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26148丛书名: 翻译专业必读书系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概要(第二版)》是”翻译专业书系”之一。作者从语言、思想、历史、文学等不同侧面阐述了中国文化自身的特点,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此次是本书的第二版,以翻译专业的研究生为教学对象。作者在原书侧重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了《语言篇》,以期学生从中对汉语特色方面的问题有所启发和思考,点燃研究的兴趣。另附”名词解释”于正文之后,以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主要概念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概要(第二版)》增补部分: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在当今计算机时代,更能深切理解到语言是思维运作的一套符号,从词法到句法,都是该民族设定的程序系统。在这个意义上看,说语言给思维制定了模具,并不为过。通过翻译转达的语意,仅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目 录
绪论
**节文化概说
一、 文化的含义
二、 文化的结构层面
三、 文化的内蕴因素
第二节中国文化概观
一、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二、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三、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四、 中国人的处世
语言篇
**讲汉语和汉文化
**节语言和文化
一、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二、 语言影响思维方式
第二节汉式语言思维
一、 汉式语言思维举隅
二、 汉式语言思维的特色
第二讲重文字而轻口语
**节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
一、 表音节的汉字
二、 汉字的表意性
[][]第二节中国特有文字学
一、 古代不知语法学
二、 文字学异军突起
三、 重文字而轻口语的哲学根基
第三讲汉语的文化特色(上)
**节积字成词
一、 古汉语单字词为主
二、 现代汉语词的双音化
三、 字本位汉语观
四、 字母词的争议
第二节词组结构
一、 古今词组之异同
二、 汉语盛行关联词组
第四讲汉语的文化特色(下)
**节意合句法
一、 话题型句法
二、 词义指向的意合
三、 形省意更合
第二节平衡、后倾、铺排
一、 在对称中求平衡
二、 句尾重心的规则
三、 汉语特有流水句
第五讲诗歌语言的困惑
**节古体诗的诗句
一、 古诗音乐性揭秘
二、 非形式化的基础诗律
第二节新诗格律危机
一、 新诗形式的探讨
二、 新诗坛“无政府状态”
思想篇
**讲阴阳五行
**节《周易》简介
一、 “易”的含义
二、 “周”的含义
三、 八卦与重卦
四、 卦辞与爻辞
五、 《周易》的经和传
六、 写作的时代
七、 古代中国的世界图示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 五行说的起源
二、 五行之间的关系
三、 五行的推广
四、 一种关于普遍联系的学说
第二讲先秦诸子
**节儒家,道家,法家
一、 儒家
二、 道家
三、 法家
第二节墨家,名家
一、 墨家
二、 名家
第三讲儒家经学
**节两汉经学的缘起
一、 儒家经书
二、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由来
三、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四、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兴衰
第二节唐代义疏之学
一、 魏晋南北朝经学概溯
二、 唐代义疏之学
三、 义疏之学的后续
第三节清代经学一波三折
一、 清初顾炎武“经世致用”
二、 乾嘉考据学
三、 今文经学的复兴
四、 经学治学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讲佛学
**节佛教在中国的概况
一、 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二、 中国接受佛教思想的原因
三、 大乘八宗
第二节中国佛学的发展
一、 佛学思辨的理论扩张
二、 禅宗一派一枝独秀
三、 中国佛学与中国传统思维
第五讲宋明理学
**节程朱理学
一、 “道学宗主”周敦颐
二、 “河南二程”: 程颢、程颐
三、 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
第二节陆王心学
一、 心学奠基人陆九渊
二、 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
第三节理学与心学的异同
一、 理学与心学的不同点
二、 理学与心学的相同点
历史篇
**讲国家的形成
**节传说中的远古
一、 氏族公有制社会解体
二、 三皇五帝
第二节夏商周“三代”
一、 “三代”及其意义
二、 考古学文化与“三代”
第二讲大一统帝国的确立: 秦汉
**节秦王朝
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
二、 建立中央集权制
三、 焚书坑儒
四、 胡亥即位
五、 秦朝灭亡
第二节西汉和东汉
一、 西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二、 东汉: 豪族集团的黑暗政治
第三讲中古盛世: 唐宋
**节古代辉煌的**: 唐朝
一、 贞观之治
二、 武则天称帝
三、 安史之乱
四、 唐朝后期,国势转衰
第二节内忧外患的两宋
一、 北宋
二、 南宋
第四讲北京旧梦: 元明清
**节蒙古族的大一统王朝: 元朝
一、 民族大融合
二、 大都的建设与繁荣
三、 元末红巾军起义
第二节兴盛一时的大明王朝
一、 迁都北京
二、 郑和下西洋
三、 抗击倭寇和收复台湾
四、 朝廷政治争斗
五、 明末农民起义
第三节*后一个王朝——清朝
一、 清朝的建立
二、 康熙和乾隆
三、 清朝的衰落
文学篇
**讲诗、词
**节《诗经》和楚辞
一、 中国*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二、 中国*早的文人诗作——楚辞
第二节唐以前的乐府及五言诗
一、 “乐府”的种种含义
二、 汉乐府的文学成就
三、 文人五言诗
第三节唐诗和宋词
一、 中国诗歌的辉煌: 唐诗
二、 格律化长短句的盛况: 宋词
第二讲散文
**节周秦汉散文
一、 散文的含义
二、 历史散文
三、 诸子散
**节文化概说
一、 文化的含义
二、 文化的结构层面
三、 文化的内蕴因素
第二节中国文化概观
一、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二、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三、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四、 中国人的处世
语言篇
**讲汉语和汉文化
**节语言和文化
一、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二、 语言影响思维方式
第二节汉式语言思维
一、 汉式语言思维举隅
二、 汉式语言思维的特色
第二讲重文字而轻口语
**节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
一、 表音节的汉字
二、 汉字的表意性
[][]第二节中国特有文字学
一、 古代不知语法学
二、 文字学异军突起
三、 重文字而轻口语的哲学根基
第三讲汉语的文化特色(上)
**节积字成词
一、 古汉语单字词为主
二、 现代汉语词的双音化
三、 字本位汉语观
四、 字母词的争议
第二节词组结构
一、 古今词组之异同
二、 汉语盛行关联词组
第四讲汉语的文化特色(下)
**节意合句法
一、 话题型句法
二、 词义指向的意合
三、 形省意更合
第二节平衡、后倾、铺排
一、 在对称中求平衡
二、 句尾重心的规则
三、 汉语特有流水句
第五讲诗歌语言的困惑
**节古体诗的诗句
一、 古诗音乐性揭秘
二、 非形式化的基础诗律
第二节新诗格律危机
一、 新诗形式的探讨
二、 新诗坛“无政府状态”
思想篇
**讲阴阳五行
**节《周易》简介
一、 “易”的含义
二、 “周”的含义
三、 八卦与重卦
四、 卦辞与爻辞
五、 《周易》的经和传
六、 写作的时代
七、 古代中国的世界图示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 五行说的起源
二、 五行之间的关系
三、 五行的推广
四、 一种关于普遍联系的学说
第二讲先秦诸子
**节儒家,道家,法家
一、 儒家
二、 道家
三、 法家
第二节墨家,名家
一、 墨家
二、 名家
第三讲儒家经学
**节两汉经学的缘起
一、 儒家经书
二、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由来
三、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四、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兴衰
第二节唐代义疏之学
一、 魏晋南北朝经学概溯
二、 唐代义疏之学
三、 义疏之学的后续
第三节清代经学一波三折
一、 清初顾炎武“经世致用”
二、 乾嘉考据学
三、 今文经学的复兴
四、 经学治学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讲佛学
**节佛教在中国的概况
一、 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二、 中国接受佛教思想的原因
三、 大乘八宗
第二节中国佛学的发展
一、 佛学思辨的理论扩张
二、 禅宗一派一枝独秀
三、 中国佛学与中国传统思维
第五讲宋明理学
**节程朱理学
一、 “道学宗主”周敦颐
二、 “河南二程”: 程颢、程颐
三、 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
第二节陆王心学
一、 心学奠基人陆九渊
二、 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
第三节理学与心学的异同
一、 理学与心学的不同点
二、 理学与心学的相同点
历史篇
**讲国家的形成
**节传说中的远古
一、 氏族公有制社会解体
二、 三皇五帝
第二节夏商周“三代”
一、 “三代”及其意义
二、 考古学文化与“三代”
第二讲大一统帝国的确立: 秦汉
**节秦王朝
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
二、 建立中央集权制
三、 焚书坑儒
四、 胡亥即位
五、 秦朝灭亡
第二节西汉和东汉
一、 西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二、 东汉: 豪族集团的黑暗政治
第三讲中古盛世: 唐宋
**节古代辉煌的**: 唐朝
一、 贞观之治
二、 武则天称帝
三、 安史之乱
四、 唐朝后期,国势转衰
第二节内忧外患的两宋
一、 北宋
二、 南宋
第四讲北京旧梦: 元明清
**节蒙古族的大一统王朝: 元朝
一、 民族大融合
二、 大都的建设与繁荣
三、 元末红巾军起义
第二节兴盛一时的大明王朝
一、 迁都北京
二、 郑和下西洋
三、 抗击倭寇和收复台湾
四、 朝廷政治争斗
五、 明末农民起义
第三节*后一个王朝——清朝
一、 清朝的建立
二、 康熙和乾隆
三、 清朝的衰落
文学篇
**讲诗、词
**节《诗经》和楚辞
一、 中国*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二、 中国*早的文人诗作——楚辞
第二节唐以前的乐府及五言诗
一、 “乐府”的种种含义
二、 汉乐府的文学成就
三、 文人五言诗
第三节唐诗和宋词
一、 中国诗歌的辉煌: 唐诗
二、 格律化长短句的盛况: 宋词
第二讲散文
**节周秦汉散文
一、 散文的含义
二、 历史散文
三、 诸子散
评论
还没有评论。