书讨论的“爱”和“害怕”。
本来,爱是积极的情感,害怕是消极的情感,它们应该不搭界,但我们却常常因爱而害怕。正因为我们爱孩子,所以才会害怕他们不能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凡我们所期待的“都是好的”——至少我们认为是好的。很自然地,我们会担心那些美好的愿望实现不了,于是就会焦虑,会担忧,会恐惧,会烦恼……那些本应令人神往的美好,就转化为现实中的种种痛苦。而当这些痛苦充斥于我们的教育生活时,我们内心的那个积极情感——“爱”就隐而不见了。
“爱”不仅会悄无声息地变为“害怕”,也会转为失望、痛心、恼怒、冷漠等其他负面情绪和情感,还会在行为上化为控制、暴力、讥讽、放弃等等。不能不说,“爱”发展到这个程度,已经称不上“爱”了。不仅“爱”如此,所有情绪和情感都有这种特性,稍不留神,本应美好的东西就会面目全非。不少人自认为付出了“爱”,却因没有达到效果,又去否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基本原则。
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意,换句话说,只要多一点学习和反思的习惯,那些积极的情感就不会化为消极的形式。爱,完全可以化为信任、欣赏、共情、接纳等积极的心态,完全可以发展出放手、赞美、倾听、理解等积极的方法。不仅如此,爱,还会让严格要求、严肃批评、严峻考验更加合情合理,让人更容易接受。
说到学习和反思,正像本书的书名《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那样,重要的对象首先是自家的孩子,其次是我们自己。
我们接触了太多的育儿经——书上的、讲座中的和别人家的,但有用与否,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对自家孩子进行细心观察和深入理解。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当然会增进我们对儿童的理解,但未必能直接增进对自家孩子的理解;学习别家的经验,当然会增进对教育的理解,但也未必能直接增进对自家教育的理解。如果不花心思观察自家的孩子,理论和经验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如能常拿自家情形和别家经验“互怼”一下,反而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学习和反思的另一个重要对象是我们自己。我们成人会“自然地”有大爱,有对社会的各种责任,于是也就有了各种立场——祖辈的立场、亲戚朋友的立场、社区邻居的立场、学校的立场、国家的立场,还有已经社会化了的自己的立场。正因为有了这些立场,我们成人“自然地”担负着传承社会主流文化的责任。然而,这些立场都是“非儿童立场”。
现代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在传承社会文化的时候加入儿童的立场,也就是说,当“我”要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对这个“我”要有所反思,同时对我所立的“规矩”有所思考。“儿童中心主义”名义上有“中心”二字,但完全没有取消成人责任的意思,也没有让儿童主宰教育的意思。它只是强调,不应对成人立场无条件地标榜和拥护,同时要给儿童立场以应有的尊重,要时刻思考“我们认为好的是不是都是好的”,思考“能不能用更好的方式让孩子拥有那些美好”。
在教育中,要对“爱”留点神,还要在研究孩子和思考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应有的美好。我们应对建构焦虑的家长文化有所警觉,父母们应建构积极的心理环境,互相鼓励着发现孩子的美好,也互相激励着发现自己的美好。发现美好,才能更好地创造美好。
和孩子相遇,让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遇见全新自己的机会,这种遇见值得我们珍惜。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高益民
2020 年9 月28 日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纪伯伦 《先知》
我di一次做你的母亲,
你di一次做我的女儿,
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希拉里•克林顿 美国前国务卿
对孩子的了解,让我们更有力量。
——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前言
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这本书写的东西我的确很喜欢,不过我更想了解的是,怎样才能把孩子(不是我自己)培养成积极向上、全面发展而且心灵纯洁的人。”说这话的是一位父亲,是专程上门来对我们说这番话的。这位父亲近参加了我们举办的一次家长座谈会,话中提到的,正是我们当时在撰写的新书,也就是现在各位手中的这本——《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知道,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以后,许多家长会跟这位父亲一样,有类似的想法。
我们三个人上班的地方全名叫“明日之星辅导中心”,是一所“家长咨询”机构,专门针对那些关注子女成长但又满腹疑问的家长。比如说,近中心就来了一对夫妻,满面愁容,在我们面前一坐下来,丈夫便开口说道:
“我们家女儿10岁,是那种比较难对付的小孩。每次只要我们没满足她的要求,她就开始大喊大叫,凡事都要按她的想法去做,否则就把家里闹个天翻地覆。我们带她去看过两个心理辅导师,还做过专业治疗,不过今天就我俩过来,因为我真的觉得,以前我俩是在把责任往外推,老想着找个人管管女儿,管好了再还给我们。现在看来,我们俩可能也需要帮助了。我自己嘛,已经很不耐烦了,老对她发火,其实不应该的。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我们做父母的能改善改善,女儿大概就不会这么过分了。”
在我们中心,像这样的父亲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了。他们都明白孩子在跟父母对抗,也知道孩子逆反是有原因的,父母自身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的确,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方面的问题——也许后者才是更重要的环节。
近我们算了一下:三个人加起来,我们已经在家庭教育这行做了75年。不过,戴维和赛西总是说,这些年的事大多是梅丽莎做的,她是我俩的老板。1985年,梅丽莎创办了“明日之星”,之前她在纳什维尔的一所学校里干了好多年,一直负责青少年指导工作和心理咨询。至于戴维,1995年以来就一直负责男孩的心理辅导工作;赛西呢,则是从1993年开始负责中心的女孩心理辅导工作。
大家也许听说过“明日之星”吧。这是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一家心理辅导机构,中心主要针对5–18岁的少年儿童,为孩子们提供单独和集体形式的心理辅导,同时也定期针对青少年举办一个名为“希望之城”的夏令营活动。“明日之星”有别于其他的心理咨询机构,有何区别呢?这里转述一名孩子的话,他是这样说的:“我不是去‘明日之星’接受辅导的,我是去跟他们讨论问题的。”
我们经常在国内的教堂和学校巡回演讲,每次一开场,总要给听众讲清楚——我们并非是什么专家,每天能和各种年龄段的孩子以及家长们坐在一起,是我们的荣幸,因为我们也从孩子和家长身上学到了很多,经过反省、经过思考,我们才能将学到的东西反哺给听众。
近一段时间我们发现,今天的父母正在经历一些改变,他们不再总是一门心思地想要改变子女,他们开始认识到自身也需要学习和改变,父母需要与孩子共同成长。正如美国有名的女人希拉里所言,“我次做你的母亲,你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我们有理由认为,本书的读者也是这样的家长,因为无论如何,大家选择并阅读了这本书。作为心理辅导师,我们相信,今天的家长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将会给他们的孩子带来深刻的影响。
其实,我们真正想做的,就是和父母一道坐下来,倾听他们及其子女的故事。我们希望各位父母走入我们的办公室,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我们三个人的办公室各有不同:梅丽莎坐的是一把安乐椅,房间里的色调是黄蓝搭配,既让人眼前一亮,又令人放松和宽心;戴维坐的是一把真皮椅子,已经陪伴他好多年,房间的陈设富有阳刚之气,给人强烈的安全感;赛西的办公室光线充足,红色和黄色的格子印花布构成了房间的主色调,让人备感温馨和鼓舞。
如果您愿意,就请选择一间办公室,拖把椅子过来,和我们一起坐下,说说您为人父母的那些事儿吧。
1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是戴维。几年前,我曾经和一个小伙子谈话。我和小伙子认识多年,次见面是他上初中的时候,他上高中的几年,我们也一直保持联系。后来小伙子上了大学,学期刚过一半,他就打电话回家,问妈妈是否可以跟我预约一下,等放假回来跟我面谈。小伙子的妈妈心里想,儿子是不是出什么状况了,不过还是答应了儿子,给我来了电话,定好时间见面。
感觉不错,又一次见到了年轻的朋友,听他说说如何从高中过渡到大学,聊聊次独立生活的印象。新的学校大多了,小伙子正在努力适应大学一年级的新环境。跟所有的新生一样,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小伙子正在尽量调整自己。
聊着聊着,小伙子提到了父母送他去学校的事情。我问小伙子是否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对于每一位大学新生来说,这都是意义重大的一刻),小伙子沉默下来,呆呆地,然后慢慢回忆说:
“戴维,那天我爸爸哭得好厉害,我从来没有见过他那样。”回想起和爸爸分手的情景,小伙子动容地说。很明显,虽然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但当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爸爸都有点语无伦次了。”小伙子接着说,“嘴巴里就不停地念叨着,‘我爱你’,说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说‘我好爱你’。”
我没插话,好让小伙子多品味一下父亲说过的那句话。过了一会儿,我问他:“那你妈妈呢,她怎么样?”小伙子表情立刻不一样了,嘿嘿笑着说:“她就说了几句,大概就是,‘我把牛奶放你的小冰箱里了,别忘记啊,多只能保存一个星期’。”
他继续模仿着母亲的腔调说:“还有,记得随时上网查查饭卡里有多少钱,要是身上的现金用完了,就得去自助餐厅吃饭,到时候想去别的地方买饭菜可就不行了啊。”
说完我俩都笑了。后,小伙子说:“后来就是要和爸妈说再见的时候了,爸爸转过头去,流着眼泪,后跟我又拥抱了一次,妈妈也过来抱了抱我,然后两个人上了车。出发前,妈妈摇下车窗大声喊:‘不要喝酒啊!很危险的!’”
这就是小伙子爸爸妈妈当时说的后一句话。说着,小伙子又笑了,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小伙子的妈妈我了解,是个心地善良的母亲。跟儿子告别时所说的那些话很正常,每一对父母都会这么做,根本的原因嘛,就是害怕。
读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想起送孩子上大学时的情景,也或许这一天很快会到来。也许你的孩子才两岁,上大学还是很遥远的事,所以压根儿就没去想过那一天。不过,只要是做了父母的人,不管是哪个阶段,都能或多或少在上面这位母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换句话说,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大家之所以采取某一种教育方式,根源可能就在于害怕。
梅丽莎、赛西和我有时候会说起那些我们辅导过的家长,其中就有这类父母。他们教育孩子,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梅丽莎说得很有道理,她觉得,如果父母因为害怕而教育子女,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孩子从家长身上学不到多少好东西,家长也起不到示范作用。出于害怕而教育孩子的父母就是被动型家长。
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家长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培养有心、用心、聪明且富有智慧的父母,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家长的积极意识,使他们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始终与孩子保持强大的情感纽带。相反,假如家长一味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态度,那就很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也就变成了被动消极的个体,很难做到防患于未然了。
在我看来,前面这位父亲就是“主动型”的典型例子。这位父亲清醒地认识到,儿子已踏上人生的一段新旅程,做爸爸的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呵护和照顾他了。当他凝视儿子的脸庞时,不由得回想起过去的那些岁月—儿子如何从襁褓里的婴儿开始,一天天长大,教儿子打球、骑车、刮胡子、开车、打领带、邀请女孩子一起跳舞……那些情景,可以说是历历在目,父亲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内心深处,这位父亲对儿子充满了爱意,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源于父爱。
女儿出生的那天,我和亲友们在产房外的过道里一起分享快乐,谁会想到,几个月之后,我们却抱着女儿踏入了范德比尔特儿童医院的大门。孩子娇嫩的身体插满了管子和线头,一旁的监视屏上显示着她的心跳和脉搏。我躺在女儿身旁,心里在想:这才几周大的女儿啊,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上课的时候,我会经常问班上的家长们类似的问题。其实跟他们一样,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付出了什么,也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会走上这趟人生之旅,要承担何种义务和责任。至于以后应该做什么,人生有何转变,未来的生活会有哪些波折,我没有丝毫概念。《在养儿育女中长大》一书的作者丹·阿兰德说得很好:
亲子关系是世界上贵、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相比。此外,为人父母也比世界上任何一种角色更加矛盾,它让我们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又害怕希望,时而执拗地坚守自己的立场,时而又敞开心扉向他人求助。养儿育女令人全身心投入,充满激情,有些父母可以将美好的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以表现得像个十恶不赦的魔鬼。
做了父亲之后,我也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优点,发现自己竟然愿意为了某个人倾尽全力,做到许多超越常人的事情——比如说,我可以连续3个昼夜不合眼,可以反复给自己的孩子注射药物,也可以凌晨2点钟从睡梦中醒来,打扫孩子呕吐的污物。记得有一次半夜醒来,怀里搂着女儿——当初医生把她送到我怀里的时候,小姑娘是多么可爱乖巧啊!可是那天晚上,小家伙因为病毒感染而剧烈腹痛,半夜醒来便开始呕吐,小床上到处都是她吐出来的脏东西,连头发里都有,睡衣也湿透了。我赶紧给她洗了个温水澡,梳理她那湿漉漉的头发。把小床里边的呕吐物清理掉,妻子赶紧给她换上干净的床单。可是没过多久,小家伙又吐了,早上5点前又吐了3次,于是洗澡、洗头、换床单,两三个小时里,我和妻子就重复了3次相同的动作!(要知道,一晚上能替一个人打扫那么多次,是需要真正的爱的付出的。)
作为父亲,我一方面心甘情愿奉献自己,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自私。为人父母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坏的一面,甚至产生过一些令自己感到恐惧万分的念头,正如美国作家安妮·拉莫特在描述自己做母亲的经历时说的那样:“那时候,心里的一些想法太可怕了,要是说出来,估计耶稣都会气昏过去。”至于我那时,情况就更糟了,所有的负面情绪——愤怒、困惑、怨恨、刻毒、羞耻,在我身上都有,而且远比做其他任何事情时表现得强烈。养儿育女令我们身上的优缺点暴露无遗,父母们可以表现得至善至美,也可能摇身一变,化作凶神恶煞的魔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