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265655
★苏州人的水墨小品
莫名的,书中的文字就氤氲出一幅苏州图画。让人很想去苏州住一段时间。走一走那些街巷和古镇,指尖碰一碰那些粉墙和花窗。
★扎到根子里的岁月醇香
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作者带来的这“吴门一杯酒”带着一种扎到根子里的岁月醇香。过去与现在,诗意与烟火,在这些文字里毫不违和,滋滋有味。
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作者带来的这“吴门一杯酒”带着一种扎到根子里的岁月醇香。他写园林不求面面俱到,拙政园写莲,留园写花,沧浪亭写竹,狮子林写花窗……把*好的那一处放大了,让你看个真真切切。他写山水重在人与景的对话,天平赏红枫,白马涧去洗心,石湖感受“山色空蒙雨亦奇”。他写街巷,意在探寻那些古镇、老街、故居背后的故事,让历史重新变得鲜活。他写昆曲、评弹及琴棋诗酒花各类雅事,既有友人情义,复见赏心乐事。他带你细读这座城中的悠悠时光。
辑 > >
曾是惊鸿照影来
002 栖息苏城
008 拙者爱莲
012 一步一自在
015 作之师
018 迷恋花窗
021 斯园,可濯吾缨
024 夜游惊梦
028 艺圃品茗话尘梦
031 踏雪寻梅
034 山水环秀
037 曲径通园
040 薪火相传
043 园林,为你打开一扇窗
第二辑 >>
远山近水皆有情
048 风月无边
051 西山采茶
054 洗尽铅华是风雅
057 香雪海探梅
060 隐藏的胜迹
063 一片丹心在天平
066 白马涧洗心
069 到植物园和春相伴
072 森林奇幻夜
075 城市山水
078 山色空蒙雨亦奇
081 冷水盘门
084 一座孤寂的桥
087 寻找春天
第三辑 >>
庭院深深深几许
094 老房子
098 古城的气息
101 十年一觉平江梦
105 凭栏一望中
108 在苏博捡拾美与时光
111 烟云散尽是霞晖
114 大地的亲近者
118 雨打江南
123 雪落苏城
126 荡观前
130 一个人的美术馆
134 寻找故乡
第四辑 >>
赏心乐事谁家院
140 梅花三弄
147 兰心有谁知
150 酒盏花枝贫者缘
153 浪漫樱花
156 玉兰花开
159 彩笺寸心
164 心灵驿站
169 忧郁的书店
172 地道的苏帮菜
175 吃茶去
179 饮酒三境
182 青梅一杯岁月好
185 大地上的隐士
188 苏州的月亮
191 吴苑深处
194 如梦昆曲
大地的亲近者
我去过江南的很多古镇,走在被时光打磨的青石板上,看着似乎相似的粉墙黛瓦,听着仿佛雷同的吆喝。怀想曾经富甲一方的商贾在这里贩鬻,曾经营造私家园林的官宦在这里宴宾,曾经投身革命的作家在这里挥斥方遒。那些风花雪月,那些峥嵘岁月,和着眼前的繁华与绮丽,一并淹没在滚滚的人流中。如今,我来到这个古镇,那么朴实,那么纯真。这或许与这里的名人有关。这儿曾经叫甫里,现在叫甪直。三位名人,一位是唐朝“塑圣”杨惠之,一位是唐朝诗人陆龟蒙,一位是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他们活动的场所都在保圣寺一带。我把他们踏过的土地踏了又踏,终于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他们都是大地的亲近者,大地
也丰厚地回报着他们!
“大地所育,终归大地。”一九八八年十二月的一天,离开甪直六十多年的叶圣陶终于魂归故里,叶落归根,长眠于他曾执教过的吴县第五高等小学故址。这位在教育热土上辛勤耕耘的大师,“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九一七年春,二十三岁的叶圣陶应中学时代好友吴宾若、王伯祥的邀请,到甪直任教。任教期间,他与同仁一起办博物馆,书籍、图画、标本、古董等都拿来陈列,还办商店,贩来些书籍和学习用品以及家常用品,业务由学生经管,教师加以监督。师生们还经常一起登台演出,表演话剧。更有创意的是,叶圣陶还开辟了一片农田,取名生生农场,意思是先生学生共同创造和建设,也有一层生生不息的含义。叶圣陶在那里教学生种小麦,种蚕豆,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之心,避免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然而这些竟然也引起了一些家长的不满,造成了“农场风波”,这一切后来都被叶圣陶写入教育小说《倪焕之》里面。
如今,生生农场只是一小片空地。春天的时候,金黄的油菜花显示出夺目的色彩。也许正因为叶圣陶亲近过大地,了解作物们的生长规律,所以他才探究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规律,以至于几十年后,他的很多理论都被中小学语文老师奉为圭臬。
叶圣陶回忆当年的生活,曾有诗句“斗鸭池看残迹在”。唐朝大诗人陆龟蒙,因喜好豢养鸭子而修建斗鸭池。陆龟蒙屡试不中后,对仕途已经心灰意冷,于是便回到故乡甫里。他购田数百亩,屋三十楹,牛十头,还雇了帮工二十多人。由于甫里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涝之害,陆龟蒙因此常面临着饥谨之苦。在这种情况下,陆龟蒙亲自身扛畚箕,手执铁锸,带领帮工,抗洪救灾,保护庄稼免遭水害。他还亲自参加大田劳动,耕田锄草从不间断。平日稍有闲暇,便带着书籍、茶壶、文具、钓具等往来于江湖之上,当时人又称他为“江湖散人”“天随子”。陆龟蒙毕竟是读书人,在田里劳作,也不忘向老农请教这个叫什么名字,那个有什么作用。后来他把犁、耙、碌碡等农具的制作及使用方法都一一记录下来,记成了一本书,叫《耒耜经》。
唐朝著名的诗人太多,大浪淘沙后,后人记得的不多。然而,甫里先生陆龟蒙因其与劳动人民的亲近,而被后人纪念。现在,他的衣冠冢,还有不远处叶圣陶的坟墓,都不会寂寞,陪伴他们的,除了千年的古银杏,还有后人发自内心的缅怀。
如果说陆龟蒙是在泥塘里取得了锋芒与光彩,那么同时代的“塑圣”杨惠之则直接取材泥土,将大地的艺术发挥到极致。保圣寺里现存九尊罗汉塑像,都是杨惠之亲手所塑。他们个个栩栩如生。原先寺里有十八尊罗汉,后来受到风雨侵袭,毁坏了一半,多亏民国时蔡元培、马叙伦、顾颉刚等人的多方努力,才保住了剩余的罗汉塑像。
现在,你若走进保圣寺,可以看到千年前的罗汉泥塑。附近便是斗鸭池遗迹,便是生生农场。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过:“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不仅如此,我觉得大地还赐予人精神精华。就在甪直古镇方圆一百多里的土地上,长出了艺术,长出了文学,长出了教育,它们都如银杏叶般灿烂,美好。所以,我更愿意去那儿走一走,亲近一下那里的土地,聆听一下大师们早已留下的声响。
2.
青梅一杯岁月好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朋友轻啜了一口我自酿的青梅酒,禁不住感慨:“今晚终于又和这酒相逢了。”五年前,我曾次酿制青梅酒,当时曾与这位朋友分享过。
这一次,分享的朋友更多,他们好奇地问我酿制的过程。“红杏初生叶,青梅已缀枝。”家附近有数株梅树,每天我从它们周围路过,见它们花开花落,又见梅子挂满枝头。待到五月初,青梅个头差不多时,便带上工具,躬亲采摘。青梅酸涩,“齿软莫胜酸,弃之曾不惜”,邻人都不屑一顾。我有一友,乃金庭镇人,家种茶树若干,为增茶香,周围遍植梅树。有一年,他挥汗如雨在山上忙碌,采摘了青梅百余斤,挑下山,卖给收购的人,只得九十余元。翌日清晨,他手持柴刀,上山将梅树悉数斫砍。砍完之后,仰天大哭。我理解他的痛苦,采摘时,蚊虫叮咬,树枝刮刺,这等辛苦与劳累,是不得不经历的。幸而,我只用来泡酒,无须换钱。
采来的青梅,清洗,晒干,摆放在阴凉通风处几日,用牙签将果蒂去除。这个时候,便可用来泡酒了。酒是元大昌零拷的优曲,高度。关于用高度还是低度酒浸泡,网上说法不一。听一朋友说,高度酒更能分解青梅里的各种有机成分,便果断选择了52.8°的酒。随青梅一起放入酒缸的,还有老冰糖。冰糖口感更佳,但成本高,售卖的青梅酒一般用普通白砂糖。
五月好日子多,上一次封缸的日期是我与妻的结婚纪念日,这一次提早几日,是妻的生日。那个时候,树枝上的梅子已渐渐发黄,且已经历风雨。“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那样的黄梅,泡在酒里,恐怕一杯,就会让人醉,滴滴都是浓浓的愁啊!
“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孟德、玄德“煮酒论英雄”时在春末,而青梅泡酒,可以品尝,起码需三月之后,这就有点春天播种秋天丰收的味道了。当桂花飘香之际,一席好友相聚。吾等并非英雄,然纵论天下,追忆才子佳人,亦是何等畅快惬意!以往,相聚多饮白酒,讲究“入口柔,一线喉”。然而青梅酒是值得品味的,舌尖碰触酒水,有微微酸涩感;嗅一嗅,一股子清香。朋友们都说赞,有一种说不清的美感。我说,那是春天的味道,那些果子,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没有化肥,没有农药,被春天的阳光照耀,被周边的文化熏陶,这样的酒,可以唤起很多美好的记忆。
友人们鼓掌,继而仔细观察我带来的酒瓶,那是我从景德镇网购的一套四个瓷酒瓶,酒缸里的青梅酒被分装其中。瓶上面分别是“悟、禅、静、道”四个字。刚才打开的瓶,是个“悟”字,背后还书“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有朋友笑说,喝了这酒,咱们就开悟了、豁达了。《神农本草》载:“梅,性味甘平,可入肝、脾、肺、大肠,具收敛生津之益。”青梅酒据说可以解毒、净血、杀菌,还有养颜、防衰老之功效。朋友们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不知今夕何夕。
当然,青梅酒也适合独饮。“阑珊花落后,寂寞酒醒时。”寻一只精致的小酒杯,将琥珀色的青梅酒轻轻倒入,慢慢啜饮,任回忆与酒香四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怀想一段青梅竹马时光,怀想一段“黄鹂啼多芳草远,青梅子重杨花飞”的青春时光,那是关于春日里的另一种美好与忧伤。
网上有一作家,也执着于自酿青梅酒,她言,做梅酒与做人一样,彼此都别辜负。那么,让我们举起酒杯,且听风吟,岁月静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