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7947073
《诗经》
1、随文注音,305首全篇无障碍阅读。
2、收录日本细井徇203幅唯美插图,读诗多识草木鸟兽之名。
3、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每诗题解,助你领略诗之原义。
4、的国学启蒙读物,阅读收藏馈赠之佳品。
两千多年来,这些富于生活气息的诗句,向我们说着日常的欢喜和忧伤。
本版《诗经》回归”诗”之本质,一部可诵、可赏、易解的唯美古诗集。
《楚辞》
楚辞(全二册)全注释,注音插图版,诗画同赏。
1.随文注音、全注释,无障碍阅读。
2.骆玉明全新解注,助你领略诗之原意。
3.傅抱石精美楚辞图集、仇英珍品,诗画同赏。
4.的国学启蒙读物,阅读收藏馈赠之佳品。
中国美文学的源头,深刻影响中华两千多年文学史。
告别艰涩,易读易赏。可诵、可解、可赏。
两千多年来,这些奇幻华丽又富于激情的文字,照耀着东方文明的夜空。
《诗经》
”关于版本:
以《毛诗正义》为底本,辅以其它版本全新精校。收录全305篇。
”文字部分:
生僻字、多音字、假借字即时注音,通畅诵读。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解注,每诗题解。
注释求简求全,综合历代名家见解而取其优。保留重要异说,提供不同视角的解读。
”插图部分:
录日本江户时代细井徇《诗经名物图》全图二百余幅。
插图对应相关诗篇,并结合现代生物学对插图物种作简介说明。
《楚辞》
楚辞是中华美文学的源头,中国shou部有作者的诗集。
也是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典籍。
直接影响司马迁,贾谊,李白,杜甫等后世名家的精神气质与文学创作。
《楚辞》的出现弥补了《诗经》问世300多年后诗坛的空白。
鲁迅评价楚辞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更在《诗经》之上。
《楚辞》中的名句代代相传,是砥砺历代文人德行的金石,是取名的宝典。
屈原的作品《离骚》开骚体诗先河,在楚辞中代表性,由此后世将《楚辞》与《诗经》并称”风骚”。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shou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坚毅执着、怀抱信仰,不肯奴颜媚骨变心从俗的高贵的精神品质是后世无数文人士子的精神楷模。
《诗经》
《后记》
骆玉明
这是我和果麦一些年轻朋友合作的一个《诗经》读本。虽然作为策划者这些朋友没有在书上署名,但他们做了不少工作。
这个读本的设想,就是满足当今普通读者诵读欣赏的需求,希望它读起来比较轻松,容易理解,又富于美感。《诗经》本就是一部歌谣的集子,虽然有些作品比较庄重,但大多数是富于生活气息的,向我们说着日常的欢喜与忧伤。
在文本处理上,这个本子采用随文注音的方式,让所有的读者都能即时诵读。所谓”读书”,本质的需求就是能够读吧。然后每首诗都有题解,让读者明白诗篇的主旨。注释从简,但也求全,并适当保留重要的异说,为读者提供不同视角的解读。同时也不再直译,以免破坏原诗中优美的意境。
二百余幅精美插图则能实现”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目的。
以前我在一个进修班上讲过”《诗经》与中国文化传统”这样一个题目,现在就把讲演纪录加以简化,作为对《诗经》这部书的介绍。它并不全面,但阐述了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
一、《诗经》概况及性质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现存三百零五篇。原名《诗》,后来成为儒家经典,被称为《诗经》。
对于《诗经》的性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阐述:
一是《诗经》收录了我国现存古老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正源,也是中国文学的总源头。从这一点上来说,它对我们民族文化有非常高的意义,这本书里,我们能体会我们先人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情感特征。
其次,在后来的两千多年里,它又是儒家的经典,从儒家的立场上来看,理想的政治、理想的社会,以及君子应该具有的修养是什么样子,可以通过《诗经》来认识。儒者为了宣扬他们主张的政治理想和伦理哲学,会对《诗经》的作品加上额外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一定是《诗经》本义,而是儒学家们会把他们认为重要的内容加入到《诗经》中,借阐发经典来宣扬他们的主张。因此,儒家的解经之说会跟《诗经》原义发生偏离。但不管怎样,《诗经》作为儒家经典,承载了很重要的文化讯息。
再进一步说,《诗经》也不仅仅是儒家的经典,因为它产生的年代远远早于儒家发展成为一个学派的时候。如果把孔子当作儒家创始人,他就是用《诗经》作教材教育学生,对孔子来说,《诗经》已经是很古老的东西了,这些诗当然不可能按照儒家的思想学说来形成。所以从第三个层面说,它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元典”。
”元典”就是一个民族在它的文化特征形成的时期出现的具有标志性的经典,可能这些元典本身非常简单,但后人在学习、阐释、研究这些书时会不断加入一些内容,实际上就是把本民族的核心价值灌注在一些经典当中,这就成为塑造一个民族的文化面貌,塑造一个民族精神和灵魂的东西。因此它体现着一个民族文化基本的价值观、人生态度,或者说关于民族文化一些重要的特质。元典影响了一个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具有特别崇高的价值。所以我们不能将《诗经》与一般的诗歌总集等同而论。只有从这个角度去认识《诗经》,才能把它的意义和价值看清楚。
二、《诗经》的用途及文化特点
《诗经》收录的这些诗,来源和应用场所各有不同。比如《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雅》的成分就比较复杂一点,它既有宗庙祭祀的乐歌,也有在高层政治场合,比如君主会见群臣这种场合时使用的一种具有礼仪性质的诗歌,也有普通的歌谣。”雅”这个概念本来是一个地名,指西周的王畿,就是都城和都城周围的地区,这样的地方叫做雅。在这个地方产生的诗歌统称为《雅》。那么《大雅》《小雅》可能在用途和音乐特征上有些不同吧;至于《风》就是各个地区的歌谣,《风》里面的作品,民间性会比较强一点。
《诗经》里的作品,在古代都是可以歌唱的,简单来说都是古代的歌词。可以诵,可以唱,可以配舞蹈。是不是三百篇都可以配舞蹈,现代学者的看法不一,但是这三百零五篇的诗歌在古代和音乐舞蹈的关系都非常密切。
这些诗,在古代大体上有三个用途:一是各种礼仪以及各种祭祀场合专用的一些乐歌,如祭祖先、祭神,丰收之后祭天等一类活动,或者是一些重要的政治场合,如朝会之类专门典礼上使用的诗歌,这种诗歌当然都是属于社会上层的。其二,另有相当一部分诗歌是社会统治阶级当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他们对于社会问题及政治问题所表达的一种看法,对于社会政治的不满或对君主的不满,可以通过诗歌表现出来,这种诗歌具有政治批评的性质。第三,则是娱乐性的诗歌,所谓娱乐性的诗歌就是表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抒发感情,这类诗歌在《诗经》中占据大多数的篇幅。
后来《诗经》又渐渐成为贵族教育当中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是贵族人士必须具有的文化素养。如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不学《诗经》就不会用典雅的方式来说话,就不能很好地管理政务。作为一个外交使者,也必须懂得《诗经》。再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是说通过读《诗经》能触发人的感动,可以了解社会,可以使人相互亲近,可以用来进行政治批评,懂得怎样对待长辈,如何对待君主,还可以认识、关注大自然的各种生物。
简化来看,孔子说读《诗经》的主要作用,大概有三方面:一是把它当作语文课本来看,学会高雅的语言;二是把它当作政治和道德性的教材;三是可以增长自然知识,就是当作自然教材来用。
在孔子看来,《诗经》具有一种庄重文雅的情调,有利于人的修养。确实,我们读《诗经》也能感受到,它的情绪总体来说是温和的,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并不是说古人没有写过感情强烈的诗,这与《诗经》的流传过程有一定关系。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产生了巨量作品,后来由周王室的人把它们收集起来,主要在贵族社会和上层社会流传,逐渐把那些不符合贵族修养和趣味的诗淘汰了,成为现在保存下来的样子(据说现存终版本是经过孔子的编纂)。可以使人温和敦厚的,处于克制而比较安宁的情感状态。如果说《诗经》的三百篇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孔子所言”思无邪”,也就是说它的情感表现都是正当的,没有偏邪的东西。
但在后人看来,《诗经》的东西也不是都那么严肃,宋代的学者认为《诗经》还有很多淫诗,这大概就是宋朝学者和孔子的区别。先秦时代还没有过于僵化的礼教束缚,学者们心胸更开阔一些,眼界也大一些,宽容一些,在孔子看来男孩女孩在一起嘻嘻哈哈做一点越礼的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在朱熹看起来就很不好。这也说明在儒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心胸比较狭隘的人,让人活得不快乐。
简单来说,《诗经》显示了中华民族形成时期的文化特点,以及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这个民族的塑造作用。以前在讨论《诗经》时,更多地说它反映的是一种阶级斗争,这个解说方法是不符合《诗经》本身特点的,它主要流传于贵族社会,是贵族文化的教材,是贵族修养的依据。当然,我们如今再读这本书的时候,不一定是想做贵族,但其中的韵味、情调、感情还是让人觉得很美好。
三、《诗经》的内容要点
上帝与祖先
《诗经》中多次出现”上帝”这个概念,它有时也被称为”天”,指的是高居于人类之上的具有主宰力量的神。但是从中国文化发展过程来看,宗教意识渐渐淡薄,因此”上帝”的力量也在逐渐削弱。从《诗经》的描述来看,那时候是两种力量并存,一个是祖先,特别是周的开国君主周文王,文王死了之后他的灵魂是跟上帝在一起,跟上帝共同主持人间的事务;另外一个当然是”上帝”(或谓”天”)。而如果从祖先的亡灵与天帝共处来看,人们更信赖的一方不是”上帝”,而是祖先之灵。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