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2211423
“新基建”战略布局家王喜文引领时代之作,一本书讲透“新基建”的底层设计。
“新基建”是当前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本书对新基建的内涵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方面对新基建的落地实施进行了深入解读,带你看清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长、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经济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飞跃,三一集团前高级副总裁、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CEO贺东东,*集团副总裁、*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国家大数据1142工程副组长赵国栋等鼎力推荐。
如果你是科技领域从业者,《新基建》能够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如果你是企业管理者或创业者,《新基建》可以带你了解前沿科技趋势对你所处行业的影响,助你优化决策、顺应时代潮流;而对于大众读者而言,《新基建》会让你先人一步,看清形势,参与到新一轮经济发展大趋势中。
湛庐文化出品。
为什么说“新基建”是驱动内循环的全新引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产业全面升级?算力革命如何助力技术开启云上未来?万物互联时代,如何实现智能化网络平台全面覆盖?如何借助5G,构建人机深度融合的全新生态?《新基建》将为你一一揭秘,助你深刻了解经济发展新格局。
“新基建”战略布局家王喜文引领时代之作,本书阐明了新时代下新基建的具体内容及关键组成部分,并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方面对新基建如何在各行各业落地实施进行了深入解读,然而,新基建只是建设智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始,本书将告诉你新基建如何在新旧动能转换、新旧产业升级的同时为构建新型智能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中又蕴藏着何种机遇。
全球经济现已进入新的发展周期,经济规则、商业逻辑及运行方式都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深化中国数字经济技术优势,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培养未来经济新增长点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从“铁公基”到“新基建”,从传统医疗、金融的发展到到智能医疗、智能金融乃至智能城市相关基础设施的系统化建设,只有深刻理解《新基建》,了解“新基建”如何成为驱动内循环的全新引擎,才能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任何关心前沿技术发展和新基建的读者都应仔细阅读本书。
推荐序 新基建打造中国数字经济未来
第一部分 从“铁公基”到新基建,打造内循环的发展引擎
01 跨界融合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02 注入社会资本,布局智能新业态
新基建未来构想 | 重启经济的4大引擎
第二部分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全面升级
03 智能技术:从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
04 智能经济:从智能产业化到产业智能化
05 智能社会:从社会治理到社会服务
06 智能信任:从比特币到区块链
新基建未来构想 | 社会智能化发展3大趋势
第三部分 算力革命,技术开启云上未来
07 海量数据:赐你发现世界的慧眼
08 云计算:共享服务社会的云端大脑
新基建未来构想 | 3大力量,驱动产业智能化转型
第四部分 万物互联,全面覆盖智能化网络平台
09 延伸应用空间: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10 拓展应用领域:构建工业互联网新生产模式
11 构筑智慧能源:搭建智慧城市的能源互联网
12 建设多元交通:从车联网到智能网联化交通
13 监测桥梁健康:智能化保障公共交通安全
新基建未来构想 | 万物互联3大领域的智能化创新
第五部分 5G赋能,构建人机深度融合的全新生态
14 转变通信用途:前4G to C,5G to B
15 变革运行架构: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16 创新应用场景:可穿戴设备构筑生活新场景
17 扼杀6G的可能性:从地面基站到卫星互联
新基建未来构想 | 5G应用的3大未来场景
第六部分 打通内循环,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
18 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
19 新基建,加速智能社会的到来
新基建未来构想 | 5种大规模定制生产对策
新基建打造中国数字经济未来
沈建光
京东集团副总裁
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
近来,新基建的重要性被决策层频频提及,各地也在集中加码新基建项目。在我看来,这其中既有疫情外部冲击之下稳增长与托底经济的重要考量,也有深化中国数字经济技术优势,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培养未来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期待。
在2020年全球经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的背景下,新基建再度被重点提及。这不仅是出于稳增长的考虑,也与抗疫过程中新基建的突出贡献及其预示的良好应用前景有关。我近日参加了人民网组织的“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实施路径”线上研讨会,各方专家对“新基建不仅能在短期内助力稳投资、扩内需和增就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一观点达成共识。
新基建从更大意义上来说,是数字经济的“基建”。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数字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作用突出体现在强化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健全物资保障体系、助力社会生产有序恢复等方面。
其中,大数据分析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精准施策;5G应用加快落地,5G 红外测温、5G 送货机器人、5G 清洁机器人等已活跃在疫情防控的各种场景中;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和效果,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消费习惯,使云办公、云课堂、云视频、云商贸、云签约、云医疗、云游戏等新消费需求释放出了巨大潜力。
新基建为“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破茧重生、求新谋变创造了积极条件。大数据、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既是新兴产业,也是基础设施。依托新基建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数字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扩大有效需求,保障民生托底,也是稳增长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和精准施策手段。同时,新基建将提升数字经济服务实体产业和智慧生活的水平,它们还构建了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平台,其影响力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新基建在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将扮演更加不可或缺的角色。
有观点认为,新基建在我国总体投资中占比不高,对经济的支持作用非常有限。但是在我看来,当前新基建已经出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且与政府扶持的传统项目有别,新基建的发展更多是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例如,新能源充电服务就是新基建的一大领域。根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数据,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21.9万台,目前车桩比约为3.4:1,2021年到2030年的10年时间内,需要新建充电桩6 300多万个,这将形成万亿元级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在特高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自国家电网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将达到1 811亿元,预期可带动社会投资3 600亿元,整体规模将达到5 411亿元。
在数据中心方面,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19年我国大约有7.4万个数据中心,约占全球数据中心总量的23%,其中,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占比达到12.7%,规划在建的320个数据中心中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占比达到36.1%,然而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研究,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为3 698.1亿元,2020年这一规模将增长12.7%,到2025年,预计投资规模将翻倍。
另外,对于新基建投资的核心领域5G,当前全国各地也在重点推动。例如,上海市政府表示将加快5G网络建设步伐,确保完成2020年累计建设3万个5G基站的任务,将原计划提前一年;广东省也按下5G基站建设“快进键”,表示广东年内将新建5G基站4.8万个。根据《中国5G经济报告2020》预测,2020年我国5G总投资约为0.9亿元,2025年将达到1.5万亿元。2020年,5G创造就业岗位54万个,2025年将超过350万个,2030年或可达到800万个。
2020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新基建的核心在于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已经走在数字经济领域世界前列,研发投入、专利数和市场占有率均有一定的优势,未来中国应抓住此次疫情中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发挥新基建的产业效应,争取成为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强国。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新基建的快速推进,其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结构性改革方面也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互补短板、协同配合,将释放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潜能。
互联网的出现,让虚拟空间不再虚拟,就像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网络世界让卡尔·波普尔仅在哲学上讨论的第三世界“人工世界”成了活生生的新天地。人工智能的兴起,加上互联网产业20余年的迅猛发展,更使“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边疆。大数据成了这里的“石油”“矿藏”,IT也从开发物理*世界的工业技术“老”IT,开发心理第二世界的信息技术“旧”IT,一跃变为开发人工第三世界的智能技术“新”IT。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在经历了以战争侵略为特征的“负和”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为特征的“零和”全球化之后,开始了以智力开源大发展为特征的“正和”全球化。“新基建”恰逢这一历史转折时刻,正是推动这第三波智慧的全球化之开路先锋。“新基建”是建设智慧社会基础设施的开始,在确保新旧动能转换、新旧产业升级的同时,为构建新型智能化基础设施打下坚实基石。
王飞跃
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长
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经济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其上升至国家的战略层面。在新基 建中,工业互联网作为其重点组成部分,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驱动下,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互联网企业也将借此风口,通过技术层面和商业模式层面的积极创新,不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贺东东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CEO
曾任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流程信息官、三一印度德国董事长
伴随着新基建的加快推进,其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结构性改革方面也有望发挥更大作用。这本《新基建》可以与传统基建补短板协同配合,将释放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潜能。
沈建光
*集团副总裁、*数科首席经济学家
在工业经济时代,决定市场规模大小的可能是交通、电力、能源等这样的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时代,比如5G,即信号能到达的地方可能就是数字市场的边界,如何把数字经济中的数字市场规模变得更大就是目标。“新基建”的目标是围绕数字市场的核心来展开的,建设更大规模的数字市场、降低数字市场的交易成本、维护市场的规则才是“新基建”*主要的目的。
赵国栋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国家大数据1142工程副组长
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5G,数据输送的“高速公路”
5G技术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它不仅可以为大众带来良好的移动互联网体验,还将成为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政务、智慧城市以及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基石。因此,5G被视为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逐渐扩大的5G网络覆盖范围将带来更稳定的互联网连接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即从4G的1Gbps提升到5G的10 Gbps。它还将允许更多的移动设备同时访问网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
物联网,万物互联的“新引擎”
早在10年前,物联网就备受各界关注,许多人认为物联网会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物联网与5G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形成诸多平台问题的解决方案。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增加以及产生的数据量的增加,5G增强网络的大规模连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人工智能将提供分析物联网设备收集的大数据的算法,分类识别模式,并进行智能预测和智能决策。
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许多国家和企业都意识到,协同制造联网代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大方向的顶级生态系统。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既包括生产设备、生产材料、生产产品等硬件领域,也包括各种管理软件、数据和服务领域。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工业生产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趋势越发明显,工业互联网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卫星互联网,地空通信的“新星座”
卫星互联网是继有线互联、无线互联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基础设施,依托的是低轨卫星星座项目,在外太空铺设卫星网络,由卫星星座替代地面通信基站,把互联网“搬”上太空,地面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互联互通,不受地形和地域限制,实现全球无死角覆盖,旨在完成传统地面通信难以实现的广域无缝覆盖和用户渗透。
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生产力”
作为21世纪科技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是具有显著产业溢出效应的基础性技术,能够推动多个领域的变革和跨越式发展,将对传统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无论是从人类自身出发还是从企业或相关产业的发展来说,都将面临智能化重构的冲击,比如,人工智能可以加快疑难杂症新疗法的发现进程,大幅降低新药研发成本;人工智能可以在国防、医疗、工业、农业、金融、商业、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引发产业结构的深度变革,催生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人工智能还可以带动工业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新兴产业的飞跃式发展,并最终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生产力。
云计算,数字经济的“生产工具”
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密切相关,未来各行各业将利用 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等“生产工具”在云端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也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效率变革的关键。过去人们常说的“插上电”,现在则变为“接入云”。就像“用电量”在工业经济中的指标意义,“用云量”也将成为衡量数字经济的重要指标。
区块链,数字经济的“生产关系”
区块链是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又一次升级,从关系型数据库走向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使得数据更安全、更可信;区块链的这种模式也引发了治理思维的改变,从控制到自控、从他治到自治,使得治理更理性、更公平。同时,区块链是一种模式创新,包括金融科技、健康管理、追踪溯源、产权管理等都将采取新的模式,可以展望,未来社会经济的大多数领域都将因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而建成新的“生产关系”体系。
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经济社会的“新粮仓”
大数据是具有体量大、结构多样、时效性强等特点的数据;处理大数据需采用新型计算架构和智能算法等新技术;大数据的应用强调以新的理念用于辅助决策、发现新的知识,更强调在线闭环的业务流程优化。通俗来说,大数据不仅“大”,而且“新”,是新资源、新工具和新应用的综合体。而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的主要功能就是存储大数据,相当于经济社会的“新粮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