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25728
1. 知名经济学家樊纲作品
樊纲,经济学博士,是中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两次被任命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2020年8月24日,樊纲在中南海参加*书记主持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言。
2.研判宏观政策,厘清经济发展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四五”规划强调和部署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和路径。
针对2020年12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消除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梗阻等问题,本书都一一做了详细阐述,精准解读国家宏观政策。
3.全面解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帮助读者培育新优势,抢抓新机遇
为什么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如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影响有哪些?本书都做了全面而深刻地解答。
4. 国家高端智库出品,政府与企业推荐读本
本书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出品。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重磅推荐。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积极应对当前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十四五”以及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
《双循环》这本书以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为视角,从扩大内需、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畅通产业链、坚持双边开放等维度阐述双循环战略的核心内涵和实施策略,帮助读者系统认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新形势下抢抓新机遇,培育新优势。
序 言 双循环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 /樊纲
前 言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篇 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
章 | 系统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004 双循 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010 双循环是新时代的战略选择 016
第二章 | 如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国内市场是实现大国崛起的强力支撑 033 内需是大国经济之本 038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持续扩大开放 045
第三章 | 日本经济双循环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面临的多重问题 050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效果显著 054 美日贸易摩擦推动日本转向内循环主导模式 062
第二篇 畅通产业链,以生产激发循环动力
第四章 | 全球产业链重组,中国产业链面临风险
全球产业转移与“断链”070 中美科技博弈与“断供”086 中国科技突围与“短板”096 国内大循环与“堵点”112
第五章 | 消除产业链梗阻,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供给体系
创新土壤,打破科技创新梗阻 122 创新补链,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128 链条融通,畅通成果转化渠道 134 产业强链,培育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 137 前瞻布局,抢占敏捷治理制高点 144
第三篇 对内加快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第六章 | 分配:优化收入分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收入改善分配,稳定居民就业 152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58 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65
第七章 | 流通:发展现代供应链,推动智慧物流发展
发展现代供应链,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70 “互联网 ”助推行业深度融合创新,构建新兴业态 177 推进智慧物流发展 183
第八章 | 消费:壮大新型消费,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培育新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高质量增长 190 建立多主体供给的住房制度,推动住房市场长效发展 197 推进以城市群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建设204
第四篇 坚持双向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九章 | 扩大对外开放,营造优良营商环境
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前景与面临形势 214 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推进制度创新 224
第十章 | 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是全球化进程的中国方案 238 构建以境外园区为依托的对外援助新模式 246 多边合作,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256 推进新时代中非合作,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 265
第五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十一章 |“十四五”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80 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做强国内“主战场”28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286 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 287 统筹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打造开放双循环
第十二章 | 促进政府和市场互动,助力高质量发展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293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打通双循环堵点 294 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297
第十三章 | 双循环格局下中国经济新增长点
高端制造优化升级 299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01 消费升级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302 绿色转型推动绿色经济新发展 303 健康经济迎战略机遇期 304 新基建,未来经济有力支撑 305 新服务催生新产业形态 306 都市圈推动增长模式转型 308
第十四章 | 数字经济:畅通双循环的新动能
中国数字经济的优势与方向 310 数字科技的机遇与出路 314 数字经济面临的五大挑战 319
参考文献 325
序言 双循环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
樊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
2020年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未来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是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推动国内大循环要避免陷入误区
双循环的提出有它的特殊背景,即美国退“群”,实行单边保护主义,破坏WTO(世界贸易组织)机制,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科技战、经济战”等,对中国实施“断供”,以及所谓的“脱钩”“去中国化”等,这使得我们的产业链存在断供风险,国际循环不畅。为应对国内外形势结构性转变,我们要更多依靠国内循环,利用我国的超大市场,把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拉动供给,创造需求,使我国经济进入更好的良性循环。
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
,必须坚持扩大内需。
从统计数据看,国内销售产值的增加值在GDP(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85%,而出口尽管总额较大,但其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仅为15%左右。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14亿人口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大市场优势,把各方面的需求调动起来。
其一,激发消费潜力。传统一般消费品制造业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根据经济学方面的分析,1万美元通常是一个坎儿,达到1万美元,人们便开始高消费。这种高消费不是很奢侈的消费,也不是比发达国家居民高的消费,而是在居民收入中,消费的比重会逐步提升,储蓄的比重会逐步下降,进入新的消费阶段。我国有14亿人口,低收入居民、中等收入居民以及高收入居民消费的有效需求均不足,消费潜力尚未被充分激发。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优化社会分配结构,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多层次、多元化的内需市场,不断提升大众的消费能力。
其二,拓展投资空间。中国有庞大的市场体量,更有大量的投资机会和巨大的增长潜力。一是推动城市化、城市群发展。目前,中国是的发展中国家,仍处在发展的中期阶段,美国、欧洲的人均GDP已达五六万美元,我们刚突破1万美元,仍有很多人生活在农村,城市化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大城市群达到1.5亿至2亿人的规模,以中东部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也达到3000万至5000万人的规模,集聚效应不断增强。这些城市群通过快速交通,将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甚至周边的农村连接起来,解决房地产和其他的供求关系,有效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从而促使国内的市场能够更好地循环起来。二是深挖数字经济潜力。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的电子商务市场,引领全球。我们应用数字技术的速度也非常快,各个领域不断出现新技术、新的互联网公司,这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集聚地。同时,数字技术的惠及面很广,除了惠及电商,也惠及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等。中国有14亿人口,网民数量众多,互联网的覆盖率不断攀升,与数字技术相关的各种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且规模巨大,我们要在这方面做好文章。
第二,双循环的重点不只是扩大内需,还要在供给侧使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地循环,也要更好地创造需求。
其一,供给侧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自主科技创新,这是破除产业链断供,畅通双循环的关键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国际环境中,中国必须具备更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补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保障,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机构,以及跨学科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吸收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对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加大对战略高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找准源头性技术创新领域,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在这个过程中,一是发展好民营经济。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都极大,这需要民营企业家积极推动。中国的体制优势在“模仿攻关”阶段比较明显,但在“无人区”创造阶段则会式微,因此政府应该制定激励创新的机制,如保护知识产权,资助、奖励创新创业等,让千百万的企业、企业家、科学工作者“胡思乱想”,不断产生新点子,创新创造。二是政府可以制定设置孵化器等普惠政策,并投资一些创新项目,鼓励科技创新。但是政府不能引导和规定发展哪些产业,要敞开这个口,让市场去配置,让企业去创新。三是让市场发挥作用,吸引、鼓励风投资金进入市场,进行市场化资源配置。政府各类奖励补贴,可以以风险投资基金的市场化方式支持,避免出现市场扭曲;政府基金也可以学习风投的做法,积极“跟投”市场关注的行业,分担一部分风险;如果项目成功,就要提前退出,让利于市场,不以高额回报为目的,这样更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这就需要政府一方面鼓励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帮助企业梳理、分析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一些基金进入这些领域,鼓励产业内部重组,鼓励企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其二,深化体制改革,包括供给侧、产业链、供应链等,消除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各种梗阻。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环节,是促进经济发展,畅通供给循环的关键。过去,我们曾面临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资金不到位、有需求没供给、有供给没需求等供需错配、结构性问题,存在很多梗阻。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市场准入限制,减少审批环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政府补贴制度;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通过大数据打通交易环节、流通环节、物流环节存在的一系列堵点和梗阻,消除市场上各种显性与隐性的要素流通障碍,促进供求关系进入良性循环。
其三,以供给创造需求。一是以更多好产品、更加多元的消费方式拉动需求。中国的制造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短期内因以前过热而产生的“过剩产业”要转型转移,要改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不能一味“停产”。同时,要积极创新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满足各类消费需求。二是通过降低成本拉动需求。完善政策支撑体系,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除了企业要通过自身转型升级有效降低成本外,政府也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降低包括税收、资金、劳动力、土地、公共服务等在内的各项成本,为企业纾困,让企业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用于研究和生产,从而更好地刺激需求。
双循环要继续做好国际循环
双循环没有否定改革开放,更没有否定国际循环。双循环中的国际循环的意义,不在于卖出多少东西,而在于学到多少知识和技术。这样,一旦面临断供局面,我们还能继续支撑和发展下去。因此,我们要继续扩大开放,继续学习,继续做好国际循环。对中国企业来讲如此,对跨国公司来讲也如此。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就是中国GDP的组成部分,就是中国内部循环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跨国循环和国际循环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要继续做好国际循环,形成全球利益共同体。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仍然落后,尤其是在主要技术产业领域,联合国260多项子产业的1200多项次级产业中,我们有600多项是受制于人的。600多项依赖别人,缺乏的技术,要追赶上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不得不依靠国际循环。继续做好国际循环,就是要继续扩大开放,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向世界学习。只要别人比我们先进,我们就要向人家学习。与研发相比,后发优势的学习成本是的。当然,在学习过程中要提升研发能力,只有继续开放,才能具备提升研发能力的条件。同时,只有保持开放,才能了解国际标准,才能知晓国际竞争现在的水平,进而才能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传统意义上的进口替代,即发展自己的优质工业的那套理论和政策,早期拉美均采用过,但终都没有发展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温室”里长大的产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比不过人家,并且不知道国际标准是什么,所以根本无法竞争。一旦封闭,就无法竞争,无法具备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要继续开放,继续学习,继续推动国际循环。
纵观当今世界,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化进程仍在继续。即便美国奉行“美国优先”和单边主义政策,使得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但全球化并没有停止。全球化初是由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推动的,尽管全球化导致美国一些产业衰败,美国的一些政客便利用工人的失落感谋求自己的政治利益,但是这些跨国公司为了获取利润,依然在思考如何在全球更好地配置资源。因此,全球化的原动力没有改变。尽管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可能存在一些反全球化的势力,但是从全球来看,支持全球化、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比当年更多更甚,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初,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是有疑虑的,认为跨国公司是来剥削自己,搞新殖民主义的,所以不是很支持。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发现自己可以从全球化过程中受益,特别是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看到了可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发展机遇,因此现在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这样的中等收入国家,都支持全球化。从这个意义来讲,全球化不可逆转,多边主义不可逆转。我们生活在一个多边的世界,某些消极因素可能猖獗一时,但长远来讲,它们无法改变历史发展趋势。因此,我们的企业要想继续发展,仍然要有全球化思维,思考如何在全球市场更好地发展自己,更好地配置资源。
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可能改变的是全球产业链重组。多元化产业链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显著特征。全球产业链过多集中于某一国家或地区,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当某一国家或地区出现问题,就容易出现断供。全球产业链重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产业链重组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产业链在重组时会考虑在地理位置上对自身的影响小一点,产业链不在自己国家的,也会尽可能放在离自己国家近的地方。因此,全球可能在三大区域——亚洲、欧洲与非洲、美洲——形成三大相对完整的生产供应体系。这三大区域都有较齐备的资源要素,如市场、资金、技术和廉价劳动力等,这些要素可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形成“再全球化”。其次,根据成本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变化,产业链可能进行局部调整,一些企业会进行迁移,如一些跨国公司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有些公司会将产业布局在中国等。虽然全球产业链会出现局部调整,但基本的趋势和逻辑不会变,即中国的市场、发展机会、资源、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等会吸引更多公司。目前,我国的进出口增速双双“转正”。我们成功控制了疫情,实现了复工复产。其他国家受疫情影响,复工复产没那么顺利,这使得海外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但当地的供给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这些需求很大一部分就成为我们的外贸出口机会。因此,中国仍要继续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外贸,继续做好国际循环,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通过双循环迈向发展新征程
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某些方面处于“锯齿型引领”状态。所谓“锯齿型”,即在某个领域“你有在前的,我有在后的”,但在另一个领域“我有在前的,你有在后的”,彼此各有千秋,各有长短,不再是我们完全落后,他们完全领先。因此,美国的一些政客企图抓住后的时间窗口,想方设法以各种策略遏制中国(尤其是引领型)的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内外形势变化,我们应继续保持高速或正常增长,保持 5年、10年、15年、20年稳定的经济增长,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当那些国家意识到无法遏制中国的发展时,就会跟我们谈合作。此外,在国际形势逆风逆水的情况下,我们要形成全球化“黏合剂”,通过技术发展、技术进步连接全球,通过数字经济连接全球。在数字经济领域,只要那些国际不脱钩,只要继续在这条链上,我们就能继续发展,保持发展态势,还可以继续和它们交流,从而使得我国在国际多元体系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做更多的事情。
“十四五”期间,我们仍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利用我国庞大的市场,打通堵点,消除各种梗阻,畅通国内国际循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立于不败之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