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78952丛书名: 碎金文丛
完整展示胡适新文学主张,纪念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一百周年。
2019年是”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一百周年。胡适是这个伟大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提出了”文学改良”的主张。本书力图另辟蹊径,从胡适关于新文学的“主张”、其创作新诗的“尝试”及对同时代人的新文学尤其是新诗创作的“评点”三个方面,展示胡适对五四新文学的重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首次编入据胡适手稿发掘的三篇佚文,即《尝试集》第二编初稿本序、《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编选感想和重印《新青年》杂志感言,以期更完整地展示胡适的新文学主张。
主张
文学改良刍议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文学革命运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第十节
逼上粱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
《建设理论集》编选感想
重印《新青年》感言
尝试
《尝试集》序辑
初版自序
初版尝试篇序
《去国集》自序
再版自序
五年八月四日答任叔永书(四版代序一)
尝试篇(四版代序二)
四版自序
第二编初稿本自序
谈谈“胡适之体”的诗
评点
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
评新诗集
(一)康白情的《草儿》
(二)俞平伯的《冬夜》
《蕙的风》序
评《梦家诗集》
《小雨点》序
编后记 陈子善
今年是“五四”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回顾“五四”,当然不能不提到胡适。文学史家夏志清写过一篇《五四三巨人》,认为胡适和周氏兄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重要的三位人物,我认同这个观点。因此,编选一本胡适新文学论述精选集,应视为纪念“五四”百年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本《胡适说新文学》就此应运而生。
胡适关于新文学的论述非常丰富,绝大部分都已收入各种胡适文集和全集,研究者也早编过《胡适学术论集·新文学运动》(姜义华编,1993年中华书局版)等专书。本书力图另辟蹊径,从胡适关于新文学的“主张”、胡适自己创作新诗的“尝试”和胡适对他人“五四”时期新文学尤其是新诗创作的“评点”三个方面,展示胡适对“五四”新文学的重大贡献。
《文学改良刍议》是胡适的成名作,与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一起启新文学运动之端,影响深远。《文学革命运动》是胡适长篇力作《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第十节,之所以只入选这一节,一则限于篇幅,《五十年中国之文学》无法全文照录;二则这一节相对独立;三则入选这一节有先例可援,一九三〇年亚东图书馆版《胡适文选》、一九三四年张若英(阿英)编《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和一九三六年阿英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都入选了这一节。《逼上梁山》是胡适首次详细回忆新文学运动的起因和演进,而《〈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是胡适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新文学运动,以确立新文学运动话语权的重要文献。这些篇章都非选不可。
胡适的《尝试集》是新文学部个人新诗集,亚东图书馆一九二〇年三月初版,同年九月再版,一九二二年二月三版,十月“增订四版”。增订四版成为《尝试集》的定本。胡适为此书初版、再版和增订四版都写了序,不过,再版时未保留初版序,增订四版时也未保留初版和再版序。书中《尝试篇》和《去国集》又另有序,增订四版时对初版《尝试篇》序作了大幅度删改,并移作“代序二”。这次编选把《尝试集》所有序言全部编入。这些长短序言集中在一起颇有规模,从中可以领略胡适“尝试”新诗的思想变迁和探索过程。《谈谈“胡适之体”的诗》虽然是后续的讨论,仍大大有助于了解胡适对新诗一以贯之的基本观点。
作为“五四”新文学的核心人物,胡适《谈新诗》对新诗创作在新文学运动中特殊地位和作用的探讨,以及对康白情《草儿》、俞平伯《冬夜》、汪静之《蕙的风》等早期重要新诗集和陈衡哲小说集《小雨点》的品评,都从文本细读的角度体现了胡适的新文学观,也颇具启发。
特别有必要指出的是,本书还依据手稿编入胡适的三篇集外文。《〈建设理论集〉编选感想》和《重印〈新青年〉感言》两篇虽然短小,只是三言两语,却都言简意赅。《〈尝试集〉第二篇初稿本自序》录自《尝试集》第二稿初稿本,胡适当时弃而未用,今天读来却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这三篇都是首次编入胡适作品集。
胡适与商务印书馆渊源很深,当年其重要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白话文学史》(卷上)、《胡适论学近著》和《胡适留学日记》等,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而今,《胡适说新文学》在“五四”百年纪念之际列入商务“碎金文丛”推出,窃以为正其时也。
希望读者喜欢这本胡适评说新文学的精选本。
是为编后记。
陈子善
己亥年惊蛰于海上梅川书舍
简单说来,我们的中心理论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种“活的文学”,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种“人的文学”。前一个理论是文字工具的革新,后一种是文学内容的革新。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一切理论都可以包括在这两个中心思想的里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