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895333
本书是诗人杨万里*本散文小品选集。《诚斋集》133卷,有92卷为散文,但其诗歌的光芒太盛,掩盖了散文的成就。在散文里,看到不一样的杨万里。
杨万里是个有趣的人,他的文章洋溢着诗意和烟火气。他为生菜、豆腐写文立传。
杨万里交游广泛,他与朱熹、陆游、周必大、赵汝愚等当时的*精英文人都有交往。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理学家、文学家,其诗独具个性,号为“诚斋体”,历来受人重视。也正因其诗名太盛,以致掩盖了他的文名。事实上,其散文亦颇值得关注,数量众多,各体兼备,集中地体现了唐宋古文的优秀传统。其中一些序跋、尺牍、书札等散文小品,展示了宋人高雅精致的生活情趣,文辞雅洁,精巧灵动。
南宋词人姜夔曾这样说杨万里:“翰墨场中老斫轮,真能一笔扫千军。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优美的山水是杨万里小品文的重要内容。他宦游天涯,到处寻芳览胜,游山玩水。日常处理公事之余,“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何等惬意。
闲暇时光,他似乎把日子也过成了诗。通过小品文,作者描绘了一幅幅精致的富含诗意的古代文人日常生活图景。《水月亭记》中少年书生清纯洒脱,“每清夜读书倦甚,市无人迹,则相与登亭,掬池水,弄霜月”。中年时,“每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予心,遣小奴挈瘿樽,酤白酒,釂一梨花瓷盏,急取此轴,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此在尘埃间也”。
在杨万里笔下,蔬菜这样烟火气十足的东西也能成为赞文主角。《醉笔戏作生菜赞》描写的是老百姓习见的生菜:“粹乎蔬则已瘠,粹乎肉则已腴。腴而不腴,蔬芼肉也。瘠而不瘠,肉膏蔬也。孰使予*?云子之课。拓欢伯之疆者,不在兹乎?不在兹乎?”这在文学史上属于非常新鲜的风格。
不仅如此,他还把豆腐当作传记的主角,创作了一篇洋洋洒洒七八百字的《豆卢子柔传》。文章详细介绍豆腐的籍贯、家世、出身、事业功绩,颇有几分荒诞色彩。此外,他的文赋中还有《糟蟹赋》和《后蟹赋》,以螃蟹为主角编造故事,是典型的俳谐文。
卷一 游记
玉立斋记
景延楼记
竹所记
水月亭记
严州聚山堂记
霁月楼记
宜雪轩记
长庆寺十八罗汉记
无尽藏堂记
建昌军麻姑山藏书山房记
真州重建壮观亭记
泉石膏肓记
山月亭记
远明楼记
廖氏龙潭书院记
唤春园记
张希房山光楼记
醉乐堂记
永新重建宝峰寺记
山居记
卷二 序跋
送冯相士序
西溪先生《和陶诗》序
诚斋《荆溪集》序
递钟小序
醉笔戏作生菜赞
张功父画像赞
张功父命水鉴写诚斋,求赞
题曾无逸《百帆图》
跋欧阳伯威句选
跋李成山水
跋赵大年小景
跋《浯溪晓月钱塘晩潮》一轴
跋刘彦纯《送曾克俊作室序》
卷三 表启、书信
辞免赣州得祠进职谢表
谢周监丞馈海错果实启
答庐陵黄宰启
答新庐陵陈宰启
答周监丞贺冬启(时益公冬启同至)
除吏部郎官谢宰相启
贺周丞相迁入府第启
答张季长少卿书
答陆务观郎中书
答朱晦庵书(节选)
答徐庚书(节选)
答沈子寿书(节选)
答葛寺丞书(节选)
答袁机仲侍郎书(节选)
与建康帅丘宗卿侍郎书(节选)
答周监丞(节选)
卷四 辞赋、杂传
浯溪赋
月晕赋
木犀花赋
糟蟹赋
压波堂赋
放促织赋
雪巢赋
梅花赋
海鳅赋
范女哀辞
南溪上梁文
豆卢子柔传
敬侏儒传
前言
“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杨万里和他创造的“诚斋体”作为宋代诗歌史上独特的文学符号,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时至今日依然是我们文学记忆的重要内容。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文备众体。南宋重臣周必大《题杨廷秀〈浩斋记〉》夸赞他“学问文章,独步斯世”。由于诗名太盛,文名常被遮掩,长期以来杨万里南宋散文大家的身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实际上,他的散文尤其是小品文,成就非常突出。通过这些小品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他的文字之美,重新认识他的文学渊源,感受其中的创新突破,真切地了解南宋文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包括他的人生历程、他的所思所想、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朋友圈子等。
一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多次在诗文中自述,称其乃东汉名士杨震后裔。虽谱系之事多有攀附之疑,但杨万里确实处处以杨震的气节学养要求自己。宋代时期江西文风昌盛,杨万里所在的杨家是个典型的读书世家。据《忠节杨氏总谱》记载,杨万里曾祖父杨希开立志振兴杨氏家族,个人出资兴办学堂。杨万里的祖父杨元中同样重教读书,泽厚于后人。父亲杨芾是个教书的下层文人,未曾入仕,“家极贫而事亲能孝”,其道德形象被列入《宋史》“孝义”传。杨芾博学嗜古,诗书画都精通,经济困窘依然购书、藏书,成为当时远近知名的藏书家。周必大评价说:“吉水杨公,诗句典实,可以观学问之富;字画清壮,可以知气节之高。仕不于其身,必利其嗣人。今秘书监廷秀,其子也。辞章压缙绅,忠鲠重朝廷。”可见杨万里所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的杨万里四处拜师求学,先后求教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绍兴二十年(1150)春,二十三岁的杨万里首次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及第,可谓年少得志,意气风发。绍兴二十六年(1156),授赣州司户参军,正式踏入仕途。绍兴二十九年(1159)十月,杨万里调任永州零陵县丞。期间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杨万里三次前往求见而不得。后杨万里的诚意打动张浚,得以登门入室,被勉以“正心诚意”之学。这次拜见对杨万里影响很大,他以“诚斋”命名其书室,并请爱国名将胡铨作《诚斋记》,“一日而并得二师”。
杨万里深切关注时政。乾道三年(1167)春,他向朝廷上政论《千虑策》,从“君道”“国势”“治原”“人才”等方面系统总结朝政得失,提出了一整套关乎国计民生的方略,引起了朝廷上下广泛关注。他多年仕途沉浮,在京城、江西、福建等多处任职。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清廉自守。淳熙十二年(1185)面对宰相王淮何事最急先务的提问,杨万里答以人才,上《淳熙荐士录》,举荐朱熹等六十人。
绍熙二年(1191)因对朝廷时政失望,杨万里谢病自免,请求任祠禄官,回到老家吉水。此后他多次拒绝朝廷征召,归隐田园,日以交游、诗文为乐。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其“年未七十,退休南溪之上。老屋一区,仅庇风雨。长须赤脚,才三四人”。庆元五年(1199)他正式致仕。开禧二年(1206)逝世,享年八十岁。后朝廷宣敕予以表彰,赐谥号“文节”。
杨万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其文学和思想成就。“鄙性生好为文。”“予生平百无所好,而独好文词,如好好色也。”他一生创作非常勤奋,现存《诚斋集》,收录了一百三十余卷诗文,另还有《诚斋易传》等杂著。相传他共写诗二万余首,存世诗歌数量也有四千二百余首之多。其诗歌不拘一格,富有变化,讲究“活法”,具有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特点。后代学者或称其“流转圆美”(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总序》),或赞其“活泼刺底”(刘祁《归潜志》卷八)。
杨万里诗歌的耀眼光芒掩盖了其散文的成就。实际上,他的散文题材、体裁都很丰富,风格多元独特,文学性高。《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有九十二卷都为散文,赋、表、疏、札、状、启、笺、书、序、传、碑、铭、赞、尺牍等各类文体无一不备。其中既有像《千虑策》《上寿皇论天变地震书》等洋洋洒洒、结构严谨的长篇大论,也有大量如《远明楼记》《张功父画像赞》等短小精美、情理兼容的小品美文。他文集中的记序、题跋、尺牍、辞赋、杂传等文学性比较强的文体中包含了数量丰富的小品文,字字珠玑,美不胜收。
二
杨万里是个热爱山水的人。南宋词人姜夔曾这样形容:“翰墨场中老斫轮,真能一笔扫千军。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优美的山水是杨万里小品文的重要内容。他宦游天涯,“余随牒倦游,登九疑,探禹穴,航南海,望罗浮,渡鳄溪。盖太史公、韩退之、柳子厚、苏东坡之车辙马迹,余皆略至其地”(《诚斋〈朝天续集〉序》)。在任上,他到处寻芳览胜,游山玩水。日常处理公事之余,“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诚斋〈荆溪集〉序》),何等惬意。对于人与山水的关系,他有着独特的反思和理解,“山水之乐,易得而不易得,不易得而易得者也。乐者不得,得者不乐。贪者不与,廉者不夺也。故人与山水,两相求而不相遭”(《景延楼记》)。这种通透豁达的态度带着明显的老庄意味。不过哲学的思辨难掩性情的嗜好,他对山水的痴迷已病入膏肓,却不想救治,“膏肓有法可艾也,泉石膏肓无法可艾也。有法可艾,予亦不艾也”(《泉石膏肓记》)!
于北山先生认为杨万里诗文学柳宗元,“其密栗深邃,雅健幽峭处,尤与河东为近”。柳宗元在以《小石潭记》为代表的游记中有很多精彩的山水景物描写。杨万里学柳又有突破,实现了山水游记与亭台楼阁记的完美融合,创作了《景延楼记》《远明楼记》《山月亭记》等大量描绘山水的小品文。杨万里散文中描写的山水常常富有诗意,寥寥几句情趣悠远。《远明楼记》景色之清丽令人恍惚置身仙境,“既溃于成,呼酒与二三诗友落之,开窗卷帘,江光月色,飞入几席。凄神寒骨,便觉贝阙珠宫,去人不远”。在《霁月楼记》中,作者回忆早年与友人夜宿西湖南山净慈禅寺,“是夕雨作,松竹与荷叶终夜有声,骚骚也。五鼓夙兴,登坛将事。则天宇如水,月色如洗,殆不类人间有也”。
在具体描摹山水时,杨万里有独到之处。钱锺书先生《谈艺录》比较陆游和他的诗歌,论述十分精到:“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这段话挪过来形容杨万里小品也相当贴切。他就像一位技术高超的专业摄影师,描绘风景时擅长进行远景、近景等镜头的切换。如《景延楼记》由平视江面楼船往还不绝的繁荣场面写起,再到高处远眺峡江两岸如画景致,随后镜头切换转为俯视近景,“下视皆深潭激濑,黝而幽幽,白而溅溅”,此后镜头再次切换,描画江面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场景,颇有几分流动潇洒的摄影感。当然,对动态场景和快镜的运用是他最娴熟的,如《无尽藏堂记》中刻画月亮出来的场景,“览观未竟,云起禾山。意欲急雨,有风东来,吹而散之,不见肤寸。义山之背,忽白光烛天,若有推挽一玉盘疾驰而上山之颠者,盖月已出矣”。这段描写绝对称得上是“眼明手捷,踪矢蹑风”。
在结构上,他的文章常常故意制造悬念,一波三折,波澜起伏,极富戏剧张力。《山月亭记》写他和友人王孚寻访山月,作者的情绪在遗憾和惊喜中进行了五次切换,非常精彩。三
杨万里是个诗人。闲暇时光,他似乎把日子也过成了诗。通过小品文,作者描绘了一幅幅精致的富含诗意的古代文人日常生活图景。《水月亭记》中少年书生清纯洒脱,“每清夜读书倦甚,市无人迹,则相与登亭,掬池水,弄霜月”。中年时,“每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予心,遣小奴挈瘿樽,酤白酒,釂一梨花瓷盏,急取此轴,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此在尘埃间也”(《跋欧阳伯威句选》)。哪怕物质贫乏,生活依然可以充满诗意,“余山墅远城邑,复不近墟市,兼旬不识肉味,日汲山泉煮汤饼,傧以寒韲,主以脱粟。纷不及目,嚣不及耳,余心裕如也”(《西溪先生〈和陶诗〉序》)。晚年称病自免之后,他退居故乡南溪,开辟东园,作九径,种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红梅、碧桃、芙蓉等花九种,名之为“三三径”。另外还建造了一栋房屋,日日吟诗作文,悠然自得。“翦第一亩,结屋数间。车辙有长者之多,竹洞无俗客之至。春韭小摘,浊醪细斟。扫花径以坐宾亲,听松风以当鼓吹。田父泥饮,从月出以见留;童子应门,或日高而未起。小隐之乐,勿传于人。”(《南溪上梁文》)
杨万里是个有趣的人。“诚斋体”诗歌富有奇趣,小品文同样如此。他经常和朋友品评书画,文字幽默诙谐,如《跋赵大年小景》观赏赵令穰山水画时,由于画作精妙,他太过关注,以至于眼疾复发,赶紧将画退还朋友。“愈视愈远,忽去人万里之外。然水石草树,鸿雁凫鶂,可辨秋毫。予剩欲放目洞视之,而旧以挑灯抄书,目眚屡作。尝谒之医,医云:‘穷睇远睨,目家所忌也。’偶忆此戒,速卷还客。”客人读到此文,必然捧腹大笑。
他时时在平凡生活中寻找乐趣,化俗为雅,在赞、传、赋等多种原本严肃正经的文体中别开蹊径,逞才斗巧。这样的小品文生动有趣,令人称叹。赞起源于上古时期乐官赞辞,风格“约举以尽情,昭灼以送文”,是一种比较严肃庄重的文体。杨万里的赞却大不一样,游戏之作的意思很明显。如《张功父命水鉴写诚斋,求赞》云:“索汝乎北山之北,汝在南山之南。索汝乎南山之南,汝在北山之北。丁宁溪风,约束杉月。有问汝者,千万勿说。谁遣汝多言而滑稽?又遭约斋之牵率。”文笔轻盈跳脱。一般赞文主角多为王公大臣、名士高人。在杨万里笔下,蔬菜这样烟火气十足的东西也能成为赞文主角。《醉笔戏作生菜赞》描写的是老百姓习见的莴苣:“粹乎蔬则已瘠,粹乎肉则已腴。腴而不腴,蔬芼肉也。瘠而不瘠,肉膏蔬也。孰使予最?云子之课。拓欢伯之疆者,不在兹乎?不在兹乎?”这在文学史上属于非常新鲜的风格。
不仅如此,他还把豆腐当作传记的主角,创作了一篇洋洋洒洒七八百字的《豆卢子柔传》。文章借鉴韩愈《毛颖传》的写法,详细介绍豆腐的籍贯、家世、出身、事业功绩,颇有几分荒诞色彩。此外,他的文赋中还有《糟蟹赋》和《后蟹赋》,以螃蟹为主角编造故事,是典型的俳谐文。
骈文格律工整,讲究用典藻饰,在宋代多用于公私文翰,有相对严格的格式。做骈文如戴着镣铐跳舞。杨万里是个高明的舞者,用骈体写书启也能写出奇趣。《答周监丞贺冬启(时益公冬启同至)》内容极为平常,杨万里却发挥奇特想象,把两封书信并至的日常事件想象成两军夹攻的紧张激烈场面,铺张渲染,纵横驰骋。“昨遣长须,敬致短札。以修亚岁之贺,仰祝大年之祥。介者未还,使乎踵至。方与南北阮之族小语竹林,忽报东西周之师并攻杨邑。云合雾集,车驰卒奔,焉敢仰关而攻?分甘曳兵而走。尚蒙四酒以饮子反,先以乘韦而犒孟明。既效郤至之趋风,即出檀公之上策。左支伯兮伟节之怒,右梧仲氏丞相之嗔。纷纭之间,应接不暇。”对于天才作家来说,对偶、用典这些形式的束缚根本不成问题。
四
杨万里是个爱交友的人,友情是他小品文的重要主题。他文名满天下,宦迹遍九州,且又高寿,一生交游广泛,真正可称得上“天下谁人不识君”。《水月亭记》中作者自己也提到这点:“予既宦游四方二十年,自州县入朝列,得与海内英俊并游。当世之士,非所趋殊向,所志不同。行者往往一见即定交,既交必久要,盖山何芳而不撷,海何珍而不索也。”晚年退隐故居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红尘中唯一难以割舍的就是友谊。“惟是平生方外之交、一世诗文之友,遣于心而不去,去于心而复来。此一事独扰扰焉于吾心。万事俱遣,一事犹在。”(《答沈子寿书》)他重视朋友,与好友往来频繁,如与周必大、周必正兄弟酬赠往来的诗就有几百首,小品文也有多篇。
由于其在文坛、政坛的独特影响力,杨万里交游广泛。他和朱熹、陆游、周必大、赵汝愚、张栻、尤袤、胡铨、张浚等当时的顶尖精英文人都有交往。在某种意义上,杨万里的朋友圈是观察南宋文人生态的绝佳范本。他的小品文抒发了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感情,透露出当时的社会思潮、文人心态和审美理想,用文学的方式塑造了一组各具风采的南宋文人群像。如《答朱晦庵书》作于绍熙五年(1194),当时宁宗刚上台,赵汝愚和韩侂胄两派党争激烈。文章描述了一个仙人因下棋引起争吵的极富深意的梦境,婉拒了朱熹请其出山的热情邀请。作者看似闲谈的口吻背后,南宋党争的刀光剑影、文人的不同政治选择,都隐约透露出来。
尚雅是很多南宋士大夫的审美趣味。杨万里笔下的南宋雅士形象往往着墨不多,神采飞扬。如《山居记》中的沈作宾有魏晋名士气度,风流潇洒,“胸次洒落,如风棂月牖,韵致清旷,如雪山冰壑。身居金马玉堂之近,而有云峤春临之想。职在献纳论思之地,而有灞桥吟哦之色。家本道场何山之丽也,而世居吴兴之郛”。《张功父画像赞》云:“香火斋祓,伊蒲文物,一何佛也!襟带诗书,步武琼琚,又何儒也!门有珠履,坐有桃李,一何佳公子也!冰茹雪食,雕碎月魄,又何穷诗客也!约斋子方内欤?方外欤?风流欤?穷愁欤?老夫不知,君其问诸白鸥。”张镃这种清雅脱俗具有多面性的贵族士大夫是南宋精英文人的典范。
此外,杨万里小品文还刻画了一批出身贫寒的底层文人形象。《跋刘彦纯〈送曾克俊作室序〉》中的曾克俊身居破屋,“克俊之幽境能悦人,未若克俊之破屋能逐人也”。底层文人的生存窘境令人同情。《送冯相士序》中的冯相士以相骨算命为生,却如同一位仗剑行天涯的文士,“自言将上九疑,历苍梧,以遍览岭表之山川,与南海之涛波”,后来愤世嫉俗,甚至有断发出家的冲动,“俗情益不古之似矣,吾厌之,吾厌之。吾将脱冠巾,祝发髯以去之”。《雪巢赋》的诗人林景思不以物质的贫乏为意,效仿陶渊明远离喧嚣,保持精神上的独立高远。阅读杨万里的小品文,可以丰富我们对南宋文人现实生存状况及其精神世界的认识。
五
遗憾的是,杨万里诗歌选注赏析类的书籍众多,却没有一本有关杨万里小品文的专门著作。而这也正是这本小书最大的意义。依照全套丛书的体例安排,本书共精选杨万里文集里小品文62篇。其中第一卷为游记,第二卷为序、赞、题跋,第三卷为表、启、书信,第四卷则为辞赋、上梁文、杂传等。在版本上,本书所选文字主要以辛更儒先生笺校的《杨万里集笺校》(中华书局出版)为底本,以王琦珍先生整理的《杨万里诗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校本。由于笔者学识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元代刘埙《隐居通议》云:“杨诚斋表笺亦自超出翰墨畦径,可讽而诵,然病于太奇。”“奇”正是杨万里小品文最大的特色,表现在“破体为文”的创新突破、奇特丰富的想象力、新奇特异的语言技巧、新鲜独特的文学主题、丰富多变的风格手法等。在一定意义上,通过阅读杨万里小品文,我们更能把握南宋散文以及宋代文学的多元面貌。“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相信,杨万里这些新奇优美的小品文跨越千年依然有着迷人的魅力,值得细细品读。
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矣励万世。
——解缙
放翁善写景,而诚斋善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
——钱钟书
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陆游
学问文章,独步斯世。
—— 周必大《题杨廷秀〈浩斋记〉》
景延楼①记
予尝夜泊小舟于峡水②之口,左右后先之舟,非吴之估③,则楚之羁④也。大者宦游之楼船,而小者渔子之钓艇也。岸有市焉,予蹑芒屦策瘦藤以上,望而乐之。盖水自吉水之同川⑤入峡,峡之两崖对立如削。山一重一掩,而水亦一纵一横。石与舟相仇,而舟与水相谍。舟人目与手不相计则殆矣。下视皆深潭激濑,黝而幽幽,白而溅溅。过者如经滟滪⑥焉,峡之名岂以其似耶?至是则江之深者浅,石之悍者夷;山之隘者廓,地之绝者,一顾数百里不隔矣。
时秋雨初霁,月出江之极东。沿而望,则古巴丘⑦之邑墟也,面而觌⑧则玉笥⑨之诸峰也。溯而顾,则予舟所经之峡也。市之下,有栋宇相鲜,若台若亭者。时夜气寒甚,予不暇问。因诵山谷先生⑩《休亭赋》登舟,至今坐而想之,犹往来目中也。
隆兴甲申二月二十七日,予故人月堂僧祖光,来谒予曰:“清江有谭氏者,既富而愿学。作楼于峡水之滨,以纳江山之胜,以待四方之江行而陆憩者。楼成,乞名于故参政董公。公取鲍明远《凌烟铭》之辞,而揭以‘景延’。公之意,欲属子记之,而未及也。愿毕公之志,以假谭氏光。” 予曰:“斯楼非予畴昔之所见而未暇问者耶?”曰:“然。”予曰:“山水之乐,易得而不易得,不易得而易得者也。乐者不得,得者不乐。贪者不与,廉者不夺也。故人与山水,两相求而不相遭。庾元规、谢太傅、李太白辈,非一丘一壑之人耶?然独得,竟其乐哉!山居水宅者,厌高寒而病寂寞,欲脱去而不得也。彼贪而此之廉也,彼予而此之夺也。宜也。宜而否,何也?今谭氏之得山水,山水之遭乎?抑谭氏之遭乎?为我问焉。”祖光曰:“是足以记矣。”乃书以遗之。
谭氏兄弟二人,长曰汇,字彦济。次曰发,字彦祥。有母老矣,其家睦,祖光云。
【注释】
①景延楼:楼在峡江。“景延”一词出自鲍照《凌烟楼铭》“瞰江列楹,望景延伫”一语。
②峡水:峡江。
③估:同“贾”,商人。
④羁:羁旅之人,长久寄居他乡之人。
⑤同川:同水。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入吉水,在吉水县入赣江。
⑥滟滪:地名。指滟滪堆,亦作“滟滪滩”,俗称“燕窝石”。在重庆市奉节县东五公里瞿塘峡口。
⑦巴丘:位于今湖南岳阳地区,三国时孙权、刘备两个军事集团的交界处,周瑜于此暴疾而亡。
⑧觌(dí):相见,观察。
⑨玉笥:山名。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⑩山谷先生: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修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创立“江西诗派”。
故参政董公:董德元,字体仁,吉州永丰人,绍兴十八年(1148)礼部进士第二名。曾任参知政事。
【赏读】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曰:“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山水与人契合无间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往追求的至高境界。王献之说:“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那种魏晋名士披着大氅悠然行走在大自然间的画面至今令人遐想。宋代亭台楼阁记中于山水中寄托人生反思的佳作数量不少,最为经典者当为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杨万里《景延楼记》则是南宋这类亭台楼阁记的代表之作。
景延楼位于峡江之滨,临江远眺,风景极佳,楼名源自鲍照《凌烟楼铭》“瞰江列楹,望景延伫”。本记是杨万里应故人月堂僧祖光之约为景延楼主人谭氏兄弟而作,其人其楼杨万里本人并未亲见,但通过杨万里的生花妙笔,读者对景延楼充满了期待。全文写景幽奇绝丽,说理幽邃深刻,充分展现了其散文艺术创作的高度成就。
《景延楼记》以景延楼为名,最精彩的文字却在于描写作者早年夜泊峡江之口时所看见的清幽明丽的景象。文学和摄影作为两种艺术门类,常有互通之处。钱锺书先生《谈艺录》中比较陆游和杨万里诗歌特征曾有段精彩论述:“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实际上杨万里既擅写生,又擅写景,是一位技术高超的摄影师。《景延楼记》写景时镜头变幻不定,远景、近景、动景、静景都有,像一部精彩的风景片。文章开头描写江面楼船往还不绝的热闹场面,随后作者兴致勃发,“蹑芒屦策瘦藤”,高处远眺所见峡江两岸如画景致,“仇”和 “谍”用得生新绝妙,动态十足。远景之后镜头切换,转为俯视近景,“下视皆深潭激濑,黝而幽幽,白而溅溅”,水势湍急动荡。过了险隘的峡口之后,通过一组排比,平实贴切地把江面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场景描画了出来。整段景物描写由远及近又至远,视角切换,颇有几分流动的摄影感。
范仲淹《岳阳楼记》借山水景色变幻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乐天下的士大夫精神。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抒怀带了几分疏狂放荡的情致。《景延楼记》中杨万里对人和山水关系的阐释则蕴含着更多的哲学思考。他认为山水之乐经常是一种复杂矛盾的状态。“易得而不易得,不易得而易得者也。乐者不得,得者不乐。贪者不与,廉者不夺也。”故而人与山水的最佳状态是“两相求而不相遭”。其实不只是山水,仕途、人生遭际,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应持一种“两相求而不相遭”的心态,不必刻意执着。这种态度有些老庄意味了。
泉石膏肓①记
绍熙壬子九月十六日,予以废疾至自金陵。深念平生无他好,独好泉石,而故居乃土山,安所得石?忽乡友王信臣②及其犹子子林③艘④永新⑤怪石以遗余。予喜甚,曰:“子犯所谓天赐者⑥!”亟召匠饾饤⑦为假山。友人王才臣⑧见之,谯⑨予曰:“先生居真山而又为假山,将谁绐?”予笑曰:“予敢绐人?聊自绐耳!”才臣曰:“有石而无泉,非缺欤?”
予偶思,去假山三十步而近,旧有一泉而湮,即命浚焉。泉冽以猛,因接筒引之。又于假山前十步之间,甓⑩一小方池。深尺广五之,泥与泉其深各半,植以芙蕖,杂以藻荇。每疏泉自筒入地中,伏之假山之趾,仰而出于石罅,闭而激之,则为机泉,喷珠跃玉,飞空而上,若白金绳焉,与假山相高。开而达之,则为流水。其将至也,若哽若咽,若嗔若叱。然后滃然而上,决决而流,流而入于池。其流有文,其入有声。顷刻之间,通塞万变,观者四顾,莫测所来。
予因生致小鱼善游而喜浮者,畜之池二十许尾。先十后十,每浮而出也,后者不先夫先者,若徐行后长者之为者,余固异之。其始畏人不浮,人至则隐于荷盘荇带之下,去则显。其后渐与人习,圉圉洋洋,若与人为玩。既而复隐,若耻以身供人之玩者,予益异之。予间以食食之,每食至必出,久之若疑夫食之饵己者,复不出,予益异之。因命其泉石之上小轩曰泉石膏肓。或曰:“膏肓之疾,医缓云不可为,后世乃有法可艾也。”予曰:“膏肓有法可艾也,泉石膏肓无法可艾也。有法可艾,予亦不艾也。”笑而书之。
明年重午,玉隆病叟杨万里记。
【注释】
①膏肓:很难治愈的病症。古代医学中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左传·成公十年》记秦国良医医缓评点晋景公的病情时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②王信臣:王孚,字信臣,庐陵(今江西吉安)名士。
③犹子子林:王孚侄子王琳。犹子,侄子。子林,王琳,字子林,庐陵名士。
④艘:名词动用,用船运送。
⑤永新:江西吉安辖县,地处江西西部边境。
⑥子犯所谓天赐者:子犯,春秋时晋文公之舅狐偃,字子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晋文公重耳过卫时“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⑦饾饤:杂乱堆砌。
⑧王才臣:王子俊,字才臣,号格斋,工诗文,有文集《格斋四六》存世。
⑨谯:通“诮”。怪罪,责备。
⑩甓(pì):名词动用,用砖砌。
圉(yǔ)圉洋洋:圉圉,困而未舒貌。洋洋,鱼游走时轻松舒缓自得貌。《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 ,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赵岐注:“圉圉,鱼在水羸劣之貌。洋洋,舒缓摇尾之貌。”
艾:本义为可供针灸的艾草,此处为治病之意。
重午:五月初五,端午节。
玉隆病叟:宋代常给已致仕的官员祠禄官的闲职。绍熙四年(1193),杨万里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故自称玉隆病叟。
【赏读】
明代袁宏道在《瓶史·好事》中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和他观点相近的还有晚明小品文作者张岱,他在《陶庵梦忆》中也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确实,很多中国文人都有一些独特的癖好。比如魏晋时期“建安七子”之冠冕王粲爱听驴叫、学驴叫,以至于他死后,魏文帝曹丕带着一帮文人送葬时在坟前学驴叫以寄托哀思。宋代林逋终身不娶,梅妻鹤子,闲散逍遥。杨万里的癖好是游山觅水,他多次谈到,“性癖爱看山”(《爱山堂》)、“烟霞平日真成癖”(《和周元吉左司梦归之韵》),常常在自然景物中寻找文学灵感和精神寄托。《泉石膏肓记》正是杨万里以山水自然为师为友的文学体现。
按照学界对记体的通常分类,《泉石膏肓记》应属于亭台楼阁记。不过与常规亭台楼阁记对建筑形制详细描述不同,此文将山水游记与亭台楼阁记融合起来,对建筑本身一句带过,重心在于围绕着“石”“泉”“鱼”三个关键词,移步换景,娓娓道来。作者开头先说对山水痴迷热爱的态度,接下来详细铺叙如何砌奇石为假山、如何疏浚泉水、如何蓄数十尾游鱼于其间、如何由游鱼食饵联想到宦海沉浮诸般滋味,层次分明,文采斐然。宋代记体散文创作学柳之风盛行,这段文字很有柳宗元清幽峻峭的韵味。文末斩钉截铁,“膏肓有法可艾也,泉石膏肓无法可艾也。有法可艾,予亦不艾也”!结合杨万里一生的仕宦经历,其风骨节操透过文字扑面而来。
《泉石膏肓记》写于绍熙四年(1193),当时杨万里已经六十七岁,该文艺术技巧的成熟度和其中所蕴含的深沉哲思都达到了巅峰水平。此文纵使放到整个宋代散文的大背景中也极为亮眼,反映出南宋散文风格的千姿百态。膏肓者,不可救药之病症者。作者以《泉石膏肓记》为题,表明爱好山水对于他而言,不仅是癖好,而且已经上升成了一种无法医治的绝症,语带诙谐,暗含的丰富意蕴却耐人寻味。
答朱晦庵①书(节选)
某昨日入城,修州民之敬。夜宿城外一茅店,通夕展转不寐,五更忽梦至一岩石之下,见二道士对弈,意以为仙也。问某何自至此,答以仆弃官游山,今四年矣。独未至此山,故来。且谈且弈,二人皆敌手。至末后有一着,其一人疑而未下,其一人决焉径下一子,疑者頩颊②。某默自念‘仙家亦有争頩者’,觉,笑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弈乎③?”忽青童④自外来,曰有客。二仙趋而出,肃客而入,云二客盖东坡、山谷也。既啜茶,二仙谢二客曰:“局不可不竟,请寓目焉。”复且弈且谈,二客行谈寖⑤远,若未忘前事者,似颇及元丰、元佑间纷纭事,且叹且泣。二仙起曰:“何两先生相语之悲也?”二客吐实,一仙笑顾东坡曰:“先生之诗不云乎:‘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⑥。’”又顾山谷曰:“‘南山朝来似有意,今夜傥放新月明⑦。’非先生诗乎?”客主俱大笑。某一笑而窹,追忆其事,莫晓其故。
天已明矣,入城郡官皆郊迎,令亲程纠⑧袖出六月二十一日手书,读之若督过其不力疾一出山者,乃悟梦中事。
【注释】
①朱晦庵: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著名理学家。
②頩(pīng)颊:泛红晕的脸颊。
③君子无所争,必也弈乎:《论语·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此处略有改编。
④青童: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⑤寖(jìn):渐渐。
⑥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出自苏轼《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⑦南山朝来似有意,今夜傥放新月明:出自黄庭坚《对酒歌答谢公静》。
⑧程纠:程洵,字允夫,号克庵,江西婺源人。录事参军简称为纠,程洵曾任庐陵录事参军,故称程纠。
【赏读】
梦是古典文学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文学意象。杨万里诗歌中多处使用梦的意象,幻想奇特,富有文采。《答朱晦庵书》是杨万里为婉拒朱熹邀请其出山之事而写的一篇书信,文中作者虚构了一场梦境,以梦中之语表达自己不愿重新入仕的决心,构思独特,角度新颖,颇有意趣。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杨万里一生交游满天下,但他认可的、能在书信往来中“皆谈心事”的好朋友并不多,这些知己名单中就包括朱熹。绍熙五年(1194)正处由光宗时代向宁宗时代过渡的特殊时期,新帝上台,朝廷格局发生激烈变化,赵汝愚和韩侂胄两派党争激烈。一向以著书讲学为主的朱熹怀着满腔政治热情就任焕章阁待制兼皇帝侍讲这一特殊职位,期待能发挥其政治才能,扭转国势江河日下的衰颓状况。同时他还邀请已归隐的杨万里一起出山匡正大业,“更能不以乐天知命之乐,而忘与人同忧之忧。毋过于优游,毋决于遁思,则区区者犹有望于斯世也”。事实证明,朱熹并不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上任短短几个月就被罢黜。相比之下,对政局已心灰意冷的杨万里有着极强的政治敏锐度,面对朱熹的盛情邀请,在《答朱晦庵书》中作出了拒绝出山的正确决定。
城外的荒凉茅店,辗转难眠的夜晚,作者先用简洁形象的语言为下面的梦铺垫氛围。和庄周梦、南柯梦等大多数梦中,做梦者只有在最后梦醒时分才恍然大悟不同,杨万里自开始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梦中:“五更忽梦至一岩石之下,见二道士对弈,意以为仙也。”这种亦幻亦真的表达效果贯穿始终。面对仙人的询问,杨万里自我介绍:“仆弃官游山,今四年矣。”这句话既是说给仙人听的,其实也是说给梦外人朱熹听的。
在杨万里笔下,梦境中的仙人也会发生争吵,与红尘中人别无二致,现实中朝政激烈的党争与梦境中仙人因下棋的小争交织在一起。在某种意义上,天下就是一盘大棋,大家都是其中的棋子。作者对仙人下棋过程的描绘非常生动。“且谈且弈,二人皆敌手。至末后有一着,其一人疑而未下,其一人决焉径下一子,疑者頩颊。某默自念‘仙家亦有争頩者’,觉,笑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弈乎?’”
梦境的下半部分出现了新的主角,就是苏轼和黄庭坚。“忽青童自外来,曰有客。二仙趋而出,肃客而入,云二客盖东坡、山谷也。”苏轼、黄庭坚两位文豪曾卷入元丰元祐年间党争,纵然性情素来旷达,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别钱穆父》)的感慨始终难以排遣,前尘旧事始终萦绕于心。因此梦境中的苏、黄“复且弈且谈,二客行谈寖远,若未忘前事者,似颇及元丰、元佑间纷纭事,且叹且泣”。这里的苏、黄既是实指,同时也代表了两宋无数陷于党争纠葛的官员士大夫。
梦境的最后,仙人对苏、黄的二仙“相语之悲”进行开解。“一仙笑顾东坡曰:‘先生之诗不云乎:“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又顾山谷曰:‘“南山朝来似有意,今夜傥放新月明。”非先生诗乎?’客主俱大笑。”仙人引用苏、黄的诗句来作为忘忧药,这些诗句描写自然之美,以富有灵性的大自然作为仕途的对立面,追求洒脱的山林意趣,正是希望从党争旧事中摆脱出来的文人所需要的。“某一笑而窹,追忆其事,莫晓其故。”作者从梦中醒来,但梦中之事历历在目,似真似幻。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政治地位和责任感都有了很大提升,党争激烈,不少人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其中。在这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如何选择,如何应对,考验的是个人的智慧。《答朱晦庵书》以如此婉转巧妙的方式向对方表达坚定的拒绝态度,杨万里不愧是杨万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