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1158563
◎用“截拳道”的方式认识李小龙。
呈现在本书中的138封信札,在今天看来,乃是李小龙写给你我每一位正在翻阅它们的读者。因为,读他的亲笔书信,是认识他的*精简直接的方式,恰如他的截拳道所揭示的真理一般。
◎生平重要信件悉数收入。
在李小龙人生的几次重要节点,他都选择借书信向朋友袒露真心真意。其中,1962年9月致曹敏儿、1969年1月4日致张卓庆、1972年8月12日致水户上原、1972年11月致麒麟,这四封信堪称李小龙的微型自传,读来让人深思和激赏。
◎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并存。
这些信札中,一是保存了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思考过程,二是有诸多好莱坞与港片的幕后故事;三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华人、美国亚裔群体的生活场景和奋斗经历;四是使站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上的李小龙更加形象立体,他的思考与创造对今天的世界仍有借鉴意义。
◎李小龙,永远的榜样。
一个谦虚、好学、开放的人,一个致力于追求生命真谛的人,当他了解李小龙愈多,自然会愈加肃然起敬。对于李小龙,我们知道的远远不够,而这本书可以帮助你至少不会错过他。
这本信札集记载了李小龙从赴美国求学到在香港逝世之间的十五年珍贵时光。在这些寄给家人、师长、朋友、弟子、同行和影迷的信札中,李小龙毫无保留地袒露了他真诚的灵魂。通过他的亲笔,我们得以领略一代传奇巨星光环背后那兴味盎然的普通人生活,以及他那充满个性的奋斗历程。
李小龙短暂的生命是一个人努力追求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的绝佳典范,功夫、表演和生命就是他的探索工具,也是这些信札的主题。翻阅这些信札,我们仿佛踏上了一趟“龙之旅”,在沿途每一个重要关口,我们都将拨开纷纭迷雾,目睹那些曾被掩盖的鳞爪痕迹,了解这个人怎样活过了一生!
前言 / 1
序言 / 5
部分 探索美国
(1958 — 1963 年)/ 1
第二部分 从功夫到《青蜂侠》
(1964 — 1966 年)/ 23
第三部分 截拳道与培养旷达精神的艺术
(1967 — 1970 年)/ 91
第四部分 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1971 — 1972 年)/ 171
第五部分 后一年
(1973 年)/ 217
李小龙生平年表 / 235
致谢 / 239
出版后记 / 241
“祸兮福所倚。”小龙在给朋友兼同僚李俊九的一封信中写过这句话。真正的挑战是要耐心等待幸福机遇的一步步靠近,并且在其眷顾于己时欣然领会。
碍于无力支付高昂的长途电话费,小龙的书信史长达十五年之久,而在这十五年里,他笔下的这种“灾祸”经常伴他左右。差不多及至他生命的后一年,小龙依然习惯性地给家人、朋友和同行去信,在信中与他们交流思想和情感,而今看来,这些信又何尝不是一种福祉!由此,我们无须借助模糊的对话回忆去了解他,我们手握着这个一生致力于自我表达的人的亲笔信札。在电影里,小龙以“武术”向这个世界表达自我。而在这些信件里,小龙毫无保留地袒露了他真诚的灵魂,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他私下能言善辩的性格。
而我引以为幸的一点是自己曾收到过小龙那么多的来自书信中的肺腑之言。每当我重温他的书信,一波波回忆的浪潮便席卷而来,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到决定命运的人生大事。小龙在信里对家庭生活多有着墨——小事居多,例如谁来照顾狗狗,航班什么时候抵达;其间也穿插了些许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大事,例如孩子的降生、亲人的辞世。大抵也和大多数人的生活无甚区别,但在这些信中尤有一点与众不同——实现梦想的典范。
阅读小龙的信札,你要从中寻找的重要的一样东西便是他逐梦的典范。小龙艺术性表达的核心主旨是什么?你能如蝶变般去粗取精,从小龙笔下点出这一主旨吗?你能看到它舒展双翼、凌空飞远了吗?这一主旨也许现在有了新的形式,但当它停在人类进步的高阶上休憩时,你能近距离地观察它吗?理性地计划——履行——达成。这就是小龙。这就是他实现梦想的方式。
还是用小龙自己的话来说吧,我从他的书信里摘取了一些他所阐释的典范和中心思想:
- 功夫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武道影响了我性格和思想的形成。
- 我的计划和奋斗的目标是找到生命的真谛——内心的平静。
- 不要把精力浪费在焦思苦虑或消极的念头上。
- 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对一个人的心灵造成了何种影响。只有灰心丧气之人,
才会彻底落败。
- 我珍视的是品质:以负责任的态度和一流的技艺竭力做到好。
- 千锤百炼的身躯,加上坚信“我能行”的信念。
- 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会如何应对。
后一条已成了我的人生信条,尤其是在我悲痛欲绝之时。生活时好时坏。但正是我们在应对这些美好与不那么美好时所做的选择,终决定了我们各自的性情。
人生几乎就是一种选择,选择如何应对发生之事。仔细看看小龙的人生选择,看看他做出那些选择的过程。请记住,这些信只不过是他内在智慧的冰山一角罢了。“李小龙图书馆”丛书的其他书还集结了他的散文、笔记、谈话录、采访稿,完整地呈现了一位享年三十二岁就已高度成熟之人。
“如能善加利用,生命已足够悠长。”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曾如是写道。毋庸置疑,小龙深知如何善用他那短暂的一生,而至于他的一生能否称得上“悠长”,并非你我能盖棺定论之事。
琳达·李·卡德韦尔
阅读小龙的信札,你要从中寻找的*重要的一样东西便是他逐梦的典范……理性地计划——履行——达成。这就是小龙。这就是他实现梦想的方式。——琳达·李·卡德韦尔
这些信札集中揭示了李小龙生命中的崇高品质——凡事力争做到*好,绝不退而求其次。他的一生彰显了一种日求精进、陶冶情操、为人正派、重视人际、逆水行舟、精神境界强韧超凡的人生哲学。*后,李小龙的书信还反映出了“爱、和睦与兄弟情”的人生理念,而这也恰是他经常书于信末的衷心祝福。——约翰·里特
战士的方式不仅用于战斗,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实践。无论是生活还是体育,他教会我们做好准备,面对挑战,走向成功。——贾巴尔
他每时每刻都处在压力之下,醉心于使自己变得完美,下决心要达到个人目标。——成龙
李小龙刚开始拍电影时,我们中国人在外国*没有现在这么让人尊重,所以我是以一个中国人的态度去奉他为偶像的。——甄子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