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18616
0-3岁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快、各种潜能开发*为关键的时期,是进行教育*好的时机。根据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生命*初3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独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是宝宝获得智慧的*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在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随着早期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进一步深究,什么是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尤其是家庭早期教育启蒙究竟应该如何开展?父母在早期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做哪些工作?等等,很多人未必清楚。
本书从早期教育的概念、阶段性重点和目标、开展方式以及婴幼儿行为问题等方面入手系统论述早期教育的方方面面,旨在全方位帮助在家庭早期教育启蒙方面有困惑的家长,从而真正帮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目录
准备篇 早期教育概述
早期教育的概念 / 002
什么是早期教育 / 002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 002
0~3岁早期教育的目标和重点 / 006
0~3岁早期教育的目标 / 006
0~3岁早期教育的重点 / 007
0~3岁儿童早期发展规律 / 012
0~3岁运动发展规律 / 012
0~3岁语言发展规律 / 013
0~3岁认知发展规律 / 014
0~3岁情绪发展规律 / 015
第一篇 婴儿早期教育(0~1岁)
第1个月 / 020
第1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020
第1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022
第1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025
第1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028
第2个月 / 031
第2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031
第2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034
第2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036
第2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039
第3个月 / 043
第3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043
第3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045
第3个月认识发展特点与教育 / 048
第3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050
第4个月 / 052
第4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052
第4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054
第4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057
第4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059
第5个月 / 061
第5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061
第5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063
第5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065
第5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067
第6~8个月 / 069
第6~8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069
第6~8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074
第6~8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078
第6~8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080
第9~10个月 / 084
第9~10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084
第9~10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086
第9~10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088
第9~10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090
第11~12个月 / 093
第11~12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093
第11~12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096
第11~12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099
第11~12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101
第二篇 幼儿早期教育(1~3岁)
第13~15个月 / 106
第13~15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106
第13~15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109
第13~15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112
第13~15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113
第16~18个月 / 116
第16~18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116
第16~18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119
第16~18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121
第16~18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123
第19~21个月 / 126
第19~21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126
第19~21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129
第19~21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131
第19~21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133
第22~24个月 / 135
第22~24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135
第22~24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137
第22~24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140
第22~24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142
第25~30个月 / 145
第25~30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145
第25~30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148
第25~30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153
第25~30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154
第31~36个月 / 157
第31~36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 157
第31~36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 160
第31~36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 164
第31~36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 167
第三篇 婴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为什么早期习惯培养会影响孩子一生 / 172
良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 / 173
做孩子的好榜样 / 173
家庭内部的一致性 / 173
鼓励中养成习惯 / 174
过度呵护要不得 / 174
如何培养婴幼儿的饮食习惯 / 175
0~3个月婴儿饮食习惯的培养 / 175
4~6个月婴儿饮食习惯的培养 / 179
7~9个月婴儿饮食习惯的培养 / 180
10~12个月婴儿饮食习惯的培养 / 184
1~2岁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 / 186
2~3岁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 / 189
如何培养婴幼儿的排便习惯 / 193
0~6个月婴儿排便习惯的养成 / 193
7~12个月婴儿排便习惯的养成 / 198
12~18个月幼儿排便习惯的养成 / 199
18~24个月幼儿排便习惯的养成 / 200
2~3岁幼儿排便习惯的养成 / 202
如何培养婴幼儿的睡眠习惯 / 204
0~3个月婴儿睡眠习惯的养成 / 205
4~6个月婴儿睡眠习惯的养成 / 209
7~12个月婴儿睡眠习惯的养成 / 212
1~3岁幼儿睡眠习惯的养成 / 214
第四篇 婴幼儿启蒙教育
儿童启蒙教育概述 / 218
玩具启蒙:让玩具陪孩子长大 / 219
0~6个月视听刺激期的玩具选择 / 221
7~12个月品尝期的玩具选择 / 223
1~2岁探索期的玩具选择 / 226
2~3岁规则期的玩具选择 / 230
玩具应如何收纳与给予 / 232
绘画启蒙:培养孩子从涂鸦开始 / 234
绘画需要五种能力 / 234
涂鸦准备期:0~1岁孩子的绘画启蒙 / 237
无序涂鸦期:1~2岁孩子的绘画启蒙 / 239
控制涂鸦期:2~3岁孩子的绘画启蒙 / 244
0~3岁绘画启蒙常见误区 / 247
阅读启蒙:从0岁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脑” / 249
早期阅读的重要意义 / 249
什么是早期阅读 / 249
早期阅读如何激发大脑思维 / 250
早期阅读对日后学习有什么影响 / 251
早期阅读开始的最佳时间 / 254
亲子共读中常见的错误 / 254
亲子共读的阶段划分 / 256
探索期阅读启蒙的方法 / 256
命名期(看图期)阅读启蒙的方法 / 258
故事期阅读启蒙的方法 / 261
识字期阅读启蒙的方法 / 265
音乐启蒙:用音乐激活孩子的大脑 / 268
音乐启蒙的重要性 / 268
常见的错误的音乐启蒙方法 / 269
如何进行音乐启蒙 / 271
第五篇 家庭关系对婴幼儿的影响
家庭关系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 276
父母关系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278
指责型父母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279
讨好型父母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279
打岔型父母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280
超理智型父母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280
和谐型父母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281
亲子关系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282
与母亲的关系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283
与父亲的关系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284
与父母的关系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285
多子女关系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286
相差3岁以内的两个孩子将有一个玩伴式的成长
过程 / 286
相差3至6岁的两个孩子将有一个榜样式的成长
过程 / 287
相差6至10岁的两个孩子将有一个教练式的成长
过程 / 288
相差10岁以上的两个孩子将有一个家长式的成长
过程 / 289
隔代教养关系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290
隔代教养关系的主要矛盾 / 290
如何做才能让隔代教养做得更好 / 292
前言
新生命的到来为家庭带来喜悦的同时,也带来了责任。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代科学证明,生命最初的1000天,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生命的旅途从受精卵形成就开始了。整个孕期,胎儿通过母体吸收着营养,感受着温暖的羊水环境和母亲心跳、呼吸的声音,身体各个器官和功能的发育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
出生第1年,婴儿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迅速发展,2岁时大脑重量是出生时的3倍。3岁时,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情绪反应,掌握了沟通所需的基本的语言能力。
可以说,0~3岁是孩子感官、动作、语言、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奠基时期。但是,许多年轻父母在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匆匆担起了为人父母的重要角色。做父母需要学习,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新手父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父母如果具备了养育孩子必需的知识,就可以充分利用孕育生命和婴儿出生后头3年重要的发展阶段,给胎儿提供充足而均衡的营养,为婴幼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适宜的外部刺激,帮助孩子充分发展。
父母既要懂得一些常用的护理保健的知识,又要掌握科学喂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心理上的关怀和适宜的亲子活动,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育要建立在对孩子了解的基础上。为人父母,我们要了解孩子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这些行为是自然产生的吗,它们与年龄有什么关系。我们还要了解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或不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这样我们才能在孩子特定的年龄阶段给予适宜的教育。
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我们撰写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南》这本书。
本书的出发点有两个,一个是儿童自身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另一个是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全书分为六篇,首先是准备篇,在这一篇里我们将明确地告诉你什么是早期教育,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早期教育的实施方法。
第一篇和第二篇分别是婴儿早期教育和幼儿早期教育。在这两篇,我们以年龄轴线为分段依据,以发展速度作为划分年龄跨度的依据。在婴儿篇,6个月以前,每一个月为一个阶段;6个月至1岁,分为三个阶段。在幼儿篇,2岁以前,每三个月为一个阶段;2~3岁,每六个月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我们分别从运动、语言、认知、情绪四个维度出发,系统、全面地向家长展示了0~3岁儿童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以及每个阶段的独特之处和家庭早教策略。每一阶段发展的独特之处,就是发展的重点,也是教育的重点。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希望教会家长适时地、适宜地、适度地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重点谈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这三篇从三个角度讲述,每一角度自成一篇,分别是:第三篇重点讲婴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第四篇重点讲婴幼儿的启蒙教育;第五篇重点讲家庭关系对婴幼儿的影响 。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逐月讲解分析儿童在运动、语言、认知、情绪各方面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方法。
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家长掌握客观的育儿理念、科学的育儿方法、系统的育儿知识,从而帮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王书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
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
2020年6月于北京
准备篇
早期教育概述
早期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早期教育
儿童早期发展不等同于早期教育。早期发展强调的是,重视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过程和条件。儿童的生长发育必须经历一系列自然的发育过程,如体格发育、认知发展、能力学习等。
早期教育是创造最好的环境,提供最充分的支持,促进这些过程的实现。如果说环境就是教育,身心成长的自然过程是发展,那么创造环境、提供支持以促进更好的发展就是教育。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喂养、健康保健来增强婴幼儿的体质;我们可以通过环境创设,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婴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关注儿童早期教育具有多重效益,其效益不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不仅是即时的而且是终身的。儿童早期教育在使儿童充分受益的同时还可以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给个体和社会带来高回报。具体理由如下:
一、儿童的发展具有累积性
从儿童发展特点来看,儿童的发展具有累积性,儿童小时候的发展是后期发展的基础。关注儿童的早期发展,越早开始,效果越好。科学的早期教育的结果体现在提高学习成绩,减少少年犯罪,给个人和社会创造较高的经济回报等方面。总之,一个人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早年奠定的基础。
二、早期环境对大脑发展的影响具有长效性
儿童早年环境不仅影响其脑神经细胞数量的激活和联结,而且影响联结的方式。儿童出生后,其神经元有一个“突触发生”的过程,突触的发生形成了神经联系,即神经通路——网络。人的思维靠的就是这些神经联系。神经联系形成后,如果反复被使用,它们就会成为永久的联系;如果很少被使用,这些联系就会逐渐消退,我们称这个过程为“神经修剪”。
在儿童出生后,良好的环境(如健康、营养、照料、刺激以及与他人的互动等)对儿童脑功能的影响将一直延续到青春期。与缺乏良好的早期输入的同龄人相比,有良好的早期输入的儿童在许多方面将显示出早期发展良性的累积效应。
其实,“经验”对儿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经验”,就是“做过的”“吃过的”,比如坐过公共汽车,这就是经验。经历过的就是经验。经验在神经联系中是举足轻重的。在生命的早期,若缺乏适当的刺激,儿童得不到形成神经联系时所需要的经验,很多神经联系将会消失。而丰富的生活环境,可以使儿童获得相应的可促进其发展的经验。
三、婴幼儿良好的情绪行为是健康人格的基础
现在一说到早期教育,家长很容易理解为学知识,比如认字、背唐诗、学外语等。其实,真正影响人一生的,是儿童早期的体格发育和情绪行为发育。
科学研究发现,人自身的许多问题都源于儿童早期。比如小学生的学习问题、大学生的抑郁问题、成人的精神问题以及不良人格等都与婴幼儿时期的教养环境有关系。
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就要给孩子充分的关爱。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爱抚的孩子,很难懂得爱,也不会去爱别人。在没有尊重、没有关怀、没有欢乐的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个性将会扭曲,而且这会进一步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业和事业的发展,以致终生没有幸福感。
四、投资儿童早期教育具有潜在的高回报率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投资儿童早期教育具有潜在的高回报率。美国高瞻佩里(High/Scope Perry)学前项目对有、无早期教育的两组儿童的终身经济产出和各种社会成本进行估算后发现,经过早期教育的儿童投资回报是对照组儿童的7倍。
纵向研究表明,各种对儿童的早期干预都具有长效性,效果体现在儿童不易生病、更好养育,节省了家庭和社会在个体学业、就业上的开支,降低了因失误、吸毒、犯罪等导致的经济损失,避免或延缓了儿童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了终身的经济产出。
五、有助于减少经济和社会上的不平等
关注儿童早期教育可以缩小环境条件好的与环境条件不好的儿童在发展上的距离,减少差异,有助于减少经济和社会上的不平等。事实表明,来自困难家庭的儿童、残疾儿童比其对照组儿童更易从儿童早期教育中获益。因此关注儿童早期发展不仅可能造就超常儿童,更为实用的是可以使普通儿童更聪明,并有助于心智不佳儿童的康复与发展。
关注儿童早期发展,更好地开展早期教育,可以使问题儿童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成为可能。对弱智儿童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以提高他们的发展水平,降低弱智的实际百分数,甚至减少特殊教育的投入。
总之,在全球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个身体、心智、社会和情感发展良好的个体,相比一个这些能力没有得到发展的个体,在各方面都更有机会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在经济上会为家庭、社区和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也指出幼儿教育具有独特的个体和社会发展价值,因为“人类大脑的实际构造是由出生后的经验而不是由遗传所决定的”,“幼儿的早期经验可极大地影响脑部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遗传提供的是基础,生活体验塑造的是精神与灵魂”。所以,早期教育本质上是对大脑潜能的开发,是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0~3岁早期教育的目标和重点
0~3岁早期教育的目标
0~3岁早期教育的核心目标
0~3岁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为了保证最终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一时期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孩子的心理构建和心理拓展,使孩子身体、心理健康地发展,从而为接受进一步的教育打好基础。
0~3岁早期教育的阶段目标
人生每个阶段的变化,都体现在生理、认知和情绪社会化等几个方面。
0~1.5岁是身体和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要保证孩子运动、知觉、智力的发展和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1岁半至3岁是“游戏开始的年龄”,孩子的运动技能日益精细,思维、语言飞速发展,形成了自我意识。这时,我们要教会孩子恰当表达情绪。
父母是早期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因此要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读懂孩子的行为表现,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入园甚至入学做好准备。
0~3岁早期教育的重点
教育建立在对孩子了解的基础上,比如要了解孩子为什么有这样那样的行为,这些行为是自然产生的吗,它们与年龄有什么关系。我们更要了解什么年龄的孩子该有什么样的行为。以年龄特点为依据的环境创设是早期教育的重点。
0~3岁早期教育的内容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发展的模式是生理发展过程、认知发展过程和社会情绪发展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本书将以上三大方面具体划分为四个领域,那就是运动、语言、认知和情绪社会化。认知在婴幼儿时期,主要表现为儿童对无生命的物体的反应。情绪社会化则是儿童对有生命的个体的反应。促进儿童的发展就是要促进儿童运动、语言、认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可以这么说,这些既是早期教育的依据,也是早期教育的基本内容。
运动
营养和睡眠是关乎体格发育的重要因素,运动则是促进体格发育乃至整体发育的重要内容。提高运动技能是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语言
语言包括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两个方面的内容。从一出生的“哭”到咿呀学语,到动作、手势表达,到会说单音字、多音字、简单句,到会说复杂句,这是语言表达的发展过程。识别声音、明白词义、听懂指令等则是语言理解的发展过程。语言的发展与智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
认知
从感觉到知觉到认知,是个体的思维水平发展变化的过程。婴儿从对声音、光亮有感觉,到开始注视床上方悬挂的活动物体并试着去抓握,再到寻找被遮盖起来的物体,甚至学习数数等都反映了认知发展的过程。这一切都是在对实物的反应中获得的。因此,认知的发展,至少在儿童早期,我们视其为对物的反应。
情绪社会化
情绪社会化包括个体与他人关系的变化、情绪和个性的发展,可以说是对人的反应。婴儿以微笑回应母亲的爱抚,小男孩攻击他的玩伴,小女孩对人甜美地一笑,都体现了情绪社会化的发展。情绪社会化的发展,至少在儿童早期,我们视其为对人的反应。
运动、认知、语言和情绪社会化的发展是交互作用的,任何一个行为的出现,都是这些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将每一个方面单独提出,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儿童的行为表现,同时也便于论述和操作。上述的每一方面都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0~3岁各年龄段早期教育的重点
为了便于家长学习与应用,根据年龄越小发展变化越快这一特点,6个月之内的婴儿,我们将每1个月作为一个年龄阶段进行分析;6个月至1岁的婴儿,我们将分3个年龄阶段进行分析;1~2岁的幼儿,我们将每3个月作为一个年龄阶段进行分析;2~3岁的幼儿,我们将每6个月作为一个年龄阶段进行分析。这样算下来,对于0~3岁的婴幼儿,我们将划分为14个年龄阶段进行分析。
每个年龄阶段的内容都是互相衔接的,这样就构成了一个0~3岁婴幼儿发育的完整系统。
每个年龄阶段的动作、语言、对物的反应、对人的反应等这些内容贯穿儿童发展的始终。在不同年龄阶段,这些方面表现出的形式及发展速度可能不同。每一阶段发展的独特之处,就是发展的重点,也是教育的重点。
运动
肢体动作作为儿童发展和教育训练的重点,0~3岁每一年龄阶段的重点分别如下:
1~3个月:从定位到对称是3个月以内婴儿动作发展的重点。
4~6个月:对称和直立是4~6个月婴儿动作发展的重点。
7~9个月:转体和移动是7~9个月婴儿动作发展的重点。
10~12个月:站立和行走是10~12个月婴儿动作发展的重点。
1~2岁:走、蹒跚地跑和力量发展。
2~3岁:各种技能技巧和力量发展。
肢体动作是一条主线,贯穿于儿童发展的始终,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具体的促进任务。
语言
0~3岁婴幼儿时期,每一年龄阶段的听说发展特点和教育重点如下:
0~1岁:语言产生的准备阶段。
0~2个月:反射性发生阶段。
4~6个月:咿呀学语阶段。
9个月:咿呀学语达到高峰。
1岁左右:会叫爸爸、妈妈。
总体来讲,0~1岁是理解语言的准备阶段。
首先是语音知觉。新生儿可以感知语音,1~2个月婴儿能区别语音,3个月婴儿能辨别母亲的声音。
其次是词语理解。8~9个月婴儿开始懂得一些词语;1~1.5岁幼儿,在理解为主的阶段,逐渐能听懂话;1.5~3岁的幼儿,开始表达,开始积极学习说话。
语言能力发展贯穿儿童发展的始终。对小婴儿来说,语言就是日常听说活动。
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很重要。有意地创设环境,让孩子多做听说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可有效地促进语言能力发展。
对于运动和语言的外在表现,我们可以称其为孩子的一般行为。一般行为具体包括身体姿势、位置定位、动作协调、听说活动等。
对物的反应
婴幼儿时期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婴儿对现象的探索。这种探索行为集中在对“物体”的视觉反应上,具体包括空间知觉、大小的概念、几何图形、颜色认知、注意和记忆等。不同年龄阶段发展和教育的重点如下:
1~4个月: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动作配合,主动寻找环境中的刺激,如追视移动的物体、吃手指、抓东西等。
4~8个月:重复自己的动作,使感兴趣的结果持续发生,如不停地碰触悬挂着的小玩具,因为他对小玩具的晃动十分感兴趣;努力寻找被藏起来的物品,发现物体是永存的。
8~12个月: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用小棍去够拿不到的东西。这是真正的智力行为的开始。
12~18个月:通过尝试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不断地尝试着要将小木棍通过小孔插进容器里。
18~24个月:产生了心理表征能力,可用顿悟的方式解决感觉运动问题,如打开盒盖取出东西;绕过障碍物取物等。这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4~36个月:开始发展表象思维,感知觉能力有了提高,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有长足发展。这一阶段可通过图形认知、分类、比较、想象等增强儿童的空间、时间概念。
对物的反应,包含的线索比较多。我们可以通过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梳理。儿童通过对现象的探索,促进了感知觉,认知,时间、空间概念,注意与记忆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物的反应可称为“探索活动”。
对人的反应
婴幼儿时期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在对自我行为以及他人行为的学习和模仿上,如生活自理、情绪管理以及与他人的交往等。良好的行为模仿和学习,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同年龄阶段发展和教育的重点如下:
0~1个月:趋向愉快的刺激,回避不愉快的刺激。
2~3个月:出现社会性微笑,能对成人的面部做出反应。
3~5个月:能用大笑来回应大人的逗乐行为,能将声音与面部表情传达的情绪匹配。
6~8个月:可初步进行情绪调控,出现愤怒、恐惧等情绪,同时出现怕生、依恋和焦虑行为及情绪,把养育者当作探索环境的安全基地。
8~12个月: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有了提高,已会识别情绪,面对滑稽的表情会大笑。
18~24个月:出现更多情绪反应,如羞愧、尴尬、内疚、自豪等;表述情感的词汇迅速发展;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有了提高,知道别人的情绪与自己的情绪可能不同,出现了共情。
24~36个月: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出现占有感和叛逆行为。
情绪发展是与人的交往能力的核心,贯穿儿童发展的始终。人一出生便有了基本的情绪表现。这种情绪表现被称为原始情绪模式。在人的一生中支持其情绪发展,并影响一个人终生的情绪基础是,人的气质和早期回应性反应中安全感的获得。在这一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比如,如何认识和理解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如何表达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是培养良好的人格,促进情绪发展的重要内容。
0~3岁儿童早期发展规律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取决于神经系统发育水平,而神经系统发育水平则会通过基本行为表现出来。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把儿童的行为分为运动、语言、认知和情绪社会化四大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领域。这些领域构成了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全部内容。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婴幼儿早期发展的特点,继而创造适宜婴幼儿生长特点的环境,才能促进婴幼儿更好地发展。
0~3岁运动发展规律
0~3岁婴幼儿的运动,是指他们力图尝试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以便达到某种目的。这里的运动包括俯卧时的抬头,触手心后的抓握,自然而然出现的坐、立、行、跑、跳、摇动、摆弄、拇食指对捏、握笔乱画等。这些运动能力表现在动作的发展上,不仅与婴幼儿整个神经、心理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婴幼儿的这种发展具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客观规律。
1.由首至尾。孩子最先学会的是头部的动作,如抬头、转头,然后是俯撑、翻身、坐和爬等躯干动作,接着是使用手和臂,最后是直立、行走和跑跳等腿部和足部的运动。
2.由近及远。孩子最早发展的是身体中部的动作,如头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有规律的动作,接下来才是手指的精细动作。总之,越远离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迟。
3.由粗到细。孩子一般先学会运动幅度较大的动作,如全身舞动、腿和手臂的大肌肉动作,然后才逐渐掌握手和脚的精细动作,如拍球、使用剪刀、搭积木等。这表明婴幼儿动作发展遵循从最初的整体性、全身性向局部化、专门化过渡的规律。
4.由无意向有意。孩子动作发展的规律不可避免地将服从其心理发展的规律,会从无意向有意发展,即动作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支配,如绘画能力从早期的乱涂乱画,逐渐发展到准确地画点、线,甚至有意识地描摹实物或别人的画。
5.由泛化到集中。孩子出生后的动作发展会从泛化的全身性动作向集中的专门化动作发展。孩子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泛化动作,是笼统的、无规律的。例如,新生儿在受到疼痛刺激以后会哭闹,并伴有全身活动。而在新生儿期后,婴儿的动作逐渐分化,开始向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0~3岁语言发展规律
人的语言发展不是从会说话的那天开始的,儿童自呱呱坠地起便开始学习语言。从出生到1岁半左右的语言学习,为儿童正式的语言运用做好了准备。可以说,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儿童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我们称这一阶段为前言语阶段。
儿童的前言语阶段,是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语音发展核心期。这期间,围绕语言最外在的实际显现——语音,儿童发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即前语音感知能力、前语言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际能力。这三方面能力的获得,使儿童得以进入下一个运用语言去学习和交往的阶段。
在前言语阶段,儿童感知语音的能力是他们获得语言的基础。应当说,正常儿童在这段时间内不仅能够听到声音,而且还能以某种能够帮助自己学习语言的方式去感知语言。除了大量地获得感知语言的经验以外,在出生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儿童学习语言的进程将开启另一个重要阶段——前言语发音。儿童尝试掌握本民族语音的发音能力,是他们为正式使用语言与人交往所做的重要准备。前言语发音是指儿童正式说话之前的各种语音发声,类似于说话之前的语音操练。
3岁前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次序的、有规律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里所指的婴幼儿语言的发展是指婴幼儿对母语的理解和表述能力的发展。母语往往是人们掌握的第一语言。在婴幼儿期,除非有严重的语言学习障碍,一般婴幼儿均能成功地学会母语口语。
婴幼儿语言发展既有普遍性又有差异性,主要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制约。成人要细心观察和了解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状况,制订符合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可促进婴幼儿语言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的教育方案。
成人最好引导婴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给孩子提供讲话的机会,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学习讲话,更要多给孩子鼓励和奖赏,诱导孩子“输出”语言,切忌“包办代替”。
0~3岁认知发展规律
孩子一出生,就要去了解、适应这个陌生的世界。小婴儿阶段,孩子不仅仅有反射动作,还表现出了动作与感觉的协调,比如:当他看见在眼前移动的红球,眼睛就会追随红球移动;当他听到悦耳的或熟悉的声音,就会去寻找。通过感觉器官去发现,通过动作与感觉的协调去寻找,这就是认知的开始。
婴幼儿的感知过程是这样的,先是依靠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去接受刺激、收集信息,然后通过中枢神经将接收到的各种刺激和信息转变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知觉,最后再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将知觉整合成为感知。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完全建立在感知能力长足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婴幼儿用手去摆弄物体、抓握物体,这就是通过触觉去感知、去认识。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与手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密切相关,比如用手触摸看到的物体、使用简单的工具,用手的运动增长经验,用手表达意思,等等。因此强化手的精细动作的训练可以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可以说,个体用手操作事物的能力也是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婴幼儿时期,或者说在神经组织形成时期,感觉刺激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神经通路的发展。
1岁左右的婴幼儿,已经知道使用一些方法去获得想要的物品,也就是说知道了方法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例如他们可以用一根小棍去够用手拿不到的东西。至少在1.5岁时,幼儿已能使用具有自身特点的行为模式来探求外界事物。
此外,成人如果能用语言帮助儿童将他们通过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表达出来,甚至将儿童的各种感官印象联系起来,也可大大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因为将感官获得的经验与语言联系起来,这是内联想的基础,也是儿童将来智力发展的基础。
0~3岁情绪发展规律
0~3岁婴幼儿的情绪问题,是个有趣而神秘的话题。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和哲学家都在为“什么是情绪”争论不休,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会引起我们身体上的变化。例如,害怕的时候,我们的肌肉会紧绷,心跳会加速。而且情绪与我们的想法有关,例如,当我们认为孩子在故意胡闹的时候,我们就会生气;如果我们只是觉得他们很调皮,我们可能还会因为他们的可爱而充满幸福的感觉。
情绪很奇妙,人一出生就具有情绪,每个人都有。
达尔文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些不同的情绪表现,这些情绪表现可以从几种可分辨的脸部表情和行为表现出来,例如兴趣、快乐、惊讶、害怕等。我们在新生儿身上就能看到这些情绪表现,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些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甚至可以称这些情绪模式为原始的情绪模式。有证据显示,全世界的新生儿都具备这些情绪表现,这说明这些情绪模式基本上是全人类与生俱来的。
情绪与行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具有内在性,通过外部形态表现出来,就是行为。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是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如果一个婴幼儿经常吸吮手指,那么他的内心有可能正处于孤独状态。
良好的行为,建立在情绪调控基础之上,其正常发展既与先天遗传有关,又必须在后天与人交往及社会生活中得到培养。如家长对婴儿的需求要给予及时的回应,要教孩子识别人的各种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帮孩子学习一些表达情绪的词汇并试着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孩子良好情绪的培养和情商的提高。
第一篇
婴儿早期教育(0~1岁)
第1个月
第1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发展与规律
新生儿具有无条件反射的能力,如觅食反射、吮吸反射、吞咽反射、握持反射、迈步反射等;出生后几天就可以俯卧,俯卧时有本能的挣扎;半个月时,俯卧时可左右转动头部;到满月时,能在俯卧时稍微抬头。
特点与兴趣
对有声响、色彩鲜艳的玩具感兴趣。
方法与促进
1.0~1个月的新生儿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为了锻炼新生儿头颈部的肌肉,有时可以将新生儿抱起,使头稍稍竖立,或在俯卧位练习抬头和爬的动作。平时,要多给予孩子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但是注意不要影响新生儿的呼吸。
2.让新生儿的生活和运动逐渐有规律,如每天俯卧3~5次,一次1~2分钟。
3.在温度适宜时,可将新生儿的衣服或包被松开,使新生儿的四肢有一些主动的、自由的活动。
4.如新生儿将手伸到嘴里吮吸,不要着急,这是新生儿出于安全的需要,也是新生儿健康的标志。
5.可以将一些能发出柔和声响的玩具或颜色鲜艳的玩具挂在新生儿床头上方,吸引新生儿听和看。要经常更换玩具以及悬挂位置,以锻炼新生儿的注意力。
游戏推荐
游戏一:头儿抬抬
游戏目标:让孩子练习抬头
游戏准备:平坦舒适的床或垫子,能发出声响的小铃铛或其他玩具
游戏过程:将孩子俯卧放好,看护人用声音或小铃铛引逗孩子抬头,如:“宝宝,我是妈妈,我在这儿。”“宝宝,听听,这是小铃铛的声音。”
温馨提示:
1.孩子还小,每次玩的时间要短,1分钟左右为宜。孩子完成后,看护人要抱起孩子亲亲,给予鼓励。
2.做完游戏后可以让孩子仰卧一小会儿,还可帮助孩子活动一下四肢和躯干,使孩子全身得到运动。
游戏二:抓抓握握
游戏目标:刺激、强化孩子的抓握反应
游戏过程:孩子清醒仰卧时,看护人把自己的食指放到孩子的一只手心里,对孩子说:“手指点点,小手握握。”看孩子的反应,孩子握住了,就夸奖孩子:“宝宝的小手真灵活。”如果孩子没握,看护人可以帮助孩子握住自己的手指。
可配合儿歌:
手指点点,小手握握。
抓抓握握,小手灵活。
温馨提示:
1.在孩子情绪愉悦、稳定的时候进行游戏。
2.可以用玩具逗引孩子抓握,以增加孩子玩游戏的兴趣。
第1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发展与规律
胎儿在妈妈体内就可以听辨语音。孕期13周时,胎儿能听到妈妈身体各种器官发出的各种声音,比如血流的声音、心脏跳动的声音等。在孕期第16周时,胎儿能听到妈妈身体外的声音。在孕期第32周时,胎儿能记住听过的音乐。出生后如果听到熟悉的曲子,新生儿会变得很安静。胎儿对声音的辨别与记忆能力为他们出生后学习语言奠定了基础。
新生儿首先能够辨别语音和其他声音。如果周围有人说话或者有其他声音,出生12天的新生儿会用目光注视,如果正在吮吸奶嘴,他们极有可能停下来想听听周围发生了什么。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感知语言了。这也表明他们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了。
不仅如此,新生儿还能辨别不同的语音。出生24天的新生儿能够对男人的声音和女人的声音、抚养者(如父母)的声音和不熟悉的人的声音做出明显不同的反应,他们更喜欢父母的声音。有研究发现,胎儿在母体里就能区分母语和外语,出生后他们更喜欢听母语。
新生儿伴随哭声来到这个世界。哭声是人类最初的语言。此后,他们主要通过哭声来和外界沟通,向爸爸妈妈传达他们饿了、渴了或是有别的不舒服了的生理需求。
特点与兴趣
尽管还不会说话,但是新生儿很喜欢和外界沟通。不足1个月的新生儿,能够用哭声表达他们的各种需要。可以说,哭是新生儿最初的交际手段。当他们听到成人讲话时,他们的头、手、脚、胳膊都会随着成人讲话的语音而变化,这表明他们有和外界沟通的愿望。
新生儿最喜欢听妈妈的声音。当他们哭闹时,听到妈妈的声音,他们很快就能安静下来。如果新生儿正看着妈妈的脸,却听到了其他人的声音,他们会很紧张。只有妈妈的声音和脸庞一致,他们才会表现出平和的状态。
方法与促进
1.新生儿有沟通的意愿,喜欢听妈妈的声音,妈妈应该尽量多地和新生儿讲话。多和新生儿讲话,能够促进他们听觉系统的发展,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语音和词汇。日常生活中,可以给新生儿指认家庭成员、日常用品,在照料新生儿时和他们聊聊爸爸妈妈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宝宝,妈妈现在在给你洗澡。”“宝宝,妈妈给你揉揉小脚。”还可以给新生儿念节奏感强、韵律感强的儿歌,帮他们熟悉语音。
2.爸爸妈妈要及时回应新生儿的哭闹。哭泣是新生儿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手段,用来表达各种需求。新生儿一般通过哭泣吸引成人的关注,获得及时的照料。及时回应能够让新生儿学习到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技能——应答,这是与人正常沟通的基础。所以对于新生儿的哭泣,回应要及时。
游戏推荐
游戏一:看一看,说一说
游戏目标:给孩子语言刺激
游戏过程:看护人把孩子抱起来,和孩子说话,或给孩子唱歌,比如:“你叫什么名字呀?”“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呀?”“现在妈妈抱着你,舒服吗?”看护人要边说边与孩子做眼神交流,观察孩子的反应。也可以念儿歌给孩子听。
可配合儿歌:
小宝宝,张嘴巴,和妈妈,说说话。
小宝宝,眼睛大,看看我,是妈妈。
温馨提示:
1.看护人要多和孩子说话,多做眼神交流。孩子非常专注时,可以多做此类游戏。也可以用伸舌头、噘嘴巴等动作逗引孩子。
2.对孩子的哭闹要及时做出回应。
游戏二:妈妈的脸
游戏目标:对孩子进行及时、反复的视听刺激
游戏过程:在孩子清醒的时候,让他仰卧在床上,看护人和他面对面交流。看护人握住孩子的小手,分别触摸自己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等,同时亲切地告诉孩子相应部位的名称,比如:“这是妈妈的鼻子。”“这是妈妈的眼睛。”交流时注意多和孩子做眼神交流。
温馨提示:
1.和孩子交流时,距离以20~30厘米为宜,太远不便于宝宝视听。宝宝喜欢看人脸,特别是妈妈的笑脸;也喜欢被人抱起来做游戏。
2.看护人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绪,在宝宝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反复玩类似的视听游戏。
第1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发展与规律
胎儿在母体内已经发展出了一定的感觉能力,这些感觉能力为他们出生后感知外部世界奠定了基础。所以,新生儿具有较好的感觉能力。
视觉
视觉是婴幼儿认识世界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出生1个月的新生儿只能看清距离眼睛20厘米左右的物体。妈妈喂奶时,妈妈的面孔与孩子的面孔的距离正好在这个范围之内,因此喂母乳时是孩子与妈妈建立亲密依恋最好的时机。
听觉
孩子出生后不仅能听到声音,还可以区别语言和非语言,区别不同的语音。这是在为以后学习语言做准备。
嗅觉、味觉和触觉
孩子一出生就具有嗅觉、味觉和触觉。他们可以区分自己妈妈的乳汁和其他人的乳汁,天生喜欢甜味。当妈妈的乳头接触到他们的嘴或面颊时,他们会做出觅食和吸吮动作。他们会握住手里的东西。抚摸他们的肚子时,他们会停止哭泣。
注意
新生儿已具备了注意的能力。研究发现,新生儿的注意有偏好,他们更喜欢匀称或规则图形,对人的面孔的注视比对图形的注视时间更长。
记忆
胎儿在5个月左右就有了记忆能力,出生后记忆能力进一步发展。如果爸爸妈妈在孕期经常听某首乐曲,那么这首乐曲在孩子出生后可以安抚其情绪。出生10天左右的新生儿就具有了短时记忆,他们可以记住吃奶的姿势。
新生儿初期的感知能力为他们探索外部世界,进一步发展智力和心理奠定了基础。
特点与兴趣
喜欢被触摸
0~1个月的新生儿有被触摸的需求,如长期不被触摸,会出现食欲不振、智力发育迟缓及行为异常等问题。所以,要常怀抱宝宝,让他感受与亲人紧密相连的安全感,这样他们才会啼哭更少,睡眠更好,体重增加更快,抵抗力更强,智力发育也会明显提前。
视觉偏好
0~1个月的新生儿,已经有了视觉偏爱。他们更喜欢不断变化的、黑白对比强烈的甚至较复杂的图形。当然,他们也偏爱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比如人脸图形,他们甚至会非常专注地观察人脸。
方法与促进
照料者要多给予新生儿丰富的感知觉刺激,以此促进他们的发展。比如:
1.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者可在喂奶、洗澡或换尿布时,用手轻柔地抚摸、拥抱或轻拍新生儿,定时给新生儿做抚触按摩操,让他们身体各个部位都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
2.新生儿清醒时,要给他们穿上宽松的手脚较容易活动的衣物,以使他们的手脚能接受到各种刺激。
3.多给新生儿看一些黑白对比分明、相对复杂的图形。
4.新生儿偏好观察人脸,父母要经常与新生儿面对面交流,以让新生儿多观察父母的脸,从而刺激新生儿视觉神经的发展,发展新生儿的观察力。
第1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发展与规律
情绪的种类
新生儿一出生就具有五种基本情绪,即惊奇、痛苦、厌恶、微笑和兴趣。在出生后的头一个月里,新生儿会通过面部表情和哭、笑来表达这五种情绪。父母的敏感反馈和适时准确地满足新生儿的需要,会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积极情绪。
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种稳定而可控的感觉。有安全感的新生儿将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他们更爱笑,更喜欢与成人互动,父母的养育也更轻松。另外,有安全感的新生儿身体更健康,敢于自由探索,喜欢挑战。
孩子出生头一个月,是妈妈和新生儿建立亲密依恋最好的时间。另外,具有重要心理意义的养育行为是母乳喂养。所以,母亲安心坐月子,用心陪伴,坚持母乳喂养,将是新生儿获得安全感的基础。
气质
新生儿一出生便会显示出独特的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这期间的早期教育要尊重新生儿独特的气质,才可以事半功倍。
特点与兴趣
新生儿会用各种面部表情表达他们的情绪,他们愉快的时候,会自发地笑;惊喜的时候会眨眼睛;痛苦的时候会流泪,甚至会有韵律地啜泣;厌恶的时候嘴角会上场;对某事物感兴趣的时候会表现出想要探究的样子。
新生儿看、听、发出声音和做出动作都是由兴趣激起和指导的。兴趣还支配着感觉与运动之间的协调和运动技能的发展,从而为进一步生长和发育打基础。对什么都缺乏兴趣容易导致严重的智力迟钝或冷漠无情。所以,兴趣的发展对于新生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方法与促进
这是生命开始的第一个月,但新生儿已经具备了很多本领。
1.妈妈在月子里不要跟新生儿分床睡,最好让新生儿睡在自己身边;要坚持母乳喂养;坐姿喂奶相对更安全些。
2.对新生儿的哭声要保持敏感并及时回应,这对新生儿建立安全感十分重要。所谓哭声免疫法,提倡的“哭了不抱,不哭才抱”是不科学的。新生儿哭的时候,一定要陪在他们身边,并尽快缓解他们的痛苦。
3.对于天生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新生儿来说,如果父母可以引导新生儿建立更好的情绪控制机制,那些困难型和缓慢型的新生儿的气质将会有所变化。当然,这个工作需要持续很久,更需要妈妈和其他抚养人有极大的耐心。
第2个月
第2个月运动发展特点与教育
发展与规律
在床上,婴儿可以将头抬高一些;在被抱起时,他们开始能较好地撑起头,但有时头仍然会下垂或倒向另一边;抓握反射消失,出现自觉的抓握动作;可以看见几十厘米远处的较大的物体(移动的物体尤其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以拿东西放进嘴里;偶尔能看见自己的手,手的突然移动有时会吓他们一跳。
特点与兴趣
能够俯卧、举头、竖立头、抬头,喜欢触摸、抓握,喜欢追视移动的物体。
方法与促进
1.抬头练习。婴儿1个月起如果一直坚持练习抬头,满2个月时婴儿可以抬头45度甚至90度。
2.俯卧抬头练习。俯卧时的床面或平面要平坦、舒适。婴儿在俯卧时,要把他的双手放在头的两侧。成人可用一些带声响、色彩鲜艳的玩具在婴儿前方引逗,激发婴儿抬头。游戏时间从30秒起逐渐延长,每天可以玩多次。
3.头竖直练习。在帮助婴儿练习头竖直时,家长一定要将婴儿背部贴住家长的胸部,然后一手扶住婴儿的胸部,一手托住婴儿的臀部,使婴儿面部朝前。一般2个月大的婴儿头可竖直几秒钟甚至1~2分钟。
4.腿部按摩。在婴儿清醒时或洗澡后,家长可以帮助婴儿做腿部按摩,还可用手拉住婴儿的双腿,使之上下、前后活动,这样有利于婴儿运动机能的发展。
5.为了使婴儿尽早适应户外活动,可以时常打开家里的窗或门,作为户外活动的过渡。
6.在户外时,要抱着婴儿或将其放在小车内。当然,最好在天气适宜的时候外出。
游戏推荐
游戏一:看一看,找一找
游戏目标:帮孩子练习抬头
游戏过程:孩子俯卧,看护人手拿可发声的玩具在孩子眼前20~30厘米处摇晃,引逗孩子撑起头看一看,找一找。看护人可以边摇晃玩具边有节奏地念儿歌引逗孩子抬头。
可配合儿歌:
宝宝,听一听,小铃小铃丁零零。
宝宝,看一看,小铃小铃在眼前。
小玩具,我爱你,
抬起头,看看你。
温馨提示:
1.这时,孩子的头能够支撑一会儿,但累了就会倒向一边。看护人要注意,每次游戏时间不要太长,2~3分钟为宜;每天可以进行3~5次。
2.每次游戏结束后,看护人要及时抱起孩子给予鼓励和表扬,也要让孩子及时仰卧休息。
游戏二:我的小手
游戏目标:教孩子认识手,教孩子用手抓握玩具,鼓励孩子用嘴探索和感知事物
游戏过程:看护人伸出自己的手给孩子看:“这是妈妈的手。”然后拿起孩子的手:“这是宝宝的手。”接着,看护人边说儿歌边晃动宝宝的手。之后,看护人把玩具放进孩子一只手里,鼓励孩子抓握。如果孩子做不到,看护人帮助孩子用手握住玩具,同时边说儿歌边左右轻摇,以使玩具发出声响。如果孩子拿玩具往嘴里放,只要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不用阻拦。
可配合儿歌:
我的小手,一左一右。
见面点头,都是朋友。
小手本领大,握住玩具啦,
摇一摇,晃一晃,叮当叮当响。
温馨提示:
1.这个时期,孩子基本是用嘴巴来认识和感知事物的,孩子喜欢将玩具、手指放进嘴里探索,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不用阻拦。
2.双手灵活性的发展需要不断用玩具刺激和逗引,看护人要多给孩子提供可以拿、握、摇晃的玩具。注意鼓励孩子左右手都要尝试。
第2个月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发展与规律
婴儿从第2个月开始,进入了语言的自发声阶段,也就是他们会在睡醒、吃饱、身心舒适的时候,愉快地发出各种声音。但是这个月龄的婴儿,能发出的语音还比较少,也比较简单,只能发出a、ai、e、ei、ou等基本韵母的音;能发出的声母的音就更少了,基本只能发“h”音,有时也会发“m”音。
第2个月的婴儿有了“社会性微笑”。成人逗引他们或是和他们说话,他们会露出微笑,还会用声音或动作和成人“交谈”。这表明第2个月的婴儿已经初步掌握交流的原则,知道要“回应”和自己交谈的人。
特点与兴趣
第2个月左右的婴儿发展出了语音的模仿能力,并乐此不疲。如果周围有人说话,他们会尝试着模仿周围人的发音;即便有些语音他们还没有能力发出,但语调会很类似。
这个月龄的婴儿喜欢和成人互动。成人和他们说话,他们会做出回应,他们非常喜欢和成人进行一来一往的对话互动。
方法与促进
1.用小游戏培养婴儿的听音辨音能力。在婴儿的不同方位拨弄能发声的玩具,让他们追逐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可以提高他们对声音方位的辨别能力。还可以给婴儿播放不同韵律的音乐,并伴随着节奏摇动婴儿,以此培养婴儿的韵律感。经常给婴儿播放音乐,能够刺激其听觉器官,促进大脑发育,提升婴儿的倾听能力,为婴儿学习语言奠定基础。
2.和婴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个阶段的婴儿喜欢模仿成人的发音。和婴儿面对面交流,不仅能够让婴儿听到语音,也能够让婴儿看到成人发出某个语音时的嘴型是怎样的。婴儿因此能够将特定的语音和嘴型联系起来,这有利于他们尽快发音。面对面交流时,可以多给婴儿念儿歌,多次简单重复更有利于他们模仿学习。
游戏推荐
游戏一:说说话吧
游戏目标:激发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增进亲子情感
游戏过程:在孩子清醒的状态下,让孩子仰卧。看护人与孩子面对面,用温柔的目光与孩子交流,还可以拉着孩子的小手说:“你睡醒了,很精神,我给你说首小儿歌吧。”看护人可以边说儿歌边按照一定的节奏抚摸孩子的手,或分别握着孩子的左右手打拍子。
可配合儿歌:
小宝宝,醒来了,
睁开眼睛看见啥?
我是你的妈……妈……
妈妈盼你快长大。
温馨提示:
1.平时要多和孩子聊天、给孩子清唱歌曲。如果孩子十分专注,更要多和孩子玩这类游戏。
2.只要孩子有需要,看护人就要及时关注,如果没有空可以用稍大点儿的声音说:“宝宝,等一等,妈妈马上就来。”让孩子听到你的声音,让他知道有人在关注他。
游戏二:一起来游戏
游戏目标:和孩子进行各种良性互动
游戏过程:在婴儿情绪愉悦的时候,让其仰卧。看护人和婴儿面对面,用亲切的声音与婴儿说话,用慈爱的目光注视他,并引起他的注意;也可以用手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脚,边做这些动作边说:“这是宝宝的小手,两只手,一共10个手指头。”“这是你的小脚,两只小脚,一共10个脚指头。”也可以配合下面的儿歌和宝宝玩游戏。
可配合儿歌:
小宝宝,要说话。
嘟嘟嘴,咿呀呀。
温馨提示:
1.当孩子需要换尿布、需要吃东西的时候,看护人注意要用亲切的话语与孩子交流,边做动作边解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把孩子当成既能听懂又能交流的人。
2.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语速要适当放慢,口型可以适当夸张。如果孩子正看着你的嘴巴,你可以反复说某个词或某句话。
第2个月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发展与规律
视觉
1个月以后的婴儿视力迅速发展。他们逐渐发展出“追视”的能力,如果眼前出现了运动的物体,能够用眼睛追随。仰躺时,眼睛横向可做幅度约90度的追视。
注意
这时,婴儿喜欢看中等复杂的图形。在看复杂图形时,他们更关注图形的局部特征而不是整个图形,比如在看三角形时,他们更关注三角形的角而不是整个三角形。对于一个封闭图形,他们更多注视图形的边缘,而不是图形的内部。他们仍然最喜欢看人脸。
记忆
2个月的婴儿记忆能保持24小时。因为记忆能力增强,他们有了简单的即时模仿能力,比如,对着他们吐舌头,他们就会做出类似的动作。这个月龄的婴儿能认得妈妈,当妈妈爱抚他们时,他们也会以微笑回应妈妈。
特点与兴趣
这个月龄的婴儿依然存在视觉偏好。他们更喜欢注视妈妈的脸、色彩鲜艳的物体、活动的事物等。
2个月左右的婴儿更喜欢复杂的图形,与直线相比,更喜欢曲线和弧线;喜爱同心圆多于非同心圆;喜欢立体图形多于平面图形;爱注视新奇的图形;偏好不规则的图形;与不对称的图形相比,更喜爱对称的图形;开始从只注意图形局部向注意整体发展;开始从只注意图形轮廓向注意图形内部发展。
方法与促进
在这个月龄,婴儿依然是在被动学习。
1.鲜艳的颜色更能够吸引婴儿关注。家中最好多布置一些颜色鲜艳、图案多样的装饰,以吸引婴儿的注意,增加婴儿的视觉刺激。
2.多准备一些颜色鲜艳、形状复杂的玩具。看护者可以把玩具放在婴儿眼睛前方20厘米左右的位置,在摇动玩具的同时,给婴儿讲讲玩具的名称,玩具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也可以把玩具吊在婴儿脸部上方20厘米左右的位置,让婴儿仰卧时能够接触丰富的视觉刺激。
第2个月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
发展与规律
约从第5周开始,婴儿能区分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面孔开始有特别的反应,因此大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第8周时,婴儿会对一张不移动的脸发出持久的微笑。但是,从第5周至约3个半月时,婴儿对人的微笑是没有区别的,无论是对家人还是陌生人都是一样的。
这时的婴儿会表现出愤怒的情绪。饿了、尿不湿没换,他们都会愤怒,会通过哭闹来表达愤怒。
月龄越小,婴儿睡眠的时间越长,但个体的差异性很大。有些婴儿第2个月就可以睡整觉了,有些婴儿可能3岁还不能一夜睡到天亮。
影响婴儿睡眠的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类。外在因素包括饿了、缺钙、太热、肚子胀、穿的尿不湿不舒服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天太兴奋、环境变化频率太快、出牙、身体不舒服等都会影响婴儿睡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大脑神经发育不成熟,不断处于深睡眠和浅睡眠的切换中,无法自我调节入睡等。另外,若妈妈过早断奶,婴儿无法适应,很可能出现四五个月之后的睡眠比两三个月时还差的情况。
特点与兴趣
第2个月的婴儿,不但可以用面部表情表达高兴和愤怒,还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和发出一些声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蹬腿、甩胳膊、发出“da-da”“a-a”的声音回应成人的逗引。他们甚至可以模仿成人吐舌头和咂舌的样子。如果这时候让他们照镜子,他们会表现出惊讶和兴奋的样子。
这个月龄的婴儿最大的兴趣是注视人脸,尤其喜欢看妈妈的正脸,听妈妈讲话。妈妈抱起婴儿轻轻摇晃或喂奶时,他们会发出高兴的声音。他们也开始对语言和外界环境展现出更多的兴趣。
方法与促进
第2个月的婴儿看上去有了更多的生存本领,他们发展出了一种重要的情绪——愤怒——来保护自己和求得关注,而这又会进一步促进婴儿心智的成熟。对于这个月的婴儿,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做法,以促进婴儿正常发展。
1.帮助婴儿养成较规律的睡眠习惯。例如,晚上婴儿醒来后,不要开灯;不要剧烈地走动或抱着婴儿摇晃;给婴儿喂奶;跟婴儿躺在一起,抱紧他,给他安慰,轻轻地发出“嗯……嗯……”的低音来安抚婴儿,帮助他再次进入睡眠。睡眠习惯的养成短则需要3~5个月,长则需要1年左右,所以我们要慢慢发现和调整婴儿的生物钟,循序渐进地帮婴儿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2.多和婴儿微笑。这时的婴儿很喜欢看妈妈或爸爸做鬼脸。我们丰富的面部表情会逗引婴儿哈哈大笑。经常大笑的婴儿,大脑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和血清素,将更少哭闹。
3.抚触是这个年龄段婴儿最好的运动。大量研究表明,经常接受抚触的婴儿生病少,情绪好,感觉灵敏,更有安全感。抚触的操作也很简单,最好是晚上睡觉前,洗完澡,让婴儿躺在床上(不穿衣服);妈妈双手保持一定的温度,去掉戒指和手镯,剪掉长指甲,抹上婴儿油,慢慢按摩婴儿的皮肤。妈妈可以一边按摩,一边面带笑容地跟婴儿说话,唱歌给婴儿听。这是极佳的亲子陪伴。如果你希望有更专业的手法,可以找来相关的书籍学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