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16764
1. 青年学人从美学、文学及政治哲学视角探究影响中国江湖文化的“义气”元素。
2. 生动还原了《水浒传》、金庸小说、香港电影中的经典英雄形象,勾起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共鸣。
3. 南京大学教授周宪、社科院学部委员赵汀阳等权威专家学者鼎力推荐。
冯庆,生于1987年,重庆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学士、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博士后,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迄今为止,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为诸多网络媒体撰写文化评论。著有《古典与青年》(2019),并参与翻译、汇编译著多部;2015年以来,创办青年网络学术共同体“先进辑刊”,以“思想•制度•传统”为议题,组织策划多次跨学科学术研讨活动;曾获得“《探索与争鸣》青年创新征文一等奖”等学术荣誉。
总序 III
自序 IX
上篇 义气的政治美学
义气江湖:审美经验与民间治理 003
“经权论”视域下的与“江湖”和“义气” 004
管窥古典“义气”观 013
民间审美经验中的“义气”治理结构 027
在现代中国重新发现“义气” 040
军师吴用与梁山聚义 059
军师吴用的政治才能 062
军师吴用的政治形象 068
“军师制”与江湖知识人的经权之辨 074
从韦小宝的“义气”看金庸小说 081
“讲义气”之为“时代精神” 082
“讲义气”与“讲故事” 093
情义盛衰史与香港经验 102
下篇 义气的通俗文化经验史
暴力之上的正义:张彻电影的美学基调 115
暴力之后的抒情:徐克的江湖影像革命 133
义气的“丧服”:香港江湖影像经验史 147
黄霑的“豪情” 163
山河华夏:20 世纪80 年代香港爱国歌曲
追忆 183
“江湖”说唱的文化基因 197
尾 声 义的钟摆 21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