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87652
贸易与冲突是构成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贸利益是世界历史上很多重大战争的动机,自古以来贸易关系到大国兴衰。本书从17世纪前主要的贸易战争写起,呈现了千年以来,贸易战如何促进大国崛起,又如何推动构建或破坏国际体系,以及中国如何与世界贸易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早期的荷兰、英国,后来的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在贸易战中受损或获利,借由贸易战衰落或崛起,书中都有十分精彩的呈现;对中国自清朝以来卷入的贸易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祸福,本书也有深入探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今天,全球正面临变局,本书为我们理解当下的世界经济、贸易、金融格局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目录
第一部分 17世纪前主要的贸易战争
汉萨同盟的贸易和战争
威尼斯与热那亚的贸易战
第乌海战
英荷海战
第二部分 贸易战促进大国的崛起
波士顿倾茶事件
——美国为什么会独立?
美国从独立到内战期间的贸易
——保护主义与贸易竞争
美国内战背后的国际形势、贸易冲突及外交关系
促进德意志统一的贸易战措施
——关税同盟
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与苏联的工业化
纳粹德国经济贸易政策的得与失
二战后德国通过聪明的贸易政策崛起
第三部分 贸易战推动国际体系的建立及破坏
拿破仑的贸易战争
——“大陆封锁”及其失败
英法商约与贸易冲突及经济发展
从德意志的统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贸易战如何引爆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
二战之后,美国为什么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
美日贸易摩擦60年
二战以来的美欧贸易战
——斗而不破
黄金、美元、贸易与国际货币体系
第四部分 中国与世界贸易战争
清朝时期的中国真的“闭关锁国”了吗?
——“一口通商”与“闭关锁国”
协定关税和关税主权丧失给中国带来的巨大伤害
太平天国运动背后的世界贸易战争
国民政府在两次重要对外贸易行动中的得失
大萧条、贸易竞争与中国经济的祸福转换
——“因祸得福”和“因福得祸”
新中国是如何突破贸易封锁的?
新中国对外贸易70年
——在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对立统一中发展
艰苦卓绝的中国“入世”与世界经济格局的转换
参考文献
前言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发现:对外贸易不但比过去人们认为的要复杂得多,而且也要重要得多。是到了重新认识对外贸易的时候了!
自古以来贸易关系到大国兴衰
贸易与冲突是构成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经济(包括贸易)利益是世界历史上很多重大战争的动机之一。上古时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各古国,都非常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为了争夺贸易利益而频频爆发战争。有人认为古印度河流域是两河流域的商业殖民据点,古印度河流域文明最终因雅利安人的入侵而断裂。当然,雅利安人还摧毁了发动特洛伊战争的希腊迈锡尼诸邦。西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特洛伊战争,过去传说是为了抢夺美女,但是现在的历史考证表明,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当时希腊各国与特洛伊争夺锡矿贸易的控制权;迈锡尼诸邦作为“海上民族”的一部分,战争掠夺与商业贸易都是其重要的利源。西方历史学鼻祖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开篇就记录了当时希腊与腓尼基两个商业民族之间有贸易往来,同时趁人不备就相互掠夺的故事;决定古希腊文明兴衰的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D前404年),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两大集团争夺商业利益;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D前241年)就是罗马和迦太基争夺西西里岛的控制权;英法“百年战争”的动机之一,也是英国与法国争夺西欧毛纺织业和贸易中心?D?D佛兰德斯的控制权。当然更不用说数次“十字军东征”围绕东方贸易线路的百年血战了。
在中国历史上,贸易的作用也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重要得多。一般认为,中华民族从根源上是一个农业民族,历来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但是实际上,贸易与商业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壮大,从来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史前时期,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北沙漠丝绸之路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原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玉器,就大量来自新疆。而内地用作交易媒介的贝壳,又大量来自东南沿海,甚至是东南亚地区,如缅甸、泰国一带。除非是通过市场,否则我们无法想象中国是如何获得这些物品的。传说中的黄帝,在统一了众多游牧部族与农耕部族之后,就推动了草原牧区与中原农区的经济交换关系发展,“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这个“禺氏”,可能就是后代所说的“月氏”,包括小月氏和大月氏。舜在承继尧的帝位之前,也曾在部落之间从事贸易,《尚书大传》有“舜贩于顿丘”之说。三代(夏商周)时期的商人,其商业精神和对利润的追求就明标史册。商人的先祖王亥因为从事贸易,结果亡牛于易,并且丢了性命,此事记载在《周易》之中,又通过甲骨文得到证实。不仅如此,当代考古学还认为,当时东方与西方之间存在一条稳固的贸易线路,发生着密切的贸易联系。商朝灭亡后,周公旦写下对商人的训词,要求他们肇牵牛羊,通过贸易获利以供养父母家庭。春秋时,郑国王室与商人相约:我无尔诈,尔无我虞。王室与商人共同承担保卫国家的责任。《管子》76篇,对工商业及经济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重要贡献和社会各界对此的深刻认识,与西方传统商业思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齐桓公与列国之间“关市几而不征”的国际公约,反映了当时社会迫切想要扩大市场的需求。
总而言之,自古及今,中国的对外贸易线路都是中国的生命线、补给线,甚至可以说是“血脉线”。因此,虽然中华文明向来以农业发达著称,没有农业也当然不会有中国,但是如果没有商业和外贸,同样不会有中华文明和中国。
贸易可能带来和平也可能触发战争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的新阶段,贸易变得空前重要,贸易与战争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空前紧密。
欧洲列强与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战争与贸易之间的关系都空前紧密。一方面,正如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简?皮特斯祖恩?科恩(Jan Pieterszoon Coen)所言,“我们既不会没有贸易而发动战争,也不会进行没有战争的贸易”COPPOLARO L,MCKENZIE F?A global history of trade and conflict since 1500?Palgrave Macmillan Publisher,2013:1?。战争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不可谓不密切。但是,另一方面,启蒙运动政治哲学家孟德斯鸠1748年写道,“和平是贸易的必然结果”;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其中的观点同孟德斯鸠的观点一致。从此,“贸易促进和平”的观念流行起来。
关于贸易与冲突之间的关系,当今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贸易与冲突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即贸易有利于或促进和平;第二种观点是“依附理论”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经济关系对国家之间关系的影响取决于依赖是否对等;第三种观点认为,不断被扩大的贸易关系增加了冲突的可能性。BARBIER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