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227673
☆ 普利策奖得主揭秘美国司法部门丑闻,2018年金融新闻奖获奖作品
☆ 美国司法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决定了今日美国的政经关系
☆ 美国律师事务所为保护涉案公司高管,不惜发动一场战争
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什么没有银行家被捕入狱?为什么一些企业高管的违法行为能够免受惩罚?普利策奖获奖记者杰西·艾辛格在本书中告诉我们,原因是检察官们害怕起诉他们。
美国政府会特殊“照顾”那些大型医药、汽车、金融公司以及大到不能倒的银行,甚至不惜投入国家资金支持,以避免它们倒闭后掀起更剧烈的连锁反应,对社会整体产生更严重的伤害。因此,对于这些企业贪得无厌、目中无人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司法部门的反应通常显得苍白无力。那些本应负起责任的检察官们,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起诉,或者碍于法律与监管制度的限制不敢行使自己的权力,被形容为加入了“胆小鬼俱乐部”。
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衰败令人沮丧。——《旧金山评论》
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人的影响可以与大萧条、二战相提并论,如果没有这场危机,也就不会有*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也不会有特朗普和特朗普主义。2008年危机*怪异的结果之一就是:那些曾经给金融危机火上浇油甚至是从中渔利的银行家们没有被起诉。本书就是为了解答这个疑问。
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讲述这个故事,当时政府率先提出企业高管,而不仅仅是卑鄙的骗子,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并入狱。他带我们来到华尔街的交易柜台,公司董事会,检察官和联邦调查局特工的办公室,展示了美国司法部从21世纪初到今天的变化:无论是追捕企业罪犯的方式,还是起诉企业高管的意愿和能力,起诉失败、企业游说和诉讼失利。这些变化带来了一个对公司更为友好的美国政府,司法机关有可能失去更多打击公司犯罪的法律武器,即使这种犯罪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毁灭了千万人的生活。
律师、政客、政策制定者、说客在华盛顿的会议厅里施展影响公共决策的高超技巧;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员,为公司高层提供服务的知名白领辩护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两种身份往往无缝衔接;安然丑闻爆发后结成广泛联盟的利益集团今天又重新发动一场围剿战。
所有这一切不禁令人怀疑:职业检察官们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和技术战胜那些屡屡逃脱制裁的大公司?
序 言
01.“没有圣诞节”
02.“猫不捉鼠”
03.白银时代
04.“与你勠力同心的朋友敬上”
05.强烈抵制
06.保罗·佩尔蒂埃的白鲸
07.毕马威毁了他们的职业生命
08.追查美国国际集团
09.没有真相,也没有和解
10.“胜者之城”的法律
11.杰德·拉科夫的激进主义
12.“政府失职”
13.银行家犯罪路上的收费站
14.被弄脏的工作
15.拉科夫的起与落
16.“为它而战”
致 谢
为了写作本书,我查阅了卷帙浩繁的法庭档案、新闻报道、学术文献、政府内部文件、电子邮件以及笔录。我还对数百位各界人士做了长达几百小时的采访。他们包括政府官员(包括现任或时任的检察官、国会工作人员)、金融监管人士、辩护律师、银行家、投资人、企业高管、学者、说客、消费维权人士以及其他人士。
我曾与书中提到的大部分人有过直接对话。对于剩下的那些未曾谋面的人,我也尽量与他们取得联系,请他们讲出自己的见闻经历。这些为我提供信息的人,有很多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他们当中那些曾经担任过检察官的人,现在大多数还是在法律界工作。他们不想让自己的某些公开言论给自己的职业造成损害。为了保护他们,我特意没有指出很多信息的提供者。各篇章信息来源详见本书注释部分。
书中谈话来自于当时的文字记录或是参与者的清晰回忆。我已经尽一切可能地联系了尽量多的在场者(在某个特定会议或某个事件的现场)来确认谈话的内容。书中提到的讲话者的情绪状态,一般是出自于他们自己的说明,也有的是根据当时的文字记录或者是谈话参与者的回忆。读者不要误认为我也参与了这些谈话。
……勇敢而优雅……无畏的记者……艾辛格的书重要而深刻,毫不妥协……
——《华盛顿邮报》
一部引人入胜的金融史,一部不朽的新闻作品……对联邦官僚机构的一流研究。这也是一个宏大的比喻:正义和妥协,过度和不足,无节制,欺骗,贪婪——整个美国的表演。
——《彭博商业周刊》
摧毁金融体系的华尔街巨头们只被轻微削减了奖金,这只会强化“体系”被“操控”的看法——其后果我们再清楚不过了。许多人只想生活在一个公平的世界里。正如艾森格所展示的那样,这个世界并不公平。
——《纽约时报书评》
杰西·艾森格是一名出色的记者。这本书富有启示,令人发狂的同时引人入胜,它利用生动的人物和身临其境的叙述来描绘司法部腐败和惰性的上升。
——布赖恩·伯勒,《门口的野蛮人》作者。
美国司法部就是一个松散联盟,由分设于全美的94个联邦检察官办公室组成。这些办公室各有各的地盘,当家的联邦检察官几乎不受远在华盛顿特区的总部的辖制。这其中,位于曼哈顿岛底端的纽约南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室聚集了全美精明能干的检察官。从这里走出来的精英都乐于证明这一点。
纽约南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室成立于1789年,早于司法部。1790年,该办公室首次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美国历史上的首位联邦检察官指控两名犯罪嫌疑人合谋毁坏一艘双桅帆船并谋杀了船长和一名乘客。法院经过一天时间的审判,做出了有罪判决。该办公室的第二任联邦检察官是当时的纽约市长。如今,南区办公室专门负责查办那些复杂棘手的经济类刑事案件,如商业诈骗案件和那些高发的证券犯罪案件。工作人员戏称纽约南区是“”区。因为对于发生在美国任何一个角落的任何一起经济类案件,该区的联邦检察官办公室都会积极宣布它的司法管辖权,而不把其它那93家联邦检察官办公室放在眼里。
纽约南区的检察官们都出身名校,履历辉煌。他们站在法庭上说“我代表美国政府”,便会赢得人们的信任。然而仅凭这些还不够。想到南区来,他们还需要一点更加私人化的因素,还需要某人(一位法律事务所的合伙人、一位受人尊敬的法官或法学教授)在某地释放出这样的信号:这位检察官候选人能力超群,是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纽约南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室是众多法官和各类法律届巨擘事业起步的摇篮。在他们当中,从政的有纽约市长鲁道夫· 朱利亚尼(Rudolph Giuliani)、众议员查尔斯· 兰格(Charles Rangel)。从这里走出去的亨利· 史汀生(Henry Stimson)做过内阁部长。他曾是威廉· 霍华德· 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富兰克林· 德拉诺· 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和哈利· 杜鲁门(Harry Truman)三任总统的战争部长[1]。迈克尔·木卡西( Michael Mukasey)做过美国司法部长。他们中还出过多位联邦调查局局长(如路易斯· 弗里Louis Freeh)和两位美国法院大法官(费利克斯· 弗兰克福特Felix Frankfurter和翰· 哈兰二世John M. Harlan II)。
2002年1月,乔治· W· 布什(George W. Bush)总统上任伊始,任命詹姆斯· 科米(James Comey)为纽约南区的第58任联邦检察官。科米早年曾在南区办公室工作过。这位老南区人对待检察工作态度向来十分严肃。作为助理检察官,他曾协助当时所服务的检察官在1980年代后期起诉了甘比诺黑手党家族(Gambino Mafia family),在1996年(此时他已经离开南区办公室到了弗吉尼亚联邦检察官办公室)起诉了发生在沙特阿拉伯的霍巴大厦恐怖爆炸案。这次他来南区办公室任职之前,南区的工作人员还担心布什政府会派个政客来。这下他们放心了。这位新长官打算继续保持他的前任玛丽· 乔· 怀特(Mary Jo White)的工作水准。怀特是南区办公室的首位女性联邦检察官,曾在此服务了9年。她恪尽职守,坚决护卫办检察权。在她这种态度的感召下,南区的助理检察官们奔波在位于奔波弗利广场(Foley Square)的纽约南区法院的科林斯式柱廊下,不辞劳苦地为她效力。
2002年科米天办公室,同事们热烈地鼓掌以示欢迎。但他接下的举动不同寻常: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熟悉这个他早前曾工作过几年的办公室,见他不认识的检察官,了解他们正在处理的案件。在结束了长达数月的“倾听之旅”后,科米决定在例会上对办公室刑事处的人做一次讲话。这是他到任后的首次讲话。那晚,例会在位于曼哈顿下城的纽约南区法院(检察官们所谓的老法院)里召开。助理检察官们挤坐在审判厅的旁听席上听他讲话。
这些法律工作者大多二十多岁、三十出头。他们都是美国的精英,从小就用功,也成功。他们曾在有影响力的律师事务所做过暑期实习生,曾给秀的法官做过书记员。几年后,这批与会者当中出了多位明星检察官和大律所的合伙人。其中的普瑞特· 巴拉拉(Preet Bharara)和大卫· 凯利(David Kelley)继怀特和科米之后,都做过南区办公室的联邦检察官;本· 劳斯基(Ben Lawsky)后来成为纽约州金融监管机构的主管,尼尔· 巴罗夫斯基(Neil Barofsky)是2008年经济危机联邦银行救助计划的督查员。罗尼· 艾布拉姆斯(Ronnie Abrams)和理查德· 沙利文(Richard Sullivan)后来做了法官。
南区办公室的这种例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上来先由主管们简要说一下办公室本月有哪些事务。然后他们会报一下的“比赛得分数表” —报一下谁的案子已经审判完,审判的重点是什么,后检方胜诉还是败诉。按照惯例,主持会议的人会对新助理检察官的首场审判特别说明一下。不论这个新手在法庭上是输是赢,这时大家都会为他鼓掌。南区的检察官们说,这种“仪式”真是让他们兴奋得直打激灵。他们成功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