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13236333
本书主要介绍了一种流行于美国社会的文化现象——犬类动物救援行动。作者以对美国特定犬类救援组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特定犬类救援组织的起源、发展历程、文化背景、哲学意义等宏观层面的探讨以及女性在这一救援组织中的优势、对于被污名化的狗狗的救援、社交媒体在救援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等微观层面的话题。但这本书也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狗的书,作者在研究品种狗救援的过程中包含这关于“同情”的讨论,这也在改变着人与狗的关系,即让狗从人类的陪伴宠物转变为人类的家庭成员。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等国家都经历了深刻的文化和社会变迁,关于动物权利的讨论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从宠物到家人:狗的关爱与救援》一书中,作者提出的“同情话语”扭转了一度被社会主流鄙视的待人接物的观念。这种“文化转变”也影响了大家对待动物的方式。以狗为例,越来越多的宠物狗已经从“人类的同伴”变成了“家庭成员”。这种态度和行为的转变促成了一类新机构的诞生,那就是特定犬类救援组织。从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开始,特定犬类组织在全美各地大量涌现。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变化还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政治和道德观念造成了影响。
序言
章:什么是犬类救援组织
第二章:女性——犬类救援组织的中流砥柱
第三章:美国各地纯种犬注册情况(1960~2009)
第四章:金毛寻回犬救援组织的案例研究
第五章:犬类救援组织的区域特征
第六章:救援组织的外部关系
第七章:外联,网络和物资
第八章:金毛寻回犬与拉布拉多寻回犬
第九章:灵缇犬救援组织特例研究
第十章:从比特犬类救援行动看人类同情心的变化
结语
附录A 密歇根救援行动调查数据
附录B 受访者名单
索引
丰富的灵感是创作一本好书的关键。历经多年的酝酿、停滞和修订,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好书才得以问世。回想创作之初,那时的我实在难以想象这本书出版的情状。20世纪80年代末,两件毫不相干的小事成了本书的创作灵感:件事与我当时的女友和一条金毛寻回犬有关。1987年,我在《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上看到一则广告,购买了一只金毛。在那之前的一两年,我十分喜爱一条名叫萨沙的金毛寻回犬。萨沙性格活泼,是我在哈佛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的同事饲养的爱犬。那时候的我从未养过狗,家里也没有喜欢狗或者其他小动物的人。再加上当时的我经常出差,没有办法照顾小狗,所以一直没有养。可我无法忽视我对萨沙的喜爱。每天在办公室见到它,我的嘴角总是不自主地上扬,抚摸它总能让我感到心情愉悦。长此以往,我在萨沙身上投入时间越来越长,我甚至还带着它在校园里散步。我真想把它带回家!终,我说服了女友,并且在没做任何功课、没有深思熟虑、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联系了登广告的人,购买了一条金毛寻回幼犬。当时的想法很天真,只是单纯地想“拥有”一条小狗。对于纯种犬养殖场、养殖人员还有与养狗相关的知识,我和女友一无所知。某个星期六的下午,在去电影院的途中,我们顺道接回了那条小金毛。我给它起名为亚沙,因为这是我能想到的与萨沙发音相近的名字。再者,小提琴大师亚沙•海菲兹是我和女友共同的偶像。后来,我们决定放弃看电影的计划。回想起来,那是我在这场令人遗憾的回忆中做出的个尚且算作负责任的行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