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785020
中国图书奖获得者,知名人类学、神话学学者萧兵积数十年研究成果创作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读本。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推荐阅读。
讲述中华大地上五十六个民族同根同源、多姿多彩的原生神话与传统文化。
八零后知名插画师雪鱼倾力创作数十幅精美插图,巨幅拉页,全彩印制,惊艳呈现。
收录《山海经》等古籍插图、考古资料、民间艺术品等图片,直观呈现中华文明演变传承与各民族传统文化。
神话传说不仅是故事,也是文化之根,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源头。《中华民族神话与传说》的宗旨是“从源头说神话,用故事讲文化”。全书从神话学、人类学的角度,讲述、介绍了中华大地上五十六个民族同根根源、多姿多彩的代表性神话传说及其知识背景;将学术性、民族性和故事性融为一体,整合跨文化与本土知识,相互阐释,互补互证,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在神话传说中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是一部锤炼民族精神、普及传统文化、适合全民阅读的通识读本。
书中原创全彩插图既有敦煌飞天那样西来的潇洒,更保有东方美学固有的形象认知,现代而又不失民族风格,以张扬又内敛的想象力道出了中国古代神话的魅力。同时修复并收录《山海经》等古籍插图、考古资料、民间艺术品等近百幅图片,直观呈现中华文明的演变传承与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前言
“混沌”的解破
盘古分天地(古苗人)
英叭创造世界(傣族)
支格阿龙创造万物(彝族)
司岗里:出葫芦记(佤族)
夸父盗火(华夏—汉人)
羌族取火者:猴子冉必娃(羌族)
共工头触不周山(华夏—汉人)
阿丹寻火种(回族)
女娲补天(华夏—汉人)
密洛陀(瑶族)
天公地母创建世界(阿昌族)
小英雄分日月(高山族)
日食和月食(朝鲜族)
地震的由来(布朗族)
后羿射日(古夷人)
倒霉的河伯(古夷人)
嫦娥奔月(古夷人)
英雄之死(古夷人)
杜朝选杀怪成婚(白族)
段赤城杀蟒(白族)
精卫填海(古羌人)
愚公移山(华夏—汉人)
李冰斗江神(华夏—汉人)
退位神与青年英雄(拉祜族)
粮种是哪里来的(藏族)
泼水节(傣族)
坚美仔耍外公(瑶族)
人变猴子(傈傈族)
白云格格(满族)
黄帝真面(华夏—汉人)
最早的“气候战”(华夏—汉人)
蚩尤,苗人的英雄(古苗人)
龙图腾与黄帝族(华夏—汉人)
养蚕的嫘祖(古羌人)
炎帝发明农业(古羌人)
从火神到灶神(古羌人)
神农鞭百草(古羌人)
神犬槃瓠(古苗人)
鸟蛋王(古夷人)
凤凰及其原型(古夷人)
太昊与少昊(古夷人)
颛顼:海豚王(古夷人)
尧考验并选择舜(古夷人)
娥皇、女英的喜与悲(古夷人)
鲧盗息壤(华夏—汉人)
大禹治水(华夏—汉人)
治水的动物助手们(华夏—汉人)
涂山氏及其子夏启(华夏—汉人)
防风之死(华夏—汉人)
伏羲与女娲(古苗人)
布伯斗雷公(壮族)
廪君和盐水女神(古巴人)
从人到神到仙的西王母(华夏—汉人)
“三弃三收”的后稷(华夏—汉人)
小朱蒙(古朝鲜人)
神鸟衔果天生儿(满族)
天鹅之爱(哈萨克族)
太阳蛇卵的后代(高山族)
人祖英雄阿巴达克(珞巴族)
沙壹生九龙(古哀牢夷)
竹王(古夜郎)
树生儿(维吾尔族)
狼王子(古突厥族)
格萨尔王的诞生(藏族)
崇仁丽恩抗天帝(纳西族)
熊亲人(鄂温克族)
风姑娘(哈尼族)
白蝙蝠取经记(纳西族)
听懂禽言兽语的小孤儿(哈尼族)
牛郎和织女(汉族)
后记
中华多民族神话资源异常丰富,本书图文并茂呈现其中的精彩华章,老少咸宜,雅俗共赏。一代名家大手笔,不仅开卷有益,而且值得珍藏。
——叶舒宪(中国神话学会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首批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中华民族神话与传说》一书的*特征就是,它是以汉族与非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多民族共同体神话与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的多个民族在历史与文明进程中多方协作与认同的文化传统。
——王倩(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与艺术学双博士后,主要从事神话学与艺术人类学研究)
在《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萧先生为我们讲述了诸多看似单一却又相互勾连的神话故事,涉及到数十个民族。此书既是对中华各民族神话故事的汇集汇编,也是在发掘神话传说中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神话资讯。
——胡建升(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欣学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年近九旬的萧兵,素有“文化怪杰”之称,其著述素以“獭祭鱼式”的丰赡证据和动辄洋洋洒洒百万字而闻名,读其书犹入迷宫探案,有深度但亦有阅读的难度,但又往往柳暗花明。《中华民族神话与传说》在纵横捭阖、“浅入深出”的同时,也将“老学究”充满活力和趣味的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唐启翠(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团队成员)
“黄帝真面(华夏—汉人)
“哇——!”震天动地一般的哭声,把周围的人们吓了一跳。一个皮肤黑里透红的男孩生下来。他一落地,便大喊大叫,好像一位好汉子到这平淡的世界上来了。母亲,据说曾经变成一条长长的龙鱼,又说还变成背部弓起像一座桥的神虫,大家都称她为“有蟜(qiáo)氏”。后来她又生下来一位皮肤微黄的漂亮男孩。这孩子看起来倒还文静,不哭不闹,见人就笑,人见人爱。可没过几天,他突然开口叫了一声“妈妈”,把大家弄傻了。母亲倒是欢喜得不得了,整天捧着,逗他说话。
兄弟俩虽亲近,脾气爱好却几乎相反:哥哥“炎炎”刚强、急躁,敢做敢为,却喜欢摆弄花花草草,有时还把树叶、草根、籽果之类放在嘴里嚼嚼,人家笑他嘴馋,他也不睬,好吃的吞下去,发苦发涩的便吐出来。弟弟“黄黄”好像“老实”一些,一张小嘴甜甜蜜蜜,能说会道,不管生熟,“阿姨”、“叔叔”,“爷爷”、“奶奶”,逢人就叫。他却喜欢各种动物,小狗、小猫、小羊、小牛,不用说了,成天打得火热,滚成一团。小鸟、小虫,似乎也不怕他,他从不欺负、打骂它们,只是静静观看它们怎么找东西吃,吃些什么,玩些什么。那个时候没有“幼儿园”,有蟜氏无可奈何,只好随他们到处“野跑”,只要不出事就行。
龙:黄帝
(上:黄帝,古人的构拟;下:云龙,现代雕塑)
我们既是“炎黄子孙”,又是“龙的传人”。所以,化形为龙、以云为氏的黄帝是我们的传说始祖。包括匈奴在内的南北方兄弟民族也有自认为远裔,崇拜龙,并且以夏人(黄帝直系)为自己的祖先。
有熊氏
(左:人斗熊,汉墓画像石,山东沂南;右:站立的玉熊,六朝,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博物馆)
黄帝号称“有熊氏”。肯定有一支崇拜熊的集团。后来夏人的祖先鲧和禹,都曾化熊。熊会“人立”,做一些类似人的动作。它又是野兽中较罕见的会冬眠的一种,被看做能够“再生”的神兽。
说不要出事,不要出事,却真出事。“黄黄”看起来安静、温顺一些,胆子却不小:居然跟三只小熊玩得有滋有味,滚爬跌打,小熊们只当他是“没有毛的野兽”,母熊看他一副柔软幼小的模样,倒也不会怎么担心;甚至允许他们爬到土穴里,却玩一会儿“捉迷藏”。可有一次,闹得太厉害,“黄黄”不小心撞到小熊敏感的鼻子,小家伙就像吃了大亏似的,哭喊起来。母熊护崽心切,猛地向他扑去,举起巨掌,朝他的脑袋,猛拍下去——如果拍到,“黄黄”就是一团血肉模糊的肉球。远远看到这危境的大人都急坏了,马上发出呐喊,还扔石头,可怎么来得及呀。危急间,只见“黄黄”把身子一“歪”,躲过母熊的巨掌,那厮用力过猛,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实在气不过,翻身又向“黄黄”扑去。“黄黄”赶紧躲到那只小熊身后,它已经不疼痛、不叫喊了。另一只小熊跑过来,挡在“黄黄”前面,护住他。第三只小熊更向母熊扑去,用小爪子抓她、擂她,不让她伤害小朋友。母熊看到孩子们没事,哼哼几声,瞪了“黄黄”一眼,自顾自地找食去了。……周围见到这情景的大人、小孩都惊奇极了,到处传诵这个“奇迹”。慢慢地,大家称长大的黄黄“有熊氏”。有位巫师甚至宣布,他亲眼看到黄黄变成一条小黄龙,就像他们老祖宗的样子,才把母熊“镇”住了。
“黄黄”后来成了“黄帝”,人称“有熊氏”;又说他是轩辕氏,是“黄龙体”。正式的历史书上说,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儿徇齐(略指循规蹈矩),长儿敦敏,成而聪明”(参见《史记?五帝本纪》)。
古代传说中,许多英雄或伟人,都是在母亲怀抱里就会说话——说话,掌握、使用意义分明的音节语言,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一大特征,一大能力,古人看得很重。
佤族“推源”神话《司岗里(葫芦)的传说》,人类从裂开的葫芦中钻出来,还不会说话,所以“不懂得道理”。他们到神那里索取最需要的东西。
神说:“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们的。我只能给你们‘话’。”
人说:“我们要那个东西干什么呢?”
神说:“你们有了‘话’,就能够种田吃饭,成为做‘房柱’的人”。
各种劳动,尤其是盖房子那样需要分工合作的复杂活计,不交流传输信息,就无法指挥、协同,有序运作。
基督教圣经记载,人类掌握了一定知识与文化以后,胆子就大起来,想造一座高塔,能够到达天庭。说干就干,这座“通天塔”(又叫巴比塔,巴比伦塔)越盖越高,看着要直上云端。上帝耶和华急了,这样,“欲与天空试比高”,威胁神的权威。人类本来说的是一种话。上帝让他们说各种话,让各民族各有各的语言,这样,人类之间就无法沟通、交流、协作,“通天塔”也就被半途而废了。
黄帝(或黄帝族)最大的特征,是有许多发明创造,公认民族—人文始祖。黄帝“游侠”。过多搬家,“文化”就不能积累。手提肩挑,或者利用牛马大车,到底不能带很多东西。就像陶器,是农耕集团女性的发明,仰韶或者马家窑的彩陶已极为精美,可是马背带不了多少罈罈罐罐,更不用说用大车装“北京图书馆”了。所以,游牧人跑得很快,演进却很慢,不改革没有出路。“游民”好一些。勤劳而又聪慧的黄帝集团较快找到水土丰美的土地,由半定居而定居,较快地创造与积累自己的文化,越来越强大。后人也就把许多发明、发现都归功于他们,其实并非全都如此。这里只介绍或澄清几样。这里要注意的,有几样重大的发明或引进,确实应该归功于黄帝的“直系”后代:夏人。
(1)“刀耕火种”与简单灌溉
当然不能说游动与“刀耕火种”农业全是炎帝族或黄帝族的发明。但黄帝族较早开始“游耕”,并不完全“靠天吃饭”,可以肯定。《管子?轻重戊篇》:“黄帝之王,童山竭泽。”在那个时代,童山指火烧山原,“竭泽”可能指利用汪塘做简单灌溉。
《初学记》(卷7)说:“黄帝见百物始穿井。”《周易?井卦》释文引《周书》说:“黄帝穿井。”《世本》用之。但《吕氏春秋》、《淮南子》多说夏初的伯益作井。北方地下水太深,挖井极困难。但黄帝利用相对固定的较深的“水洼”做“原初水井”大有可能。
(2)驯化牛马和用车
黄帝有个响亮的称号:轩辕氏。轩指车厢,辕指大杆。所以有的古人就附会说黄帝作(有的说,“轩”指轩冕,一种帽子)。《周易?系辞传》说,黄帝、尧、舜,“服牛乘马,以利天下,引重致远”(载得重拉得远)。可以理解为,较早地驯化牛马,让它们做一些搬运负重的活。“轮车”发明以前,黄帝族使用“拉杆”,“拉橇”等等,为未来做了可贵的准备。真正带轮的车子,尤其是马拉战车,是黄帝“直系”夏人在夏代后期由“西部”引进的。《墨子》、《荀子》和《世本》、《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都说夏人的“车官”(车正)奚仲作车。《山海经?海内经》说:“……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吉光”是西北名马,有的书写作“奚斯”或“鸡斯”,指的是“吉尔吉斯”(Girgis)大草原(及其马名),暗示马拉战车是以它为“中转”,介绍给黄帝族裔,由夏人接受并改造的。
黄帝“游农”,可能使用某种进步运输工具,成为“轮车”的前身。后世因而称赞他们懂得“引重致远”。完成“驯马”可能不大。但是养牛并且利用它驮载一些东西,是有可能的(古籍说,商代先公王亥“服牛”,恐怕晚了一些)。黄帝“游农”,兼营一些牧副业,这是中国农业一大特征,黄帝跟古羌人关系密切,开始驯养牛羊,是合理的(中原仰韶遗址,羊的遗骨很少,他们已会养猪)。所以《史记?五帝本纪》说他“淳化鸟兽虫蛾”,“淳化”指驯化某些野生动物,包括养蚕。
仓颉与文字创造
(左:四只眼睛的仓颉,古人的构拟;右:原始刻划符号/甲骨文/金文)
相传黄帝史官苍颉创造文字。从此人类不做“睁眼瞎”。相反,好像多长了一副眼睛,像太阳那样能够烛照一切,传播有“有文化的光明”。只吓得鬼都“夜哭”。
(3)文字
文字能够把人类的经验与想法记录下来,传留给后人,是“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建设的一大成就。黄帝时期为此做了大量可贵的准备。先秦到初汉的若干古籍说黄帝“史官”苍颉(仓颉)发明文字(参见《世本?作篇》及注)。传说仓颉有四只眼睛(参见纬书《春秋元命苞》等)。不识字等于“睁眼瞎”,创造并且运用文字,就有“文化”而又“光明”;文字就是人类进入我“文明”的一大标志(普通所谓“文明”三要素,指使用金属器,有文字与城市),夸饰一下,就是比普通人多长两只眼睛(黄帝、及其史官苍颉都曾被崇拜为太阳神,如印度大梵天那样有四张面孔或四只眼睛)。
黄帝所处仰韶文化时期,陶器上已有些记事表意的奇特符号,这是文字的前身。目前所见最早标准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之前肯定有长期的“准备”或“尝试”,夏代晚期可能已有简单文字。黄帝族使用某些方法或符号为“记录”,导致文字的发明。《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掌握了文字,人类就跟“神”差不多,鬼都吓得在晚上偷偷地哭。文字提高了生产或生产力。夸大说,就是天上掉“馅饼”。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天雨粟”的进一步铺张。
“历法树”
(上:蓂荚与各种祥瑞,汉武梁祠画像石;左下:彝族的神树,采自彝文经典插图;右下:纳西族祭天神树)
相传黄帝时已开始制定历法。观测天文,制定历法,多属游牧—游民之需要。黄帝正属这个时代。
历法,原初的依据之一,是植物生长周期。西南兄弟民族,也多有“历法树”神话。彝族的“黄神树”,纳西族的“中央”神树(海英宝达树)等,都跟历法相关。
(4)天文历法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能“迎日推荚”(荚,音jiá),指一种可用来占卜的条状草木;有人说,就是“策算”的“策”。《史记?封禅书》就说黄帝得到“神策”,借以“推策迎日”。或说,“荚”或“策”指的是一种有些神秘的“蓍草”(蓍音尸,shī),古人用来占卜,计算太阳的运行;河南淮阳太皞庙庭院里就种植许多蓍草,比别处长得茂盛,群众很尊敬。黄帝长期实行“游农”,跟游牧民族一样要懂得一些日月运行规律,懂得初级的计算,不然容易迷路,更没法种庄稼。
(5)蚕桑丝绸
相传这是黄帝之妻嫘祖发明的。
上面说的都是极为重要的发明创造。虽然按照严格的历史研究,并不是那个时期完全能够做到的事。但是,由于黄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传说祖先,他和他的集团确实在文化上有很大贡献,启发了后代(特别是其“直系”的夏人)完成那些伟大的创树,所以把许多发明发现都归功与他。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常见的事。还有一些群团把自己的功绩都说成是天神的制作或者尝试。黄帝却是人。中国人把自己的伟大祖宗看成“文化英雄”(cultural hero),大发明家和高级工程师,是很可贵的。
司南
(复原的司南,勺与底盘,采自王振铎;左下是司南的模型,右下磁针定向,指南针前身)
指南针是中国人的大发明。此前已有多种“准备”与“试验”。黄帝时代,游牧—游农生活教会了他们一些观察阳光、树木等等识别方向简单而有效的办法。这些导致司南、指针的发明、
黄帝不但耳聪目明,反应敏捷,而且敦厚诚信,循规蹈矩。后代许多书说,黄帝作为一代明君,“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大戴礼?五帝德》),知人善任,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特别是能够放手让政府各个职能、业务部门大胆开展工作,不随便干扰;令行禁止,又不任意折腾,使百姓安居乐业。这,古人叫做“无为而治”。西汉初年,战火初停,百姓困苦,朝廷推行“黄老之学”,用《老子》“虚静无为”哲学加上黄帝诚敬宽缓的政治,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经济自然生长,取得了相对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中国古代的道家、儒家,甚至法家,都很推崇黄帝的“开明统治”。
黄帝“四面”
(上:古人的黄帝造像; 下:《四人四方鼎》,商代晚期,传湖南宁乡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或说即黄帝造型,或说为“四目”蚩尤)
灿烂辉煌的黄帝有四个面孔,象征他像太阳一般向“四方”发射充满热力的光明。古人或说,这表示黄帝的统治或影响,播散四方,无远弗届,无微不至。这又反过来证明,“黄帝”(或作“皇帝”)曾经以传说始祖兼为太阳神。
黄帝还是个大军师家,他跟蚩尤打了一场大战,让中国南北方文化在早期就有了一定的融汇与交流(参看专篇)。
相传黄帝有四张面孔,像太阳一样烛照四方。这表示,黄帝用文、武两手,“抚万民,度四方”(《大戴记?五帝德》),又时使用“外交谈判”,有时推行协商联合,碰到“难啃的骨头”或者“不顺”者,也打上几仗,当然不免威胁利诱,逐渐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以便将来建立“国家”。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诸侯咸(都)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就是说他被推举为“大联盟长”。
像太阳的光、力、热一样,黄帝“东至于海(指黄海、渤海),登丸山,及岱宗(指泰山);西至于空桐(指甘青崆峒山),登鸡头(崆峒山脉高峰);南至于江(长江),登熊(熊山,在湖北)、湘(湖南);北逐荤州(指北方游牧人)……”,这不一定是说他征战行游到这么些地方,而是暗示他征服或联合了许多部落,开发了广大地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更重要的,是指他的文化影响了许多地区或群团,而且随着历史的进展,影响愈来愈大愈持久,最终成了中华名族都承认和敬仰的“共同祖先”。至今,每年传说黄帝生日,海峡两岸各界代表,都在陕西黄帝陵,公祭这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延伸阅读
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三百年以上;如果连传说时代都算上,由黄帝开始,则有五千年左右。再上推《考古学文化》,由山顶洞人旧石器文化算起,则在五万年以上。所谓“蒙古人种”(黄种人),大致也在此时形成。这是中国最大宗的人种(少量白色的高加索人种则主要分布在新疆)。
中华民族的基干是“华夏—汉人”,是由西北方的“夏人”、东方的“夷人”与部分南方“苗人”、部分北方“狄人”长期融合而成的。如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所说:“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做过贡献。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黄帝本来是西北方夏人的传说始祖,炎帝是羌人传说始祖,夏商周“三代”里的夏—周都说自己是黄帝“直系”后裔(华夏本指华山山脉、夏水流域,可是夏系﹝包括炎帝大部﹞与商系融合以后,连商人后代都自称“华夏”,同以“中原”为文化核心区;“汉”则是汉代兴盛后才有的名称)。夏人及其先祖黄帝(集团)都发祥于西北黄土高原,很快东徙南下,进入中原。东部濒海地区,包括部分东北和东南,原住民称为“夷人”,具有高度文明、文字记录明确的商王朝,就是由夷人后裔建立的。夏商大体都已进入“文明”(civilization)时期(传统以金属器具、城市、文字为三大“要素”),疆域广大,影响至巨;再融汇一些南苗、北狄的部众与文化,不但“华夏”形成,就连“中华民族”的雏形都具备了。在他们的“南方”,以长江流域为“主干”、珠江流域等地区为大支,主要活动着“苗人”。而极其广阔绵延的“北方”(包含西北、东北),是以草原、山原或沙原为主体的“游牧文化带”,被笼统地称为“狄人”。一般说,他们只有经济文化形态的类同(骑射猎牧,迁徙无定),人种、历史、活动疆域和文化特色都不怎么一致,有一部分肯定属于中华古族,有一部分却颇有争议(他们常常游动到国境线外,而“国境”历代都不同);但我们千万不要把多数的“狄人”说成“外国”,在特殊场合,具体问题则具体对待。神话、传说跟严格的“历史”不大一样,涉及的文化、族属要宽泛得多。我们尝试用一些“特征”来标识它们,而主要介绍它们的神话传说。
方位 集群 环境 经济生活 始祖 主神 图腾 备注
东 夷人 平原、滨海 农业、畜牧 帝俊 太阳神 鸟
西 夏人 山原 农主牧副 黄帝 太阳神 山神 龙 发祥于西北高原
南 苗人 水原、山原 农业 女娲、伏羲;盘古 葫芦神 犬 蛇
北 狄人 草原、山原 游牧、骑射 草原神 犬马牛羊 具体名称繁多
这些“特征”在各篇里或多或少会有介绍。
黄帝和黄帝一系的功绩与影响,实在太大。不但夏人坚称是其直系后裔;就连继起的夷殷一系都很尊敬黄帝。炎帝本来是起于西北、徙及西南(乃至西域)的羌人的传说始祖,都被说成是黄帝兄弟(所以我们自认为“炎黄子孙”)。严格说,羌人也是“逐水草而居”、迁徙不定的游牧民,部分属于北狄,在创建“游农”和定居农业方面确有贡献,由于跟黄帝及夏周一系通婚、交融,受其标准耕稼文化的影响,便自称农业创世者,“姜嫄”后代的周人,自认为是“黄帝夏人”的后代,他们推翻了殷商,既接受又“掩盖”夷殷“特色”,创造了极其辉煌的“制度思想文献”的文化,孔子便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黄帝于是成为夏周及商的始祖(神)。《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为五帝之首,颛顼(zhuān xū)(高阳氏)本是“东北夷”先祖,却被说成是黄帝之孙;夷殷始祖帝喾被当做黄帝曾孙;同属此系的尧、舜,也被组合进黄帝系统。后来有一些进入或“入主中原”的北狄、南苗领袖,居然也宣称自己是黄帝后代而外迁者。这固然或出政治需要,或因历史层积,或系文化机缘,但是,黄帝终于被当成中华民族的“共祖”却是不争的事实。至今,海峡两岸,长城内外,公认他是咱们的“人文始祖”(意思是,即令血统上不一定都出于黄帝,可在文化上却肯定是“共同祖先”)。这样,把许多发明创造集中在黄帝身上,也就很自然了。
现在简单介绍“黄帝”名称由来。
如上所说,“黄帝”本来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一支强大部落集团的领导人。这个集团发展得非常成功,黄帝有很大贡献,就被华夏汉族当做祖先;随着历史的进展,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我们至今都自称“炎黄子孙”或“炎黄后人”。黄帝还是古人心目中的“文化英雄”,祖先神、太阳神和战神。
为什么叫做“黄帝”呢?首先就因为他的集团发祥在黄土高原。“黄”字的来源,说法很多。比较合理的是“黄色田土及其光辉”,这跟当初“用火烧田”有很大关系。也有人说,“黄”是黄土沾染人身之色。
这个“黄”或“黄土”之色,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关系太大了。中华民族大多数是黄种人(原称“蒙古利亚人种”)。北方黄种人主要发祥在广大的黄土地带。黄土具有一定的自肥力,它的柱状结构便于吸水和保水,当年的黄土是比较肥沃的,炎黄等族在这里创造“旱作农业”,收获不小。只是后来过度开发,管理不当,加上连年战乱,才逐渐贫瘠荒凉起来。
黄帝族开发黄土,尊敬黄土,《史记?五帝本纪》说,“有土德之瑞,﹝土黄色﹞,故称‘黄帝’”。还有专家说,“黄帝”就是“黄地”,是黄土地的人格化。由《周易》开始,古人都说“天玄而地黄”。由于西北或华北常受极北寒流的侵袭,又靠近沙漠,风沙较大,“黄埃散漫风萧索”,天空都灰中带黄。有人说,黄帝跟黄云、黄气、黄土关系很大,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的母亲河之一的“黄河”,便是冲刷黄土而充满泥沙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流入的是“黄海”。连我们死了,都被说成下了“黄泉”。我们祖宗吃的是黄土地出产的“黄米”(粟),“黄豆”,住的是黄土窑洞。被认为跟命运相关的,还有天上星辰运行的“黄道”,好日子叫“黄道吉日”。这样,帝王们就篡夺这个吉祥高贵的颜色为“帝王色”,黄袍加身,黄金饰冠,黄履接地……平民用了黄色,就是大逆不道,要判死刑的。
“黄”,不是“极端”的“白”或者“黑”,被看做“中和”之色。在后起的“五行”学说里,“土”与“黄”都居“中”。我们的祖国至今还叫“中国”。“中庸”与“中和”是古代中国有代表性的哲学、美学思想。所以,汉代的《白虎通义》说:“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万世长存,故称‘黄帝’也”。
至于“帝”,最初并不是“帝王”的意思。甲骨文中,“帝”是放在木架子上的三角形▽,这本来指“女性三角区”,表示对繁殖力量的崇拜;暗指“大母神”,后来借用为“大神”或“祖先(神)”。“黄帝”就是黄土地上黄种人的老祖宗,始祖神。
相传,五千年前,黄帝及其集团就在黄土地带上征战、生活、耕作。我们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根据就主要是这一点。这个时候,大致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一支以彩陶为重要特征的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考古学规矩,某支文化在某地发现,就以该地命名)。这个时期,或其前后,中国的主干已进入农耕时代(有人说,黄帝族发明农业,创造“甘肃仰韶文化”或马家窑文化,这有待讨论)。《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艺五种”,意思是说开始了五谷的种植。却又说他“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有人就说他们还属于“游牧文化”,逐水草而居。其实较可能是“游农”。农业,开始是“刀耕火种”,用火烧掉草木,以便开发农田,利用草木灰做肥料。这样,就得“撂荒”,就得“休耕”,地力用尽,便换个地方再“艺五种”,不断搬迁,“游农”而“轮耕”。还得自我武装,预防外人来抢种子,抢收成,抢妇孺,必须“以师兵为营卫”。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