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2502583
知名姑息治疗专家,生命终点守护者,40年行医经验倾囊相授,6大阶段助你和家人安养zui后的恬静时光。
专业姑息治疗医师,英国姑息治疗开创者凯瑟琳·曼尼克斯40年行医经验与感悟完整集结,让你摆脱对死亡的无知、茫然与恐惧,从容面对人生zui后大考。
帮助家人提高临终生活质量,安然度过人生zui后一段;让照护者摆脱无助与疲惫,获得科学、温暖的指导。热映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同题材故事,深度思考和直面每一个普通人都会面临的终极问题——当死亡随时可能到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爱与珍惜。
每个家庭都避不开的人生困惑、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旅程终点,生命长河里,比长度更重要的是宽度,比开始更重要的是结束,我们无法选择如何来到世间,但可以选择如何恬然离开。在他人的故事中找到自我救赎。
2018年惠康图书奖(Wellcome book prize)入围作品。美国亚马逊高分好评图书。
《好好告别》是曼尼克斯对40多年工作生涯的总结与思考,图书出版后获得了广泛好评并入围了2018年惠康图书奖,更荣获亚马逊86%的五星好评。
思德库研究院院长田兰宁、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发起人,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一方、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组长,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宁晓红、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路桂军联袂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30个临终故事,描述了每个人从容面对人生终点的可能;6件重要的事,描绘出英国知名姑息治疗专家献给每个家庭的必修课;40年行医经验倾囊相授,助你和家人安养zui后的时光。帮助临终者提高临终生活质量,安然度过人生zui后旅程;帮助照护者摆脱无助与疲惫,获得科学、温暖的指导。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了解临终模式、找到合适的告别方式、选择讨论死亡的更佳时机、调整生命的预期,到留下给世界的赠礼、超越生命的局限等6大方面,用30个娓娓道来的感人故事,写出了一本让读者了解缓和医疗与临终关怀的经典之作。
如果你正在陪伴人生临近终点的亲人与朋友、如果你正在从事缓和医疗相关工作,如果你想扩宽自己人生的宽度,提升生命的质量,那这本书有助于你更多了解死亡、更深思考自我、更能无所畏惧,逆风翻盘,笑对人生。
推荐序 / 生命末期的“养尊处优” – I
序言 / 死属于生命,就如生也属于生命 – V
导读 / 如何阅读本书 – IX
01了解临终的模式 – 001
传达坏消息的人 – 003
生命尽头的样子 – 009
虚假的能量 – 017
不宣而至的再见 – 032
最后的守夜 – 044
02找到合适的告别方式 – 053
不是对死亡说“不”,而是对生活说“是” – 055
永远别让我离去 – 063
重启复原力 – 078
不惧怕恐惧感 – 089
03选择讨论死亡的更佳时机 – 101
令人心痛的误解 – 103
说再见需要做好准备 – 111
讨论不可言及的话题 – 119
谁做那个先开口的人 – 129
感受你的每一次呼吸 – 138
父母之爱 – 149
04调整生命的预期 – 163
生命两端有着相似的情形 – 165
“放我走”的一面 – 174
“放我走”的另一面 – 180
旅行的最后一站 – 189
以希望的方式死去 – 200
05留下给世界最后的赠礼 – 215
分享临终计划 – 217
唯一的牵挂 – 227
逝者提供的答案 – 237
告别礼物 – 247
给予离去爱的支持 – 256
06超越生命的局限 – 267
生命边缘的相遇 – 269
身体的痛,心理来治愈 – 275
老年人的个性 – 283
生命的每一天都是礼物 – 293
享受每一个当下 – 305
结语/ 生命终将结束,也终将获得圆满 – 311
专业术语 / – 313
书信模版 / – 321
致谢/ – 325
参考资料和有用的信息/ – 317
生命末期的“养尊处优”
这是一本出自安宁疗护医生的临床陪伴手记,时髦的说法是“叙事医学的生命书写”。作者凯瑟琳·曼尼克斯是一位全科大夫、安宁疗护专家,也是一位认知心理学家,还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该书的基调很特别,聚焦于生命末期的“养尊处优”话题。
在中国人的词语之林里,“养尊处优”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词,但是,安宁疗护(安宁缓和医疗)赋予了它新的意义。无论是在受慢病煎熬的生命末期,还是在深度衰老的弥留期,患者都不再需要生命救助。虽然当今时代的生命支持设备、急救技术足够先进,能够让他们继续苟延残喘,但是这样的生活品质十分低下。于是,这就派生出两大世纪难题,一是生命尽头的人能不能安详离去?他们难以割舍对生命支持系统的眷恋,于是去忍受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但急救成功后,他们很可能就要通过依赖生命支持系统维持毫无质量的植物状态。二是生命和死亡的权利属于谁?尤其对临终或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并忍受巨大痛苦的人来说,他们有没有权利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者选择在何时放弃自己的生命?此时,医生如同攻防战中的将军与士兵,是与疾病血战到底,还是停止无谓的抗争?是不言弃,还是与死神言和?家属也很纠结,救本天经地义,岂能撒手不救?若不救,将于心何忍,于情何堪?
在凯瑟琳看来,人们应该跳出积极与消极的纠结,开辟出第三条道路,那就是“养尊处优”。在医疗技术上,它算不上积极,在人文医疗上,它却积极到家,其核心是着眼于将逝者的尊严与关怀,对往生之途的认知与接纳。“安宁疗护”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追求安宁(安详、安顿),而非安全、安康,工作重心是疗护(照护、介护),而非疗愈、疗效。正是因为工作目的的迁移,它带来了医患双方,乃至整个社会的死亡意识的转变、调整。安宁疗护的干预对象不只是单纯的躯体,而是全人或全身心灵;干预手段不只有喂药、打针、做手术,还有故事和叙事、音乐和戏剧、生命的回顾、人生意义的重建;临床思维也不再胶着于急救技术的介入,而是拓展到生命关怀、个体尊严、生活品质。通俗地讲,安宁疗护就是让那些在慢病末期与深度衰老的人能够“养尊处优”。
经过一段不短的观念纷争和实践探索时期,人们逐渐接纳了安宁疗护的一连串新任务。它不仅包括使用医药、器械控制各种症状,还包括通过沟通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纾解其精神困惑,来调适其社会关系。人们也认同了它的一系列新原则(人文特性凸显):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舒适与尊严,不再以治疗疾病为焦点,接受不可避免的死亡,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
该书的故事很揪心,也很温馨;很扎心,也很温暖。它在教人们如何直面痛苦,尤其是那份衰弱、衰竭、衰亡之苦,还有在生命的尽头,如何豁达地看待生死。人类面对痛苦有三个办法,或解决、或直面(关注、关切、关爱、关怀)、或解构(失意、失落),但不可以漠视、忘却。医生针对患者的躯体痛苦,有一套症状学解决方法:止痛、止咳、止吐、止痒、解痉、平喘、退烧、消肿、消胀、缓解皮肤褥疮、对口腔溃烂进行护理、用营养学改善虚弱的状况等。但这显然不够,还需要针对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进行生命关怀,针对苦别离进行精神抚慰。此时,虽然医生无法疗愈生命,但可以敬佑生命、叩问生命、关爱生命,赋予生命以新的意义。
要真在慢病末期与深度衰老的时刻落实“养尊处优”,实现从症状解决的1.0 模式转变为关怀生命的2.0 模式,有七道长坡要翻过去:
其一,坚信衰竭、向死进程不可逆,干预只能缓解,无法疗愈,与可逆的疾病、通过干预可重现活力、康复心理期许之间存在认知鸿沟。老龄及终末期病理特征为器官、组织、细胞的退化,而不是异化、歧化,主要表现为功能退化、行为退缩、智力蜕变,躯体失序失能、失忆失智,情感意志上失意失落、人格缺失、尊严丢失。现代医学引以为傲的控制病因的“战争模型”、改善功能的替代模型失灵,姑息、安宁缓和医疗模式登场。
其二,知晓疼痛与痛苦之间存在巨大落差,疼痛不是痛苦。1.0 的干预是充分止痛,2.0 的干预从疼痛控制转到痛苦抚慰、痛苦意义的阐释。
其三,疗愈与尊严的目的交映,疗愈不是尊严。1.0 的诉求是追求病因学改善(疗愈),2.0 的诉求是维护患者的生命尊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
其四,把握终末期技术-人文双轨范式与单纯技术干预范式的差别,治疗不是矫正修复,而是关怀照护。1.0 的认知是着眼于矫正与修复的治疗(病因学、发病学、症状学治疗),可以部分矫正、修复失能,但无法矫正与修复失智、失意、失格、失尊严,2.0 的认知是着眼于全人境遇与生活品质的改善,实施全人的关怀、照顾。
其五,熟知终末期身心干预的认知偏倚,心理干预不是心灵抚慰。1.0的行为是心理症状的缓解、负性心理动因的稀释,2.0 的行为是精神性的抚慰、关怀的达成。
其六,洞悉死亡过程与意义的认知偏差,肉身死亡不是全人死亡。1.0的行动是直面死亡危局的预警与解读,2.0 的行动是死亡意义的认知,在拒绝死亡与接纳死亡、控制死亡与过度干预之间保持张力,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豁达地看待生死,缔结爱的遗产。
其七,明了沟通不是交往。1.0 的层级是通过改善语言,增加医患、护患之间沟通的亲和度,2.0 的层级是通过共情训练,拓展医患、护患之间的交往深度与丰富度,融入患者的生活和生命体验,提升生活品质。
凯瑟琳是一位智者,一切慧根都流淌在她的故事里,唯有细读,才能汲取其中的深味。
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2020 年11 月
《好好告别》讲述的是一个看似困难的话题,读起来却充满亲切与和解。作者娓娓道来的日常工作场景,揭示的是每个人都要经历且无法回避的话题:如果需要思考当生命终点临近时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何时是更恰当的时机?如果我们能像好奇未来一样去探究生命的终点这件事,如果关于临终与告别的作品成为放在我们身边书架上的教科书,随时可以探讨,随时可以阅读,这也许就是我们成熟的表现吧。
——田兰宁
思德库研究院院长
《好好告别》一书以30个照顾临终者的故事为主干,专业而生动地揭示和描述了姑息治疗的理念、意义和方法,对于人类如何从容面对临终与死亡富有教益。在老龄化浪潮急速涌来,老龄社会近在咫尺的今天、谨奉“未知生,焉知死”而时常回避死亡话题的国人,是时候直面生死,借姑息治疗、心灵呵护和生前预嘱等方法,来倾力生命关怀、超越生命局限了。
——梁春晓
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发起人,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这是一本出自安宁疗护医生的临床陪伴手记,时髦的说法是“叙事医学的生命书写。”作者凯瑟琳·曼尼克斯是一位全科大夫、安宁疗护专家,也是认知心理学家,还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该书的故事很揪心,也很温馨;很扎心,也很温暖。曼尼克斯是一位智者,一切慧根都流淌在她的故事里,唯有细读,才能汲取其中的深味。
——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跟随凯瑟琳·曼尼克斯这位资深的缓和医疗专家,经历她帮助的一个个真实的临床案例,我被深深地感动并震撼着。缓和医疗就是这样用心地关注和帮助一个完整的人和他的家庭的,这个人的身体、心理、社会与灵性层面都在被细心呵护。《好好告别》里真实细腻的“故事”,适合于缓和医疗专业人员和所有医护人员,也是病友和家人了解该学科的窗口。
——宁晓红
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组长,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国人做任何事情都讲究“善始善终”,但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让生命“善终”。“安宁疗护”主要目的就是“善终”,提倡对治愈性治疗无反应的晚期患者给予积极全面地照顾。希望《好好告别》能让对安宁疗护这一理念还比较陌生的中国读者们对其有所了解,有所认知,有所接受。希望这本书能够拓展每一位读者关于死亡教育的知识半径。
——路桂军
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
曼尼克斯博士从事姑息治疗研究和实践已有30年。在《好好告别》一书中,她分享了自己一生照顾垂危者的美丽故事,并以开放、清晰和理解的态度有力论证了对待死亡的治疗性力量。
保罗·卡拉尼什 Paul Kalanithi
知名神经外科医生,《当呼吸化为空气》作者
死属于生命,就如生也属于生命
我的大半辈子都在陪着人死去,现在竟然还愿意花额外的时间讲述他们的故事,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我希望读者通过阅读书中的这些故事,能够陪伴这一个个行将死去的陌生人。这样的愿望可能看起来多少有些冒昧,然而,这正是本书的创作初衷。
作为一名医生,我很清楚,在遇到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期望。无论面对的是生死、爱、失去,还是重大变故,人们都会以既有的认知框架构建自己的体验。问题是,虽然人们对出生、爱甚至丧亲之类的话题已经有过广泛的讨论,但是对死亡这一话题越来越讳莫如深。由于未来的死亡不可预测,很多人便从电视、电影、小说、社交媒体和新闻等媒介中获得相关线索。这些关于临终和死亡的资讯虽然耸人听闻,却对人们的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旁观周围人的死亡,见得多了,便概括出种种模式,知道如何在生命活力逐渐衰退的情况下过好生活,甚至了解了死亡的进程。
20 世纪下半叶,人们对死亡的上述看法逐渐消失。逐步改善的医疗条件,如出现了抗生素、肾透析和早期化疗之类的新疗法,以及更好的营养、免疫方案和其他科研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患病及治病过程,为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或者至少延缓了疾病的发展过程,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这些进步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病入膏肓的人能够被迅速送往医院治疗,而不是在家等死。人们的预期寿命得以增加,许多生命也因此得到延长。
然而,对于生命的救助,这些备受欢迎的医疗技术的进步也有其局限性,除了能让人们活得“够好”之外,其他一切都没有任何改变。新的临终仪式中加入了技术因素,意味着人们对死亡的抗拒战胜了以往的死亡经验。然而,人终有一死,生命后几天的样子和实际死亡的方式都与往昔无异。与过去那个死亡被认为是不可避免之事的时代相比,今天的人们丧失了对这个过程曾经有过的熟悉感,也丧失了在临终前对亲人说说心里话和保持良好礼节的机会。很多人无法在所爱之人的环绕下、在亲切而熟悉的屋子里死去,而是在救护车、急诊室、重症监护室里死去,维持生命的机器把将死之人和至爱亲朋隔绝开来。
本书记录的都是真实事件。我讲述的都是过去40 年里发生在某个人身上的故事。为了保护故事主人公的隐私,我修改了几乎所有人的姓名和职业,还修改了一些人的性别或种族。因为我的目的是讲故事而不是报告病史,所以我有时候会把几个人的经历改编成一个人的故事,以便描述死亡过程的某些特定方面。很多故事可能让人觉得似曾相识,那是因为,尽管我们闭目塞听,死亡还是不可避免。因此,我的故事与许多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
我主要从事姑息治疗,因此大多数故事将描绘一些有机会接触姑息治疗专家的人。一般来说,接受姑息治疗意味着患者那些令人痛苦的身体症状都得到了良好而合理的控制,情绪问题也得到了关照。姑息治疗并不只是关注死亡过程:在病程的任何阶段,只要患者有需求,他们的身体症状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然而,我接触的患者大多处于生命的后几个月,因此,我们有机会在患者知道自己即将死亡的时候,了解他们特别的生活方式。我希望这些故事传递的正是这部分信息:行将死去的人是如何生活的。
总的来说,我分享给读者的是我的见闻、我在病床边的观感、我在谈话中的角色以及我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本书所有可资借鉴之处都出自故事主人公的馈赠;任何错谬都是我的原因,由我来承担。
人们是时候直面死亡这一话题了,而本书正是我对推进这件事情所做的一点贡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